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教案模板优质6篇

时间:2025-01-27 12:30:17 分类:工作计划

教案的设计过程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教案不仅是教学的蓝图,更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桥梁,合同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口语交际教案模板优质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口语交际教案模板优质6篇

口语交际教案模板篇1

1.通过策划活动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在口语交际中领悟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并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3.懂得在信中有条理地表达内容,并写出真情实感。

4.掌握信封的写法,学会评改习作,并通过书信来与人交往和分享习作的快乐。教学重点

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教学难点

把自己的设想及策划有条理地写出来。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大中华》。

2.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师补充叙述: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江南水乡,塞外风光,西部高原,浓郁的地理特色,迥异的风土人情,作为中国人,我们无比自豪和骄傲!

3.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全国各地的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部分山川风物的图片、文字资料。

二、出谋划策,建立联系

1.走出我们现有的空间,走进更广阔的世界,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你们想结交更多的朋友,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吗?想更深入地了解他们那里的风景和物产吗?今天我们就来策划一次和远方的小伙伴的手拉手活动。

板书:策划手拉手活动

2.要和远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牵,我们首先要做的准备工作是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建立联系

3.远方的小伙伴和我们相隔遥远,千山万水把我们阻隔,我们怎样才能和他们建立联系,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呢?请大家出谋划策。

4.学生分小组交流探讨。

5.学生集体交流。

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方式:网络报刊杂志各类书籍电视栏目

三、集思广益,开展活动

1.与远方的小伙伴建立起联系之后,我们就要着手思考如何开展手拉手活动来增进彼此的了解了。相信大家一定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就请大家先在组内商量和交流。

2.学生分小组商量。

(教师参与各小组的探讨活动中,要对活动的可行性以及可以为对方做些什么有益的事来进行具体的指导。)

3.学生全班交流各小组的策划情况。

教师适时点评并板书:

(1)你们的策划让人感动,看,有充满关怀的'支助活动,有情真意切的书信往来,有简洁流畅的情况介绍,有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还有方便快捷的网上交流

板书:支助活动书信往来情况介绍联谊活动网上交流

(2)每一项活动的开展,都蕴涵着同学们的想法和思想。但是每一项活动都应该有其可行性,请你就自己活动设计的可行性方面来谈一谈。

学生交流活动设计的可行性,对其他同学进行启发。

(3)面对不同地区的小伙伴,我们可以为对方做些什么事呢?

学生自由交流。

四、深入探讨,课外延伸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是否想把自己精心的策划的活动付诸实践呢?

2.备课的时候老师在报刊杂志、网上、电视节目和搜集了一些小伙伴的联系地址,你愿意把自己的手拉手活动构思告诉他们,与他们一同架起友谊的长桥吗?

出示联系地址:

3.经过刚才的商量,你们一定还有很多与小伙伴建立联系的方法,请大家课后再收集一些,然后我们下节课把自己的建议告诉他们。愿我们的手拉手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让我们和远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牵。

第二课时习作

一、回忆格式,明确写法

1.交流书信的写法及格式。

2.学生自读教材第二自然段。

3.你认为重点应该放在哪个部分?

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介绍自己(略)

说出想法(略)

提出建议(详)

4.在上节课的口语交际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并作出精心的策划,要让别人明白自己的想法,就必须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写。

二、尝试习作,发表见解

1.学生自己写信。

2.教师稍作巡视后也同学生一道写作。

三、交流赏析,学会评改

1.教师根据巡视式的观察,指名几个学生读习作草稿,全班同学互评互改。

评价方向:

(1)叙述清楚且有条理。

(2)提出的建议具有可行性。

(3)语句准确,想法合理。

(4)学生个体的进步。

(5)书信的格式正确。

2.教师把自己的下水作文读给学生听,请学生作出评价,并与学生的习作进行对比,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3.结合评改中的出现的典型问题,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草稿。

