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心得体会7篇

时间:2022-12-17 15:09:00 分类:心得体会

在记录心得体会的过程中,内心的感受也能够得到抒发,对自己工作和生活有要求的人平时会写一篇心得体会,合同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赛事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赛事心得体会7篇

赛事心得体会篇1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残疾人也是如此。在我观看了残疾人奥运会后,我被那些残疾人运动员的精神给震撼到了。

残运会让我们看到了精神的力量。例如因为失去双腿的钱红艳,她曾被称为“篮球女孩”,因为她的爷爷将旧篮球剪开一圈,套在她身体的下面,走路时她就用一双小手拄着特制的“木手垫”,“一步一步”地挪动身体,开始了借用篮球行走的生活。然而如今15岁的钱红艳已是云南队的一名游泳运动员。她不屈的精神造就了她的自信开朗,坚韧不拔。还有,周景景也是一名优秀的残疾人运动员。她出生江苏省邳州市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3岁那年由于高烧引发了小儿麻痹症,失去了独立行走的能力。16岁时,周景景有机会接触到了残疾人体育。一开始她练了4个月的乒乓球,后来江苏队选轮椅击剑队员,她决定选择击剑。现在,她已经获得了8枚金牌了。

残运会,是一个让人受益良多的课堂。在这里,我知道了:生命,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努力,就一定能绽放出美丽的光芒!

赛事心得体会篇2

相对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虽是一样的气势恢宏,一样的精彩绝伦,一样的和谐融合,北京残奥会开幕式还多了些感动,多了些关爱,多了些坚韧。

太阳鸟遨游天空,虽然有些人无法看见光亮,但却能与所有人一起感受到温暖。无论你是健全人,还是残疾人,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有着同一个梦想。有梦就有希望,于是,我们和梦一起飞翔。

无论是近在咫尺,还是远在天涯,无数残疾人的事迹让我们感动和敬佩。他们虽然没有了一只手,但也能独臂擎天,即使双手皆无,但也能用智慧开启美好的生活。他们虽然没有了一只脚,但也能稳站如金鸡独立,即使双脚皆无,但也能逍遥于人生的征程。他们虽然没有了一只眼睛,但也能一目了然,即使双眼失明,但也能心装大千世界。

身残不可怕,拼搏最重要。伴着数届残奥会一路走来,我们也从一个侧面看到了残疾人健全乐观的心态和不懈追求的精神。当我们的眼光追逐着他们在竞技场上生龙活虎的身影,当他们于赛场上每一次举手投足的精彩带给我们由衷的赞叹,此刻,他们就是勇气和梦想的化身。

北京2008年残奥会,他们来了,带着微笑,带着信心。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勇气和信念鼓励着所有的残疾人。4000多名参赛健儿相聚一堂,这不仅是包括中国8000多万残疾人在内的世界6亿多残疾人最开心难忘的时刻,也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人民最开心难忘的时刻。激情点燃,梦想放飞,关爱升华。通过残奥会这个大舞台,让我们看到了残疾人的若干不易,同时也提醒我们给予他们更多关爱和帮助。

开幕式后,参赛残疾健儿们给我们带来精彩纷呈的比赛,所以,别忘了给他们加油喝彩。但由于他们身体的特殊缘故,我们的加油喝彩等语言和行为表达方式也应有所不同,需要我们按照残奥会对观众的特殊要求而行。做好这些,也是对他们关心关爱的体现。

北京残奥会圣火一路走来。中华文明路线,让残疾人和我们看到了祖辈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时代风采路线,让残疾人和我们看到了自己双手创造的财富和进步。当采自太阳的残奥圣火,在开幕式上点燃“鸟巢”主火炬的那一刻,残疾人朋友的心里更亮敞了,我们的心里更亮敞了,北京更亮敞了,世界也更亮敞了。

“精神寓于运动”,这是残奥运动的精神。“超越·融合·共享”,这是北京残奥会的理念。开幕式将这些精神和理念,展示得淋漓尽致。我们期待,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各国各地区的参赛体育健儿能有好的成绩和收获。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

