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故事中班故事教案7篇
通过认真编写教案,我们能够不断总结和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学经验,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以下是合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故事中班故事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故事中班故事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学会倾听故事并思考问题。
2.知道正确的讲卫生行为,养成爱干净的好习惯。
3.体验听故事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理解“怪物中毒”这一情节,知道要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宝宝
活动准备:
1.ppt课件、故事视频
2.玩偶一个
3.图片(面粉、鼻涕、臭鸡蛋、烂叶子、蜗牛、脏指甲、牛粪、蜘蛛、蚯蚓、泥巴等)若干
活动过程:
导入:
1.教师出示玩偶,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位客人,他叫鲁弗斯,你们喜欢他吗?那我们用掌声欢迎他吧!
——他最喜欢做蛋糕了,他做了一个世界上最恶心的'蛋糕!想不想知道他的蛋糕是什么味道的?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展开:
1.教师播放ppt,请幼儿观察
——看看鲁弗斯的餐桌上都有些什么?
——他的家里干净吗?
——你喜不喜欢这样的家?
2.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倾听
3.教师提问
——他的蛋糕是用什么东西做的?(出示图片)
——蛋糕做成功了吗?
——为什么蛋糕会变成怪物?
——怪物为什么不吃鲁弗斯?(对了,因为鲁弗斯太脏了,怪物吃了他会中毒)
——你们还敢和这么脏的鲁弗斯做朋友吗?
——鲁弗斯最后变的爱干净讲卫生,再也不吃脏东西了。你们喜欢爱干净的鲁弗斯吗?
4.教师播放视频,幼儿欣赏
5.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讲卫生的行为,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鲁弗斯已经改掉坏习惯变得讲卫生了,小朋友们你们是讲卫生的好宝宝吗?
——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做才是讲卫生的行为?
——对了,我们不能吃脏东西,要勤洗澡、爱刷牙、勤剪指甲,把垃圾丢进垃圾桶,做一个爱干净的好宝宝。
结束:
儿歌律动,结束活动
——小朋友,比比看,看看谁最讲卫生,比小手,比脸蛋、比比衣服和脚丫,从小养成好习惯
活动延伸:
在一日活动中进行“谁最讲卫生”的比赛,督促幼儿养成好习惯。
幼儿故事中班故事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亲子导读,帮助幼儿和家长理解作品的深刻含义。
2.让幼儿和家长在阅读、游戏、表演活动中,学习用语言表达对作品的感受。
活动准备:
1.《逃家小兔》绘本、课件。
2.布帘以及花、水壶、鸟、树、船、风的图标。
活动过程:
对家长的指导:通过亲子游戏的方式来导入本次的绘本阅读,让幼儿在游戏中激起对阅读的兴趣,也为本次绘本活动作铺垫。
一、亲子游戏:找手
1.玩幼儿找妈妈手的游戏
教师:在布帘后面藏着小朋友们的妈妈,你们能够找到自己妈妈的手吗?
幼儿游戏寻找。
教师问幼儿为什么找到或没找到妈妈,幼儿谈谈感受。
2.交换游戏,妈妈们找孩子的手。
教师:妈妈为什么这么容易找到宝宝的手?
3.家长谈谈感受
二、导读作品《逃家小兔》
教师:小兔和妈妈也做了个有趣的游戏。
对家长的指导:教师手持绘本《逃家小兔》或展板给幼儿讲述故事,并告知幼儿和家长绘本的名字、作者、图作者和译者。另外绘本故事中重要的情节和幼儿不理解的词汇,家长应该重点的指出,并帮助幼儿去理解。
1.阅读图书课件《逃家小兔》片断
教师:故事中小兔子变成了什么?兔妈妈又变成了什么?
幼儿回答时出示图标。帮助幼儿理解园丁的意思。
教师:小兔变的.时候,兔妈妈为什么要变成这些而不变成别的?
