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5篇

时间:2023-06-10 13:03:01 分类:心得体会

通过心得体会的写作,我们可以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都记录下来,在职场中写心得不仅锻炼工作能力还提升工作效率,下面是合同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5篇

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篇1

走进井冈山,参加为期三天的培训,心中感触良多,久久无法平静。

上世纪20年代,中国大地内有军阀混战,外有强敌环视,局势混乱,民不聊生。在这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成立伊始,党员先辈们筚路蓝缕,砥砺前行。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启了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然而,国民党反动军阀发动了系列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妄图消灭中国共产党,一时间,白色恐怖笼罩中华大地。

在这万马齐喑的时期,中国共产党没有退缩,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发动派的第一枪。不久,毛泽东同志领导了秋收起义。但因为当时“以城市中心起义”的革命路线决策错误,大多数起义均以失败告终,眼见中国革命之火即将熄灭,毛泽东带领部队走上井冈山,并与湘南起义和南昌起义部分部队胜利会师。

正是在井冈山,毛泽东完善了他的革命理念,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在这里,革命先辈们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于创新、依靠群众、勇于胜利,开创了井冈山精神;在这里,中国共产党初步确定了党内领路人,形成了土地革命路线,培养了未来共和国的脊梁,也为后期夺取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所以说,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今天,在这杜鹃花开的时节,我们近距离重温井冈山斗争史,感悟井冈山精神,作为一名基层组工干部,更应该弘扬井冈山精神,常怀“三心”奋发前行。

常怀信仰之心。斯大林在《悼列宁》一文中曾说过,“我们共产党人是具有特种性格的人,我们是由特殊材料制成的。”寥寥数语,为我们形象地刻画出共产党人与众不同的先进性,这特种性格、特殊材料就是共产主义信仰。正是共产主义信仰让共产党人不畏艰难,不惧牺牲,面对一个又一个敌人与困境从不低头,坚持不懈并战而胜之。组工干部作为管党员的党员,更应该传承红色基因、锤炼纯粹信仰、补足“精神之钙”,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练就“金刚不坏之身”。

常怀责任之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正是这份初心和使命,让无数共产党人在国家面临威胁和冲击、人民遭受损失的关键时刻站了出来,以为党和人民负责的责任和担当,自觉履行着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当下,我国正处在深化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组工干部更要增强责任心和事业心,不断开拓进取,勇于争先,争创一流业绩,更好地履行为党和国家管理和服务好党员、干部、人才的重要职责。

常怀斗争之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建党至今,共产党人始终怀着崇高信仰、对党忠诚、清正廉洁、敢为人先的风骨、气节、操守、胆魄,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砥砺前进,攻坚克难,为民族谋独立、为国家谋富强、为人民谋幸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要充分认识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作为新时期的组工干部,更应该继承与发扬斗争精神,立足本职工作,加强学习,并到重大斗争一线去努力培养斗争意识,锤炼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篇2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众说纷纭,但广为流传的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他心系苍生,直言纳谏,却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眼看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抱石投汨罗江而死。当中国传统节日遇上屈原的家国情怀,其中蕴含的“红色”底色,也在时间的淘洗下更加历久弥新,熠熠发光。

祖国,是心中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心底永恒的烙印,亦是不可替代的诗与远方。战争时期的爱国,是在国家危难之时的舍生忘死,浴血奋战,救民于水火之中;和平年代的爱国,是在国家利益面前,舍小家顾大家的爱国情怀,是坚守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更是一种溢于言表的自豪之情。端午节,吃着粽子,纪念屈原,更当擦亮这一抹红色底色。

擦亮“红色”底色需涵养“红色气质”。红色气质起源于内心,根植于内心,不管是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还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都来源于矢志不渝的忠贞与信仰。党员干部须在红色教育中陶冶爱国情操,学习革命先辈先人后己、舍身忘我的革命精神,在红色阵地中弘扬红色文化,通过党性体检检视初心,叩问初心;在红色家书中浸润道德品格,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重任在肩;在红色文化中汲取养分,用养分浇灌自身,涤荡身心;在红色实践中锤炼党性,追忆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

擦亮“红色”底色需厚植“红色情怀”。《我的中国心》里唱道:“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党员干部需饱含这样热忱的中国心,不为取悦,不为跟从,不为作秀,将这种红色底色植根于人民群众,服务于人民,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衡量标准,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靶向施策,更好地问效于民,不断查漏补缺、改进工作、提升水平,向人民交出优异答卷。须无论何时何地,都坚定政治立场,对党和国家绝对忠诚,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与人民同心同力,做党和国家的好儿女、好公仆,以实际行动爱国爱家,休戚与共。