赛事心得体会篇3

北京残奥会是残疾人运动员享受体育的节日。从这几天的比赛情况来看,残疾人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提高了,参与范围拓宽了,残疾人体育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和认可。

赛场上,选手们争金夺银,精彩异常;赛场外,运动员们的故事让无数残疾人朋友深受鼓舞。北京残奥会不仅仅是残疾人运动员为国争光的舞台,更是扩大残疾人体育影响的绝好时机。

9月13日女子200米t36级别比赛中,德国姑娘尼科莱齐克夺得了一枚银牌。年仅19岁的她跑出了个人本赛季的最好成绩。她在接受采访时特别提到:“体育有助于我身体的康复,提升了我对未来的自信心。”

9月11日男子铁饼f35/36级别比赛结束后,铜牌获得者雷金纳德·贝内德讲述了他对体育的感情:“很小的时候,当医生告诉我,我的腿将慢慢萎缩并无法站立时,我很绝望。是体育救了我的腿,救了我的命。”类似的感受还能听到许多许多。

在生活中,时常可以听到有人在受伤后通过锻炼帮助恢复的事例,其实对于残疾人来说也是如此。尼科莱齐克和贝内德都是先天性残疾,他们说:“家人和朋友总是鼓励我们接触体育,他们把我们‘赶’出家门。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动作协调多了,心情也愉快多了。”

有专家研究表明,体育有利于残疾人增强适应力,防止或降低抑郁,增加自信心,减少隐居式生活,获得乐趣等。在对一些残疾人运动员的调查中发现,有90%左右的残疾人运动员认为体育活动和锻炼使身体能力知觉有比较大的提高;93.1%的人认为体育活动使他们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变化;93.4%的人认为活动后与活动前相比,自信心有所提高。

我们相信,通过北京残奥会,体育运动将会在残疾人中间进一步得到普及,今后将会有更多的残疾人参与运动,残奥会比赛将会越来越精彩。

赛事心得体会篇4

目前,正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残奥会中,中国军团继续领跑奖牌榜。截至北京时间13日,中国以50金40银28铜共计118枚奖牌位居奖牌榜首位。

里约奥运会闭幕,随之而来的是残奥会,而残奥会刚刚开始,就迅速进入了“中国时间”,第一个比赛日结束,中国残奥会代表团就以7金9银4铜共计20枚奖牌雄踞奖牌榜首位。而且,在中国残奥选手摘金夺银的过程中,不仅在某些项目上包揽冠亚军,而且还打破了多个项目的世界纪录。这样的成绩,足以令国人感到自豪和骄傲。

残奥会代表团缺乏应有的关注

由308名运动员组成的中国残疾人体育代表团将参加17个大项328个小项的比赛,是我国参加境外举行的残奥会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多、代表团规模最大的一届。

但我们不得不说,相比于奥运会,国人对残奥会的关注度确实存在严重的不足。但这些中国残奥会代表团的运动员们,同样是在代表中国参赛,他们在赛场上的表现,他们通过比赛所获得的奖牌与荣誉,同样是属于我们共同的荣誉,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这是中国第9次参加残奥会。从纽约残奥会第一次参赛取得2枚金牌,到上一届伦敦残奥会中国拿下95金71银65铜、以231块奖牌高居奖牌榜首位,中国代表队在残奥会上的表现之抢眼、进步之神速令人惊艳。

夺冠+破记录,泳池刮起“中国风”

残奥会游泳比赛一共进行16项决赛,在目前已经结束的比赛中,中国选手披金摘银,尤其是男子项目,不仅有多位选手包揽冠亚军,还打破了多个项目的世界纪录。

男子100米仰泳s2级比赛,中国队有三位选手闯进决赛,邹连康第一次踏上奥运赛场,不仅轻松夺冠,还以1分45秒25的成绩打破了该项目的世界纪录,队友刘本英收获亚军。

不幸≠不行,里约残奥会中国118枚奖牌位居榜首!

