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红色家书》5篇

时间:2022-09-23 18:02:04 分类:心得体会

在当下的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要掌握写心得体会的技能,当我们在生活中得到一些启示后,写心得体会就是很好的记录方式,以下是合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心得体会《红色家书》5篇,供大家参考。

心得体会《红色家书》5篇

心得体会《红色家书》篇1

昨夜的洞庭月明星稀,今宵的汉口狂风大作,明朝又将去向何方?依稀可见一个凛然的背影挽起线缝四裂的袖口,收回遥望着湖天一线的注视,躬身踏回泊船,提笔写下给妻子詹月如的诀别红色家书。背影的主人熊亨瀚得知南昌起义爆发,从汉阳鹦鹉洲的革命秘密据点出发前往江西,他在汉阳鹦鹉洲江边准备渡江时不幸被捕。在狱中,熊亨瀚先后被4次提审。其间,他遭受严刑拷打。但不管敌人如何威逼利诱,他始终未透露党组织任何秘密。当时的《湖南通俗日报》在简讯中称:“熊,坚不吐实,绝未供出同伴。”

这样一位革命英烈,在诀别家书中安置父母、岳父、兄弟、妻儿,唯独对自己只一句“扪心自问,尚属光明,公道未泯,终可昭雪”作结。那样的时代中,出现了无数个同熊亨瀚一样以天下为己任,舍身取义为实现大我牺牲奉献的烈士,红色家书精神催人奋进。

见字如面,表赤诚之心。绝命遗书中,熊亨瀚告诉妻子,自己“非匪非盗,非淫非拐,非杀人放火,非贪赃枉法”,“实系为国家社会,为工农群众”而死,光明正大。从先烈的红色家书中汲取力量,切实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时刻牢记自己是党的一员,划清“四个界限”,做到不为歪理所惑,不为浮躁所动,不为名利所累。

革命精神传千古,红色家书抵万金。我们要牢记烈士的初心,传承红色的基因,凝聚起无穷的力量,才能为新时期党的事业做出新的的贡献。

心得体会《红色家书》篇2

红色家书启示我们,要坚持理论学习。为保证我乡党组织凝聚力、执行力,要坚持学习贯彻_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党委中心组学习和机关干部集中学习按年初制订的计划坚持落实,做到提高政治站位,忠诚领袖、看齐领袖、跟随领袖,对标对表,深刻领会、全面贯彻、抓好落实。

红色家书启示我们,要抓好廉政建设。乡镇党委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强惩防体系建设,不断加大对干部的教育、管理力度。要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明确责任多措并举,完善各项制度,提高全乡党员干部思想认识,进一步转变作风,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树立为民务实清廉形象,夯实基层基础。

以上是我的学习体会,希望能够通过全乡干部群众的努力,传承红色经典,建设美丽西湖。

心得体会《红色家书》篇3

正一份信笺,倾诉两地思念;百十余字,说尽家国情怀。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个个年轻的共产党员在敌人的威逼下宁死不屈,“为国牺牲”成为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在最美好的年华逝去,他们留下的则是一封封载有他们最浓厚情感的书信,这些书信汇成了《红色家书》——一封封为了国家而书写的信件。见字如面,这一封封书信透过铅字向我们传达着它们主人的故事与情感。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红色家书》中,牺牲时24岁的毛泽建对中国革命呐喊“只要革命成功了,就算是死也无恨了”,牺牲时28岁的夏明翰写诗誓言反动派“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风华正茂的年轻共产党人把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勇敢无畏地扛在了自己的肩头,用坚强的意志对准敌人发起猛攻,年轻人的担当让我们能够感受地到“少年强则国强”的豪情万丈!年轻共产党人的无畏让我明白了一些东西。

未来,敬请期待“90后”!

心得体会《红色家书》篇4

要读懂字里行间的情感。这些家书,是革命者与亲人间的心灵交流,承载着战火的记忆,诉说着无尽的思念,寄托着殷切的祝福。书信背后的故事,再现了不同时期共产党员和革命战士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坚强党性。它们是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留给我们的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的精神之粮。在革命战争中,他们将对亲人的思念付诸笔端,写成一封封充满亲情、激情与爱情的家书。从这些红色家书中,获得的不仅是震撼、铭记,还有奋进前行的力量,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心怀感恩,坚定理想信念,做一名合格党员。

心得体会《红色家书》篇5

穿越历史的长河,纵横时空的间隔,走进《红色家书》,仿佛身临其境,时而凝眉痛恨,时而握拳称赞,时而以手拭泪,无法自拔。那一封封家书慷慨激昂感人至深,那一句句呐喊无声胜有声直达心底,那一字字诀别充满力量触及灵魂。这,就是中国奋斗史中流淌的力量;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奋进的声音;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挺起的脊梁。回望,是为了更好的前行,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年轻的女组工干部,更要从中汲取力量,奋发前行,让红色清流永传承。

感悟于一种执着坚守的初心。从_的“你法西斯匪徒们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丝毫动摇我们的信仰!我们的信仰是铁一般的坚硬的!”到裘古怀的“我满意我为镇里而死!”字字珠玑,句句有力,这些革命先烈,在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百般折磨下,他们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毫不动摇、忠贞不屈、誓死坚守,是什么让他们不顾个人安危?是什么让他们心中充满正义?是一颗对党忠诚的心,是一颗坚定理想信念的心,是一颗坚信共产主义会引领人民走向未来的心,我想,这就是“初心”的力量。活在当下,我们要用此心去感悟彼心,始终牢记“对党忠诚、永不叛党”在党旗下的庄严承诺,始终坚守共产党人政治本人,始终坚信共产党人价值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行动上紧跟党的步伐,在实践中自觉维护党的形象,做到心里装着党,心里想着党,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感动于一种不屈不挠的担当。从刘绍南的“刀放头上不胆寒,英勇就义,壮!壮!壮!”,夏明翰的“甘愿抛头颅,扫热血”,到贺锦斋的“我决心让培养者教育者贡献全部力量,虽赴汤蹈火而不辞”气壮山河、震撼人心,即使深入险境,生命即将终结,他们依然想着的是未完成的事业和使命,他们始终心系国家、心系党的事业,敢于担当、勇于担当、乐于担当,为了革命事业燃烧最后一息生命。作为当代组工干部,为这种精神而感动,也为这种精神而痴迷,我们要时刻树立职业组工精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以先烈为榜样,强化担当实干的意识,把高标准履职尽责作为基本要求,做到日常工作能尽责、难题面前敢负责;提高担当实干的本领,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我,把想干愿干的主观愿望同能干会干的操作能力紧密结合起来;守好担当实干的底线,做到一身正气、廉洁奉公。

感念于一种心系苍生的情怀。从史砚芬的“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的,是光荣的,是必要的”,刘伯坚的“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到陈觉的“谁无父母,谁无儿女,谁无情人,我们正是为了救助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他们的爱是舍小家为大家的爱,他们的情是为革命继续传承的情,他们的心是至死不渝的赤子之心。正是他们的前赴后继、英勇不屈、为国捐躯,才换来了如今的平安祥和,才换来了如今的物质富足,才使得我们能静坐家中回望历史,而生在好时代的我们,更应该感念先辈之恩,深怀为民之情,多把群众的事情放心上,少把个人利益放嘴边,把身子俯下一点,把眼界放宽一点,把动作做实一点,做些得民心的好事,稳人心的实事和暖人心的难事,让组织工作的触角惠及到每位群众,让群众对组织工作更加信任和支持。

《心得体会《红色家书》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