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义为先的作文7篇
通过作文,我们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我们每个人在学校都会遇到作文这个任务,以下是合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以义为先的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
以义为先的作文篇1
天地间最真挚的是父爱与母爱,最无私的是父爱与母爱,最伟大的是父爱与母爱,当然最永恒的也是父爱与母爱。作为子女,在感受这份比天高比海深的爱意的同时,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倍孝顺父母!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作为安吉人民,我更加应该懂得“孝”。我们孝丰镇是闻名遐迩的孝子之乡。在二十四孝中“孟宗哭竹”、“郭巨埋儿天赐金”等颂声遍野的故事均出于此。“孝丰”也因此得名。
俗话说:孝,善事父母者。是啊,孝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有的人认为孝是给父母吃好穿好买车买房,可他们没有想过父母是否要的是这样的生活;也有的人认为孝是伴随在父母左右,与他们谈心说笑,他们的父母一定十分幸福;还有的人认为虽然自己独在异乡,但长期的通话与写信也能表达自己的孝心。
在我眼中,孝不是为父母做多么惊天动地的事,而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普通小事。在父母劳累一天的晚上有个人能为他们敲敲背、锤锤肩、哼一首小曲、奉上一杯热茶给他们减减压,在他们睡前端一盆洗脚水给他们洗洗脚。我相信这时你的父母亲一定感到十分欣慰。
其实我知道要孝顺父母,但我从来就没有拿出行动来孝顺他们。直至我五年级时老师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给父母洗一次脚”。
晚上,我十分害羞地端来一盆洗脚水放到妈妈面前,妈妈很疑惑,问:“好端端的怎么想到给你妈妈我洗脚了?”我不好意思地说:“是老师布置的作业。”我卷起袖子给妈妈的脚背搓搓,再给妈妈脚心搓搓,把妈妈弄得哭笑不得。虽然妈妈没有用语言来夸奖我,也没有给我什么奖励,但我给妈妈洗完脚后妈妈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孝容。也许你觉得是一件平凡的是,但在母亲的心中却觉得自己的孩子长大了懂事了。
其实表达“孝”方式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们应当时刻牢记“孝”这一传统美德,让为我们操心了大半辈子的父母也能感受到子女对他们的关怀和爱意!
以义为先的作文篇2
俗话说:“孝顺为齐家之本”这句话告诉我们孝顺可以让全家人每天和睦相处,不要像电视常常报导的,如:有些人拿刀子砍死自己的父母亲……等这些行为非常大逆不道,相反的,家人如果不能和睦相处,常常吵吵闹闹,大家都不能快乐的一起生活。
“百善孝为先”是中国人不变的传统,我们可以从许多故事里看到很多孝顺的例子,就像“卧冰求鲤”:有一位孝顺儿子,因为妈妈想吃鲤鱼,但外面下大雪,根本没有鲤鱼可以抓,为了得到鲤鱼,就赤身卧在冰上,这个举动,让上帝感动,所以他右边突然出现一个裂缝,跳出了两条鲤鱼,儿子就把它带回家。又例如“哭竹生笋”……等二十四孝的故事,都让我们学习和体会到如何当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身为小学生的我,要如何孝顺父母呢?我要做的是帮父母分担一些家事,让爸妈不要那么辛苦,当妈妈很疲累的时候,可以帮妈妈捶捶背、倒杯水给他喝……等等。身为一个小学生的我,虽然现在还不能赚钱孝顺父母,但我可以平常不要和妈妈顶嘴,乖乖听妈妈的话,做个体贴且善解人意的孩子,凡事自动自发,不要让父母挂心叮咛。妈妈常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应该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让父母放心。
子女能善尽孝道,家庭才能和乐融融,家庭成员的关系才能更密切,“父慈子孝”更流传千古不变的伦理,尤其是孝顺父母需要身体力行,不要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时,就后悔莫及了,所以孝顺父母由心做起、从现在开始做起。
以义为先的作文篇3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在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孝的感人事迹,其中在24孝中,有一则是“闵子骞劝父感后母”。感人至深。
闵子骞是周朝时期的人。幼时丧母,父娶某姓女为继室。闵子骞素性讲孝,对待继母像生母一样孝顺。后来继母接连生了两个儿子,于是对闵子骞开始憎恶起来。总是在丈夫面前说子骞的坏话,挑拔子骞与父亲的关系。