4.小组交流评改。

5.教师评改后小结作文情况。

四、学写信封,鸿雁往来

1.同学们不仅精心策划了手拉手的活动,还认真写出书信。大家想结识远方小伙伴的真情溢于言表。那我们就一定要把这些信寄给远方的小伙伴。

2.学生读教材第三自然段,初步感知信封的写法。

3.出示信封格式图,具体了解如何写信封。

4.教师把课前准备好的信封、信笺和邮票发给学生。学生根据要求填写信封并贴上邮票。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再次誊抄习作和寄信。)

五、总结

古时候,人们把朋友见互通书信称之为鸿雁往来。看,这一封封信就像一只只鸿雁,它们将把你们的心愿带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不论相隔多么遥远,我们和远方小伙伴一定会在心连心,手拉手的活动中不断成长,收获美好幸福的明天!

口语交际教案模板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或者经历过的感动的事,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想法的习惯。

2、在口语交际中感受人与人之间令人感动的真情,懂得人与人之间有许多值得感动或自己难忘的事,学会感恩。

3、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人感动的事记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

教学重点

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完整清楚地叙述出这件感动或难忘的事。

教学难点

善于表达,说话有顺序,条理清楚,有重点。

课前准备

1、公益广告片段,音乐《丹顶鹤的故事》。

2、搜集古今中外让自己感动的故事。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广告说感动

1、师叙述:我们的身边,时时会发生许多令人感动的事,它让我们感到人世间最美好的是真善美的情感,让我们终身难忘。

2、播放一则公益广告:一个五六岁的男孩,用稚嫩的双手颤巍巍地打来一盆洗脚水,要给他妈妈洗脚。

看了这则公益广告,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是啊,年轻的妈妈每天晚上打好热腾腾的水,给年迈的老奶奶洗脚的行为,温暖了奶奶苍老的心灵。她不知道,无意中,她教会了自己的孩子──感恩。

3、看一部电影简介:一个穷苦的学生为了完成学业,背着病患的`父亲去上学。

看了这个片段,你有什么感受?

4、小结:多么刻苦的学生,多么孝敬的孩子!他的行为怎能不让我们深受感动呢?

二、听故事谈感动

1、像电视广告中这样的令人感动的故事古今中外还有许多许多。谁愿意来说说这些故事?

2、学生讲课前收集感动的故事,如“孔融让梨”……并说说为什么而感动?

3、师:老师也有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

配乐引出《丹顶鹤的故事》:有一个女孩,她从小就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了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却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音乐响起)

听了这个故事和音乐,你有什么感受?

4、小结:是啊,这又是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

三、说经历话感动

1、同学们,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我想你曾开心地笑过,痛苦地哭过;也曾感动过,懊悔过;更沐浴过爱的圣洁,遭遇过烦恼与无奈……选一件令你感动、使你难忘的事讲给同学听,要充满感情,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让听众被你的故事感动。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学生开展口语交际活动,教师适当进行点拨,多作鼓励性点评)

4、教师小结:

今天大家交流了令自己难忘的事,都被一个个故事感动着。感动是什么?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感动是人的情感的自然流露。感动,如沁人心脾的甘泉,畅饮甘泉,我们的内心变得澄澈而又明亮;感动,如熏人欲醉的海风,感受海风,我们的内心变得纯净而又宽敞。因为我们善良,所以学会了感动,学会了感恩。同学们,让我们请腾出一点小小的空间来承载这足以让我们回味一生的感动吧!播放音乐《感恩的心》。

2、指名学生回答:

指名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值得回忆,印象深刻的事,从不同角度鼓励学生举例子,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丰富学生写作内容。

四、读读例文,学习写法

1、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同学,她准备把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一件让人感动的事讲给大家听,你们爱听吗?

2、听例文《婆婆的“考前综合症”》:

这位同学的婆婆为什么得“考前综合症”?他的感受是什么?

