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心汇演讲稿7篇
如果写演讲稿的时候没有将自己的观点做好直接抒发,那么演讲的效果是很失败的,演讲稿要求内容充实,条理清楚,突出演讲的重点,以下是合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善心汇演讲稿7篇,供大家参考。
善心汇演讲稿篇1
善心与善行 《三字经》开篇曰:人之初,性本善。
说的是人的本性应该是善良的,《道德经》说出了什么是善:上善若水。就是处世、为人、做事就象水一样,那应该就是水样柔情、温柔若水了。
我看也就是不做坏事、不损人利己了。每个人都心存一个善心、一个良知、一个道德。
我们的社会就会和谐!那样每个人也会更幸福点! 看看现在的社会,善心变味、人性泯没、道德沦丧。你有没有吃过注水肉,有没有见过洗衣粉洗桃子,有没有听说过避孕药催鱼,150万的天价医药费也有了。
..假冒伪劣、诚信危机。这是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了。
嫖娼可以说成是扶贫;敢得罪君子不敢得罪小人;笑贫不笑娼;笑廉不笑贪,贪脏王法;行贿受贿;是不是建立市场经济就得要这样!就要死人、就要腐败、就要没良心。市场经济就得市场社会!善良正慢慢的散失,受害的我看还是我们自己。
我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正一步步的降低。拿男人和女人说吧,2006年最流行的口号:女人对男人的要求只是37度男人;男人对女人的要求从把你的第一次给我吧变为把你的第一胎给我!我们的身体也不是正在受日益恶化的环境的侵害吗?什么时候说不定你也会查出个癌症来! 善行这东西我看不一定好东西,大款、大腕是捐了,企业是捐了,我看也是为自己贴金而已!英雄救美而已!收点社会效益、捞点资本!有多少东西却被掩盖了:谁知道他们是如何发家的呢?权钱交易?肉钱交易?肉权交易?圈地运动是资本主义的一部血淋淋的发家史,但总归资本主义要比封建社会先进。
而现在部分人的发家史虽不在血淋淋,是无形的,无形的粉碎了人民的心!而成果无非就是他们捐了,给了点小钱,本来就是我们的小钱。再没其他,相反搞不好还可能把我们整的倒退,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本来应该是先进的吗。
我们当然不是仇富,要是仇富那也就良知有问题了。只是有些人的财富实在有问题!却还成了成功人士,爱心人士。
云师大的一个网友参加辩论赛,正方自然是善心才是真善;反方是善行才是真善。问我的看法,她是反方,我当然是不会支持她了。
一个善心、一个良知、一个道德,只要每个人有就好!爱心无级别,并非要有多大什么动作!我们不需要内藏玄机的善行!那只会使我们变的更糟糕。
善心汇演讲稿篇2
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法国作家雨果说得好:是善良。这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的本性就是一个善字。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这么说来,善良与人的关系也就十分密切。
你也许会问,如果人世间缺少善良这种品质,那么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这个问题在实际生活当中也都是显而易见的。善良的人懂得爱护人的生命,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而相反,有些人就会往往因为别人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或者得罪了自己就对其狠之入骨,想尽一切办法至其于死地,把自己的愉快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样的人心胸狭窄,用心狠毒,怎么能算得上是一个善良的人呢?如果世界上的人全部都是心胸狭窄,十恶不赦之徒,那么整个世界将会变得乌烟瘴气,到那时,就会天下大乱了。
人性中有善也有恶。恶的那一部分,往往被压在我们自己也都无法察觉到的地方,并且以我们同样无法察觉的方式来影响着我们的心情和行为。善良的人往往会因为结交了坏朋友或者是出现一些错误的举动而掉进了万丈深渊,自己的本性也会随之而改变。
善良不是一种愿望,而是一种能力。一种洞察人性中的恶的能力,一种把他人的痛苦完整地理解为痛苦的能力,一种有着宽大胸襟和关爱的意识。而做一个人最重要的,也许就是学习善良,学习这种能力和意识。善良是一种纯朴的人生观,也是一种深沉的智慧。善良的人总是懂得去欣赏别人。假若善良与善良相遇,往往一个会心的微笑,就能律动彼此的心跳。
人的本性本来就是善良的,而善良产生善行,同善良的人接触,往往会使智慧得到开启,情操变得高尚,灵魂变得纯洁,胸怀也变得开阔。眼睛是灵魂的窗口,面孔是心灵的图画,一颗善良的心,比得过任何服饰、金银珠宝、妆扮,它所带来的美丽,不仅是发自内心,更溢于言表,并且持久高贵。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但是不管怎么说,善良不是一件坏事。有时候你可以否定一个人善良的举动,但你却无法否定一个人善良的天性。