2.再次阅读
对家长的指导:绘本中重要的或是优美的对话要及时的和孩子一起去说说,并可以用动作来表达。《幼儿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中,目标1:愿意讲话并能清楚的表达,对于4——5岁的幼儿,愿意与他人交谈,喜欢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目标3: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对于4——5岁的幼儿,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
教师:小兔子和妈妈游戏时,小兔子怎么说,妈妈又是怎么说的?
你最喜欢兔妈妈变的什么?幼儿在黑板上画出自己喜欢的放在对应的图标下。
亲子讨论:家长猜猜,你的宝宝,他最喜欢兔妈妈变什么?为什么?
出示幼儿粘贴的结果。家长看一看、交流。
三、亲子装扮表演
1.教师:你们想玩小兔和兔妈妈变变变的游戏吗?你们想变成什么,妈妈又会变什么来找你?
2.亲子讨论,鼓励家长和幼儿把自己扮演的角色装扮出。
3.亲子表演。
四、发《逃家小兔》书,请家长与孩子回去共同阅读。
幼儿故事中班故事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喜欢欣赏幽默的故事,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2、从"有笑声"和"没有哭声"的不同感受中,体验好心情能使生活更快乐。
活动准备:
1、制作"神奇"的箱子,内有能有效感染、引人自然发笑的玩具。
2、图画六副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教具"神奇的箱子",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师:
鼹鼠大夫有一只箱子,(出示箱子)它出门去给病人治病时,总是带着这只箱子,猜猜里面会有什么?
师:这可不是一只普通的药箱,而是一只神奇的箱子。它神奇在什么地方?请听故事《神奇的箱子》。
(二)欣赏理解故事,感受作品的幽默风格。
1、欣赏故事前半部分,了解动物妈妈犯愁的原因。
(1)欣赏故事产生悬念,感受箱子的神奇。
(2)教师组织幼儿交流欣赏后对故事的理解师:鼹鼠大夫的箱子神奇在哪里?
让我们一起来学鼹鼠大夫是怎么对着箱子喊的?
师:小兔、小松鼠、小狐狸没有生病,妈妈们为什么这么着急?
对!如果小兔娃娃、小松鼠娃娃和小狐狸娃娃整天板着脸,不笑也不快活,会影响健康的。
(3)师:你有什么办法帮鼹鼠大夫让动物娃娃们开心地笑起来吗?
2、欣赏故事后半部分,让笑声飞出来。
(1)教师讲故事,讲到神奇的事发生时,就打开箱子,传出一阵阵的笑声,感染幼儿大笑。
(2)师:你怎么会笑的这么开心?那么动物娃娃们听了箱子里发出的声音会笑吗?
3、继续讲述故事结尾师:鼹鼠大夫这才明白,动物娃娃们怎么会得了不笑的怪病。
(三)体验笑与不笑的不同感受
1、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心里想着最开心的事,大声的笑出来。
2、关闭笑声师:你们的笑声也被关进了箱子,谁也笑不出来了。
现在我要请你看表演了,但是千万不能笑,看谁憋的住。
教师做各种能让幼儿发笑的动作师:你觉得表演很好笑又不能笑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如果没有笑声,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呢?