擦亮“红色”底色需砥砺“红色担当”。在疫情防控这场人民的战役中,数以万计的中华儿女奔赴一线,挺身而出,用平凡人的举动书写时代英雄的篇章,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阶段性胜利,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14亿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包围在一起,用担当诠释初心使命,用责任筑起铜墙铁壁。这片“赤子之心”让人动容,党员干部须砥砺这样的担当,在国家危难之时,在国家利益之前把国家形象放在首位,以一言一行来彰显大国风范,自觉主动摒弃不文明行径,注重道德言行,开出永生之花。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个家,党员干部须找好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的契合点,擦亮红色火花,让这个底色亮出来、燃起来。

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篇3

我是一名江西红土地上的县委书记,从小受井冈山革命故事熏陶,多次登临共产党人初心的重要形成地——井冈山,接受初心教育。当年,井冈山的革命斗争不仅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辟了中国革命的崭新道路,还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为精髓的“井冈山精神”,历经岁月沉淀,越发熠熠生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为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而不懈奋斗。步入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尤其作为一类革命老区县——宜丰的县委书记,更应继承先烈遗志、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一、以身许党,始终对党绝对忠诚

忠诚是一种立场,始终听党话,坚决听党指挥,永远跟党走。红军在井冈山斗争的两年多时间里,平均每天牺牲50多人,共有4.8万人为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献出了生命。比如,烈士刘真,时任永新县委书记,面对死神临危不惧,用生命践行了“我生是共产党的人,死是共产党的鬼”的铮铮誓言。这些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对党的无限忠诚、对革命事业的坚定执着,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传承。县委书记是党在一个县的代表,是党在地方的形象,更应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把对党绝对忠诚立在前头、烙在心中、融入血液、浸入骨髓,树牢“四个意识”,坚定“自个自信”,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高度一致,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头脑,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始终做到在党为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听从党的指挥,维护党的权威,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同向。

二、不忘初心,始终恪守民本情?

我们党的根基在群众、党的力量在群众,党的初心是为人民谋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紧紧团结群众、依靠群众,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和发展的重要法宝”。当年的井冈山处于敌人的严酷封锁之中,群众缺衣少食,生活十分艰苦,但他们仍然竭尽全力援助红军,甚至把仅存的一点粮食和物资都捐献给了红军。我们党之所以能得到群众真心拥护,就是因为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真正为人民谋幸福的。时代在变,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不变,县委书记是直接面对基层群众的领导干部,更应传承党的群众路线这一重要法宝。一是恪守为“民”之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二是善谋为民之策。交流到宜丰工作三年多,我经常深入村组社区、厂矿企业、学校机关,带头搞调查研究,从中发现问题,找准发展的历史方位,谋准发展的战术措施,使工作举措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期待。三是多办利民之事。坚持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工作,注重在人民群众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的地方下功夫,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特别是着力打好精准脱贫、污染防治、风险防范攻坚战,建设精致县城、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真正让宜丰人民生活得更有质量、更有尊严。

三、担当实干,始终履好为官之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就会有多大成就”。县委书记作为“一线总指挥”,关系到一个地方的兴衰成败。唯有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胆识体现在敢干事上,把能力展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落实在干成事上,才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一是提升“想为”的境界。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为官避事平生耻”的教诲,时刻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夙夜在公,全身心投入到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去,决不当太平官、逍遥官。二是增强“敢为”的魄力。事实证明,只有以事不避险的勇气、攻坚克难的锐气、战天斗地的豪气,敢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才能推动工作高效开展。去年,我们投入17.5亿元改造棚户3439户,拿下了城南、窑前等片区最难啃的“硬骨头”,干成了几年前想干而没有干的事。今年,我县正在推进2000户棚户改造,继续圆百姓的新房、好房、楼房梦。三是锤炼“善为”的本领。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宜丰坚持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先行先试,率先建成生态警察中心,率先实现林区天网全覆盖,率先“立规矩”保护天然阔叶林,持续厚植生态优势,迸发了强劲“绿动能”,建成全球首条浮法微晶玻璃生产线,中国矿泉水行业领先品牌百岁山接二连三在宜丰建厂,借“绿”生“金”闯新路,推动新型装饰材料、食品饮料等绿色产业向中高端发展。

