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5和6的大小数学教案8篇

时间:2025-04-23 17:30:19 分类:工作计划

教案的实施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集体合作精神,教师在撰写教案时,通常会将课程的整体理念融入其中,合同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比较5和6的大小数学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比较5和6的大小数学教案8篇

比较5和6的大小数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巩固、加深对大、小标记的认识。

2、复习按照图形匹配标记。

3、继续学习按照大、小标记将不同种类的物品进行分类,同时,把同种的物品对应排列。

4、训练幼儿在学习完毕能按要求整理好操作材料。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不受物体的形状、颜色、种类影响,按大小标记进行分类。

不受物体的形状、颜色、种类影响,按大小标记进行分类并对应排列;边操作边讲述操作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黑板一块;大小标记各若干;磁性图片若干(大小皮球、纽扣、萝卜等)。

学具:第一组,人手一套插有大小标记的分类卡,塑料珠、纽扣、图形片、花片(大、小各一个)。

第二组--人手一套插有大、小标记的分类盒,每人一盘大、小卡片各4"6个(形状、颜色不同)。

第三组--人手一盘装有不同颜色,相同形状的图片,一人一个分类盒,形状标记、大小标记各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复习按照图形匹配标记:

提问:复习大小标记(这是什么标记?那是什么标记?)

老师今天带来的皮球有什么不同?(有大皮球、小皮球)

让我们一起把标记送给皮球。(幼儿讲,老师操作棗大标记送给大皮球;小标记送给小皮球。)

2、按标记将不同形状、相同颜色的图形片分类:(出示这些图形片)

老师先示范:这是什么片片?该回哪个家?(幼儿讲,老师操作棗大片片我送你到大标记的家;小片片我送你到小标记的家。)

请幼儿把余下的片片送回家。(要求幼儿边操作边讲述操作过程)

3、按标记将不同种类的物品进行分类:

出示分类材料,(大小纽扣、大小萝卜、大小皮球)

出示分类卡,请小朋友到前面来取出两个物品比较,然后分别放在大、小标记下。(老师加以肯定或帮助。)

二、游戏活动:《丰收季节》

老师带大家到农场去收水果和蔬菜,然后把它们送回家。(要求幼儿一边送一边讲。)例:大萝卜我送你到大标记的家。

三、小组活动

第一组,按标记将不同种的.物体进行分类,并对应排列。(把小篮里不同品种的物品按标记送它们回家,然后把同种类的物品对应排列)(边送边说)

第二组,按标记将颜色、形状不同的物品分类。

第三组,按标记将不同颜色,相同形状的物品分类。

四、活动评价老师小结活动情况。

教学反思:

根据教材在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我在想大小对于小班幼儿应该不容易掌握,所以我就设计了几个环节让幼儿通过不同的游戏来反复认识大小,并分类。通过实际操作我发现孩子们掌握的还不错。

比较5和6的大小数学教案篇2

教学内容:

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定位: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经历探究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能掌握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来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在独立自主、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猜想、验证、比较、概括的思维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渗透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的思想,通过多样化的探究材料,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究并概括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有效地协调好同整数大小比较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3.72是由( )个一,( )个十分之一和( )个百分之一组成的。

2、0.48是( )个0.01, 0. 62是( )个0.01

3、在小数中,以小数点为界,前面是( )部分,后面是 ( )部分。

4、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

二、新知引入

(在黑板上贴出小长方形的卡片 □□□□ □□□□□)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卡片,这可不是一般的卡片,每张卡片的后面都藏有一个数字。提问:如果这两组卡片分别代表两个整数,你觉得哪个整数会比较大?为什么?

2、随即,在两个方框中间都点上小数点,提问:现在你觉得哪个小数会比较大?

3、学生猜测大小。(预设:前面大;后面大;不能确定)

4、揭题。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内容:“小数的大小比较”并板书课题。

三、展开探究

(一)初探,建构。

1、出示跳远成绩单。

老师这里有一张从我们校运动会上带来的跳远成绩记录单,很遗憾,有点残缺,但根据里面的信息,你能确定什么吗?

