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唐诗的心得体会7篇

时间:2023-01-11 12:05:24 分类:心得体会

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人都会选择用写心得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收获,一般通过写心得体会是可以及时记录我们内心的感悟的,以下是合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对唐诗的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对唐诗的心得体会7篇

对唐诗的心得体会篇1

万古江山一壶酒,千年岁月两行诗。

唐朝,一个繁荣、开放、自由、霸气的朝代,一个因诗而灵动的朝代。唐诗,作为华夏文明的一种标志,诗歌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它的魅力,不言而喻。唐诗之美,美在朴实真挚的情感,美在丰富多彩的内容,美在严格规范的形式。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唐朝诗人最风流,一杯清酒,让飞扬的青春更加浪漫,一杯烈酒,让灼热的胸怀更加激荡,英雄的壮烈、美人的惆怅,都化作清酒、美酒,陶醉了他们,也酿就了诗情。于是,洋洋洒洒,千古佳诗,挥毫而就。

唐诗,美在真挚的情感。唐诗,既有如李白般洒脱飘逸,醉看人生,亦有如杜甫般沉郁顿挫,心系万民,既有如王维般禅心佛理,游山玩水,亦有如李商隐般情仇爱伤,抑郁终生。且看一代诗仙李白受召入京,志得意满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洒脱与豪放,再听刘希夷“今年落花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的物是人非的感慨,你的心是否被这种朴实而真挚的情感打动,随之起起落落?这种真挚,大到皇家贵族,小到平民百姓。就连一代女皇武则天那鲜为人知的柔情也在其寥寥几篇的诗中得以窥见——“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即使是残暴狠辣的女皇,依然免不了小女人的柔弱和对爱情的向往。不仅如此,在唐朝,普通的女子也藉唐诗表以相思之情,“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在战乱的时候,女子思念着远在边关的丈夫。这种相思,见证了女人对爱情的坚贞,也隐含了战争的无情,质朴却感人肺腑。

唐诗,美在多彩的内容。唐诗的内容极其丰富,大到国家社稷,宫廷纷争,小到生活琐事,民间轶事,即便情感上是相似的,其内容上总有着各自的特色,从不让人觉得单调乏味。这其中有一首唐诗,其内容之由来更是一千古奇谈。“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这是李涉在行路途中偶遇强盗,馈赠给他们的诗,也因为这首诗,他幸免于难。这样的诗带给人直白平实,风趣幽默之感,让人在品读经典的优雅厚重的同时,又禁不住开怀一笑。再比如大家所熟知的杜牧的《秋夕》,前两句“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描绘的宫女们百无聊赖的生活,短短十四个字便使得其姿态跃然纸上。而后两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牛郎织女星”则道出了宫中生活的无奈与辛酸,让人不禁感叹封建社会和帝王的无情。的确,连“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也只是红颜薄命,逃脱不了做男人的“遮羞布”的命运。更何况普通的宫女呢?除却这类生活之事,唐诗中也从来不乏保家卫国,奋勇沙场的雄壮之笔。“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谁不知远赴边疆,浴血沙场的艰苦和危险呢,但保家卫国是每一个人责无旁贷的使命,纵使战死沙场,白骨依然飘香。读到这样的诗句,就连我一个生于和平年代的弱小女子都禁不住热血沸腾,更何况千万有志青年呢?

唐诗,美在整齐的形式。不规则是一种美,规则是另一种美。就比如建筑,整齐划一虽显单调,却让人舒心,而参差不齐虽更显艺术美,却难免让人心烦意乱。唐诗,大多为七言律诗,在这种严谨的诗歌形式下,古诗也就有了自己的特色。这种形式的诗歌不仅看来整洁,还有一种节奏美感和音韵美感。当然,诗人们也不得不煞费苦心将诗中字词仔细推敲,虽然表达上受限制,却并不影响其应用与发展,反而更显出唐诗的珍贵。

唐诗之美,如牡丹,大气而不媚俗,如清茶,清新而不平淡。春暖花开时,斟一壶美酒,吟一首唐诗,醉倒在唐诗里,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对唐诗的心得体会篇2

从小在老师的引导下,我爱上在浩瀚的书海中畅游。读散文,看小说,赏宋词。然而,我最爱不释手的还是那本《唐诗三百首》。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真正领略到她的魅力。

我常常感受每首诗真挚的情感。每当看到妈妈为我操劳时,我就会想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小学毕业了,同学们要分别了,我会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期待与他们重逢。

阅读《唐诗三百首》,我发现领略诗人的诗句也是一种享受。我学会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一拿起它,我也可以化身王维,享受一会儿“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我更深知人生的成功之路也是难于上青天。每当下雨时,我便感受到杜甫对春雨的喜爱,“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每当听到美妙的乐曲,我会感慨“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

唐朝二百八十九年,辉煌的帝国渐行渐远,在它背后却留下了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隐、杜牧等一连串如雷贯耳的名字。这些巨匠大师使唐诗迸发出最壮美的光彩,而盛唐气象,也渐渐成为隐在人们心底的梦想。我因此而相信,即使这个世界在历经千年的沧海桑田,依然会有像你我一样为他沉醉,被他启发。那么,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读唐诗吧!