3、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

板书:

抓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在叙事中抒情

4、阳光使鲜花开放,雨露使禾苗茁壮,真情使人心灵激荡。写事时,恰到好处地表达真情实感,能够增加文章的感染力,使读者产生共鸣。同学们,刚才我们在这篇文章中体会到作者不但注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描写,还巧妙的运用了在叙事中抒情的方法,让读者深受感动。这是我们这次作文要借鉴的方法。

五、独立作文妙笔生花

学生独立习作(教师巡视,重点帮助习作有困难的学生。)

第三课时

一、导入激情

导语:上节课同学们用笔记录下了最让自己感动的事,其作文是各有风格。如果再动动脑,就会使你笔下那感动、难忘的事,内容更加具体、语句更加通顺,情感表达更加真实、准确,也就更加感人!这节课咱们一起评改上次的习作。

二、佳作放送

导语:同学们,在这次作文中有些同学的文章不但写得生动、具体,而且非常感人。大家想不想欣赏一下?

1、优秀习作者上台朗读习作,边投影展示。

2、同学观看、倾听并思考:同学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让人感动、难忘在什么地方?好在哪里?

3、学生评析:

⑴你觉得这篇文章所选的事感人或难忘吗?

⑵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是一件感人或难忘的事?

⑶这篇文章哪些地方值得借鉴学习?

4、教师小结。

三、亮点欣赏

1、分享精彩语段:

导语:佳作不是人人都有,但每个同学的作文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精彩之笔,比如,一些语句和段落很是精妙,可谓亮点之处。谁愿意把你写得最好的句子念给大家听听?

2、教师采访展示者和听众,精彩在何处:

(注意鼓励习作困难的学生发言、展示,提高其写作的积极性。)

四、互评互改

导语:欣赏了这些同学的亮点,你是否也有所触动。请大家再次回忆最让自己感动的事,把听到、看到或亲身经历的最令人感动、难忘的事像在大脑中放电影一样放一遍。看看自己的文章,跟别人的相比,还存在那些不足,你准备借鉴别人哪些做法。

1、结合讲评,自评自改。(重点放在个人感动、难忘的精彩章节)

2、同桌互相修改,互相欣赏。

3、修改后的片段,集中再次讲评,或说说自己的感受。

五、金玉良言

1、教师采访通过修改后习作水平进步明显的学生:你有什么成功的经验?

2、小结:

好的作文是修改出来的──“三分文章七分改”,要“不断修改,反复推敲”,还要“多读、多思、多改”。这样,我们的写作兴趣在修改中会得到激发,写作水平在修改中也会得到提高。

六、誊抄作文

将这篇习作工工整整地抄在作文本上,可以投寄给班级的班刊或平时阅读的刊物,体验希望与成功的喜悦,让更多人分享你的感人故事。

口语交际教案模板篇3

学习目标

运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交流生活中获得的启示,想一想生活中给你以启示的小事,给你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表达练习。

课前准备

1、留心生活中带给自己启示的事情或漫画。

2、搜集平时在书中和生活中读到的有启示意义的句子。

引入新课,明确要求

①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小事、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画引起我们思考,获得启示。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吧!

②请同学们三位同学阅读一下书上的要求。

③明确要求:

生活中给你启发的事情要求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把得到的启示说明白。

交流给你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要先说说是什么,再说是怎样理解的,还可以联系生活,通过事例来说一说对自己的启发和帮助。

介绍一幅漫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直接写漫画给自己带来的启示,也可以根据画意编一个故事,让读故事的人自己体会漫画的含义。

自主选择,分组交流

①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从下面的建议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交流:生活中给你启发的事情;给你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给自己带来启示的一幅漫画。

②自己根据要求先想一想怎么说,再练一练。

③在小组内和同学进行交流,听别人讲的时候要认真倾听,相互补充,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

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①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

②师生评议:不仅要评同学说得怎么好,还要说说自己听后说到了什么启示。

③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的不同角度给予不同的提示评价。

教师总结,提示积累

看来在生活中会给我们带来启示的'东西还真有不少,一件小事,一句名言,一幅图画,甚至一件东西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积累和思考。

第二课时习 作

结合口语交际,引入写作

在进行口语交际时,同学们有的选择了一些小事、有的选择了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画引起我们思考,获得的启示。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好吗?

