读一本书的读后感800字6篇
养成写读后感的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沟通能力,读后感的写作过程,能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明确哪些观点对我们最有启发,以下是合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读一本书的读后感800字6篇,供大家参考。
读一本书的读后感800字篇1
我很爱看书,几年下来,我看过的书可能比我的人都要摞得高了。可是,无论看了多少本形式不一、题材不同的书籍,我心中最爱的那本书,那个位置,始终留给那本散发着灿烂光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这本书,全世界都不会陌生,它是美国伟大的著名作家海伦凯勒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千百年来,曾经激励了千千万万没有希望、在绝境中挣扎的学子奋斗、努力、拼搏!它是一部散发着人性光辉的书籍,是我们窥探世界的一扇美丽的窗口,更是我们心底的一份执着和感动。所以,我喜欢它。
或许跟我自身的经历有关吧,海伦凯勒是个可怜的盲聋哑残障人士,我也是一个不幸的患血液病症的女孩,冥冥之中,我觉得自己跟她很有缘,甚至有一种相互牵引的东西,指引着不同时代的两颗心彼此靠近。如果非要说出这是什么东西,那就一定是对文学的热爱。《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里面的记事文章,一点一滴、一字一句都是海伦凯勒极度真实的自我写照,不用华丽的词藻,不用高深的技巧,只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把她想要表达的倾诉出来。对一个处在黑暗世界的人来说,手中的笔,应该就是她最好的礼物。
从海伦凯勒的最初悲痛和焦躁不堪,到后来莎莉文老师给予她启发时的感动和感激,还有她为全世界的聋哑儿童谋取福利时候的坚定执着和无畏决心,一点点都像泉水一样渗透进我的心。这就是无所畏惧的海伦凯勒,她是我心中的英雄,而她呕心沥血写下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就更是点亮我心中的明灯。
我总是反反复复不知疲倦地读这本好的名著,每次都能明白很多不一样的道理。初次读我懂得了人一定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要埋怨,不要自暴自弃,要抓紧生命的绳索;再次读,我又明白了: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必须趁着自己的大好年华好好回报父母,这是孝心,也是责任……
这就是我最爱的一本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会把它带给我的感动深藏心底,一路乘风破浪!
读一本书的读后感800字篇2
文章结尾写到:”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读过本文,深深打动我们的却不仅仅是关于第一本书的“故事”,而是与书有关或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那浓浓的真挚的情意,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遥远的乡村荒寒、苍凉的生活境况和作者对生活那份独特的感受。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特意补述了乔元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算得什么“出息”呢?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说明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父亲以他教师的经验感觉得出,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器的,但是“我”拿回那半本书让父亲装订完整时,他哭着对“我”说,他不能再上学了。这样,那半本书或者说父亲为他装订的那本书,就“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了。而“我”后来到条件好一些的学校上学(再后来,“我”读了中学,读了大学,成了诗人)。而乔元贞这样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还能有什么发展可言呢?还能有多大“出息”?在这里,我们可以用一句时髦的话概括一下:“知识改变命运”。但是,谁能给“他”以知识呢?这就促使我们更深入的思考了。
总之,作者对那个时代的苦难进行着辛酸的“诉说”,对苦难生活中小伙伴们寄予深切的同情,也让读者从乔元贞的命运中严肃思考着生活与人生。
回想过去,多少孩子因为贫困,从来没有进过校门;多少孩子被迫中途退学;不是因为他们天生愚钝,而是因为他们从小就没有读书的机会。所谓的“出息”似乎只有有钱人家的孩子才可以实现。多少人才被埋没,多少孩子因不能读书而终生落魄。这不能不引起人思考。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读者的心情也更沉重,更重要的是,今天的学生读到此文,更应好好的想想,你们都是幸运儿!乔元贞的命运如果在今天的孩子身上重现,那简直就是罪过!读书吧,孩子!