谁每天都有好心情,快快乐乐的过每一天。
(四)在"把微笑留下"的音乐声中结束活动。
神奇的箱子鼹鼠大夫有一只神奇的箱子,只要对着箱子喊上三遍病得名称感冒、感冒、感冒。拉肚子、拉肚子、拉肚子,再念上一段话"嘿嘿嘿……咯咯咯……哈哈哈……",病就关进了箱子,不用打针吃药了。鼹鼠大夫天天背着箱子出去看病。
鼹鼠大夫来到小兔的家,小兔妈妈说:"我的孩子没有生病,可是它总是不笑,真是难受。""没病?不笑?让我回去想一想怎么治。"鼹鼠大夫说。
鼹鼠大夫来到小松鼠的家,松鼠妈妈说:"我的孩子总是板着脸,从来都不笑。请你治一治。"鼹鼠大夫着急起来:"怎么都得了不会笑的病呀?"鼹鼠大夫回到家想呀想,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办法。正在这时候,兔妈妈、松鼠妈妈和狐狸妈妈都带着孩子来了,大家都愁眉苦脸地想办法,谁也想不出好法子。
鼹鼠大夫说:"让我打开箱子看一看,看看箱子里面有没有治这种怪病的药。"鼹鼠一打开箱子,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一串笑声从箱子里飞出来:"嘿嘿嘿……咯咯咯……哈哈哈……"小兔、小松鼠、小狐狸立刻笑起来:"嘿嘿嘿……咯咯咯……哈哈哈……"妈妈们也都高兴地笑起来。鼹鼠大夫一拍脑门,明白过来:啊呀,自己把疾病关进箱子里时念的那一段话,就是笑声呀,把笑声都关进了箱子,大家就没办法笑了。鼹鼠大夫想到这里,也大声地笑了起来:"嘿嘿嘿……咯咯咯……哈哈哈……"
幼儿故事中班故事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三只小猪》的故事资料,初步掌握故事情节。
2、让小朋友初步理解勤快和懒惰的含义。
3、丰富小朋友的词汇:呼呼、噜噜、嘟嘟、勤快、懒惰。
活动准备:
?三只小猪》的动画片;故事图片;词汇字卡。
活动重点:
丰富小朋友的词汇:呼呼、噜噜、嘟嘟、勤快、懒惰。
活动难点:
引导小朋友初步理解勤快和懒惰的含义。
活动过程:
1、以音乐进场,组织小朋友观看多媒体电教。
2、教师让小朋友坐好,并让小朋友欣赏《三只小猪》的故事。
教师提问:小朋友看故事《三只小猪》时,看到了故事中都有谁?它们都做了什么事?之后又发生了什么事?
3、发散思维。
(1)看故事时,故事中有那些动物?(三只小猪,呼呼、噜噜、嘟嘟……)三只小猪中怎样做的?做了那些房子?(草房子、木房子、砖房子……)(2)做好房子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3)之后为什么草房子、木房子倒了,而砖房子没有倒?
(4)最后大灰狼怎样样了?
4、教师逐步出示《三只小猪》的图片,进行创造性讲述。
教师引导幼儿对图片进行逻辑性排序、讨论,并进行讲述,教师进行指导,分三个步骤进行:
(1)教师根据故事情节,逐步出示图片。
(2)让幼儿观察图片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讨论,最后排序。
(3)丰富小朋友的词汇:呼呼、噜噜、嘟嘟、勤快、懒惰。
5、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6、结合现实教育小朋友做勤快的人。
7、教师小结:
透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朋友,嘟嘟是一个十分勤快的小猪,我们小朋友要向它学习,做一个勤快的好孩子,教师引导幼儿随《勤快人和懒惰人的音乐做游戏,活动延伸:
搜集有关勤快人的动作图片,在区域中展示,大家分享并学习,让幼儿学习做一个勤快人。
幼儿故事中班故事教案篇5
一、教学资料:
幼儿故事《熊妈妈请客》
二、教学目标:
1.让幼儿理解故事资料,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引导幼儿了解常见动物的生活习性与特点,鼓励幼儿大胆进行情境表演
三、教学准备:
小动物图片,小动物头饰,ppt课件
四、教学过程:
1.师:(小朋友们,今日林教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它啊?)幼儿:(想!)教师出示小熊图片师:(小熊说了,今日是熊妈妈的生日,他想邀请小朋友们一齐去参加熊妈妈的生日聚会,大家说好不好啊?)幼儿:(好!)师:(那在去之前,教师来问问小朋友们你们生日时都是怎样过的呢?)教师让幼儿根据自我的生日体验,大胆进取的发言。师:(小朋友们都说的很好,此刻就让我们快快去参加熊妈妈的生日聚会吧!)
