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粮食日主题演讲稿5篇
要想演讲有水平,就要学会认真研究你的演讲稿,如果对于演讲稿的写作不够细致,那么我们的演讲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合同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世界粮食日主题演讲稿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世界粮食日主题演讲稿篇1
同学们,每年的十月十六日是“世界粮食日”,我们国家将“世界粮食日”所在的一周定为“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宣传周”,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它是根据我们国家的国情确定的。
我国有十三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就是世界平均每四个人当中旧有一个中国人。而我国的耕地面积呢?仅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的7%——人口多耕地少,吃饭就成为我国的第一大问题。也许有的同学肯定会说:这怎么可能呢?我们这里一日三餐讲究搭配,讲究营养价值,鸡鸭鱼肉已是平常人家的家常菜。但是只要你们去查一查资料,多看一些新闻媒介,你们就会知道,在我国的边远地区,由于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等原因,还有许多人在饿肚子,还有许多像你们一样大的孩子连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何谈读书上学呢?有人打过这样一个比方:十三亿人的嘴加在一起比世界上的广场——_广场还要大。
也许有同学认为,节约几粒米没有多大用场,让我们一起来算笔帐:如果一个人一天节约一粒米,全国13亿人可节约2186万斤,这么多米可以救济4000多灾民吃10年,可以给1000多名学生吃60年,所以节约粮食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但是,在我们的同学中,却普遍存在着浪费粮食的现象。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每天早上在咱们校门口的垃圾箱内,有许多同学把吃剩的馒头、油条、面包丢在里面;在学校吃饭的同学,也经常把大碗大碗的饭、菜倒在泔水桶内,这实在令人心痛。据有关部门估计,全国每年浪粉的粮食,足够5000万人吃一年,多么惊人的浪费啊!
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会背古诗《锄禾》吧。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可以从这首古诗中可以看出粮食的珍贵。据统计,一粒粮食从播种到收割,再加工成成品粮,至少要经过20多道工序,这中间包含了农民多少辛勤的劳动,每一粒粮食都浸透了农民的心血和汗水。
目前,我国人均占有粮食还不足400公斤,刚才我说了还有少数盆困地区还有很多人吃不饱肚子,而且我国耕地面积仍在逐渐减少,人口都在不断增加,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中国还是一个缺粮的国家,粮食是不能浪费的。
同学们,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新一代,要继承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节粮宣传周”里,在以后的每一天,要开展爱粮惜粮,节约粮食的宣传活动,要求人人从自己做起,个个养成爱粮节粮的好习惯。
演讲人:
20__年__月__日
世界粮食日主题演讲稿篇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世界粮食日。每年的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旨在呼吁全球共同节粮爱粮。
我想,很多人同我一样。当听到“世界粮食日”的时候,会有那么一瞬时的惊愕。对于高中生,它既不像“法定节假日”一样会带给我们假期,也不像“教师节”那样充满着温馨。的确,这会是一个略显沉重的主题,然而不可否认,“民以食为天”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我想,很多人应当同我一样。从小就熟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也曾在地理课上学过中国的基本国情:狭小的耕地上,养育着十三亿的子民。可是,当各地大旱颗粒无收的场景频频出现在新闻里,我们依旧“淡定”,食堂里,仍然是几大袋的饭菜垃圾。
我想,很多人应当同我一样。我们知道节约粮食其实只是举手之劳。不挑食、不偏食,将自己碗里的饭菜吃干净;不攀比,不虚荣,用简单可口代替奢华靡费。可是太多时候,我们常说,这些事情不重要,我们要追求“更加重要”的事情。
可是,又有什么事情的重要性能与“粮食”抗衡?
人类每一项的日常活动,社会每一天的日常发展,都是金字塔的上层建筑。而根基,却是任何事物替代不了的——粮食。古书讲“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当我们把上层建筑建设的愈来愈精准和完美,这座金字塔倒塌时的破坏也就愈来愈难以弥补。
我们都是一样的生命。当我们面对一碗可口的米饭,我们是否真正体会过“粒粒皆辛苦”的含义?每一粒粮食,背后都将是中国八亿农民的血汗,都将是他们一辈子“背朝黄土面朝天”的命运。
我们都是一样的生命。面对食堂里大袋的剩饭,我们又是否想过他们对于生命的意义。中国大地上有多少学生,一周的午饭仅仅是干冷的馒头;遥远的异国又有多少孩子,“吃饱每一顿饭”是他们可望而不可即的梦?