读一本书的读后感800字篇3
?老人与海》塑造了一个经典的硬汉形象。古巴的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独自一个人出海打鱼,在一无所获的48天之后钓到了一条无比巨大的马林鱼。这是老人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的比他的船还长两英尺的一条大鱼。鱼大劲也大,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两天两夜,老人在这两天两夜中经历了从未经受的艰难考验,终于把大鱼刺死,拴在船头。然而这时却遇上了鲨鱼,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老人最后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
海明威为什么没有让老人最终胜利呢? 用小说中老人的话来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这就是《老人与海》想揭示的哲理。不可否认,只要是人就都会有缺陷。当一个人承认了这个缺陷并努力去战胜它而不是去屈从它的时候,无论最后是捕到一条完整的马林鱼还是一副空骨架,这都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已在那追捕马林鱼的过程中充分地体现了。曾经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过、奋斗过,难道他不是一个胜利者吗?老渔夫就是敢于挑战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气和信心的胜利者。从世俗胜利观的角度看,老渔夫不是最后的胜利者,因为尽管开始他战胜了大马林鱼,但是最终大马林鱼还是让鲨鱼吃了,他只是带着大马林鱼的白骨架子回到了岸上,也就是说,鲨鱼才是胜利者。可是,在理想主义者眼里,老渔夫就是胜利者,因为他始终没有向大海没有向大马林鱼更没有向鲨鱼妥协和投降。就如音乐大师贝多芬所说“我可以被摧毁,但我不能被征服”。
人性是强悍的,人类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为有了老渔夫这样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战,超越它们,这个限度才一次次扩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战摆在了人类面前。在这个意义上,老渔夫桑地亚哥这样的英雄,不管他们挑战限度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值得我们永远敬重的。 因为,他带给我们的是人类最为高贵的自信!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长、艰难,而且充满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顽强地以一颗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他将永远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
每一本书,都有它自己的“灵魂”,当你阅读一本书时,自己也就在不知不觉当中,陷入了那个书中所构想的世界
读一本书的读后感800字篇4
今天我到新华书店买了本书,书名叫《天鹰翱翔》,它是华文小说四大天王之一的李潼的代表作品。
这本书讲述的是——主人公阿龙和小彬,是天鹰俱乐部的两名成员,他们一开始加入天鹰俱乐部是因为操控遥控飞机的比赛,赢得比赛的奖品「天鹰号」就是他们的目的。铅合金的螺旋桨、玻璃纤维的流线型机型,漂亮的草书写着「天鹰号」三个字,在众多遥控飞机中,简直是力与美的完美代表。但是,阿龙和小彬心里只想着《天鹰号》,就连加入天鹰俱乐部所要宣示的天鹰公约,也都草草了事,对待天鹰的成员更不用说,别人的飞机摔坏,每个人都很揪心,唯独他们两人巴不得其他人的飞机都早点摔坏,真是所谓的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呀……
直到比赛的前一天,有位红衣少年的「红飞侠」在练习时摔坏了,但也来不及修好。比赛当天,陈教练带了外地的选手和教练,在比赛前表演了一段即兴演出,技术好得不得了。不过天鹰俱乐部是刚成立的,所以人数也不多,因此外地的教练也不断嘲笑天鹰俱乐部,就连围观的本地人也不相信天鹰俱乐部的实力,于是阿龙和小彬决定给他们点颜色瞧瞧,便来了场表演,一开始表演时大家看的目瞪口呆,深怕会错过好戏。但就在穿过桥下时,来了股乱流,他们两的「神勇号」便停停落落的搁在竹顶上,大家都急忙的跑过去帮忙,行动和眼神都流露出「一定要把神勇号救下来」的决心,但是当每次伙伴出事自己都在做什么?阿龙和小彬心理不禁涌上一股酸甜的滋味,神勇号”在大家同心协力下救下来了,但螺旋桨却坏了,红衣少年示意要将红飞侠的螺旋桨给带来,比赛开始了,但大家都在想办法法拖延时间,好让「神勇号」可以出场比赛,过了一会儿,红衣少年赶来了,但不幸的是「神勇号」修好时,比赛也结束了。但为了不让天鹰俱乐部被瞧不起,他们拿出「神勇号」和「天鹰号」一同飞行,不同以往的是,眼神充满自信与团结,飞行在空中的感觉就像是两架老鹰,配合的恰到好处,表演结束,掌声如雷,阿龙和小彬也了解团结及互助的重要。
虽然是篇小故事但却有大启示,说明随时都要保持友爱、团结以及舍己为人的精神,千万不要被利益和个人荣誉给昏了头,否则就会像一开始的阿龙和小彬一样,那么不近人情!
