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为先的作文7篇
作文是检验语言表达能力的一把尺子,展现出我们的语言素养和思考深度,通过作文,我们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合同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孝为先的作文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孝为先的作文篇1
古人说“百善孝为先”,一切善行都是从“孝”开始做起。孝是人世间最高尚、最美好的情感,是人生中最深刻的亲情,它是人的根、人的本。那么,什么叫做孝呢?“孝”字最早见于殷商甲骨文,上面是个“老”字,下面是个“子”字,是子尊老的意思。然而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做得又如何呢?
前些日子央视法制节目《道德观察》栏目播出了一位87岁高龄老人,他有四个儿子,却因为交不起房租被房主赶出来,他想去儿子家,四个儿子却都嫌弃他,哪个都不肯要他。当记者去时,看到老人刚吃完从垃圾箱里捡来的发霉面条,用旧毛巾擦嘴的情景。记者问老人家这是为什么?老人回答:“儿子不要我,我又没钱,已经这样好几天了,夜里就在这边的街头休息。”记者听了十分惊讶,于是带着老人去了离他最近的二儿子家,但是没人开门,然后他们又去了小儿子家,小儿子说“能别问我了不?他就爱不洗手吃垃圾,反正不关我的事。”说着把门关上了。记者在门口大喊:“这位老人家是你父亲,他生你,养你了这么多年啊!”但是却没有了回应。
无独有偶,20xx年10月28日《北京青年报》上刊登了一位八旬老人尽管有五个子女,当老妈妈去世时却没有一个回来好好看看她,只有老父亲独守着棺材两天两夜。多么让人痛心的场面!
给予我们生命的人是父母,在我们最困难时伸出无私双手的人是父母,在我们失望时伴我们同行的人是父母,给我们希望和温暖的人还是父母。从十月怀胎,到把我们养育成人,他们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难道我们不应对这一切给予回报吗?
在家里,为父母泡上一杯茶,陪父母聊聊自己近来的生活状况,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让父母为我们少操一份心,这何尝不是在尽孝道呢?
落叶在空中盘旋,那是大树对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蓝天中飘荡,那是对蓝天的感恩。草木非人,皆有感恩,更何况我们人呢?
孝为先的作文篇2
钱?在当今社会固然重要,有钱能使鬼推磨,没钱却寸步难行!但是在情面前钱却显得微不足道,分文不值!
欠钱我们可以慢慢的去还,不就是物质上的满足吗!欠情你拿什么还?用钱去买单?用钱去推卸?还是用钱去诋毁这一切?我们都是农村的孩子应该有很强的满足感!特别是在亲情面前,更是要显得有活力,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的要求并不高。在我们上小学的时候能够星期天按时回家,在上课的时候能够认真学习能够听老师的话!在我们上初中的时候能够在学校里不打架,不惹事!好好学习!高中的时候能够时常给家里打个电话,常常给家里问候一下!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大学的时候我们都四处奔波彻底的离开了父母,他们不对我的学习有跟高的要求,他们更渴望能够听到我们的声音,哪怕是一句在平常不过的爸爸妈妈,你们吃饭了没有?他们都感到很高心!到我们大学毕业之后,父母更渴望能够在他们晚年的时候有儿女们在身边守候着,能够陪着他们安详的度过晚年!我们能够做到这些这就是孝!
这不需要太多钱来做基础吧!一个举动,一句甜言,一次跨越!都是孝的体现!而在现在看来就是这么的矛盾!我们想拥有很好的成就,还想陪伴父母走过!有的时候一年都不回家去,春节的时候给父母打点钱,说忙就不会去了,有时间在回家看你们!当然父母也想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中打下一片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能够让孩子不是因为父母而过的平平淡淡!而我们却总是那么的自私,为了自己的更好去无所顾忌的为梦想买单,没有钱的时候知道往家里打个电话要点钱,自己忙的时候却忘的一干二净!