自主汇报,确定习作内容

学生汇报本次习作想写的是什么。

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相互修改,完善习作初稿

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可以当堂课点评一、两篇习作,还可以把巡视中发现的语句、标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讲一讲,引导学生修改。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鼓励优点,培养兴趣

①教师发下习作本,学生阅读批语和自己的习作。

②请学生展示自己在本次习作中的优点:表达准确的词语,语言优美的句段,成绩优秀的作文,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为下一步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拓展思路。

教师点评,好文欣赏

①教师从优略得失等方面小结本次习作的情况。

②提出学生的共同问题,在全班进行集体评议、修改。

③宣读优秀习作,学生进行欣赏。

小组合作,自己修改

自己朗读自己的习作,再读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请他们帮着评改,自己进行修改。

口语交际教案模板篇4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经过训练的鹦鹉能做算术,松鼠的尾巴能把响尾蛇吓跑,小鱼睡觉时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小袋鼠生出来只有花生那么大……动物世界是多么奇妙呀!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就是奇妙的动物世界。

2、 板书:奇妙的动物世界

二、 设置情境,介绍动物的生活习性。

1、看图,引入动物的生活习性。

老师今天还准备了一些动物的图片,让我们从图片中去感受动物世界的奥妙。(出示图片1)老师解说:瞧,这缩成一团的小家伙是谁呀?生说:刺猬。猜对了,它正在睡觉呢。它习惯睡觉时把自己缩成一个小刺球,只留鼻孔呼吸,当它睡熟时,可以不呼吸,有人曾把它放进水中浸半个小时,提上来一看,竟然睡得还是很香甜。老师依次出示图片2、3、4,并解说:2、这是一只大雁正在空中飞,你们可别小瞧它,它可是在一万米的高空中飞行呢。3、再看这密密麻麻的六角形的房子,就是蜜蜂的住所,它的外形就像一个大花生挂在树上4、这样子像蚂蚁,身子白白的叫白蚁。它吃起木头来可厉害了。一块好木头会被它们吃得千苍百孔。

师:看完图片,听了老师的介绍,你们觉得这些动物怎样?

生:很奇妙。

师:能告诉老师它们哪些地方很奇妙?

生1:我觉得刺猬睡觉很奇妙。(板书:睡)

生2:我觉得蜜蜂的住所很奇妙。(板书:住)

……

2、师:刚才我们从动物的吃、住、睡、行等方面感受了他们的`奇妙,动物 们在吃、住、睡、行等方面养成的习惯就是它们的生活习性。(板书:生活习性)同学们,你们了解哪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它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呢?我们课前也搜集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说出来,跟同学交流交流。下面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合作,轮流介绍动物的生活习性,说的同学说清楚,听的同学用心听,可以补充,也可以提问。最后派一位代表上台来和全班同学交流,时间五分钟。

指导交流:

以一种小动物为例说说小动物的样子。比如:小鸭子:(出示小鸭子实物)注意引导学生抓小动物的特点、有顺序地说。

生:耳朵小小的。

师:观察得可真仔细,发现了小鸭子耳朵小小的。

生:眼睛小、黑色。

师:不仅观察了眼睛的样子,还说了颜色,真不错。

生:我听到了小鸭子的叫声:吱吱的

师:咱们来听听看,鸭子小时候,到底是吱吱叫,还是嘎嘎叫。

让学生听听小鸭子的叫声。

师:原来鸭子小时候,真的是吱吱叫哦!

生:我发现小鸭子的毛毛茸茸的,很舒服!

师:你怎么知道小鸭子的毛毛茸茸的?

生:我用手摸的!

师:大家都来摸摸看!

