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魅力读后感5篇
读后感可以让我们更加敏感地捕捉到文学作品中的细微之处,这对文学品味的培养非常有帮助,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将书中的智慧和经验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受益匪浅,下面是合同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教育的魅力读后感5篇,感谢您的参阅。
教育的魅力读后感篇1
最近品读了于漪老师所著的《教育魅力——青年教师成长钥匙》这本书,我感到受益匪浅。所谓魅力,就是对人的吸引力。文章有魅力,读者就愿意多读;人有魅力,别人就愿意与之交往。一个教师拥有魅力,学生就喜欢多亲近,聆听其教诲,正如《学记》所云:“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教育魅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轻易达成的,它需要经久的修养和锻炼。教育魅力的形成和提升,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愿不愿意”的问题。儒家说:人人皆可为圣贤;佛家说:明心见性,自行成佛。那就是说,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成为魅力教师,都可以拥有一份独具鲜明个性的教育魅力。
如何成为一个有魅力的教师,在品读《教育魅力》后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一)一个有魅力的教师应该是睿智、幽默的。其表现在老师自身应该有丰富的语言和很好的表达能力,富有诗情画意,在学习与生活中能引领学生去感受生活与学习中的美,使学生能快乐、幸福地在你所教的学科里学习、生活、成长。正如书中学生所说“幽默的老师会带来欢乐,使课堂不致单调”。
(二)一个有魅力的教师应该是宽容的,他能和孩子们心贴心,善于鼓励赏识学生,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中善于循循善诱,在和学生的交谈的过程中能不断地启发、引导学生,他应富有责任感,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教育魅力》一书中有一段美国学者威帝以学生口所吻阐述的教师的宽容标准:“她装作不知道我的愚蠢,将来也是这样”“我相信她像其他人一样会发脾气,不过我从未见过”。教师们要以宽容的心对待所有学生,要知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教师不应该因为他们一方面的缺点而全盘否定他们。
(三)一个有魅力的教师应该拥有渊博的学识。博学的老师能让孩子们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不断地全面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提高文化素养。跟着这样的老师学习,学生们会不断地进步。大量的事实证明,现代学生不喜欢那种古板、单调的老师,而是喜欢多才多艺、兴趣广泛的老师。这样的老师会像一块磁石一样把学生吸引住,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
教师的教育魅力在于教育实践,在于与学生朝夕相处、春风化雨的过程中。从教师教育魅力中启发:教师要关心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教师的魅力不仅仅来自丰富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来自人格魅力,正如书中的一句话:先器识而后文艺。孔子说:士先器识,而后文艺。意思是说个做个知识分子,先要有器度有见识, 而后再谈文学与艺术的创作。倘若没有器识,无论技术是何等的精通娴熟,亦不足道,因此要做一个好的知识分子,必先做一个好人。
在一个教师给予学生的教育中,什么关系着他的生命质量,不是“文艺”,而是“器识”。器识“是人格修养、视野情操、志趣品位等隐性内涵,但却是它们无形中影响着你一生的幸福质量。
当今社会,大家太热衷于具体知识的学习,热衷于专业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最关键的器识的培养。“文艺”好比是帆,处在显赫醒目的地位,是人生之舟前行的驱动;但“器识”是舵,隐在水下,看不见,却决定了生命的走向。现代人更多的是看到显形的帆,而忽略了隐形的舵,所以人生飘忽,彷徨迷茫,幸福自然无从谈起,哪怕走得再远,事业再辉煌。
我们做学问、做教师,首先要用“先器识而后文艺”诫勉自己,再通过言传和身教将其传递给学生。
教育的魅力读后感篇2
读了于漪老师的《教师魅力》这本书,感受受益匪浅,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不断感受着什么是教师的魅力,同时也被书里的魅力文字深深吸引。这本书中有太多的艺术需要我去慢慢领会、反思,它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我身上还有哪些不足。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如果你想让一个孩子的生命有所不同,成为一位教师吧!
