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美术教案5篇

时间:2024-05-08 18:30:03 分类:工作计划

通过教案的编写,教师可以更好地安排学习任务和练习,一份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教学时间和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以下是合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故事美术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故事美术教案5篇

故事美术教案篇1

一、设计意图:

上周小朋友拿来一本关于海洋的书,班里的孩子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家总是聚在一起讨论海底有什么东西,它们都长什么样子。为了让孩子们对海洋产生更大的兴趣,增加幼儿的常识知识,我对"海洋"这个主题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本次活动是一节美工综合课,在幼儿已基本认识海洋的基础上增加幼儿对海洋的兴趣。让幼儿在欢快的气氛中加深对海底世界的认识。

二、活动名称:海底世界

三、活动目标:

1.感受缤纷绚丽的海底世界,萌发对海底世界的探究兴趣。

2.积极观察联想,大胆的表现海底世界的各种生物。

3.尝试用油画棒和水粉笔进行油水分离画的美术活动,体验"变鱼"过程带来的快乐。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活动准备:

1.大排笔、蓝色颜料、油画棒,大张画纸、桌布、围裙、袖套

2.画有海底水草的背景图一张、海底世界ppt。

五、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见过海底世界吗?在海底世界里有什么?""今天,老师今天带来了一张海底世界的图画,我们来看看海底世界里有些什么美丽的东西。"

2、出示范画,引导幼儿猜测。

师:咦,海底的鱼都去哪里了呢?

(二)、以变鱼的游戏形式讲解示范如何使用大排笔进行刷画,并引导幼儿观察海底生物的外形特征。

1、出示水粉笔,教师用"魔术笔"沾上颜料,刷在画纸上。师:没关系,我这里有一只魔术笔,只要我把笔的毛在颜料里蘸一蘸,在盘子边上刮一刮,再在我的画上刷一刷,就能变出鱼来了。

2、讲解鱼的动态和外形特征。提问:"你们看看我变出了什么?它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它们在干什么?"小结:海底世界的鱼有的大有的小,有三角形的,有半圆形的,有圆形的,有椭圆形的,有的象香蕉形的,还有的是长长的弯弯曲曲的,它们不仅长的形状不一样,身上的花纹也不一样。

3、讲解油水脱离画的画法,提问:为什么魔术笔能变出鱼?

小结:先用油画棒在画纸上画出鱼,然后用水粉笔沾上颜料刷在画纸上,当颜料遇到油画棒画出的图案时,图案就能显现出来了,这种画法叫油水脱离画。

4、出示海底世界ppt,请幼儿观察海底世界各种鱼的形态和颜色。

"我海底世界的鱼是变出来了可是他们少了什么?我的笔魔力还不够,所以鱼的颜色没有变出来,真正海底世界的鱼儿是什么颜色的呢?海底世界除了鱼还有什么呢?它们长什么样的?我们来看看。"

(三)、操作部分。

1、提出操作要求。

(1)今天请每桌的小朋友合作画一幅海底世界,画的时候先商量一下你们要画什么海底动物?它们在干什么?谁在画纸的哪里画,画面要怎么安排?最好大家画的都不一样,你们的海底世界就丰富了。画的时候请小朋友先用深蓝色的油画棒画出喜欢的鱼和水草,再用其他颜色的油画棒为它们穿上漂亮颜色的衣服,涂颜色时要用力些,要把整条鱼都穿上美丽的衣服,然后再用大排笔刷上颜料就可以了。

(2)在涂色的时候大排笔蘸好颜料后要在盘子边上刮一刮,不然颜料会滴的到处都是。

(3)保持桌面和衣服的清洁,手脏了要及时擦干净。

2、幼儿分5组操作,每组幼儿共同完成一幅海底世界,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画出不同形态的鱼,并添画水草和泡泡。

(四)、结束部分。

展示幼儿作品,请个别幼儿上来介绍自己的画,说说是什么鱼?它在做什么?请个别幼儿说说你最喜欢海底世界的哪个地方?为什么?