学生一拥而上,争着摸小鸭子。

师:瞧,小鸭子都害怕了。它们会说什么呢?

(设计意图:这时候如果教师一句粗暴的话:“别摸了,都回座位去,”必然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这时教师的一句:“瞧,小鸭子都害怕了。他们会说什么呢?”不仅让孩子们很快安静下来,还启发了学生的想象。)

师:可别吓坏了我们的小客人,呆会咱们再和它玩,好吗?

教师提示观察方法:原来,观察小动物,可以用眼睛看,有耳朵听,还可以用手摸哦!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情境中去倾听、表达与交流;并且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教给学生观察方法!)

师:用眼睛看了,用手摸了,用耳朵听了,想不想把这个小客人介绍清楚,把你们刚才说的连起来说。

a、先自己试着说

b、指名说,评

师:我给你提个建议好吗?你在说的时候可不可以不要一会说眼睛,一会说小鸭子的毛,能不能按一定的顺序说,比如先说小鸭子的毛,再说它的眼睛、鼻子,这样可能会更好,你想一想,一会再来说好吗?

(设计意图:教师看似无意,实则有意地教给了学生介绍的顺序,为今后习作打好基础。)

以一种小动物为例说说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比如:小蚂蚁。

a、学做蚂蚁搬东西的动作

b、提示学生想想:

为什么小小的蚂蚁能搬起比它重那么多的东西?

生:因为很多蚂蚁在一起。

生:我想到了一句话:团结就是力量。

师:原来一只小小的蚂蚁也能引发你们那么多的思考啊,谢谢你们给我提供了信息。(不满足于课内,鼓励学生课外多积累)

以一种小动物为例说说与小动物发生的有趣的事。要求说清楚、完整。

(设计意图:由浅到深设计口语训练层次,教给表达方法,充分体现学习的合作。)

三、迁移运用:

1、用刚才的方法,说说其他的小动物,可以说说它的样子,也可以说说它的生活习性,还可以说说你和它发生的有趣的事,把它说清楚、说明白,我相信大家一定会说得很好的!

2、再次明确听、说要求:

说:说清楚、说明白

听:认真听,推选一个到班上进行交流。

四、交流拓展:

通过刚才我们大家在一起交流,咱们的小客人变得更可爱了,从小蚂蚁身上我们得到了那么多启示。其实,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动物,在她们身上,也有很多奇妙、有趣的事,你还知道哪些呢?

交流知道的动物趣事。

3、小组交流,老师巡回指导

三、 全班交流,大家补充

1、师:刚才同学们交流得可愉快了,下面请各组派代表来和全班同学交流,其他同学认真听,发言的同学哪些句子、词语用得好,你可夸夸他,哪些地方说的还不够好,你可以补充。

2、生说,大家提问或补充。,教师适时进行语言规范化训练,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说具体。

3、师小结:刚才通过合作,同学们能把动物的生活习性说得更完整、更具体了,老师要把这朵大红花送给所有会说会听的同学们,掌声表扬自己。

四、交流与动物之间的趣事

1、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感觉到你们不仅了解动物,还很喜欢动物,我想你们和动物之间一定发生过许多有趣的事吧?师板书:有趣的事

第二朵大红花要送给勇敢而又用心思考的同学,谁能把你和动物的趣事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3、指名说,生评。

师问:听了它的介绍,你觉得他说的这件事有趣吗?

生说:有趣。

师问:有趣在哪?

生答:……

师:还可以夸夸哪些词、句用得好?