拿到于漪老师的《教师魅力》这本书,这行小字吸引了我的注意。这句话在我的心中激起了层层波澜,此刻我才真正体会到教师对孩子的巨大影响。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这种影响可能我们没有察觉到,但却是真真实实存在的,而且这种力量也是巨大的。经常听家长说:老师我们管不住,小孩只听老师的,你帮我们说说。一开始听的时候,我为家长的不作为生气,现在想来也足见我们在孩子心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更应该以身作则。
以身作则,除了言教更应该身教。以班级中的餐巾纸使用为例,班级里餐巾纸用的特别浪费,每次快用完的时候,我都会老生常谈:“餐巾纸用的省一点。”甚至也在班级里利用班会课开展讨论“从节省餐巾纸到保护环境”的话题,但是从餐巾纸的使用量上来说收效甚微,虽然一包小小的餐巾纸,但是却困扰了我很久。后来我看到一个学生到讲台上来拿餐巾纸擦嘴,她抽出一张餐巾纸之后,没有马上用来擦嘴,而是分出半张给旁边的同学一起用。原来是以前的班主任就这样做的,所以孩子们就养成了这个习惯。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无论我说多少次“节省餐巾纸的使用”,只要我在学生面前浪费餐巾纸,学生都会模仿学习,甚至在心里认为老师言行不一。心理学认为,模仿是动物界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方式,也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因此模仿是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作为老师,我更应该言行一致,给学生一个好的榜样。
有一阶段的训练常规都与队列有关,因此在上操下操的时候,我更加有意识的去训练学生的队列,“手臂摆直一点”“脚抬高一点”“手臂摆动幅度要适当,45读角”“左脚踩在重音上”,每天上下操,我都会一遍又一遍重复这些话,但是总是有那么几个同学,要么手摆的太高,要么腿抬的不高。“为什么我不做给他们看呢?”我走到那个手臂摆的不好的同学面前,“看着陆老师摆,摆到这个位置,用大手臂发力,手臂伸直,放下来也要有力,不要太随意”,边做示范边讲解,如此示范了几次之后,学生都有了很大的改进。短短的一句话,让我领悟到了许多道理,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也希望我自己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绽放生命之花,成为孩子生命中的“贵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美是一种舒缓的美,不见立竿见影之效,却在静守花落花开之时享有淡淡的幸福。然后,教育的过程并不会一帆风顺,遭遇“卡壳”的时候。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教师应不断锤炼自己的勇气和耐心,让学生得以扬帆远航。
世界上一些著名的雕塑作品,艺术家经常要用一二十年完成;欧洲有些著名的教堂,建造期长达一二百年。现今的“中国速度”,三天建一层楼,百层高楼一年完工的新闻,也常能看到,而这些建筑再过五百年能不能成为经典之作,就很难说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人的学习过程都很长,成长环境也不尽相同,面对孩子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智慧,不断锤炼自己。
一天早上,我发现学生小g在补作业,我把他叫到我跟前质问他为什么没有交作业,想狠狠地训他一顿,让他知道老师的厉害,同时达到杀鸡儆猴的作用。可当我看到他无助地站在我面前,眼里带着几分愧疚,嘴里似乎想解释什么,但不敢说出来的样子,我内心原有的那份对学生的宽容油然而生,我压住了想训斥他的话语,给孩子一次解释的机会。他说:“我周日下午想写周五布置的作业时才发现我的作业没带,所以我今天早上老早就来补作业,可是没补完……”他的声音越说越小,这时我已经体会到了他的愧疚,他已经完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他也只是偶尔犯了一次错,而且他也并不是故意不写作业,难道就那么不可饶恕吗?所以当听完他的解释我已经完全没有气了,我只是温和地提醒他,以后要养成细心的好习惯,在家时要尽量先写完作业再去玩,那样玩得不是更安心吗?