对唐诗的心得体会篇3

咱们中国地大物博,中华传统文化可谓是博大精深!许多传统文化从古代一直流传至今。有民间工艺品,有毛笔书法,还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其中,唐诗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古人们智慧的结晶、知识的体现,还是成千上万的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我读过的这本《唐诗三百首》,里面记录了几百首唐诗,每一首都凝聚了诗人渊博学识的精华。在这么多首诗中间,我最喜欢的是孟郊的《游子吟》和李贺的《昌谷北园新笋》。

?游子吟》的内容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从这首诗中我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就像温暖的春天。母爱,是无私的爱,更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爱!在《游子吟》这首唐诗里,作者孟郊写的第三句和第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是指一位母亲在孩子临出门前为孩子一针一线地缝制衣服的场景。可想而知,这位母亲是多么爱他的孩子啊!现在,我也要即兴创作一首歌颂母爱的散文诗:母爱,就像雨伞,为我们遮风挡雨。母爱,就像一杯水,口渴时送来清凉。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温暖的!

?昌谷北园新笋》这首七言绝句,我也非常喜欢。他的内容是:箨落长竿剥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我特别喜欢第三、第四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竹笋一夜之间就长高了好多好多,告别了竹园里的泥土。简短的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李贺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和渴望像竹子一样冲破障碍,建功立业的迫切心情。我也要像竹子和诗人李贺一样奋发向上!

唐诗只是一首首普通的诗吗?不,它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笔宝贵的财富。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把唐诗更好的传承下去,让一首首唐诗中的精神影响我们一代代人!

对唐诗的心得体会篇4

在我刚会说话时,妈妈教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时的我,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只知道妈妈说一句我说一句。

在我上幼儿园时,老师教我们“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时的我,知道了这是李白的诗。

在我上一年级时,老师教我们“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老师告诉我们:母亲知道了子女要出远门,很久很久也不会回来,就为子女缝制衣衫,母亲怕子女衣衫破了没有人给缝,就细细的、密密的结结实实地缝衣衫。母爱是伟大的,子女竭尽一生的心意,也难报答母亲给予子女的爱。正是从那时起,我喜欢上了唐诗,唐诗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光影.....

我每每读着唐诗,都有一种让我身临其境的感觉:当我读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让我深陷秦汉时期关塞的战争,我仿佛看见无数的将士战死在边疆不能回家。当我读着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时,我又懂得了古人能在沉郁中振气,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重新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可偏偏我们为什么不能呢?于是,我痛下决心,刻苦学习。终于,我品尝到了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滋味。我渴望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又向往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诗短而精,也正因为此,我倘佯在唐诗的殿堂里,我细细的品味着前人留下的精神盛宴。每次读着唐诗,我都会或多或少的有些冲动,也许这就是唐诗它给我的的魅力所在吧!唐诗,在我心中激起了一圈一圈的涟漪。

我爱——唐诗!

对唐诗的心得体会篇5

“诗人是人间最孤寂者”。唐诗似来,撩起了时代的面纱。

248页纸张,47位诗人,夏昆笔下的种种都展现出真实生命的敞亮,一声钟声,对他最好的回应。提起张继,无数人顺嘴背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不可否认,留下的总共也就三十余首,《枫桥夜泊》从中脱颖而出,素称人间精品。这声钟,敲不醒装睡的人,却带来一句千年的呼唤。

钟,侧耳倾听,鸣中自有定数。闭上眼,夕阳辽远,默默诵出这名句,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勾画在眼前。他些许忧郁着,连史书都没有完整的身份介绍,不自雕饰,眼神沿转着祖国大好河山,自然也是孤独的。作为一名并不合格的“京漂儿”,在京城混了个一年半载的诗人,无官职,无妻儿,不屑于巴结权贵,只一身超然狂傲。就这样,他与寒山寺来了场美丽的邂逅,笑着饮着,挥一句感发人心灵深处的字字。这位“谜”一样的男子,可能万万没想到在一千二百年之后会有自己的姓名,流传于世。因为一首《枫桥夜泊》,从此让他和寒山寺,和枫桥,和苏州,再也分不开了,就此张继生命之中一朵孤独并绚丽的花朵盛开了,盛开在大唐,盛开在当今。