生:……

师适时指导学生把一件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说清楚。

板书设计: 奇妙的动物世界

生活习性 吃住睡 行…… 说具体 用心听

有趣的事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说清楚 有趣 保护动物

口语交际教案模板篇5

【学习目标】

1、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2、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

3、自主发现词语的构词特点,通过观察图画与词语,初步了解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

4、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搞、稿、编”等9个字。

能主动参与展示活动,乐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才能,并善于与别人交流。

【课前准备】

课件或投影(“日积月累”中的词语),十二生肖邮票挂图。

?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境

1、教室黑板上写上活动的主题:“闪光的金钥匙”新闻发布会。

2、教师宣布会议内容,规则及奖励办法

二、内容:

同学们将近期了解到的'祖国传统文化以新闻发布的形式向大家作个汇报。

规则:

⑴ 按小组选一名“新闻发言人”,“发言人”先要全面了解小组内各位同学搜集到的不同的传统文化,再加以归纳向大家作具体介绍。

⑵ “新闻发言人”在介绍的过程中要接受班内“记者”们的提问。

奖励办法:

凡是让大家有耳目一新之感的发言均可奖励一把“闪光的金钥匙”。

民主推荐:

1、组内交流,让全组同学充分了解各自搜集的资料。

2、组内评选:推出“新闻发言人”。

3、共同商定向大家介绍哪些方面的传统文化。

成果发布:

1、各小组依次进行介绍“发言人”介绍的时候,本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问。

2、所有同学根据发言情况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估。

总结颁奖:

三、布置作业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传统文化讲给家里的人听。

口语交际教案模板篇6

讨论:我看“闻鸡起舞”

教学目标

1.能听懂、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

2.能准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提高思辨能力。

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祖逖北伐》一文。我想,大家对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还记忆犹新吧(播放《闻鸡起舞》的动画)。闻鸡起舞、悬锥刺股的故事,曾经激励着多少学子争分夺秒地奋发学习。那么,你们是否赞同学习祖逖?对其有何看法呢?请大家来谈一谈。

活动指导

1.课前充分搜集有关资料,如名人从小刻苦学习的例子,或睡眠对正处于长身体阶段的青少年的重要性等,为讨论做好准备。

2.大家可分成小组展开讨论,也可以按辩论会的形式进行。

3.可以就教材给出的两种观点进行讨论或辩论,也可以有新的观点产生。讨论时要用简洁的语言摆事实,讲道理,将自己的观点说清楚。

4.讨论或辩论时,既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见解,又要耐心听取别人的发言,也可以对别人的发言提出质疑。意见不一致时,双方要互相尊重。

5.本次交际是为了提高大家的口语表达能力,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因此不必强求统一认识,只要认真思考过、讨论了即可。

范文示例

我看“闻鸡起舞”

主持人:“闻鸡起舞”这一成语典故,说的是东晋名将祖逖年轻时与刘琨同为司州主簿,常互相勉励振作,半夜听到鸡鸣就起床舞剑。后以“闻鸡起舞”比喻志士及时奋发。在我们这次交际活动中,大家对“闻鸡起舞”有两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观点是我们应该学习他闻鸡起舞的精神,争分夺秒的学习,第二种观点是我们应该要保证睡眠,在已经紧张的学习状态下要做到劳逸结合。下面我们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

甲:我同意第二种观点。我们现在学习已经很紧张了,课程排得满满的,如果回家再不分时间地苦学,就不能保证充足的睡眠,身体肯定吃不消。那样的话,大脑疲倦,记忆力减退,学习效果不好,肯定是得不偿失的。

乙:我不同意第一种观点。我认为及时奋发精神是应该学习的,但学习不能夜以继日,应该劳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收到实效。因此,“闻鸡起舞”的奋发精神,我们要学习,但具体做法要依个人实际情况而定。

丙:我比较同意第一种观点。要想学有所成就必须刻苦,就应该争分夺秒地学习,就应该拿出“闻鸡起舞”的精神和劲头来,否则就不能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刻苦奋斗的精神。因此,我赞成第一种观点。

改写《十五从军征》

教学目标

1.发挥想象,生动描述,运用人物的描写方法,将人物描写具体化。

2.注意描写语言的生动形象,要比原作描写得更细腻、形象。

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看电影、电视剧吗?———可知道《围城》是根据什么改编的?《花木兰》呢?改编是很有趣的创作活动,同学们想不想试试?知道怎样改写吗?老师这里有几个改写范例,读一读,理一理,聪明的你,就明白了。