他听了我的话,用信任感激的目光看着我,这时我觉得我们的心靠得是那么近。他很快地把作业补上了,而且在他身上再也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这也许就是耐心与倾听的力量,它给了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也给了我自己一个放弃误伤孩子的机会。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会碰到各种各样“卡壳”的情况,但是只要我带着一颗真心,我相信学生也会感受到。阅读这本书时,我感受到于漪老师对教育的满腔热情,书中系统地阐述了时代呼唤现代教师具有教育魅力、国内外教师教育魅力文献综述、教师教育魅力现状调查、教师教育魅力探源与代际传承、现代教师教育魅力的基本构成、现代教师教育魅力的功能价值、现代教师教育魅力的彰显形式和教师教育魅力的修养锻炼,读完这本书,我第一次具体详细地了解教师教育魅力的意义,希望自己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魅力,最后也借用书中的一句话来鼓励自己:不信东风唤不回。
教育的魅力读后感篇3
在这个特殊的假期里,我静下心拜读了叶澜和张汝伦写给老师们的通识教育丛书《教育魅力》在这里我找到了青年教师成长的`钥匙。
一、教师的使命,应从责任中担当。
幼儿教师从事的就是为一个民族“护根”的事业,要有使命意识,不仅要看到当下,更应看到未来。
有人说幼儿教师是个清苦的行业,但我们却在清苦中保持冷静,坚守一种超越感,因为我们每天都能体会到这份职业的喜悦和快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想只有我们勇于将责任抗在肩上,勇于担当,才能让孩子们以我们为榜样,学会了自己在社会中应该干什么,该怎么做人。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点亮和启迪孩子的心灵。我们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也就是为孩子们将来的行为负责。抱着一颗责任心去工作,我们就能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好、更出色。
二、教师的魅力,应从创造中寻找。
新时代的幼儿教师不仅是孩子们的贴身保姆、知心大姐姐、游戏大玩伴、行为养成的引导者,更是一位和孩子们整天在幼儿园的每处角落、每个场景、每件细微的小事,大胆创造快乐的创造者。因为只有一个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合理融入了自己的创造性和个性,才能使自己及受教育者在完成教育过程的同时享受教育的美好。
我认为幼教事业和教师的魅力一定要与创造联系起来。和孩子们在一起,老师们也变得越来越像“大孩子”,他们力求自己变成一个女超人,无所不能;他们力求自己变成一个魔术师,百变戏法;他们力求自己变成一位艺术家,德艺双馨;通过不懈的勤奋和努力,将自己出神入化的扮演成多种角色,用一种创造的智慧去鼓励自己,即使在这个特殊的假期,也能宅在家里创造十八般武艺,开起直播,通过线上游戏,指导家长激发孩子心中的创造潜力,活生生将一份平凡的工作做得风生水起。
三、教师的发展,应从自我中定位。
每个人都有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作为教学管理者,若能敏锐地理解一线老师们表达的思想并按照他们本来面目接纳他们,会发现他们往往会朝着积极的、建设性的、自我实现的、成熟成长的方向发展。个人要发展,首先要成为一个真实的人,突破防御层,回到真我层,允许波动,允许节奏不同,允许差异,最终不忘自我定位,卓越发展。
幼儿教师青春活力、阳光自信,但如果想要自己成为一个有魅力的幼儿教师,就应该是个真诚、有责任、有目标,愿意发现和创造的人。这样的你,一定会有魅力。
教育的魅力读后感篇4
品读了《教育魅力——青年教师成长钥匙》这本书,我感到受益匪浅。其中于漪老师那句——“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深深触动了我。
如果要问一个接受过学校教育的人,你曾经的老师身上有什么最让你受益以至终身的,多数人可能会想到“人格”而非知识。而教师人格的魅力是影响学生人格形成和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力量。那么作为一名中国的现代教师我们又应该具备哪些人格魅力呢?