父母的守候成了他们的必修课,白天的时候在农田里忙活,晚上却坐在院子里仰望天空,幻想孩子就在旁边,幻想我们小时候能够在他们身边活蹦乱跳的开心样子!一轮明月,几颗散星。没有什么规律,没有什么等候的时间!一场雨一切都消失了!而就在这寄托着父母无思牵挂的月牙里,散发出微弱的光芒!他不像太阳那样有这么强的光芒!但是他能够一样的照满大地,而这种却激起了好多牵挂的回归之念!为什么我们总是在晚上的时候给家人聊天打电话?为什么我总是能够在晚上才能停下手里的一切?因为晚上看不见做工作吗,晚上有时间对吗?不是,这都是借口!明月的照耀在给你机会,去休息,去怀念,去通话
这样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很多人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而忽略了这些,让父母们都成了空巢老人!看着他们慢慢的变老,头发开始慢慢变白,皱纹开始慢慢卷起,走路开始慢慢迟缓,腰杆开始慢慢弯曲,牙齿开始慢慢脱落,饭量开始慢慢减少!看着两位晚年时刻互相掺扶着的老人,我们不得不心中不时的溅起一股老观念常回家看看,他们需要精神上的支持和有人陪伴的走过!
此时你可能在做一家价值百万的单子,此时你可能在和国企老总庆祝你的升职,此时你可能在为生活而四处奔波着,放下手里的一切,百事孝为先!也许这次的成功会让你留下终生的遗憾和忏悔!你将会永远都无法原谅自己!父母走了!就连他们走的时候都是那样的不安详!留下的只是一张让你悔恨自己的面孔!这时你的哭声已经不能掩饰你内心的强大!你都能舍弃父母,你还有什么不能得到的呢?九泉之下的他们或许能够原谅你!他们的宽容是你这辈子都无法学到了,他们的无私是你这辈子都不会做到的。因为你出卖了自己,出卖了自己的眼泪!
我们什么都可以舍弃,我们唯独不能舍弃的就是家,永远是我们避风的港湾!行百善事,尽百孝心!才是我们的职责!除了这些我不知道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孝为先的作文篇3
小时候,看到爸爸把写好的一幅字小心翼翼地挂到墙上,我很是好奇:“爸爸,那上面写的是什么字呀?”爸爸笑着指着字念道:“百善孝为先。”我用稚嫩的声音跟着重复了好几遍,然后歪着脑袋问爸爸:“这是什么意思啊?”爸爸却不再说话,只是轻轻地刮了刮我的鼻子,抱着我看起了电视——一个小男孩端着一盆热水摇摇晃晃地走着,一边走一边对他的妈妈喊着:“妈妈,您洗脚!”……年幼的我看着电视,也抬头对爸爸说:“爸爸,我以后也要帮你和妈妈洗脚。”爸爸听了,又笑了:“哦,我的小思媛懂得孝顺爸爸妈妈咯!”然后用胡子茬茬扎得我“咯咯”直笑。
长大点,看到妈妈到菜地去采菜,我也会跟着去玩。在那里,我看到了邻居家的小姐姐也来采菜。记忆中,小姐姐非常熟练地采着一棵棵青菜,有时还把一些黄菜叶和烂菜叶拔除,有时还会拔上一些青草回去喂兔子……我听到妈妈在邻居阿姨面前夸赞小姐姐真是个孝顺懂事的孩子。于是我也缠着妈妈说:“妈妈,我也要一个人去采菜。”妈妈便笑着对我说:“好,好!我的小思媛也很孝顺,等你再长大点就让你去!”
又长大了些,“黄香温席”“卧冰求鲤”的故事我已经耳熟能详,《三字经》中“首孝弟,次见闻”的语句我也能脱口诵出。每逢节假日,爸爸妈妈都会带着我,拎着大包小袋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在老家,爸爸会陪着爷爷下象棋,妈妈会下厨煮上一桌美味佳肴,我会陪着奶奶聊聊天,扶着奶奶散散步。在老家,我不止一次听到有人对爷爷奶奶说:“你们的孩子们真孝顺啊!”
“百善孝为先。”爸爸写的.那幅字还在墙上挂着,我想,我已经不用再问爸爸,那几个字是什么意思了吧!