项目:男子跳远

姓名:小红 小明 小强

成绩:2.84米 3.05米 2.□8米

名 次

2、学生反馈:小明跳得最远(第一名)。

3、你是怎么比较出来的?小结:从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找到第一名。

4、那么第二名又是谁呢?假如小强是第二名,□会是怎样的?(预设:□里会填8或9)

5、□里填9是2.98米,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验证2.98就比2.84大吗?(独立思考片刻后)

师:现在将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看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最多?

预设:(根据生成进行引导出:几个小数单位组成)

a、从整数部分比起,一位一位地比。

b、从计数单位比。2.98里面有298个0.01,2.84里面有284个0.01,298比284大

c、把米转化为厘米。2.98米=298厘米,2.84米=284厘米。298比284大。

d、利用分数和小数的关系。2.98=298/100,2.84=284/100……

6、小强是第二名,□里还可以填8。 要比较2.88和2.84的大小,怎样比就能很快地比出来?

7、那小强如果是第三名,你又会有哪些想法?(□里填0到7)

(二)回顾,验证。

1、想知道它们的大小就把它们翻过来看一下。请两位同学上来当助手。

(有目的性地选择一位男同学一位女同学,分别选择一组数代表男同学和女同学。)

2、要很快地知道这两个小数的大小关系,你觉得应该怎样翻?

□□。□□ □□。□□□

3、▲翻开整数部分10之后,问:比出来了吗?为什么?那该怎么做?

▲对于十分位的翻牌设计如下——(让一生先翻牌,翻之前问:你希望自己的十分位上的数字是几?你希望他那个数位上的数字是几?翻牌后再询问另一生:你现在希望自己这个数位上翻到几?) 游戏结束了吗?为什么?

▲对于百分位的翻牌设计如下——(让另一生先翻牌,翻了之后提问:你现在是否觉得胜券在握了呢?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几种可能性)

▲根据回答依次翻开 10.58 10.57□

▲翻牌之后,提问:你为什么感到很沮丧?你不是还有一位没有翻出来吗?如果是9呢,刚才你们不是很喜欢9的吗?(根据生成进行评价)

▲如果更改数字为10.58 10.58□ 结果可能会怎怎样?方框里是0呢?

▲如果两个数字是10.58 10.587不添加新的数字怎样能使第一个数大?(可以该变数的位置,也可以改变小数点的位置)

4、回顾:我们刚才是怎样进行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把你的想法跟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

同的,再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板书方法)

5、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跟整数的大小比较有什么区别吗?

四、应用

1、在○里填上“>”、“<”或“ =”。第25页

3元○2.6元 6.35米 ○ 6.53米 4.723 ○4.79 0.458 ○ 0.54

2. 先在直线上表示下面各数,再比较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0.09、0.12、0.28、0.3、0.4、0.04

(数轴上的数,越往右越大。)

3、判断

(1)10.8 >1.08 ( )

(2)2.31和2.299比大小,因为2.299的位数多,所以2.31<2.299。 ( )

(3)514.5米 >5.451千米 ( )

(4)7.15<7.□6,方框里只可以填2~9。( )

五、拓展,深化。

用数字卡片 2、 3、 4 和小数点(不重复不遗漏使用),能够组成多少个不同的小数?能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吗?(先独立思考,有困难的在小组里合作交流)

六、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遗憾?

比较5和6的大小数学教案篇3

活动设计背景

每次分果时,孩子们都喊着:老师我要大的,每一次我都因势利导拿出一大一小的两个果让孩子们作比较,他们能通过观察比较很快能说出那个大那个小,但当我出示两个一样大的果让孩子们比较时。他们就不知道用语言描述:“两个果一样大”所以在上学期教研课我特设计了此活动,意在培养孩子们的观察、比较能力,学习描述物体的大小特征。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2、比较物体的大小,学习描述物体的大小特征。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能找出一样大的物品,并学习描述其特征。