写作指导

1.改写的关键在于“丰富诗歌已知的形象,填补诗歌的艺术空白”,改写的步骤是“确定故事———确定场面———再现情境———表达旨趣”。这次的写作就是改写《十五从军征》。

2.读懂全文,把握中心。这首诗从主题思想来说,揭露战争对百姓的一大伤害,具有强烈的反战主题。写作时,不能脱离这一主题思想另辟蹊径,要紧紧地把握诗的内容、结构及特点,才能写好。

3.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象。《十五从军行》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诗中没有写环境的艰苦,没有写战时的思念,没有写离家的情景、家中父母的思念、回家的归心似箭等,这些内容可以通过想象补充。

4.形式多样,语言生动。为了使文章生动感人,言真意切,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手法来写。如在叙述中夹杂描写、议论、抒情,以增强文章的表达力。适当使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生动性。

5.改写时,还要注意几条原则:首先,要明确改写的要求。其次,在对原文理解的基础上重新进行构思: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补充什么,删减什么。把这些想清楚了,才可以作文。最后,在动笔改写的过程中,不要受原文语言的束缚,要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来写。

范文示例

回家

———改写《十五从军征》

我只不过是一个小卒,社会大棋盘上的一个小小的棋子,被棋手摆布一生。

———题记

前言:己亥年四月初,战争依然继续,老兵李轩宁实在走不动了,将军允许他告老还乡。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我今年已经八十岁了。再过三天就是我八十岁的生日,能在我有生之年回家和家里人过这八十岁的生日,是我此生最后的愿望。

这么多年来,随着军队辗转流离,南征北战,风餐露宿;看花开花谢,冬去春来;在刀山剑海里冲过,在死人堆里爬过。我的记忆中尽是战争和鲜血。多少神勇威武的将领死在刀剑下,多少朝暮相处的战友倒在血泊中,我却一次次地死里逃生。看惯了狼烟,看惯了战争,看惯了厮杀,看惯了血泊,看惯了生死,也看透了我的一生。

我不知道是怎样回到大黄坡村的,更不知道是怎样回到阔别六十五年的家中的,父亲、母亲、大哥、大姐、三弟他们全在这里,但是没有人能告诉我,他们谁是谁。他们都躺在泥土下面了,再也看不到他们的面容,再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垒起来的坟墓荒草丛生。家里的院墙已经坍塌,野兔从狗洞里探出头来,睁着发红的眼睛疑惑地盯着我的举动。推开摇摇欲坠的屋门,房梁上几只野鸡惊叫一声,扇动翅膀,扑扑地飞蹿出去,掀起阵阵尘土。阳光斜照进来,投下了一道光柱。光柱下躺着几段断掉的凳脚,散了一地的发霉的稻草,几件扔在地上的破衣。一股陈腐的腥臭扑鼻而来……在这一刹那,我几乎要晕倒,这就是我的家?!

在院子里弄来些野谷和野菜,架起炉火,煮饭充饥。猎猎篝火燃起,烟火中,往事历历在目:父亲、母亲、大哥、大姐、三弟……如今,一切都无可挽回地走向了毁灭。夕阳西下,晚霞像一块巨大的血块在天地间凝结。整个村庄死了一样的宁静,听不到母亲的呼唤,也听不到战马的嘶鸣。

人,要用一生的代价来明白生死之道:人的一生,只不过是社会大棋盘上的一个小小的棋子,注定被棋手摆布一生。

后记:己亥年五月十七,也就是李轩宁生日那天,战争依然继续,村庄依然宁静。有人从弥陀河里把李轩宁捞上来。捞上来的时候,他已经死了。湿淋淋的尸体,肚子胀得很高。没有人知道这天是他的生日,人们只知道这天是他的祭日。