但是,并不是对待每个人都要善良,如果有恶人要加害于善良的人,善良的人不必对这样的人客气,要与恶人力拼到底,对待恶人要以暴制暴,绝对不能手软。善良的人也需要有正义的心,不能冤枉了一个好人,也绝不放过一个坏人。
播种善良,才能收获希望。一个人可以没有让旁人惊羡的姿态,也可以忍受“缺金少银”的日子,但离开了善良,却足以让人生变得搁浅和褪色——因为善良是生命的黄金。多一些善良,多一些谦让,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美好和幸福,让善良的鲜花开满天下。
善心汇演讲稿篇3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世,强调心存善良、向善之美;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对己要求,主张独善其身、善心常驻。记得一位名人说过:“对众人而言,唯一的权力是法律;对个人而言,唯一的权力是善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认为善良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看到”、聋子“听到”。心存善良之人,他们的心滚烫、情火热,可以驱赶寒冷、横扫阴霾。善意产生善行,同善良的人接触,往往智慧得到开启、情操变得高尚、灵魂变得纯洁、胸怀更加宽阔;与善良之人相处,不必设防,心底坦然。也有人说:“善是感动深埋在内心的根系,只有内心里有善,才能够长出感动的枝干,因感动而流下的眼泪,只是那枝头上迸发开放出的花朵。”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成果除满足自己的生活还有剩余,产生了贫富,便有了强弱;如何对待贫富、强弱,便有了善恶。佛教中的普度众生,意即劝人向善。善良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人人都有善心、善意、善举;善良在社会中产生互动,便生成和谐美好!
看过一篇关于《好人是怎样来的》文章,讲述了一对平凡普通的夫妇救人、献血的一生,记者找到他们,也让他们惊恐地担心自己做好事有错才被记者发现,他们不希望被人打扰,只想过一种简单的生活,自然地做这种他们认为天经地义的事情,当记者被那些红色的证书打动的时候,他们也只是露出淡淡的笑靥,反而让记者惶恐,担心自己破坏了这种平凡的人格魅力。他们很好地用行动再次证明,“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这也让人反思,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法国作家雨果说得好:善良。“善良既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便几乎优于伟大的人。”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善良同忠厚一样,不知不觉地变成了无用的别名。很多人可以为争夺名利而落井下石,让原本美好的生存环境变得异常艰辛。
“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崇高的境界,是精神的成熟,心灵的丰盈;善良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无上的福分,是对别人的释怀,也是对自己的善待;善良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远见,是一种自信。是一种精神的力量,是一种精神的平安,是一种以逸待劳的沉稳。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乐观;善良能使人美丽,美好的品行能帮你塑造美好的外貌。你做过的事和说过的话,动人之处都会存在心里,点点滴滴积累起来,慢慢地令你周身透出亲切动人的美丽光芒,充满迷人的魅力。善是我们内心最宝贵的财富,是中华民族最值得珍惜的传统,是我们彼此赖以生存和心灵相通的桥梁。内心里拥有善,才会看见弱小而感动地自觉前去扶助,才会看见贫穷而情不自禁地产生同情,才会看见寒冷而愿意去雪中送炭。
“风送花香红满地,雨滋春树碧连天。”珍爱善良,拥有善良,撒播善良,那么,你将会开一树灿烂的红花,既使自己美丽,也使别人温暖。善良,不需要太多的诠释,它是寒风中的一只火把,失意处的一句安慰、痛苦中的一丝爱抚和无助时的一点支援。把善良给别人,也给自己,那么人类将与日月同辉;留一份善良给世界,那么世界将与星宇同寿。让我们都做善良的人,即使你无法给予别人金钱的援助,你也可以用一副明媚的笑脸给人带来阳光般的温暖。播种善良,才能收藏希望。因为善良是生命的黄金——多一些善良,多一些谦让,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美好和幸福。这是善良的人们向往和追求的,也是我们勤劳善良的中华民族所提倡和弘扬的。我们在感动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感动着,从而形成一泓循环的水流,滋润那些苦涩而艰难的日子,帮助我们度过温情脉脉的人生。
