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唐诗逸的作文精选8篇

时间:2024-01-31 14:31:03 分类:心得体会

写作文是一种记录和留存思想的方式,写好作文平时也是需要多做练习的,合同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写唐诗逸的作文精选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写唐诗逸的作文精选8篇

写唐诗逸的作文篇1

唐诗是文学艺术百花园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光彩夺目,摇曳多姿,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叩开唐诗的大门,你会聆听到枫桥的钟声,欣赏到大漠的孤烟。

我从小就与唐诗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我牙牙学语开始,姑姑就会时不时地教我读唐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骆宾王的这首《咏鹅》是我学会的第一首唐诗。据姑姑介绍:这首诗是唐初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七岁时所写的一首诗。那时我也不知道唐初四杰是什么,只是无端地觉得这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清新欢快。这首诗理解起来也不难,一只鹅弯曲着脖子朝天高歌,一身雪白的羽毛轻浮于绿水之上,红色的脚掌拨动着清澈的水波。我仿佛看见一只活泼可爱的白鹅展现在我面前,朝着我不停地鹅鹅叫,好像在说:“客人来了!客人来了!”

自从读懂唐诗,使我对唐诗的热情也越来越高。之后我又开始读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这是一首思乡詩,“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其中的“霜”字用的十分妙,既写出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疑”字说明了诗人是睡梦初醒,所以才把照射在床前的月光,误以为是落在地面上的浓霜。我摇头晃脑的吟诵了几遍,仿佛看到李白忧心忡忡地站在窗前,透过窗子望着天上的明月,隐隐约约还能看见眼角的一丝泪水。我想,李白是多么思念家乡,思念家中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思念家乡的一草一木,思念家乡的山山水水

再后来,我又懂得了给诗歌分类。什么田园詩,边塞战争詩,思乡詩等等。格式上又有五言詩、七言绝句,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

唐诗让我感受到了潺潺的溪水与明媚的阳光,唐诗伴随着我慢慢长大,他也是我的第二个启蒙老师!

写唐诗逸的作文篇2

我最喜欢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因为他的诗清新自然,贴近生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一天早晨,天刚蒙蒙亮,窗外的小鸟就开始叫了。“叽叽喳喳”,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是一只鸟叫,一会儿是几只鸟鸣,真的像是在唱歌一样。听着这清脆的歌声,我忽然想起王维的诗《田园乐》中的一句话:“莺啼山客犹眠。”我想,我不能做那个睡懒觉的“山客”,辜负了早晨这样大好的时光,就赶忙穿上衣服起床了。

我打开窗户,看到路边怒放的桃花,是那么鲜红,嫩绿的垂柳在微风中荡来荡去,欢快的小鸟在花枝上、垂柳间飞来飞去,十分有趣。微风吹来,清新的空气中带有淡淡的花草的香味,让人闻了精神振奋。我情不自禁地背起王维《田园乐》这首诗:“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爸爸听到我在背诗,就过来问我:“今天怎么起床这么早啊?”我说:“我不想做个莺啼犹眠的山客。”爸爸说:“是啊,孩子,你长大了,有进步。一日之计在于晨,只有勤奋努力才能学有所成啊!”听到爸爸夸奖我,我高兴极了。

写唐诗逸的作文篇3

熟读了诸多唐诗,一直想象着这些美妙的句子,诗人是如何写出来的。

现在,我在山城绩溪,遐想着诗仙李白,如何写下了这一首与宣城有关的名诗。

天宝三年,李白辞官离开长安,长期漂泊饱受了人间辛酸,看透了世态炎凉。到了天宝十二年(753年),李白秋游到宣州。这天,李白徒步登上敬亭山,静静地坐在那凸起的石岩上,痴痴地望着蓝天。只见一朵白云渐渐飘远,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一群飞鸟儿也结伴渐飞渐远,没了踪影,心头不禁有几分孤独寂寞之感。

从清早到中午,从中午到夕阳西下,他呆呆地望着敬亭山,想到了很多,主要是他的那些好友:杜甫、孟浩然……他自言自语道:“敬亭山啊,我那些好友都不在身边,如今我只剩下你这个朋友了。”这时,敬亭山似乎也在悄悄地回答道:“是啊,他们都走了,可我会陪着你的。”

于是,李白感慨万千,由感而发地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诗《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写唐诗逸的作文篇4

唐诗宋词温柔、旖旎,流传久远,俘获人心,在我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光影……

我眼中的唐诗宋词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悲戚苍凉;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丽风光;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大展宏图;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淡然……