【点评】作者在原诗的基础上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将诗歌改写为一篇情节完整的故事。文章构思巧妙,以家中的巨大变化和老兵的生日变为死祭反映战争带给百姓的深重灾难。结构新颖,有题记、前言和后记,谈文章首尾呼应,主题突出。

写字

行楷字书写布局的幅式

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书写的基本知识。

2.学习行楷字书写布局的幅式,以及正文和落款文字的大小比例。

3.参照范例临摹,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和审美情趣。

活动内容

结合范例,介绍幅式的种类;通过观察、临摹和尝试写作。掌握幅式的大小比例和落款字体大小,在引导学生追求书写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自主实现书写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条幅为竖式,呈长条状,内容大多竖着写,一般长是三至五倍。

中堂有横式,有竖式,内容可横着写,也可竖着写,一般长是宽的二倍。

横幅,内容横着写,与条幅正相反,一般长是宽的三至五倍。

在中堂幅式中,因为每句话很整齐,一句一行,所以有逗号处可稍大一些留空隙。

中堂幅式的字落款属于通天款,即落款单占一行,自上而下,一书到底。

条幅幅式的字落款属于富款,即落款占一行中的大部分,若占小部分,不超过二分之一,则属穷款。

在书写时,落款文字的大小应比正文小一些。写明正文内容题目和作者名,也可写上书写的时间和地点。

主题探究学习:从古诗看古代交通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和体验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掌握收集、分析、归纳信息的方法和步骤,学习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查找资料。

2.从诗歌中了解古代交通状况,丰富自己的文学底蕴。

3.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运用语文、历史、地理等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

4.培养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的意识、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

活动内容

诗歌是一定社会生活的集中反映,不同的诗歌往往能多样化、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唐诗、宋词,还是元散曲,都给我们提供了认识当时社会、体会古代生活和古人生存状态的参考。

活动指导

1.搜集从小学到中学、从课内到课外所学的诗歌,从中筛选出与本次探究相关的信息,做好探究准备。

2.围绕探究课题从书报刊、网络上搜集更多的资料,还可以去请教有关方面的专家、其他任课教师、家长等,并根据课题目标对资料进行梳理、分类、归纳。注意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要注明来源,

于文献的资料,须注明作者、书籍(期刊)名称、出版社、出版日期、页码等;若来源于网络,则须注明网站名称、日期等。

3.根据搜集的资料,围绕“探究建议”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及材料分析的基础上,个人或小组发现问题,确定要深入探究的话题。

4.分析所要探究话题的可能性,确定小组分工,制定探究计划,在探究活动时及时做好活动记录、感受和体验记录。

5.有针对性地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资料,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遴选和提炼,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小论文。小论文一般包括四部分:题目、引论、主论和结论。

6.对此次探究性学习进行反思。撰写、交流心得体会。

范文示例

1.从古诗看古代交通。

(1)《采薇》(《诗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2)《朝天子·咏喇叭》(王磐):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3)《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6)《渔家傲》(李清照):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7)《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8)《枫桥夜泊》(张继):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9)《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赏析:以上大多数为送别、乡愁诗。长途旅行一般走水路要乘船;陆路乘车,车是由马拉的,没有机械;短途的一般是步行。在一些边疆地区或游牧民族则以马为主要的交通工具。落后的交通设施和道路的不发达造成了思乡和“家书抵万金”的情况。看来,交通的落后是制约古代封建王朝发展的主要原因。

2.涉及交通和交通工具的古诗。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晋·陶渊明《饮酒》

(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南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南宋·陆游《游山西村》

(8)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诗经·采薇》

(9)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明·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口语交际教案模板优质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
付费查看全文和复制
限时特价: 5元/篇原价10元
在线支付
联系客服
复制成功!
付费成功后,若无法使用请联系客服 微信号:bigfish5135 打开微信
在线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2:30 14:00-18:30 周六 9:00-12:30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如您已付费,请耐心等待,切勿二次付费。
支付成功 已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