2.分段播放ppt课件,让幼儿熟悉故事资料,教师提出问题:(都有谁来参加熊妈妈的生日聚会了?小熊是怎样明白的?)教师复述谜语让幼儿学念,并引导幼儿按照故事人物的顺序把对应的小动物图片粘到黑板上。
3.继续播放课件,提出问题:(诶呀!客人们谁也不做声,谁也不吃,这是怎样回事呢?)引导幼儿说出是因为把菜送错了,教师展示错误的配对关系图。(小朋友们真聪明,此刻让我们之后看看小熊是怎样做的。)
4.继续播放课件至结束,师:(小朋友们,你们明白客人们都爱吃什么吗?)引导幼儿进行动物与食物的正确配对。
5.活动延伸:情境表演《熊妈妈请客》师:(小朋友们,今日我们参加了熊妈妈的宴会,大家开心吗?)幼儿:(开心!)师:(那此刻教师就要请小朋友们来分别扮演这些小动物,我来当熊妈妈,咱们一齐来进行情境表演好吗?)教师完整地播放一遍ppt课件,让幼儿观察揣摩人物的动作表情,鼓励幼儿大胆进行情境表演。
幼儿故事中班故事教案篇6
设计意图:
?想飞的小象》这个故事主要的情节易于幼儿理解,思路清晰,构思也很新颖,能够让幼儿容易接受,富有童趣的故事情节可以引起幼儿的好奇,有利于幼儿拓展自己的思维和经验,让幼儿大胆的猜测与想象。而同时,我觉得这个故事也较符合班上的孩子现所有的认识水平。能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理解。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专心倾听故事,对有生活哲理的趣味童话感兴趣。
2、知道人有各自的本事,别小看自己。
3、学说完整句:“我不会……,可是我会……”。
二、活动准备
1、在活动前,幼儿对动物(小鸟、大象、蛇、老虎、狮子等)的一些本领有所认识;
2、小黑象玩偶一个,活动挂图一幅;
3、各种体育器械若干(呼拉圈、绳子、皮球等)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创设语言环境
师:“小朋友们,今天森林里可热闹了!那儿正在举行一个“动物运动会”,好多动物都参加了,我们也一起去看看吧!”
师:咦!有一个动物,它喜欢的运动是举重(拿出举重器)瞧,它用它的鼻子把这个重重的举重器一下子就高高的举了起来(边说边表演)。
师:我们来猜猜,这位举重高手它是谁呀(幼儿自由回答)
(出示小象图卡)
师:对了,它就是小黑象
2、讲述故事:《想飞的小象》
师:今天,朱老师就要来给你们讲一讲关于这只小黑象的有趣故事。
(边讲边出示对应图卡)
3、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
师:好,故事讲完了。谁来说一说,故事里的小黑象他想干什么?
幼:想飞到天上。
师:那他为什么想飞到天上啊?(请几位幼儿回答)
师:小黑象除了看到小鸟,他还碰到了哪些动物?(请幼儿回答)
师:这些动物对小黑象说了些什么呢?
4、播放故事录音,学习句型“我(他)不会……,可是我(他)会……”。
师:谁来说一说动物们是怎么对小黑象说的?(幼儿答)
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集体说句型)
5、谈话活动:我的本领
师:小黑象听了朋友们的话,他还想飞到天上去吗?(不想)
小结: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本领,我们小朋友也都有自己的本领,那谁能说一说你有什么本领呢?
(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本领,并学会用我(他)不会……,可是我(他)会……的句型)
师:再来说说小伙伴有哪些本领。(幼儿说)
6、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参与活动
(1)出示各种活动材料
师:我们小朋友的本领都很大!哪今天,朱老师也要让你们参加一个运动会,瞧,我带来了好多宝贝,(出示材料)有什么呀?(幼儿介绍)
(2)请个别幼儿演示几种活动
师:这么多好玩的,哪些你会玩?哪些是你不会的?(请个别幼儿回答、操作)
(3)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进行活动
师:小朋友们都想来玩一玩,是吗?(是)好,那我们就过来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来玩一玩,还可以跟别的小伙伴交换着玩一玩,过来吧!(幼儿自主活动)
7、活动延伸:帮幼儿拍摄活动画面
(教师取出相机)
师:小朋友们玩得真好,老师要来当一当摄像师,把你们精彩的表现都拍下来,你们准备好喽!(给幼儿拍照)
总结:我已经把你们的本领都拍下来了,今天大家玩的开心吗?(开心)爸爸妈妈们看着我们有这么多得本领,他们也很开心,对吗?好,我们下次在一起玩吧
想飞的小象(童话)
有一只小象,刚刚生下来。第一天,他看见了许多小动物。到了第二天,他认识了许多花儿、草儿。第三天呢,妈妈带他到河边,他看见了河水和高山。小象说:“世界真大呀!”这时,一只小鸟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小象想:要是我也会飞,可以看更多的东西,多好呀!