一粒粮食,背后牵挂着的不仅仅是他人的劳动和付出,而是,生命。
想到这些,我们还怎会忍心浪费那一粒粮食?
我们都一样,我们都是一样的生命,拥有同等的权利。
我们都一样,我们都曾经忽略过,我们都曾经遗忘过,但是,同学们,只要我们从现在开始觉醒并付出努力,所有的一切都将变得不一样。
世界粮食日主题演讲稿篇3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就是"珍惜粮食,从我做起。""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这首诗我们大家都太熟悉了,一粒粒粮食从播种到收割,再到加工成成品粮,至少要经过二十道工序,这中间包含了农民多少辛勤的劳动呀!可以说,每一粒粮食都浸透了农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
今天,当我们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我们唱起雄壮的国歌,我们心中充满了自豪和幸福。我们的祖国现在是多么的繁荣富强啊!但是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中,有一些遥远的地方,那里就是贫困山区。在贫困山区里,人们吃不饱、穿不暖,小孩子们还没有地方上学。人们天天吃野菜、白薯、山里的蘑菇,连大米都不多,更别说肉了。要是两三星期能吃一次肉呀,就是谢天谢地了中国人口超过13亿,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5亩,是世界人均值的1/4;如此宝贵的耕地,每年还以千万亩的速度在消失。我国东部600多个县(区)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05公顷(0.75亩)的警戒线。而我国由于设备和管理落后,粮食在收获、储存、调运、加工、销售和消费中的总损失高达18.2%,也就是说,我国每年的产后粮食约有850亿公斤被白白浪费掉。 资源、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课题。
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说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费得起就可以浪费。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即使在发达国家,节俭也被视为一种美德。这是对劳动的尊重,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更何况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有那么多人没有解决温饱和贫穷,还有那么多孩子因贫穷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并不难,在日常生活中不过是举手之劳。只要存有节约的意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而不应该摆阔气,乱点一气;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回家。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新时尚,成为新时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品质。在我们享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美好生活的同时,能够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分钱……也是对社会的一份贡献、一份责任。
建设节约型社会,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节约资源,健康生活,让我们从珍惜粮食开始做起吧。
世界粮食日主题演讲稿篇4
“10月16日”,这是一个人人都应该记住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世界粮食节”。“民以食为天”,缺少粮食,我们很难生存,缺少粮食,我们国家难以发展,缺少粮食,我们人类更有可能走向灭亡。“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自小我们就从古人诗中知道粮食来之不易,然而随着我国人口不断增长,耕地面积却在逐年减少,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的粮食进口国。粮食缺口正在成为阻碍我们奔向小康大道上的一道难以填满的沟壑。“爱惜粮食、节约粮食”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已,更应该是一声声每天都敲响在我们耳边的警钟。 我记得曾在网上的文章里看到,有一位学生在一篇作文里是这么说的:
“奶奶是个很节俭的老人。节俭是好事,但我觉得她节俭得有点近乎抠,无法理解。一次,烧饭的时候,她不小心把米撒了点在地上,我就顺手准备扫掉。我腰还没弯下去,只见一只满是皱纹的手挡着我,我愣在那不知道为什么?这时,奶奶开口了:“不要扫掉,捡起来洗洗,浪费可惜。”“我说已经脏了,反正就一点点,算了吧。”奶奶可不理会我,自己佝偻着身体,蹲在地上慢慢地拾着,每拾起一点就用嘴巴对着吹吹,很专注地,仿佛掉在地上的不是米,而是她的宝贝样。等到全部拾好后,再用脸盆装着用清水一遍一遍的洗,看她洗完端着米出来,脸上露着孩子般开心的笑,嘴里还自言自语:“看看,多干净,还不一样吃嘛,你们„„”。我听懂了她未说完的话是什么意思,但我依然是不以为然的摇着头。而奶奶露出了灿烂的笑脸。
还有,我们家的电饭褒烧饭总是会在下面结锅巴,所以每次都有很多饭不能吃。我总是把这些锅巴倒掉的,有次被奶奶看见了,她老人家又开始了对我的节约教育。我不服气说:‘这都不能吃呀?干吗不能倒掉?’奶奶也不搭理我,从我手上接过电饭褒,然后倒了些开水在里面,泡了一会儿,就见她开始用小勺把那些锅巴,一点一点地刮出来,然后放进自己的嘴里。天哪,我真的是服了她老人家。我半开玩笑地对奶奶说:“奶奶,你真会动脑筋呀”。奶奶听了我的话,不好意思地对我说:“我知道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不过我们老人家是经历了饥荒岁月的,知道粮食的宝贵,我不是小气,只是觉得这样真的很浪费。”
这位奶奶说得对,我们这代人没有经历饥荒,不能理解他们的想法,甚至看不惯他们的做法。有的同学就知道浪费,不知道珍惜。看看我们食堂的餐厅里,各种浪费粮食的现象依然比比皆是。有的同学很是挑食,吃了几口饭就倒掉了,说这饭菜是自己不喜欢吃的!有的同学光想买零食,不想吃饭;有的同学着急去玩,盛饭的时候,走路慌张就把饭粒洒在地上!有的同学一边吃一边还在打闹„„这些现象是多么的让人触目惊心啊!如果你浪费一点,他浪费一点,大家都浪费一点,那就是一个惊人的浪费!