我眼中的唐诗宋词是炊烟,是鸽哨,是端午的龙舟,是中秋的火把;是广袤野性的塞北大漠,是边塞叱咤的金戈铁马,是寒山古寺的悠悠钟声……

我眼中的唐诗宋词是文天祥的“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广阔的心胸表明了以死报国的坚韧决心。将生死视若浮云,应以一片红心留于人间,记入青史信念,磊落胸怀,至死不惧,奋振昂扬,豪情四射……

我眼中的唐诗宋词是杜甫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忧国忧民。他用犀利的巨笔,描绘了一幅破败不堪的城池及悲痛无奈的心理。成为了经久不衰的诗篇……我眼中的唐诗宋词更是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的悲愤。十二道金令召不回的是满腔热血。无奈昏君在位,小人当道,空有一腔报国热情却无处施展,何人会为这等爱国英雄拭泪……我眼中的唐诗宋词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广胸怀。

我眼中的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涉过的时间长河流转千年,突破语言壁垒广为流传,超越一个鼎盛时代的一切,抽象为唐宋的符号。不败的千年文化在唐诗宋词中越发澄澈,醇厚、清晰。聆听它音韵优美,回味悠长;吟诵它脍炙人口,使人激情飞扬……

放下手中的笔,我心中不禁感叹道:中华诗词,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整理的10篇《唐诗宋词之异域游记作文》,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秘。

写唐诗逸的作文篇5

有这样一本书,它讲述了唐诗的起源。初唐四杰,所有诗人的故事,诗人之间的友谊以及诗人之“狂”。它,有个动听的名字:《在唐诗里孤独漫步》。

唐朝的第一位诗人,竟是个酒徒。可能因为这个原因,诗人都喜欢喝酒。这位酒徒名叫王绩。王绩是隋朝文士王通的弟弟,字无功,爱喝酒,当待诏官时不为钱,只为有酒喝,每天喝一斗。因此,他得了一个雅号,叫“斗酒学士”。后来他听说太乐署史焦革善酿酒,于是主动请求当太乐丞,天天向焦革要酒喝。这让人忍不住啼笑是非。他最著名的一首诗叫《野望》,是一首五言绝句,一共八句。有趣的是,他的侄孙竟是初唐四杰之一――王勃。不看不知道,王勃继承了王绩的“狂”和爱喝酒的习惯,当时在作《滕王阁序》时,若不是他轻狂不懂古代的“潜规则”接过了纸笔,也许世界上再无《滕王阁序》。

诗人之间的友谊更令人感动。孟浩然与王昌龄就别重逢,大喜过望,不顾背上生疮刚好,不能喝酒,与王昌龄痛饮。结果孟浩然背上生疮发作,回天乏术。但他死之时有好友在身边,大概也是笑着的吧。他也算死而无憾了。

唐诗之中,包含着诗人之谊,诗人之孤,诗人之狂。唐诗的故事,孰能明了。这就是《在唐诗里孤独漫步》。

写唐诗逸的作文篇6

唐朝发出耀眼的光芒,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漆黑夜空中闪耀着的明星,唐朝是个繁华而独特的时代,唐诗更是在人们心中永远流传。

每当看见天空中那镶嵌在蓝黑色的夜幕中,那发着淡黄色光芒的圆月。“峨眉山月半轮秋”就进入我的脑中,“秦时明月汉时光,万里长征人未还。”便引领着我走向那萧瑟的寒风所包裹着的边疆,而“秋风清,秋月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正借着明月不断诉说着自己悲伤的心情……

窗外,晶莹的雨滴从天边滑落,跳动着拍打着玻璃,“拍拍,咚咚”听着雨珠的低吟,使我想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当连绵的雨,将街道笼罩在灰色的薄纱之时,仿佛听见杜牧在轻吟“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体会到“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的悠闲。当阵阵雨声将寒气洒向大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的悲凉,无奈展现在我眼前……

当阵阵萧瑟的风卷动着落叶,凋零的花朵下展现初秋的身影时就会想起,“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也会遥想寒山寺外,少年张继乘着小舟低吟着“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同时也可以看见,杜甫满怀着悲伤与凄凉长叹“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寒风萧瑟的季节,充满着悲凉与离别,其中无数的诗人留下足迹,有无数人流泪走过,通过诗句向大地诉说着自己的悲伤。

当站在山顶,透过绿叶的间隔,望着蓝色的天空下,沐浴着阳光的城市,看着插着幢幢高楼画卷,注视着街道上一个个移动着地微小的人影。能想起杜甫的“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也能体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远远的望着那伫立在大地之上,融入天空绿色的山的影子,仿佛听见李白在唱着“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这高大的山脉留下了多少诗人的感叹。

唐诗经过漫长的岁月,在人们口中代代流传,它记录着历史的模样,记录着诗人们的悲欢离合,更记录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