四、保持定力,始终做到廉洁自律

在创建井冈山根据地之初,毛泽东创立了“三项纪律”和“六项注意”,以铁的纪律约束官兵行为。县委书记官虽不大,但面临诱惑、考验却很多,若不受约束、任性用权就会犯错误,甚至违纪、违法,必须保持定力、手握戒尺、廉洁自律。一是守住“底线”。“底线”是对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要求,是最基本的行为操守,是衡量党员干部是否合格、称职的下线指标。县委书记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更应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处理好公与私、廉与腐、俭与奢、苦与乐的关系,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守住做人底线、党员底线和从政底线。二是不越“红线”。党的纪律是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准则,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县委书记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更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经常对照规定进行自查,对照革命先辈自省,检点自己的言行,把好感情关、金钱关和爱好关,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做经济上的干净人、作风上的正派人。三是不碰“高压线”。“高压线”就是国法,是不可触犯的。县委书记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秉公用权、依法用权、谨慎用权,严格按规则、按制度办事,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特别需把好选人用人关、重大项目决策关、生活情趣关,不碰国法的高压线。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发展是最深的告慰。作为一名红土地上的县委书记,我将继续高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不忘初心,担当“谋幸福、谋复兴”的使命,争做人民满意的县委书记。

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篇4

善用“身边的风景” 学出“不一样”的淮塔

邻家芳草绿,隔岸风景好。比如,一些人,谈起远方和梦想总有着诗意的浪漫和无限的激情,提起身边的景色和资源,常流露出无聊和失望的神情。这种现象在日常的基层党组织活动中有所体现,比如,组织党员外出参学,如果能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不少人会表露出开心和渴望,反之,如果是身边的参观点,尤其是比较熟悉的,则往往少了很多的激情和念想。

发扬伟大的淮海战役精神,需要学好用好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和纪念馆等资源,接续传承红色基因,团结带领人民团结一心去奋斗,这也是新时代徐州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朝阳之下,由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九个鎏金大字熠熠生辉。72年前那个冬天,英勇智慧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军队,以气吞山河之势发起了这场战略大决战。这一伟大战役,打出了“饮马长江、解放全中国”的有利态势,创造了以60万对战80万,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辉煌战绩,1949年1月,伟大的淮海战役胜利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3万多名将士、49位团以上干部献身疆场。1965年,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淮海战役纪念馆在徐州凤凰山麓建成。

参学淮塔不是走马观花看风景,要常学常新、常思常进,真正要把自身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实践摆进去,在今昔的对照中,不忘初心、致敬先烈,不负韶华、砥砺绽放新时代的“淮海战役精神”。

淮塔是红色基因的载体,是淮海战役精神的象征。赴淮塔,参观纪念馆、宣誓纪念碑、观看党性教育情景剧等,在一些本地党员看来轻车熟路、习以为常,已经是“常规套路”,导致少部分人从心理上不够重视,甚至私下产生抵触情绪,暴露了部分党员政治站位不高、基层党组织教育引导不力的问题。如果把时空的距离拉长,把视野放宽,把思考投进去:看一看过去的老一辈革命者如何不怕流血牺牲、英勇冲锋陷阵,想一想自身对待工作、对待困难的态度,看看“敢打必胜、科学决策、勇于担当、团结协作、依靠群众”的淮海战役精神,想想如何在推进“强富美高”新徐州建设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唯有把自身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实践摆进去,在这种今昔比照之中,搞清楚“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不断提振精气神,才会更加有力量、有韧性、有方向;才能在直面自我之中,看到自身的进步或退步,看到自身的不足和优长,看到下一步优化和改进的方向;才能任时代风云变幻,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矢志不移地走下去、走到底!