冬天到了,天气十分寒冷。后娘为两个亲生儿子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给子骞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一点也不暖和的芦花。芦花是水中生长的芦草,到处飞扬的那个轻飘飘的花,哪里能御寒呢?所以,子骞穿着觉得冷得很,好像没有穿衣一样。而这位后母反而向丈夫说:“子骞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是太骄养了,故意称冷。”
一天,父亲要外出,子骞为父亲驾驶车马,一阵阵凛冽的寒风吹来,子骞冷得得战票不已,手冻得拿不稳马的缰绳,将缰绳掉到了地上,马将车子差点儿拉下了悬崖。父亲大怒,气得扬起马鞭,将子骞猛打。子骞的棉衣被打破了,内面的芦花飞了出来。父亲这才明白了一切。立即回家责骂后妻,要将狠毒的女人赶出家门,将这个心恶女人休掉。后妻像木头一样,呆呆地立着,羞愧得无话可说。子骞跪在父亲面前,哭着劝父亲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请不要赶走母亲。”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这句话不知让多少人所为之动容,就是闵子骞的继母也被感动后悔不已,从此待闵子骞如亲子,这就是孝行的感化和伟大所在。
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现在的我们应该更要孝敬父母,更何况孝道是我们的悠久文化和传统美德,但事实好象有点相反,历史的宝贵财富并没有得到部分现代人的认同,甚至有的人还要父母来“孝敬”他们,在他们心中只有父母是天经地义要养他们,要为他们做牛做马的观念。
只要自己逍遥快活就够了,把他人的苦难置之度外。但他们可否想过十月怀胎的痛苦和把一个小婴儿拉扯大的艰辛,难道这也能让人所忘却吗?如果这些都不能感化他们的铁石心肠,那他们只能得到社会的唾骂和抛弃。
孝心无价,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要时刻谨记,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们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以义为先的作文篇4
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就有这种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年幼的时候曾看过《二十四孝的故事》的插画书,当时的我仅仅觉得上面的图画好看,完全不能看懂上面的内容。现在再翻看这套书,有了不同的感受,也稍有一点点的感触。
王祥,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这就是著名卧冰求鲤的故事。王祥的善举让我感动,面对继母尚能如此,面对每天为我们含辛茹苦的亲生父母,难道我们就不可以为父母做点什么吗?
寒假里,我翘首期盼的新春佳节终于加快了脚步,在我漫长的等待中日益临近了。
巧手的奶奶又开始包团子了,我和妈妈也自告奋勇要求帮忙。上午,姨婆还有小区里的婆婆、阿姨们都来帮忙,片刻不停,包好了一个又一个散发着清香的团子,白的、绿的;妈妈将它们一笼一笼地装上,一圈一圈,匀称疏朗;爷爷一声“上笼”,将它们在电饭锅上蒸熟,15分钟后,又是一声“出笼”,掀开盖子,一片热气腾腾,我赶紧扇扇子,团子一个一个闪耀起光泽,引诱得我赶紧拈起一个,边吹边吃起来;引得捡团子的妈妈空出一只手打过来,大家都欢快地笑起来了。
过来。”妈妈看不过我在糟蹋阿姨们花力气揉出来的面团,叫我过去包馄饨。一张张馄饨皮在妈妈手里,像听话的孩子:一口吃一个饱,卷起一层半,两角一上一下各沾上水,从下粘上,翘起裙边。一排下来,整整齐齐,如列队的士兵。可到了我手里,它要么吃得太饱,要么卷得不平,要么绕不过去,粘不牢固:有的像条晃着大尾巴的金鱼,有的像个挺着大肚子的将军,和妈妈的似元宝、像簸箕的馄饨比较,确实丑了一点。但它们可是我自己用汗水包出来的劳动成果。每逢煮团子下馄饨,我都要挑自己包的,虽然有的由于馅多皮都挤得快要爆炸了,但我还是吃得很香很香。
傍晚时分,爷爷、爸爸和我带着两袋团子馄饨,带着满嘴角的甜香,伴着乡村特有小桥流水,惬意地送到太爷爷和卧病在床的太奶奶家去。因为太奶奶跌倒骨折,生活不能自理,看顾的保姆休息回家了,我们祖孙三人就动手为太奶奶下馄饨。我先打开锅盖,倒进一瓢水,盖上锅盖,打开电磁炉,开始烧水。不久,我便听到了冒气泡的声响,“咕嘟咕嘟……”锅盖上也蒙上了一层白白的水汽。我立马打开锅盖,将馄饨小心翼翼地放入锅中,用汤勺的背面轻轻地将它们推动,拌到锅的四周,一股香味扑鼻而来。为抵制诱惑,我急忙盖紧锅盖,揿好按钮,使之进入保温状态。一旁的太爷爷从头到尾一直乐呵呵的合不拢嘴,含糊地说着一些表扬我的话。
厨房里热气弥漫,充满了温馨的气氛。
心怀孝道,让长辈们的晚年生活美好,沐浴爱的阳光。
以义为先的作文篇5
我看了《成长的翅膀》第十六讲“孝敬父母”后,深有感触。