所以,我们要树立节约意识。爱粮、惜粮、节粮,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风尚不仅过去需要、现在更需要,我们没有糟蹋粮食的权力。我们当学生的虽然不种田、不产粮,但节约粮食也相当于种了粮食。我们的一张张餐桌就相当于一方方粮田,除了吃进肚子里的粮食外,不浪费一粒粮食。
节约就是弘扬社会风气,能够增进社会自身和谐。节约,对个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对整个社会来说则是一种精神风貌。中国梦,中国梦,如今,社会上人人都在谈中国梦,中国梦,它是什么?它是民族复兴的梦。然而,看看我们中华大地,多少同胞在受洪水与旱灾的煎熬,更是可贵,有些人总说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么,请看看你们的餐桌上,什么都不要说,就一个“中国式饭局”这一个比贬义词还要贬义的名称,那些人就扣着这顶帽子跟我们谈中国梦,那么我要告诉那些人:你们连谈中国梦的资本都没有!
我们要强化节约行为。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里,都不能浪费粮食。吃多少,烧多少;吃多少,盛多少;不偏食,不挑食;少吃零食,买了就要吃完,不随手扔掉„„。对浪费的现象,我们要坚决反对,坚决抵制。只要我们牢记“节约”,就会养成良好的习惯。
同学们,让我们用最根本的节约粮食筑起最伟大的中国梦吧!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做一名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学生吧!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世界粮食日主题演讲稿篇5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您们好!
国家教委早在1991年10月10日发出关于教育系统认真开展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教育活动的通知,通知指出:在不少学生中,节约粮食的观念十分淡薄。这不仅反映了不少青少年学生和儿童不懂得珍惜人民群众的劳动果实,而且也直接反映出他们在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的严重缺陷。为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学校领导,一定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这一问题,要把节约、爱惜粮食的教育活动,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长期抓下去,并努力抓出成效。教育学生树立“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观念,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所以,我们要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它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我们创建“绿色学校”、创建“节约型学校”的实际行动,同学们,你想做个文明的小学生吗?那就从文明就餐、节约粮食开始吧!其实节约粮食,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要剩饭菜;吃饭的时候,也要集中注意力,认真吃饭,不挑食。无论爸爸妈妈给我们吃的,还是学校里的饭菜,我们都要把肚子吃饱,吃饱才有利于我们身体成长的。为了自己的健康,我们都要通通吃掉它!
我们要树立节约意识。爱粮、惜粮、节粮,不能是空洞口号,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风尚不仅过去需要、现在仍然需要。我们的粮食远未充裕,我们没有糟蹋粮食的权力,也没有糟蹋粮食的条件。希望前面我提到的那些浪费现象不再发生。
我们要发掘节约潜力。我们虽然不种田、不产粮,但节约粮食也相当于种了粮食。我们的一张张餐桌就相当于一方方粮田,除了吃进肚子里的粮食外,不浪费一粒粮食。
我们要强化节约行为。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里,都不能浪费粮食。吃多少,烧多少;吃多少,盛多少;不偏食,不挑食;少吃零食,买了就要吃完,不随手扔掉……。对浪费的现象,我们要坚决反对,坚决抵制。只要我们牢记“节约”,就会养成良好的习惯。
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做一名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学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