首先现代教师人格魅力应是对教育的热忱,于漪老师之所以成为深受人们爱戴的一代师表,就是因为她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都微笑着倾其一生的心血、智慧和爱,在三尺讲台上,用生命歌唱?这与她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的无限热忱是分不开的。教师对学生,对教育充满热忱,学生就会喜欢教师,喜欢她教的课,取得好成绩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靠什么让学生“亲”?靠的就是,满腔的热忱,一个充满魅力的教师应该用自己开放、开朗、阳光的心态来感染影响学生,带领学生同享现代文明的美好。
其次,现代教师人格魅力应是关爱每一位学生。教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之爱的代代相传。所以说“爱是教育的原动力”。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和本分,爱一个优秀的学生,是老师情不自禁的行为,但爱一个生理上有缺陷,行为习惯上有毛病,和学习成绩给老师拖后腿的学生则是一个教师良知和责任的体现,每个学生有他自己的独特性,不要说是长相,他们的禀赋、性格、文化基础、兴趣爱好等都有所不同。因而,必须热爱每一个学生,每个学生的生命都值得尊重,都必须关心。教育无选择性,只有生长在这块热土上的孩子,我们作为教师都要真心实意,全心全力的爱他们,培养他们。
最后作为一名有教育魅力的现代教师,就应当具有两袖清风,一身正气的峻杰人格。而要保有这样的人格就要守志,教师之“志”就是教师的心态,教师的信仰。守志就是守住教师的心志,守住教师的信仰,不被污染,永葆情怀,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熙来攘往,守住教师之“志”并非易事。有机会追逐名利,却不为所动,有资本改变处境,却能扎根农村,心中放不下的是需要他的学生,是乡村教育事业的牵系和召唤,这就是人格力量使然。我们的教师更多的是默默耕耘在平凡岗位上的园丁,大师的称谓离我们很遥远,同样我们的学生也更多是工作在平凡岗位上的劳动者,不可能都做xx,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坚守自己的心志,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摒弃一切世俗的干扰,永远以清明纯净的内心来面对纷繁的外部世界。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带着人格的魅力和灵性去关爱我们身边每一位学生,在每个孩子心中撒下爱的种子,用自身良好的品格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我们自身的魅力,再教育实践中绽放异彩。
教育的魅力读后感篇5
人类社会已经走过了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21世纪是一个开放的、多元的、充满矛盾和变化的世纪,是一个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世纪,是一个知识层出不穷的世纪,是一个以和平发展为主题、合作与激烈竞争并存的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及面临挑战又存在重大机遇、成为世界强国的世纪。
民族复兴的基础在于教育,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教育魅力是一种感染力、影响力。古往今来,从孔圣人到蔡元培、陶行知,再到当代难以计数的优秀教师,无不具有独特的教育魅力---------大爱无言,人格高尚,治学严谨,学识渊博,亲切善诱,富于创新,深受学生喜爱、给学生巨大的感染力,让学生印象深刻,受益终身。
教师这个职业、医生与建筑师、律师、工程师不一样,前两者与人有关,后三种与物质有关。而教师和医生,虽然都与人打交道,但是更多的医生的对象是人的身体与心理的健康,而教师,他关注的是儿童、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及其整个生命的发展。我们常说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是首要。
按照当今学生的生活规律来看,每周五天都需要上课,而每天他们在学校都要花上近10个小时的时间,占据了一天当中的5/12,去掉每天的睡眠时间等,学校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尽管学生不完全被教师左右,但教师的教育会成为一种力量,可引导人前进和向上。对于上学中的我们来说,学校和老师影响着我们的成长,有好也有坏。这种结果的体现或许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也或者是学生的适应度。
在中国古代,教师受到敬重,排位在天地君亲之后,也是属于“圣”的行列。在教师被敬重,被仰视的同时,也强调了一点,那就是“为人师表”。现在很多人都认为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但教师也是创造者,在为着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创造。教师在学生面前呈现的不仅仅是他的专业知识,还有他的全部人格。当然,没有专业是不行的,但仅仅有专业,肯定也是不够的,重要的'是教师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教师从事的是育人的事业,作为教师,首先是要自己像个人一样地活着,他才能对别人产生影响,一种使其成人的影响。自己活得像人,并不是说像圣人,而是说你很真实、很努力、有信仰,你在为这个信仰践行。
曾经作为一个学生,我对于教师有着很多的想法,希望自己也可以做一个好的老师。而现在看来,作为一个好的老师,我还是需要继续努力的。我相信我可以做到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