教学反思:

通过画《海底世界》让我从中发现了以下几点

1、孩子对线条的绘画能力有些欠缺

2、涂色均匀和颜色搭配不够完善

3、孩子对作品的展示和自我介绍很大胆很自信,而且本节课我也做到了尊重幼儿的表现及表达

4、在下次绘画中我会注意以上失误,多方面培养幼儿绘画的能力。

故事美术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练习幼儿平衡、双脚跳、钻、爬、跨跃的动作技能。

2.体验游戏活动的乐趣。

3.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4.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兔子头饰每人一个、小篮子每人一个、蘑菇(小纸团若干)、小路(高20厘米,宽20厘米的平衡木一条)、独木桥(高15厘米,宽30厘米的平衡木一条,用积木块支起两头)、小河(两根平行放着的绳子,距离为40厘米)、山洞(直径60厘米的拱门)、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操,激发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

二、教师带幼儿练习双脚跳、钻、爬、平衡的基本动作,并讲解动作要领。

1.请3—4个幼儿出列,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示范练习。走障碍物前,教师详细讲解动作要领,每走完一个障碍物,教师再次强调动作要领,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要有秩序的走,不能推搡,也不能拥挤。

(1)过独木桥:两手侧平举,以保持平衡。

(2)钻山洞:双手着地,两膝着地,爬过山洞。

(3)过小河:爬过山洞后通过助跑(2米)跨过小河,上身正直,保持重心平衡。

(4)走小路:快速走过小路,两手侧平举保持身体平衡。

2.幼儿进行练习活动,教师进行指导。

三、教师扮演兔妈妈的角色,带领幼儿去采蘑菇。

1.教师:孩子们,你们已经学到了很多本领,现在妈妈带你们去采蘑菇。

2.教师带领幼儿先过独木桥,再钻过山洞,再跨过小河,练习三遍。

3.让幼儿走过小路去采蘑菇。

四、教师带领幼儿回家。

1.教师:孩子们,天黑了,咱们应该回家了。

2.教师带幼儿原路返回。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旨在练习幼儿的.双脚跳、钻、爬、跨跃的动作技能,主要是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由于幼儿的动作发展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因此游戏进行中,有一部分幼儿会因动作慢而对活动的进行造成影响。因此,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应恰当引导幼儿。

故事美术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海底世界探索的兴趣。

2、发展幼儿协作能力,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

3、在认识和了解海洋动物的基础上,用多种绘画形式表现它们形态、动作。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长卷纸、水粉、海绵、吸管

2、海底动物的图片(海豚、鲨鱼、螃蟹、各种海鱼等)、“海底动物”录像。

3、经验储备:幼儿已经认识这些海底动物,并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

活动过程:

1、看“海底动物”录像带,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师:大海里生活着许多的动物,每天都发生许多有趣的故事。

2、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讲述海里动物的形态特征,讨论如何协作作画。

(1)、他们长得什么样?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

(2)、引导说出大家合作画画与平时画画的区别,以及要注意的事项。 (如提前商量各自画什么,最好不重复,画在什么地方等)

(3)、引导幼儿观察绘画材料、自由选择:水粉画、印画、吹画的形式。

3、交待要求,幼儿协作作画,教师指导。

(1)、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合作作画。

(2)、引导幼儿作画前商量好各自不一样的动态,合理布局观察图片进行想象大胆作画。

(3)、采用印画、吹画的小朋友,想一想什么东西适合用印画的形式(水草、海星等)

(4)、想想还可以用遮挡的关系添画些什么?提醒幼儿涂色时注意用笔和卫生,合作作画。

4、展示作品,鼓励幼儿表述。

请幼儿用连贯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孩子们都能表现出丰富多彩的海底生物,但由于是第一次进行小组合作用大张纸绘画,所以有些孩子画的鱼比较小,合作表现的比较少,不会和别的孩子一起配合完成一个故事,绘画时孩子还是自己画自己的,以后可以多采取这种形式活动,让孩子学会和别人合作。

故事美术教案篇4

活动目的:

1、能简单地画小兔头部的不同姿势以连环画的形式记录故事内容。

2、培养幼儿仔细的观察能力。

3、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保持桌面干净。

活动准备:

纸、彩笔、记号笔、实物:气球、灯笼、萝卜

活动过程:

1、师复述故事内容。

2、分析故事四情节并尝试把小兔不同的姿态画下来。

今天,我们来学习用连环画的方法把刚才的故事画下来,好吗?