活动准备

1、红色和蓝色的大小盆,大小圆形纸片若干。

2、大熊和小熊图片各一张

3、一些大衣服和小衣服

4、一些碗

5、一些大果和小果

6、用纸箱自制的游戏箱一个,游戏箱有一个大皮球和两个小皮球。

活动过程

一、比较“大”“小”“一样大”

1、教师出示大盆、小盆各一个,让幼儿看一看、说一说:他们有什么不同?区分出他们的大小,并能说出:红色的盆大,蓝色的盆小。

2、教师出示两种大小不同的盆若干,请一个幼儿任意取出一个盆,请另一个幼儿取出同它一样大的盆。反复再请一些幼儿上来取盆子。

二、操作活动

(一)、出示大熊和小熊图片,让幼儿说出那个大,那个小。

1、教师拿出衣服请个别幼儿找出大衣服给大熊穿上,找出小衣服给小熊穿。

2、教师拿出果请个别幼儿把大果送给大熊,小果送给小熊。

3、教师出示一些碗,请个别幼儿上来找出一样大的碗

(二)集体操作练习

听指令取图形。教师出示两种大小不同的图形纸片若干,并发出指令,请幼儿拿大圆形、小圆形或一样大的圆形,幼儿马上从桌上拿出相应的圆形纸片举起来。教师的指令可以多样化,,如教师用大和小描述各种实物,可以说“大西瓜” “小苹果”,幼儿拿出相应的圆形纸片。

三、延伸游戏《奇妙的箱子》

玩法:请幼儿把手伸进纸箱中,摸一摸纸箱里有什么。引导幼儿描述摸到的物体形状——是一样的,还是不一样的?然后,按教师的指令正确地取出大球小球或两个一样大的球。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能按我的教学目标完成我的教学任务。我通过大量的实物让幼儿比较大小一样大,在第一环节出示盆子让幼儿比较大、小一样大时,大多数的孩子能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大盆、小盆、一样大的盆 。在集体操作练习这个环节是突破教学教学重难点的环节,我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个绿色的`大圆形、一个黄色的小圆形、两个蓝色的一样大的圆形。在操作过程中我清楚地观察到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能力强弱,大部分孩子都能积极参与,但有部分孩子操作目的不明确,这可能我给他们准备的圆形太多,以至导致一些孩子不懂得怎样拿。在第三环节游戏中我进行了一些调整,孩子的兴致最高,通过活动延伸这一环节巩固了孩子对大小的认识,但在摸到物体后孩子对物体的描述还欠佳。在日后的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还得多加强培养。

比较5和6的大小数学教案篇4

活动目标:

幼儿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能用“大”或“小”来表述物体,体验物体的相对性。

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实物(如碗,皮球等)

2、雪花片大的,小的和幼儿人数相等。

3、大小皮球各半,大小筐各一只。

活动过程:

1、比比哪个大,哪个小

逐一出示各种实物(如碗,皮球等)每种大小各一个,教师问:“这是什么?哪个大?哪个小?”

再出示大小篮子各一只,请幼儿按大小给实物分类,大的放在大的篮子里,小的放在小篮子里。

2、玩“听口令举雪花片”的游戏

请幼儿每人拿一种图形雪花片,大小各一片,听教师的口令举雪花片,如举大的圆形雪花片,举

小的'正方形雪花片等等。

3、玩“拣皮球”游戏

①幼儿围在皮球周围念儿歌。“小小皮球真调皮,一眨眼儿跑掉了。”念完儿歌后,教师把大小

皮球向四周滚出去,幼儿分散捡皮球,捡到皮球后说,“我捡到一个大(或小)皮球。”

②出示大小筐各一只,请幼儿先想一想自己的皮球应放在哪个筐里,然后把自己的皮球放到筐里。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比较5和6的大小数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按大小特征排序并进行相应的匹配。

2、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皮球大小各1个,图片,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引题(出示大熊和小熊)师:

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客人,你们瞧!他们是谁啊?出示图片(小熊大熊)两只熊哪里不一样?你们能猜出谁是大熊谁是小熊啊!为什么? (大熊要大,小熊要小)师:你们都认识了这两位客人了,你们怎么跟他们打招呼啊?(大熊好,小熊好)二、实物直观比大小师:大熊和小熊想来做运动带来了一个球 (出示大皮球).你们说这个球应该给谁呢?