孝为先的作文篇4
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古时候有一句俗语是这样说的:百善孝为先。此刻的社会潮流变化得越来越快,有的人受社会潮流的影响,因为各种理由不孝敬老人,许多老人被子女抛弃、虐待。可是这些不孝顺老人的人有没有想过,你的父母不仅仅生了你,还辛辛苦苦地把你们养大,他们用无尽的母爱来包容你,指引你,帮忙你,而此刻他们老了,你们连基本的关心和抚养都做不到吗?
我以往看过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主要讲:有一个很老的老人,他眼花耳聋,膝盖不停地哆嗦着,他儿子和儿媳妇把他赶下饭桌,让他用木板吃饭,老人的孙子看见了,也想用木板给他父母做碗,让父母老了以后用。父母明白后,明白自我错了,把老人接上了饭桌和他们一齐吃饭。第二个故事讲:一个男人很厌恶他的父亲,让他的父亲带着一条毛毯出去闯闯。这时他不会说话的儿子居然说:父亲,你不必给爷爷一条毛毯,给他半条就行了。剩下的半条请你好好收藏起来,等我长大后能够把它给你们,让你们到外面闯闯。孩子的父母认识到错误,赶紧留住了老父亲。
从这两个故事能够看出,父母是孩子的模范,所以父母在做各种事情时都请研究一下:我这么做会不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例外还可看出,父母是必须受到尊重的。
我在《今日说法》的电视节目中以往看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人把他80岁的老父亲赶进了一个小木房,不给吃,不给喝,老人全靠邻居的帮忙才得以生存。我看了以后很生气,长辈们都应当被尊重,何况是自我的父母呢?此刻为了维护老人的合法权利,已经有许多相关的法律出台了,可是,我相信,老人更期望看到的是自然流露出的真情,而不是被法律所迫的的亲情。
孝为先的作文篇5
自古以来,百善孝为先。孝是孩子们该尽的责任、义务,而并非随心所欲。可是现在的你想过吗?你们的父母整日为了你而奔波打拼,而工作回来后又要为你做饭洗衣服……他们不知道累吗?然而你又应如何行动来回报呢?
古代有榜样黄香,现代有孝子田世国。看他们又是怎样做的呢?
黄香在他九岁时已深深的知道孝,在他从失去他的母亲的悲痛中重新振作后,他就把全部的孝心都倾注于父亲。家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他亲自去做。照顾父亲衣食起居、为父亲驱寒问暖……黄香就是一个十分孝顺的孩子,他对父亲无微不至的照顾,深深的体现他的孝和对父亲的爱。
那我们可不可以像黄香一样呢?这是可以的。父母养育我们十几年,在这十几年里,他们不辞辛苦,为了让我们有更好地生活而被迫在外奔波。我们有什么资本说我们可以不孝顺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像黄香一样:每天父母下班回家,我们为父母揉揉肩、捶捶背;家中的家务我们替母亲分担一些;帮母亲洗衣服、做饭;我们要努力学习,只有这样才无愧于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
田世国是枣庄薛城人,他的母亲刘玉环被确诊为尿毒症晚期,需要换肾,可是没找到合适的肾,而作为儿子的田世国毅然的把自己的肾捐给了自己的母亲,然而母亲一直不知自己的救命恩人是自己的儿子。田世国在为了养育他的母亲的面前,捐出了自己的肾,这是一个只求母亲身体好的孝顺的孩子。
那我们能不能像田世国一样呢?能。父母养育我们十几年,在父母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不顾一切去帮助他们,甚至是我们的生命。
从黄香和田世国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孝顺父母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也可以是一些大事中做起。总之,作为21世纪的我们更不能忘记孝。我们应孝顺我们的父母,就用你的实际行动来表现出来。
让我们都有一颗孝顺的心;让我们无愧于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让我们把孝顺之心永远的传递下去;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孝为先的作文篇6
“百善孝为先”,“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些都是千古流传下来关于孝敬的佳话。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我们的,而父母的呢?当然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给的。我们都很孝敬父母,但父母是怎样孝敬老人们呢?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吧!