善心汇演讲稿篇4
2013年10月24日,在__县2013年“慈善一日捐”公益演出活动现场,__地税局退休干部___和老伴___一起走上了舞台,捐出了自己的储蓄1万元,现场为两位老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是___老人自2008年以来第五次向慈善事业捐款万元。
___老人出生于1932年,1950年参加革命工作,1985年入党,经历了新旧两种社会制度的变迁,通过新旧社会制度的鲜明对比,她深知现在安定的生活来之不易,因此格外珍惜,经常对社会奉献爱心。她退休前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退休后时刻关注民生,热心公益。当她听说哪里受灾,总会积极地向民政机构和慈善团体捐款捐物,尽其所能地给予灾区和贫困地区人民一些帮助。2008年初我国南方遭受冰灾,__本身也是灾区,但罗秀英同志仍然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___夫妇俩次日即向县红十字会为灾区捐赠10000元。 5月14日上午,__县地税局全体在职干部自发组织捐款,___同志得知这一消息,和家人商量后,马上从家中赶到捐款现场,再次为灾区人民捐出善款1000元,加上先前捐的10000元,她夫妇俩总计捐款达11000元,成为该县捐款数额的“冠军”。在场的同志深受感动。在罗老的带动下,大家纷纷慷慨解囊,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在随后几天的党员缴纳“特殊党费”活动中,___夫妇俩作为老党员,又缴纳了5000元“特殊党费”,成为县局党员缴纳“特殊党费”的“榜首”。她们夫妇俩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和缴纳“特殊党费”,前后总计为1.60万元。
捐起款来的罗老是一位“大款”,但是日常生活中的罗老,确经常有点“小抠”。罗老退休后收入稳定,儿女都已成家,有着各自的事业,就芷江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来说,称得上衣食无忧。而她却一贯保持艰苦朴素的革命作风,生活上十分节俭,吃的是清茶淡饭,穿的衣服朴素大方。不管寒冬酷暑,她常把衣服挑到河里去洗,用她的话说,一来是节约用水,二来是锻炼身体。局里组织老同志搞野炊、爬山等户外活动时,她经常带上个编织袋,走在大队伍的后面,细心地把其他同志遗弃的矿泉水瓶、易拉罐、啤酒瓶、废纸壳收集起来,拿回去卖到废品站。同行的'同志笑话她“既抱西瓜又捡芝麻”,罗老回答得理直气壮:“我这有什么不好?一来可以保护生态环境,现在电视里面不都是说要低碳生活嘛,二来可以把这些芝麻钱攒起来,用来帮助那些生活困难的人,做些好事又何尝不可呢!”她发动县里面建国初期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同志一起给省里写信,要求落实津补贴政策。政策落实后,省局补发了4800元津贴,领到钱后,她与老伴从平时节省下来的积蓄中再拿出5200元,凑成了1万元整,悄然捐献给了县慈善办。2010年8月,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从电视上看到灾区被泥石流夷为平地的情形,善良的罗老坐不住了,她再次来到县民政局,为灾区慷慨解囊捐款1万元。2011年的“慈善一日捐”活动,她悄然捐款5000元,2012年至2014年,她都没有通过单位,自己到县慈善办捐款各1万元。如果不是县慈善办的通报,单位现在都还被瞒在鼓里。在单位找她落实有关情况的时候,她说:“我们现在有吃有穿,我们不能只顾着自己,钱财是身外之物,我们拿的是国家退休工资,尽我所能去帮助那些困难群体,多做点实事,尽一个老党员应尽的义务,这是我和我老伴的心愿。我也不想告诉你们,做好事反正自己做了自己开心就是了。”一番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一位老 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
据不完全统计,退休20年来,她已累计捐款约6万多元,捐献衣物320多件。当大家都称赞她时,她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我和老伴能够过上好日子,坐在家里也能拿钱,全是党的功劳。看到灾区人民受苦受难,我只有捐点钱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意,也是回报党回报社会吧!”