小象爬上树去学飞,“哎哟”一声,摔了一个大跟头。
蛇看见了说:“小象,我们有自己的本事。我不会飞,可是,我会在树上睡觉。”
狮子说:“我也不会飞,可是,我能跳过宽宽的的大河。”
老虎说:“我不会飞,可是,我会游泳。”
爸爸妈妈对小象说:“我们大象力气大,这是小鸟不能比的。”
小象明白了,他跟着爸爸妈妈运木头。他用长鼻子一钩,大木头就搬走了。大家都喜欢他。小象说:“我是小象真幸福。”
活动反思:
?想飞的小象》这一活动深得幼儿的喜爱,活动过程中幼儿较为活泼,愿意参与整个活动过程,而本阅读活动的主题与难点就是引导幼儿理解句式“我不会……,可是,我会……”,让幼儿运用恰当的动词,进行讲述。引导幼儿根据画面理解故事内容;师生一起阅读故事;扮演角色,进行迁移性讲述。整个活动在老师的带动下幼儿情绪都很投入,活动氛围浓烈。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还是能自己理解的。本次活动孩子们都很开心,在欢乐的环境下完成了本次故事活动。
幼儿故事中班故事教案篇7
一、教学要求
1、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熟悉故事情节,记住角色的对话。
2、学说句子:“不行,不是自己的东西,我们不能要,要做个诚实的孩子。”
3、通过故事教育幼儿,拾到东西交给失主,做个诚实的孩子。
二、教学准备
木偶小白兔、小花猫、乌鸦、马、蜜桔各一个。
三、教学过程
1、引起幼儿学讲故事的兴趣:上次老师给小朋友讲过一个故事,谁还记得这个故事的名称?
2、以边讲边提问方式串讲故事。
(1)春天来了,……有一天,一只小白兔玩得正高兴时,忽然看见了什么?它拾到东西后就怎样呢?(看见了一个黄色的大蜜桔,它喊道:“哎,谁掉东西了?”)
(2)一只小花猫跑过来说了些什么呢?
(3)……“那是谁掉的呢?”这时乌鸦从树上飞下来说了些什么?小白兔把蜜桔给它没有?……小白兔和小花猫听了很生气,它们说了些什么?(请一位小朋友说那句话:“不行,不是自己的东西,我们不能要,要做个诚实的孩子。”)小朋友一起说一遍我听听。对,说的很好。乌鸦没办法只好怎么样?(溜走了。)
(4)它们看见前面走来了一位老马伯伯,身上背着两箩筐蜜桔,它们高兴地跑上前去问什么?(“老马伯伯,这个蜜桔是您掉的吗?”)小白兔把蜜桔还给老马伯伯,老马伯伯怎样夸奖小白兔的?(启发幼儿回答,“谢谢你,这是我掉的。你真是个好孩子。”)那小白兔又是怎样回答的呢?(“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5)我们要向故事里的谁学习呢?学习它什么呢?
3、小结
我们要向小白兔学习,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拣到东西想办法还给失主。我们班上就有这样的'好孩子呢!他们拣到小手绢、小扣子都交给老师,请老师还给丢了东西的小朋友,这样的小朋友就是诚实的好孩子(结合班上实际例子)。以后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要做诚实的孩子。
4、木偶表演
这节课我们讲了故事,还动脑筋回答了问题,下面请小朋友看木偶剧《小白兔的故事》。小朋友要认真看,还要注意听小白兔和其他动物的对话。下次我们就要学着说对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