每次回到奶奶家,爸爸都会对爷爷奶奶送上一句温暖的问候,并端上温热的清茶;在爷爷奶奶正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爸爸会立刻过去,帮助爷爷奶奶干活,减少他们的劳累。
每逢除夕,我和爸爸妈妈都会很早地回到奶奶家,帮助他们干活。爸爸会打开电视,先让爷爷奶奶看着,而自己却亲自下厨房,不辞辛苦地做饭。为了怕爷爷奶奶咬不动,爸爸总是防止把菜做的很硬。而饭一做好,爸爸会立即喊爷爷奶奶,让他们过来吃饭。吃饭的时候,爸爸妈妈还总是把肉之类的东西给爷爷奶奶吃,自己却把菜之类的给吃了。到了晚上爸爸妈妈还有伯伯姑姑又一起包饺子,饺子煮好了,爸爸总是先把饺子盛出来给爷爷奶奶吃。爷爷奶奶说:"你先吃吧,我不饿。”"没事,我不饿,您先吃。”爸爸说。爷爷奶奶看到这一幕,开心地笑了。
说完爸爸的孝顺,再说说妈妈的吧。今年,姥爷得了很严重的病,会损伤身体。为了能够彻底治愈姥爷的病,妈妈决定带姥爷去郑州治病。姥爷在郑州住院期间妈妈爸爸一直陪伴在姥爷身边,对姥爷照顾的无微不至,现在姥爷的病已经痊愈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趁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健在时,多尽一点孝道,以免留下无法挽回的遗憾。以后,我也要学习爸爸妈妈的行为,更加孝敬父母。
孝为先的作文篇7
我的曾祖父已经98岁了,头发雪白,双眼已经凹陷,鼻梁挺立,两耳很大,仅剩的两颗大门牙像口腔的大门。曾祖的脸上透露初一派吉祥。
今年,该爷爷照顾曾祖了,但曾祖不想到城里,就想住在爷爷30年前在北碚老家修建的房子里。可是那座房子已借给邻居家看管20年。也许是邻居太忙,也许是邻居太邋遢,房子里餐桌在这头,餐椅在那头;扫把在楼下,簸箕在楼上;木桶的把子在这个旮旯,木桶在另一个角落……房子里乱七八糟,像孙悟空大闹天空后的天庭,又像长平之战后的战场——就连爷爷珍惜的他自己打造的碗柜,也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好像20年来没有打扫过。
春节,我们回到老家,打扫、维修房子。
曾祖高兴地笑了,两颗大门牙可爱地露了出来。我见大家都很高兴,便不解地问爸爸:“老家这么偏远,城里不住住乡下,为什么大家还这么高兴呢?”
“百善孝为先!”爸爸说,“孝敬长辈是我们应该做的。”
爸爸和二爸准备把房子旁边的一棵大树砍了,修一间烤火房和一个厕所,曾祖不喜欢电烤炉,说用木材烧出的火才暖和。而且,大家太需要一个“现代化”的便槽了。与此同时,婆婆爷爷开始打扫房子。他们用一根长竹竿绑上扫把,把所有的墙壁扫了一遍。长年的灰尘一团一团往下落,腾起一阵阵尘雾。婆婆爷爷戴着口罩,足足打扫了两个小时,扫除大半个箩筐的灰。
看到这些,我被深深地感动了,于是,我也拿起斧头,去帮爸爸砍树。一斧子下去,只飞溅出一小片树渣。不知砍了多久,树最终倒了。
爷爷打扫干净了房子,又觉得门太不安全了。于是,他用了一把自制栓,两把插销,一把防盗锁,几块木条,把门加固了。他很自信地为我们演示他地全球独一无二的“安全门”。爸爸表扬爷爷:“看来你年轻时学习的木匠,又派上用场了。”
一周之后,厕所与烤火房修好了,房间干净了,水电皆通,煤气灶开始煮出可口的饭菜,祖孙四代欢声笑语,家的感觉很温馨。
“百善孝为先”。我记住了爸爸的古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