男子50米自由泳s7级比赛中上演了赶超大戏,潘世云在前半程一直落后对手,后半程他全力冲刺,最终以27秒35,以打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冠,再次在残奥会上实现了自己的金色梦想。

自行车赛场上“骑士”

里约残奥会,中国自行车队c1级运动员李樟煜和c2级运动员梁贵华参加了男子个人追逐赛的夺金大战。

一位是最重级别脑瘫选手,一位是单腿骑士战胜了拥有双腿的对手,他们的精彩表现获得了全场最热烈的欢呼和掌声。

男子自行车3公里c2级,中国选手梁贵华夺金。梁贵华介绍,竞赛自行车不像普通自行车骑行一样,慢慢地骑,要全身发力,掌握好车子的平衡。

教练说,比起双腿运动员,单腿运动员为了在起步、转弯等过程发力、保持平衡,要面对更多的困难,而这也意味着更多的汗水与付出。

残奥会上或许没有男神女神,没有“洪荒之力”,但不代表没有精彩和以刺激,残疾人们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强大,更值得敬佩。

赛事心得体会篇5

9月15日,在北京残奥会主新闻中心的发布会上,残奥村邓亚萍说,村里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一直以奉献精神和用心、关心、贴心的态度,为残疾人运动员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让他们感受家的温暖。

截至9月14日,北京残奥村共接待来自147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和官员7379人,其中轮椅使用人士1736人。最高峰的一天9月5日共接待运动员和随队官员6884人,技术官员656人。尽管有这么大的接待量,但在住宿服务、餐饮服务、交通服务以及宗教服务等诸多方面,相关工作人员都把工作做到了极致:降低了公寓内所有开关和挂钩的高度,将浴室内的肥皂改为挤压式洗手液;工作人员为坐轮椅的顾客解答咨询或介绍商品时,会采取“蹲式服务”,甚至可根据需要提供全程陪同式服务;在交通服务方面,村内班车上专门为轮椅运动员配备了轮椅固定器,让他们更安全放心地乘坐……

在残奥村之外,酒店里印有盲文的菜单,城市里的无障碍设施,电视台的手语主持……人们将更多关注投向需要帮助的残疾人,将更多微笑送给需要鼓励的残疾人,将更多爱心献给需要关爱的残疾人。在“鸟巢”、“水立方”及其他比赛场馆,不论这位运动员来自何方,不管他最终获得第几名,同样都会得到支持的掌声和热情的鼓励。不少比赛开始前,台上台下欢声雷动,当志愿者们在台上打出“安静”的牌子,整个场馆瞬时寂静下来。音乐停止,手机静音,甚至连呼吸都小心翼翼。与其说,这是对比赛规则的遵守,倒不如说,这是对残疾人运动员的无比关爱和最真诚的敬意,正因为这样,我们才看到了真诚的关爱在残奥会上到处流淌。

当然,更多的时候,我们感受到的是来自残疾人运动员身边的最真诚最真切的关爱。射击场上的斯克尔霍恩,每次参加比赛,总有母亲和妹妹陪伴左右;独臂泳王杜剑平曾在5个月大的时候被判了“死刑”,但妈妈含着泪抱着他到处寻医看病,7岁那年,他终于扶着墙站了起来;在“水立方”训练池中,当缺少左小臂的女孩沃娜克出水时,拄着双拐的男友米哈尔斯基都会上前相扶,耳语几句,亲昵一下,然后目送她从出发台上再次跃入水中……因为有爱,我们才看到了残疾人运动员的那种不屈服于命运的坚韧和顽强,才看到了他们来自内心的那种开心的微笑。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残疾人向世人诠释了生命的伟大,是残疾人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顽强,是残疾人让我们懂得了如何面对生活。

然而,这些给我们健全人无数生活启迪和生存力量的残疾人,在某些方面注定需要我们给予理解、尊重和扶持,正因为这样,关爱和帮助残疾人,才更考验着我们的.文明程度,考验着这个社会的和谐度。可喜的是,这次北京残奥会,我们看到的是对残疾人运动员、对残疾人的无比尊重、关爱和真心的扶持,这次残奥会,成为了一个充满“爱”的盛会,正是这种“爱”,让北京残奥会更精彩、更可爱、更难忘。