(1)首先,我们来看看小兔来到采地里它看见什么?(萝卜)谁来把小兔看见萝卜的情景画下来?幼儿个别尝试。

(2)小兔看见右边上方有个红气球,那小兔的头是怎么样的呢?谁来做做看,然后谁来尝试怎样画呢?小兔的耳朵应画在哪里呢?幼儿个别尝试。

(3)反过来,看见左边上方的灯笼,小兔的耳朵的`方向又在哪里呢?幼儿上前尝试。

(4)最后小兔看见了太阳又是怎样呢?我们可自己想想。

下面我们一起把小兔的故事画下来,可只有一张纸怎么把故事画下来呢?(启发幼儿用记号笔画格子表示出来)

3、幼儿作业,师提醒幼儿碰到困难向别人请教。

4、幼儿作品展览,看看你喜欢哪幅画,还可把你喜欢的画想你朋友介绍,同时一起讲小兔的故事。

活动反思:

整个教学活动下来,我觉得故事的内容很独特,角色形象鲜明,里面的对话诙谐有趣传授的知识易懂,同时也让我看到很多不足的地方:

对目标的反思:活动的目标实在,不空洞,第二条目标能在过程中很好的体现,但是对于第一个目标,我没有很好的达成,我觉的,熊和兔子在形象上就有很显著的差异,可以在分段讲述时,适当的运用肢体语言,在语气语调上,神态上都可以进行一些表现,让故事更加的生动有趣,能够更好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通过对教材内容全面、透彻的分析,以及文学性、知识性、科学性等多方面的分析 ,抓住重、难点,才能充分发挥作品的功能,达到活动目标,避免流于形式。对于这个活动中的知识点我没有进行深入的学习分析,所以对于幼儿的回答没有一个总结,而且使得这次活动内容流于表面化,没有深入。

在这个活动中,我没有进行一些有效的总结性的提问,如我们先来讲讲到底哪些植物的果实是长在地上的?导致幼儿的回答也没有针对性。

在第四环节,我应该在完整欣赏前,先提问,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听。这样效果会更好, 不过在最后我准备了头饰,让幼儿自由的进行对话表演,幼儿还是很高兴的,也很快掌握了对话内容。

小百科: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已经发生事。

故事美术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欣赏不同鱼的图片,观察鱼的形态和花纹,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

2、尝试用数字符号联想法绘画3—4种鱼,表现不同形态的鱼。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1、海底世界鱼的图片欣赏

2、记号笔,油画棒蓝色水粉等。

活动过程:

谈话活动,引起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去过海底世界吗?

海底世界里都有什么?

观察图片,了解鱼的不同形态和花纹。

师:这些图片中的鱼,你认识吗?你可以用什么办法把他们画下来?

观察它们长的什么样?分析鱼的结构

三、尝试运用数字联想法绘画不同形态的鱼。

观察含有数字“2”的不同形态的鱼图片。

师:老师把这些鱼画了出来,一起来看看吧。

示范数字“2”联想,画不同形态的鱼。

出示情景画《鲨鱼来了小鱼慌》

师:大海底小故事,今天杨老师带来了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师:小朋友还听过那些有关鱼的绘本故事呢?

(如《小丑鱼》、《大头鱼和小头鱼》、《小黑鱼》)

师:你觉得海底世界还会发生什么故事?我们一起来画吧

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教师:小朋友的可以用记号笔来画海底里的各种鱼,大胆尝试数字联想绘画。

画的鱼可以有大有小,有的游向左边,有的游向右边,有的在上,有的在下,海底还可以画些什么呢?想想你在电视或书上看的海底世界,让我们一起画出海底世界的故事!

1、教师适当指导能力差的幼儿画鲨鱼、章鱼。

2、提醒幼儿安排好画面;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五、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挑选出画的好的作品进行评价,引导幼儿欣赏,并说说自己海底的故事。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均对幼儿园美术教育做了全面具体的阐述,既要求幼儿园通过各种手段,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美的体验,丰富幼儿对美的想象、美的创造,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现美、创造美。

《故事美术教案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
付费查看全文和复制
限时特价: 5元/篇原价10元
在线支付
联系客服
复制成功!
付费成功后,若无法使用请联系客服 微信号:bigfish5135 打开微信
在线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2:30 14:00-18:30 周六 9:00-12:30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如您已付费,请耐心等待,切勿二次付费。
支付成功 已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