你们觉得这个球是大球还是小球啊?为什么?

我再拿来一个球,现在请你来比一比,哪个球大,哪个球小?你们是用什么办法比出来的呀?

(小结):原来,我们可以用眼睛看的方法比较出大小,一个东西是不能比大小的,只有找个好朋友跟它一起比,两件东西一起比才能知道谁大谁小.(目测法)三、幼儿实物探索师:两只熊啊,今天还带了很多东西我们一起去看看?有什么呀?请你找出大的东西用手上的贴贴纸贴在它身上.教师和幼儿边说边检验.

四、按大到小排序师:

你们的小眼睛真灵,现在我要加大难度靠考考你们,咦?又滚来一个球,现在三个球请你说说看哪个最大哪个最小?请个幼儿来从大到小来排排队,再请个幼儿从小到大排排队.

五、分辨图片大小师:

两只熊非常开心又来了一只熊,她来了,现在请小朋友说说哪个熊最大,哪个熊最小?请幼儿从大到小排序. 三只熊现在要去动物园找朋友做游戏.看是什么动物?你能给三只熊找到相应的好朋友吗?为什么?

小结:大熊要找大的动物做朋友,小熊要找小的动物做朋友,剩下来的动物就可以和中间的熊做朋友了.

六、幼儿操作,检验师:

动物园里还有很多其他的动物都已经放在你们的小凳子底下了,你们拿出来看看,请幼儿举起手中大的动物摇摇,再举起最小的动物摇摇(幼儿上来粘贴)现在请你们帮他们找朋友吧.

师:你们看,大熊中熊,小熊他们的朋友可真多啊,我们来看看这些动物是不是他们的`好朋友?(比对大小,如发现错误,请幼儿指出纠正)七、延伸活动师:玩累了,我有两块正方形的饼干,你们用眼睛看不出大小的时候,有其他的好办法知道谁大谁小吗?

这时候我有个好办法,我们可以把两块饼干重叠在一起,一边对齐,看看哪个有多出来边缘那就哪个比较大。

现在请小朋友到后面每人拿一块饼干和不同颜色的好朋友叠在一起比一比看看谁的大,谁的小。

八、舞蹈游戏:

三只熊(用身体动作来表示大小)师:今天大家都很开心,我们来学学大熊和小熊的动作来跳舞吧,我们用身体来表示大熊,我们用缩起来动作来表示小熊,好好一起来跳舞吧。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能按我的教学目标完成我的教学任务。我通过大量的实物让幼儿比较大小一样大,在第一环节出示盆子让幼儿比较大、小一样大时,大多数的孩子能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大盆、小盆、一样大的盆 。在集体操作练习这个环节是突破教学教学重难点的环节,我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个绿色的大圆形、一个黄色的小圆形、两个蓝色的一样大的圆形。在操作过程中我清楚地观察到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能力强弱,大部分孩子都能积极参与,但有部分孩子操作目的不明确,这可能我给他们准备的圆形太多,以至导致一些孩子不懂得怎样拿。在第三环节游戏中我进行了一些调整,孩子的兴致最高,通过活动延伸这一环节巩固了孩子对大小的认识,但在摸到物体后孩子对物体的描述还欠佳。在日后的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还得多加强培养。

比较5和6的大小数学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具准备:

0以内数目表一张、例8放大图两幅、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出下列各数。

35、76、89、90、96、100

2、老师报数,学生在本子上写数。

六十九九十三八十三十一百

3、口答。

(1)一个两位数,高位上是5,低位上是9,这个数写作( )。

(2)一个数,百位上是l,十位、个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

二、新授。

1、教学例7。

(1)按照数的顺序。学生逐行独立完成。教师出示放大的100以内数目表,指定学生填写。师生共同订正。

(2)让学生回答例4提出的两个问题。

①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引导学生逐项完成。

②你从表里发现哪些有趣的排列?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横行看、竖行看等来发现。

从横行看:第一行是填单数,第二行是填双数。每一横行的个位都是1、2、3、4、5、6、7、8、9、0。

从竖行看:每一竖行的个位数都一样,十位上的数是0、1、2、3、4、5、6、7、8、9排列(0没写出来)。

教师提问: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第5行第8个数是多少?55前面一个数是多少?