赛事心得体会篇6

好消息,里约残奥会比赛首日,我省游泳运动员张丽和张英勇夺1金1银,这两名运动员均来自我省商洛市镇安县。

据了解,张丽是我省出征里约残奥会年龄最小的运动员,年仅18岁,这届残奥会也是她首次参赛。北京时间9月9日早晨7时许,张丽不负众望,在女子s5级200米自由泳决赛中以2分48秒33的成绩超出预赛近7秒的成绩,再次打破她本人创造的亚洲纪录,夺得我省运动员在里约残奥会赛场上的首枚金牌。此前,她在预赛中的成绩是2分55秒8,破亚洲纪录。张英在女子s7级100米仰泳决赛中不畏强手,以1分23秒34的成绩夺得一枚银牌。张丽还将在12-17日s5级50米自由泳、仰泳、100自由泳项目的比赛中向奖牌发起冲击。张英还将于13日向女子sm7级200米混合泳金牌发起冲击。

年仅18岁的张丽是商洛市镇安人,先天性脑瘫,是本届残奥会我省入选国家队11名运动员中年龄最小的。2012年9月入选陕西省残疾人游泳队以来,张丽凭借坚强毅力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全身心投入训练,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首次参加2013年11月举行的全国残疾人(22岁以下)游泳锦标赛,即取得了女子sb4级100米蛙泳第一名的好成绩,开始在泳坛上崭露头角。

正是由于她不断自我加压、刻苦训练,在2015年全国第九届残运会上,夺得女子sb4级100米蛙泳金牌并打破全国记录、女子s5级100米自由泳和200米自由泳银牌,在随后12月份美国举行的残疾人游泳公开赛上,她表现抢眼,取得了女子s5级50米自由泳、100米自由泳、200米自由泳和sb4级100米蛙泳四个比赛项目的第一。

张英,1990年11月出生于商洛市镇安县米粮镇树坪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她的到来给家里带来了许多快乐。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同龄小孩都已经开始走路的时候,小张英却无法正常站立,家人遂带她四处求医,最后被诊断为双下肢残疾。

虽然身患残疾,但命运却没有抛弃她,自2004年6月入选陕西省残疾人游泳队以来,由于她训练刻苦,聪明好学、动作规范,成绩不断提高,成为陕西省运动员获全国性以上运动会奖牌最多的优秀运动员,被誉为“摇奖机”,先后获得第七届全国残运会女子sb5级100米蛙泳金牌和s6级400米、200米自由泳、4×100米混合泳接力、100米仰泳4枚银牌,并破一项全国记录,在第八届全国残运会上获得女子sm6级200米混合泳金牌并破全国记录和100米仰泳泳银牌,100米自由泳铜牌。

2011年11月被选入国家队后,她不负众望,很快便脱颖而出,2012年代表国家队出征伦敦残奥会,取得s7级100米仰泳第四名的好成绩。在2015年7月英国格拉斯哥市举办的残疾人世界游泳锦标赛上,张英克服了随到即赛的困难,同世界强手在女子s7级100米仰泳比赛项目上进行角逐,以1分23秒的好成绩夺得金牌。

祝贺两位健儿夺牌!

赛事心得体会篇7

北京时间9日凌晨是里约残奥会的第一个比赛日,两名宁波游泳运动员王益楠和姚攒先后亮相里约奥林匹克水上中心,最终收获了游泳比赛一枚铜牌。

当天比赛紧张激烈,上届伦敦残奥会s8级400米自由泳冠军、宁波首枚残奥会金牌获得者王益楠以4分32秒78的成绩获得一枚铜牌,这是宁波运动员在本届残奥会上的首枚奖牌。随后,首次参加残奥会的宁波女运动员姚攒在女子s5级200米自由泳决赛中以3分00秒93的成绩夺得第四名。

对于宁波残奥运动员的这枚奖牌,长期从事残疾人体育工作的市残联工作人员林军表示来之不易。“王益楠赛前两个月在高原集训时就出现了呼吸道感染的状况,7月下旬不得不提前结束了高原集训。”

今天是第二个比赛日,宁波有4名运动员先后出场,分别是男子100米仰泳s2级的杨洋,女子50米自由泳s10级的陈懿,男子100米仰泳s11级的楼陈泉,女子400米自由泳s9级的徐佳玲。

《赛事心得体会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