读一本书的读后感800字篇5
伟大的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伦,一个是海伦.凯勒。
1880年27日,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全世界,她——海伦.凯勒。刚出生的她对世界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可是她哪里知道,她只能在有声音和光明的日子里“活”19个月,以后,她将只能在无边的黑暗和无声的世界里。家里对此悲愤不已,小海伦也曾苦恼过,可是她没有放弃,经常用手摸一些物体,时间长了,她就能明白它是干什么的了。
在她6岁零9个月时,也就是1887年3月3日,海伦的老师,安妮.莎利文来到了她身边,于是海伦的命运出现了转折点。在莎利文来的第二天,老师带海伦来到了池塘边,把她的小手放入水中。啊!小海伦脸上洋溢出兴奋的神情。啊!这就是水,是水唤醒了小海伦的灵魂,并给予了她希望、光明、快乐、和自由。从此,小海伦在莎利文老师的教育下,渐渐地学会了口语。最后,凭着她惊人的毅力和精神,终于毕业于哈佛大学。海伦.凯勒创造了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海伦接受了生命的考验,她用爱心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去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最后有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看看海伦.凯勒,想想自己,我和周围的许多人都很珍惜自己的宝贵年华,但每次学期一结束,我总结自己学习成绩时,总是近乎于惊奇的发现,我所得到的知识是那么少。100多天也是很长的时间了,每天除了八九个小时外,其余那么多的时间都在干什么呢!
有些老师经常会对我说:“抓紧时间,好好利用你的生命吧!”我也是不以为然的,我们都知道自己始终是要死的,但有以为它是遥远的事。如果谁一说“生命”,都认为那是吓人的话,我们这样年轻,死是难以想象的,于是久违区区小事而奔波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老死。我们这样做,实际就是看轻了自己的生命价值,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着,待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天,才猛然醒悟,发出被伤的叹息,岂不是晚了吗?失明了才知道眼睛的宝贵,就应该在眼亮时好好利用它。垂老了才知道生命的可爱,就应该在年轻时珍惜它。啊!同学们,如果再过三天我们就会死去,那么我们就会作业做的很认真,不拖拉,什么事情都保证不出错,做事井井有条利索干脆……
“忘我就是快乐!”我永远记住海伦.凯勒说的这句话,让我们记住她海伦.凯勒——人类永远的骄傲!
读一本书的读后感800字篇6
什么是人生?人生的价值是什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告诉了我这一切。
书的作者是美国盲聋哑女作家和教育家海伦凯勒。她用顽强与自信拼搏了一生,谱写出了一曲海伦憧憬于生活的颂歌!
海伦和我们一样,出生在一个美满的大家庭里,沉浸在童年生活里的海伦是多么幸福啊,可令人想不到的是,在她一岁半的时候,病魔缠上了她,使她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变成了一个残疾人。她看不见、听不着、说不出,眼前一片漆黑、耳边一片静寂,恐惧感临上心头……
在和煦的阳光照耀下,那缀满繁花的枝条在风中微微颤动,几乎垂到长满青草的.绿地上。那些美丽的花儿,只要轻轻一碰,仿佛就会纷纷掉落。世上何曾有如此绝妙的美景!而这一切,海伦却什么也看不见!
海伦的启蒙老师,安妮·莎莉文的到来就此改变了她的一生。莎莉文老师教海伦识字、唇读,慢慢的,海伦会说一些十分简单的话了,虽然很简单,但这都来自于海伦和莎莉文老师不屑的努力。尽管海伦是残疾人,但就凭着她对知识的渴望与憧憬,让她在最短的时间里学习了数学、自然、地理、英国史、英国文学、拉丁文、拉丁文作文、德文、德语、法语等,而她学的都是那么一丝不苟、认认真真。
文章的结果几乎令我尖叫了起来,因为她考上了哈佛大学。
我不像海伦一样是残疾人,我不会经历像海伦那样的生活与考验。那么,我人生的道路应该是怎样的呢?我的理想、目标应如何树立呢?面对着海伦不屈不饶的一生,我又该怎样面对往后的生活呢?面对着一连串的问号,我陷入了沉思。在以前的日子里,我浪费了许多时间,做事磨磨蹭蹭地,浪费掉的时间都可以看一本一万多页的故事书了,如果可以把浪费掉的时间利用上,我可以学习多少新的知识呀!如果可以,我愿意弥补我以前的过错,并在往后的日子里,像海伦一样为人生而奋斗;为生活而挑战困难;为了我自己而更加珍惜我自己,做生活的主人,做生活的使者!
当我读完整本书的最后一个字时,不知为什么,我由衷地叹了一口气,可能是我在为海伦悲惨的生命而感到感慨,也可能是我在为她惊人的毅力所征服。她的一生没有白费,她用一生的时间重新塑造了属于自己的缤纷童年与人生!
“我努力求取知识的目的在于为社会为人类贡献一点力量——海伦·凯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