这篇文章中有许多儿子或女儿不孝敬父母、对父母不尊重等行为做法。由此,我想到有些同学,父母对他们满抱希望,冒着烈日暴雨为他们送饭,不辞劳苦接送他们上学、回家;自己省吃俭用却不怕花钱为他们买吃的穿的、用的玩的。而他们却辜负了父母,对父母不礼貌,任性,学习不专心,甚至打骂父母,让父母失望,难过。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作为一个人,我们应该尽到最起码的为人儿女的孝道,我们应该孝敬父母,听父母的话,不让父母操心,做力所能及的事,为父母分担负担。
每当听到那些对父母不敬的话,我的心就像刀割一样,刻骨铭心地疼痛。他们不知道父母是多么地爱他们,也不知道父母内心对他们有多少希望。如果天下人都想着父母对我们的恩情永远也报答不了,那怎么会有儿女离家出走的事件呢?如果儿女都能理解宽容父母,这个家庭就不会轻易走向毁灭。试想,一个人连与自己最亲、对自己付出最多的父母都不懂珍惜,不知回报,即使他再有本事,又能为社会做出什么贡献?如果天下人都孝敬父母,知道父母的用心良苦,那么我们的家庭就会更加幸福,社会也会更加和谐。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在我们身边还是有很多不孝子,但如果每个人都从我做起,相信终有一天天下人都会孝敬父母,世界也因此变得更加美好。
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有黄香七岁为父温席,董永卖身葬父的感人孝行。“百善孝为先”,孝感动天,做一个文明的现代人要从孝敬父母开始。让我们踏上成长的路程,向礼仪出发。
以义为先的作文篇6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我家里有位87岁的太爷爷,他对我比对其他人好很多倍,可如今,他却老了……
回想儿时,每天放学,都是他次次准时来村口接我,从不迟到,我走累了,他还主动来背我。夏天,他还偷偷地给我买棒冰吃,有时,被奶奶发现了,奶奶还是说他。每次亲戚朋友给他送吃的,他总是留给我吃。
五六年前,他的得了白内障,看东西很模糊,可是,每家医院都说要全身麻醉,他心脏不好,风险很大,所以我们不敢给他动手术。直到今年,我们听说可以在眼睛旁打麻药了,才敢给他去动手术。动完手术,回到家,他看到我们都有很大的变化,再看看自己,身上只剩下一层薄薄的皮了,手背上长满了老年斑,拿起镜子,看见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他留下了流水。
做完这次手术,他的身体每况愈下,连走到院子里的力气也没有了,只能躺在床上,最多也只能走到床边的躺椅上,想上个厕所,还得让奶奶扶着,有时奶奶来不及坐上马桶,就拉在裤子上,奶奶还得给她洗裤子,擦身子,可是,奶奶毫无怨言。太爷爷不仅仅身体变差了,脾气也变得越来越差,奶奶给他烧的肉,如果太老了,他说咬不动,如果太嫩了,他又说不好吃,所以奶奶只好把烧好的肉切成一丝丝。奶奶问问他想吃什么,他理都不理,端来好吃的给他吃他又嫌这嫌那的,总之,基本没有满意的时候。我问奶奶:“为什么他这样对你,你也不生气?”奶奶回答到:“不是有句话是这样讲的吗‘百善孝为先’,现在他老了,生活不能自理了,我们应该照顾他,因为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我明白地点了点头。
我想对太爷爷说一句话;“太爷爷,以前是您对我们好,现在该我们孝敬您了!”
以义为先的作文篇7
我至今还记得在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心术》中,男主角霍思邈说过这样一句话:孩子,是生命的分水岭。让人觉得既幸福有害怕。幸福是因为生命从此有了延续;害怕是因为生活就此有了牵挂。说的多好呀!的确,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更是爸爸妈妈生命的延续。
今天中午吃完饭,我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视,电视里正在播放崔永元和周立波一起主持的综艺节目《小崔说立波秀》。这次他们俩谈的中心词是“孝道·顺道”。中国有这样一句老话:可怜天下父母心。意思是说我们的爸爸妈妈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还要教我们说话、写字、做人。是多么不容易呀!所以我们做子女的一定要理解爸爸妈妈的辛苦,更要做到孝顺。而孩子做到了孝顺,爸爸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称职的好爸爸呢?为此,小崔和波波特意在舞台上举行了一次争夺“年度好爸爸”称号的比赛。各自讲一讲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好爸爸。小崔说:“要和孩子成为朋友,要多陪陪孩子,而且坚决不能打孩子。”而波波的一段话,我现在还记忆犹新,他说:“在适当的时候我们可以体罚孩子,不能惯着孩子。我们现在教育孩子是为了以后步入社会不被别人打。如果现在对孩子百依百顺,那以后他可能就融入不到生活这个大家庭中去。”
不过不管是哪样的教育方法,我们都能从中看出两位爸爸对自己孩子的爱。而我们做子女的更要深深的记住一句话:百善孝为先。只有学会了孝敬父母、孝敬老人。才能做更大的善事,帮助更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