不知何时,寺院的晨钟暮鼓为钟声赋予了更新的含义,它不仅仅是时间的概念,是来不及传递的一种声音,仿佛在告诉我们什么。“张继到底考中了没?”在看《中国诗词大会》时注意过,北大女博士陈更也拜倒在这道题上,让人遗憾。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位进士,过程并无大大记载,让人记住他,无恐也就一首诗,又让人犯难似乎也是无大惊之举。也好,也让这位理工科女博士给我留下了深深印象,四次《中国诗词大会》的参赛经历,从容淡定,富有感情地诵出一句句唐诗宋词,这无疑是她个人一场场表演赛罢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终得冠军,对她最好的肯定。她是在对手眼中的“神”,但若是非要用一句话形容一下陈更,挺接地气的,碰到会的题,王者风范,是我们每一个人,碰到不会的题,猜,猜对了,会庆幸,是我们每一个人;猜错了,会懊恼,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是她让我觉得,诗词是凡人的东西,离我们很近很近。

张继,一夜无眠,给了我们一个千年不倦的吟诵。他在大唐诗坛上只是一闪而过,但留下许多遐想空间。陈更,快,快到白白丢分,从来手握命运而从不等待判决,又是多少人的女神啊。

一声钟,听得见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历史故事,模糊中清楚晓得真正有人在爱唐诗宋词。这不正是唐诗中的孤独之花,这世界的灵魂飞扬。

对唐诗的心得体会篇6

对自然的仰慕,对英雄的壮举,对友人的思念。我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所以只好借《唐诗三百首》中的诗句来代替我那无法形容的诗句。让我们一齐吟诵并感悟唐诗三百首吧。

山水之气。

轻轻地翻开《唐诗三百首》,和王摩诘一齐畅游在山水之间,一轮皎洁娇美的圆月在松枝间穿拂,如水的山间软泥上缥缈着点点精巧的光斑,如碎碎的宝石镶嵌在大山的锦缎上,自然而不虚浮,淳朴而不媚俗。一沵清泉静静地流淌,柔柔地穿梭在林间,不时地撞击在石壁上,蜿蜒成圈圈涟漪,完美诗意地荡漾开来。在溪畔的静夜中氤氲成心中淡淡的思绪。

思念之情。

缓缓翻开《唐诗三百首》,和王勃一齐沉浸在友人的思念之中。“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是他的祝愿,“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他的心声,“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是他的思念,那对朋友的思念,那对朋友的不舍,在长河中聚集在一齐,永远乐会消逝。

人生之挫。

静静翻开《唐诗三百首》,和李白一齐应对人生挫折。“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他的挫折,“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是他的感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他的信念。那缕坚贞的信念,是他的心中留下了永远的烙印。

?唐诗三百首》让我欣赏如此温柔的山水之气,美哉!

?唐诗三百首》让我感觉到朋友之间浓浓的友情,幸哉!

?唐诗三百首》让我体味如此伟大的人生之挫,妙哉!

沏一杯菊花茶,捧着唐诗三百首,窗外有阳光照过窗帘,蓦然回首,细细欣赏那温柔的山水之气,感受那浓浓的思念之情,体味那伟大的人生之挫,倏然,忘记了今夕今日。

感恩,在生活中是无限存在的,有时是你对朋友一句简单的问候,有时是你对待别人伸出手臂的过程,有时是你对陌生人的一个微笑。仅有懂得感恩的含义,才能学会感恩。

对唐诗的心得体会篇7

不知是第几次拿起这本稍大的书,但还是情不自禁地像往常一样,深深的,深深的读下去,淡黄的灯光下,岑参、杜甫、苏轼、易安……向我扑面而来,那油墨香气之中的悠悠难诉之情像一株株青草,悄悄地生长起来……

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你迎风昂首,凌厉的边塞狂风让你的衣襟猎猎飞舞,你自岿然不动,暗色的双眸苍鹰般盯紧了那被朝晖涂抹的地平线,然而,那“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担,都护铁衣冷难着”的严寒并不能冷却你的心,“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的豪情壮志填满你炙热的爱国胸襟,纵然你在无数次的征战中离去,你那执笔昂然,豪情满怀的身影已铭刻在边疆的朝阳里……

范仲淹:山映斜阳接天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却不断遭到当权者的阻扰,革新雄图猛然迎来一盆冷水,这怎能不令人愁肠满怀?“黯乡魂,追旅思”的苦恼向谁倾诉?眼见那“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羌管悠悠霜满地”你却只能“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那爱国之情汹涌于胸间却不能实现,祖国的沦陷使你“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这泪眼中,我仿佛看见了深深的无奈……

苏轼: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你独自坐于江心,叶舟随波摇曳,江中之月已映入你的酒中,两岸漆黑,但你有双明亮的眼眸,波涛汹涌,比不上你豪爽的胸襟,即使多次被贬,你依然有着“把酒问青天”的豪情,那杯中日月藏于你的腹中,也藏于你的笔尖,有这样宽广的胸襟,还要介怀什么呢?于是,你那永不熄灭的热情仿佛熔化了所有怨事,让我想与你一起“左牵黄,右擎苍”,领略那“西北望,射天狼。”的不眠之夜…

《对唐诗的心得体会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