参学淮塔不是为了增加一次活动记录,更不是为了名义上丰富学习内容,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实实在在地想清楚、弄明白自己的关注点与收获在哪里,每次学出“不一样”的味道。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缺少钙就会得“软骨病”。革命先烈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投身于伟大的革命事业中,不少人牺牲的年龄只有十几岁、二十岁,“一天福没享却勇于献身无怨无悔”。今天的党员面对新时代答卷,更应当端正学习态度,摒弃过于功利性、浅表化的学习目标,及时“归零”既有认知,甘于像个“小学生”一样,真正像海绵一样把自己沉浸到淮塔的参学中,带着一颗探究之心去追寻、去发现,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我确信,淮塔之行必定会增添许多发现的趣味。比方说,能否对主题进行系统规划,突出精准靠谱,一次确定一个方向,一次明晰一个主题,力争多一份“不一样”的视角,多一份“不一样”的心情,多一份“不一样”的感受?能否探究出是何种力量促使革命者前仆后继,勇往直前,决战决胜,是什么力量指引他们开创了如此光辉的事业?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还可以主动争取在淮海战役的研究,革命英雄事迹的挖掘中,找到这份红色基因的传承,找到这片红色土地的根脉,探究如何让历史从历史书中走出来,让英雄从英雄故事中立起来的有效路径?探究如何更积极主动挖掘”身边人身边事“,使英雄故事的宣讲更加生动丰富,更加本土化、本地化?“求其上而得其中,求其中而得其下”,我们决不能让先入为主的成见堵塞了我们汲取新知识,获取新体悟的通道。“星光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追梦人”,我们当葆有一颗求知探究的心去主动求新求变,累积尺寸之功,力促学深一步、学细一步、压实一步,做到“归零”之后从新出发、从心出发,我相信定会在努力之下,“目无全牛”“以神遇不以目视”之中发现一个“不一样”的淮塔,也会成就另一个“不一样”的、“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的自己。

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篇5

“小”展馆承载“大”历史

走进眉山抗战将士纪念馆,一幅幅图片、一件件遗物、一段段影像,向人们讲诉着75年前那段山河破碎、日月同悲的岁月中,抗战先辈们如何振臂而起,抛洒鲜血,拯救这个风雨飘摇、危在旦夕的国家。知史方知来处,对于生长在和平年代的青年来说,应该更多更真切地了解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一路走来经历的风雨,以及苦难背后的那些“正能量”。

这座开馆不到一年的纪念馆是眉山市第一个抗战将士纪念馆,主要为纪念眉山抗战将士所做出的贡献,馆内展示了眉山抗战将士风采、抗战时期文史资料、抗战时期日本侵华罪证、新中国发展历史进程和成就。

一腔爱国志,十万儿男赴战场。走过布满抗战将士们红色手印和生平介绍的墙壁,仿佛穿越时空,350多万川军誓师出川的声音犹在耳畔,10多万眉山青年离家赴战场的身影犹在眼前。在他们中,有人独自穿越野人山,有人亲自押送甲级战犯到日本;有人血战湘西,有人征战缅甸;有人大刀飞舞,有人侦查情报;有十二岁从军的小战士,也有立志杀敌报国的学生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抗战先辈们的浓浓爱国之情与拳拳报国之心深刻诠释了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他们用生命为我们挣得一个和平的未来。我们青年干部更该涵养爱国之情,继承先辈遗志,主动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信念不折,“八百进士乡”亦可“马上定乾坤”。一件件经过历史沉淀的衣物、刀枪、画报、徽章、票证,无声诉说着那些充满血泪与痛苦、信仰与希望的故事。4000余名眉山战士再没能回到家乡,有的永埋山西的冰天雪地中,有的定格在莽莽野人山上。尽管穿草鞋、短裤,拿大刀、步枪,但他们不惧生死,不畏强暴,在切断滇缅公路的战役中,在滇西和缅北的战场上,与日军血战到底,谱写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20_年,_岁眉山老兵覃福廷在重返滇西公益行活动到达惠通桥时,想起牺牲在此处的战友,泣不成声,深深呼唤“战友,我的战友!”“敌军一日不驱出国境,川军一日不回川”,他们坚定的信念与顽强的意志融入民族骨血之中,激励着我们年轻一代在新的历史征途上艰苦创业、奋斗不息。

“展示这些抗战遗物,是为了让后人永远记住老一辈眉山人的丰功伟绩,珍惜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将伟大的抗战精神传承下去。”纪念馆创建人李天玉先生这样说。由于自幼家境贫寒,但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很多人的帮助,长大后的李天玉先生投身公益事业20余年,将这份善心回馈给了社会。馆内一千多件展品大多来自李天玉先生多年来走遍全国,甚至远赴海外收集而来,其中曲折故事暂且不提,这份赤诚与热血正是对抗战精神最好的传承。

故土已无恙,使命应犹在。学习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补足精神之钙,才能更好的前行。

《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