写唐诗逸的作文篇7

风吹过,荡起一壶的月色。杯里淡黄色的茶水漾着一轮隐隐的月,我举起茶杯,轻轻抿一口,一股茶的清香和月的皎洁,融在嘴里。恍惚令我想起了去年的中秋,想起了那句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再细嚼,又是另一番境界: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这便是诗词给予我们的美,诗词是我们在喧杂世界里的一小块纯洁的心境。在诗词里,再一现古代的碧海青天……“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读这首诗,有一股淡淡的茶香味,清香并笼罩着丝丝的忧伤;读“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一杯浓烈的酒,在豪放和潇洒中还伴着隐隐的不快和悲愤;品“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是一泓清凉的泉水,在透着心的凉意里还别有一番韵味。

诗词能给人予心境,其实心境也一直陪着诗词。就如你漫步在西湖,恰巧你的心情很好,认为西湖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你可能会这样吟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或者这样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但是如果你的心情非常不好,认为这西湖只不过是温柔富贵之乡罢了,可能就会这么想:“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所以你脑海里出现的诗词也随着你不一样的心境而变化着。不同的诗人看见一样的景色,会悟出不一样的感受,写下不同的诗篇。这也许就是诗词的独特美。

许多人都知品茶饮酒能悟出诗意,殊不知在诗词里也是可以下茶下酒的。譬如读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你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不用太远,就去郊外的菜园,出门前别忘了带一壶普洱茶。到那儿去问农夫要一些菊花,到池边洗净,泡在普洱茶里。然后去爬山,不用爬太高,到半山腰就行。当你看着山脚下辽阔的菜地,再喝上一口菊花普洱茶,轻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能悟出诗意里的宁静和悠远了。如果你读了“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那你可择个下着丝丝小雨的秋天里,去公园散散步,出门前别忘了带糯米酒,找一个临水的亭子坐下,如牛毛般的雨落在手里凉丝丝的,岸边传来橘柚的香味,轻轻抿一口糯米酒,吟“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自然懂得诗意里被朦胧美笼罩下的忧伤。

多年前,我把唐诗宋词搅在了一起,酿成美酒。放了多年,今日我再用我这颗纯洁无瑕的诗心温了这壶美酒。我轻轻举起,月色溢满酒壶,我一人独酌,笑唱:“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一杯唐诗宋词的美酒,一醉一生!

写唐诗逸的作文篇8

孔老夫子言:“诗,能够兴,能够观,能够群,能够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吟诗作对,一般都是文人墨客的表达交流的寄托所在。《唐诗三百首》,名头之高妇孺皆知,灵动拗口的唐诗,悠悠一千多年的传唱,已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变得艰涩。泰半久远,我借光阴为引线,在若隐若现的记忆中寻觅那唐代性格各异、出色出众的才人们,花香漠漠落花盈盈。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他独自漫游山中,心里十分清静,放下繁杂的思虑,让奔腾的念头停歇下来,任它随清流远去。意识得到控制,整个天地入眼清明。很多人会觉得,这是的他,应是受了现实很深的冲击,带着强烈的失落心意归隐山中。产生这种见解实则是基于先入之见构成的无意识的强加,认定一个人的归隐总包含着对现实的不满和遗憾。

我认为,终其一生,李白都是个进取入世的人不会轻易失望失落,他有自在悠然的内心,磅礴的才华和见识。野心催逼他,于是促使他施展其才,就像不能阻止大鹏去展翅遨游九天外,同样不能勉强李白只能看到脚下的一块地方。

他是个精彩的人,善于发现身边的完美,无论是楼前的流水,怀中的美酒,还是窗前的明月光,入他眼来都别有意趣,他有世人无法企及的才华,哪怕最平常景物,经由他描摹,亦会动人心弦。

里边医生都无法进入政治的漩涡中,有太多人为他抱怨不公,可这样的结局对一个天性浪漫的伟大诗人而言,委实是最好的结局。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

他生在晚唐,错过了最繁华荣胜的时期,又身处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钟,终身潦倒,郁郁不得志。当时唐朝式微,正逐步走向没落,可是除了咏史诗外,李商隐诗绮丽之处,丝毫不露末世悲凉之意,倒是颇有开元遗风。能不让自身遭遇霸占思想的人是可敬的。唐诗浩如烟海,李白杜甫双马横绝,其余众人峰峦叠嶂,各有拥趸。情势则是李商隐当之无愧独占鳌头。进而放眼晚唐诗人,仍似李商隐的成就为翘首。

李商隐以感情诗称著于世,我想这与他的情感经历是分不开的。不然,如何能隔了千年,依旧扣人心弦他以往有一段影响了他一生的初恋。他与宋华阳的恋情最终以杯具收场,是李商隐的心结所在,也是他的感情。

《写唐诗逸的作文精选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