2、教学例5。

(1)出示小棒图。

教师问:左边有多少根小棒?右边有多少根小棒?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2 37

教师追问:“左右两边的小棒,哪边的多?(左边多)42和37两个数比较。哪个数大?”

学生回答,老师再做说明,42和37相比较,42大,37小,我们用“>”来表示它们的`关系。

(2)出示计数器图。

让学生观察后问

“左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右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23 25。又问:“23和25这两个数相比较,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应该怎样表示?”老师在○里填上“

另一幅图提问个别学生谁大于谁?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3、做课本第42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学生可对照数目表,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练习。

1、把下列卡片按数的大小顺序,先从小到大排,再从大到小重新排列。

35、60、71、90、19、100

教师先指定一个学生按从小到大排,排完后,齐读各数。然后打乱次序,再指定一个学生把这些卡片按数的大小,从大到小重新排列。

2、比大小,在○填上“”或口填适当的数。

47○37

88○90

□>66

35○36

61○59

3、游戏题:找朋友

四、布置作业

比较5和6的大小数学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找出较大的物体,会比较大小。

2、培养幼儿的初步分析、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数学卡

2、不同大小,相同形状的图片,形状标记、大小标记各若干个。

活动过程

1、出示数学卡比较

教师:林子中大象和蚂蚁是好朋友,大象和蚂蚁虽然身材不一样,但是他们互相帮助,大象的身材大,小蚂蚁坐在大象的背上开心的玩。

(1)小朋友看看,小蚂蚁的身体和大象的身体比起来有什么不同?

(小蚂蚁的身体小,大象的身体大)

(2)谁来说一说这是什么水果?(苹果,草莓)

哪一个水果大呢?我们用圆圈把它画出来吧?

(3)小狗和小蜜蜂也来玩了,小蜜蜂和小狗的身体谁更小呢?

我们用小圆点把他画出来吧。

2、出示数学卡比较

妈妈的衣服和孩子的衣服哪一个更大一些呢?

(1)请幼儿观察比较图片中衣服,鞋子的大小。

(幼儿相互说一说)

(2)请幼儿联想生活中,爸爸、妈妈和自己的衣服鞋子的大小。

(3)请小朋友看这三张图片,你认识他们吗?

(小鸡,蝴蝶,大象。)

教师:最大的动物,我们用圆圈画出来,最小的动物,我们用圆点画出来。

(幼儿说,教师画)

3、按标记将相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图形片分类。

出示这些图形片:

(1)这是什么图形片?该回哪个家?

(幼儿讲,老师操作大图形片,我送你到大标记的家;

小图形片我送你到小标记的家。)

(2)请幼儿把余下的图形片送回家。

(要求幼儿边操作边讲述操作过程)

4、游戏活动:《大丰收》

老师带大家到农场(区域)去收水果和蔬菜,然后把它们送回家。

(要求幼儿一边送一边讲。)

例:大萝卜我送你到大标记的家。

5、活动评价

老师小结活动情况。

比较5和6的大小数学教案篇8

设计背景:

小班的小朋友对事物特征的认知还不是很全面,所以我想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对事物有更全面的认识。

动目标:

1、比较物体的'大小,按大小规律排序。

2、学习用对比的方法描述物体的特征。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重点难点:

认识大和小的概念。

活动准备:

ppt课件、大小不同的球(鞋子、衣服、瓶子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大和小

1、出示颜色和大小不同的两个球,让幼儿观察这两个球有什么不同?

2、哪个球大?哪个球小?

3、请幼儿观察周围的东西或者想想见过的东西,什么大,什么小?

二、学习比较大小的方法

出示大小差别不大的两个球。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哪个球大,哪个球小?

教师小结:

小班数学教案及反思《比较大小》含ppt课件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比较5和6的大小数学教案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