?道德经》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___老人高尚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只求用自己的善心善行来回报社会,回报党。上善若水,静水流深,水自无言,江河不尽,悠悠也传情,涓涓也在心……
善心汇演讲稿篇5
善心是真善 善,是一个人的良好品质,是人的特有属性,。
那何为真善呢?真,在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为:本源,本性,未经人为的东西,真实的,与“假伪”相对。真善,即为本源的善,真实的善。
若要判断善心与善行孰为真善的话,我们便要判断二者谁与真善更相符。我个人就认为认为:善心是真善。
首先,我们从定义和属性来看。善心是人的内在修为,它发自内心而不求回报,是人思想的最高境界。
真善是一种道德规范,是社会价值取向的评判标准,是人精神的最高境界。而人的思想和精神是相互统一的。
无可厚非,从定义是看善心等同于真善。而且从哲学观点上探讨它们同属于一种确定的文化,一种稳定的意识形态,从属性上说两者依然相同。
其次,从真善的范围来看。善心和真善均只是人高尚,纯洁的心灵,从他们本身来看并不包含人的行为。
就如我们说: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一种真善,毋庸置疑一样。而,善行,词典中的解释是慈善的行为。
显然,从范围上看,善心和善行比较,善心更加符合真善。最后,从精神高度来说。
不管是真善还善心都集真诚,仁爱于一身。秦,并天合,扫八方,书同文,车同轨。
的确,他得到了统一。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天下万物都可以勉强,唯独人心的价值取向是不可以勉强的。
而对于善心来说它也是不可强迫的思想的最高境界。英国哲学家罗素说:“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心是世界上最需要的。”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母林斯基也说过:“善心是精神世界的太阳。”由此看来善心和善行在精神高度上说也是等同的。
善心重要于善行。英国作家伯吉斯的小说《发条橙》堪称一部现代经典。
它的主要内容如下:少年亚历克斯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流氓,他打架斗殴、无恶不作。在他被捕后,政府采用经典条件反射技术——书中称为“路多维哥氏技术”对他进行“治疗”,使他一想到暴力,就会头痛、恶心,从此他不能作恶,只能为善。
这部小说引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是:强迫为善,是真正的善吗?小说中的牧师面对小亚历克斯时,表达了自己的疑问:“上帝想要什么呢?上帝是想要善呢,还是向善的选择呢?”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善呢?让我们再次引用牧师的话:“善心是发自内心的,六六五五三二一号(亚历克斯在监狱中的编号)。善心是选择出来的事物。
当人不会选择的时候,他就不再是人了。”“人选择了恶,在某个方面也许要比被迫接受善更美妙吧。”
换句话说,强迫为善,并非真善;自由选择的善才是真正的善;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才有真正的善。 秦晖先生曾经在文章中引用过一个“监狱寓言”:世界上最高尚的地方在哪里?——在监狱。
牢门一关,那里的罪案发生率为零,而且所有的人都在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地干活儿。如果对牧师的问题的回答是前者,那么肯定能够推出以上的荒唐结论:既然善行本身是最重要的,那么监狱中的犯人和奴隶的劳动无疑是最“善”的。
但想必没有几个人会真有善心的话,自然会有善行。有善心没善行,那这不是真的善心。
人,只要真有善心,就会用它自己的方式来作出善行,教育子女,感化周围的人。对社会作出的贡献是潜移默化的,治标治本的。
有善心必有善行。但有善应未必有善心,有些大贪官、大罪犯、企业家、大明星也捐钱,是善行,一时帮了人,但他们中的部分人只是为了换回一个好名声,好为将来牟取更大的利益打下基础。
他们的这种假善心,一时帮了人,但从长远看,是为了更狠地加大贫富差距,必然还是对社会不利。伪善的人,善行都是一时的,他的善行只是恶行的一张假面。
真正给社会带来好处的善行还是有善心的善行。 综合以上观点,善心和善行,不管是从他们定义和属性,从他们所属的范围,还是考察他们所具有的精神高度来看。
无一不说明了善心和真善他们是一个等同的概念,虽然我们说善心要通过善行来体现,它这种思想精神境界要应用与社会实践离不开善行。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善行能够体现真善就说:善行才是真善啦。
就好比拿杯子去喝水体现了口渴,难道我们可以说喝水就是口渴吗?所以通过我个人的深思熟虑:善行并不是真善,善心才是真善。
善心汇演讲稿篇6
阳光心态 如果一个人能够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度过此生,实在是荣幸之极!其实,要想尽量摆脱痛苦和烦恼,让自己每一天都活得开心自在、了无遗憾,也并不是非常难。记住,有以下几件事是要远离的、不能做的,而且尽可能的通过你影响你的亲朋好友,也要杜绝的。
1、不孝顺父母。父母给我们生命,并把我们扶养长大,恩生如山,佛经上说你报答几亿劫都还不了父母的大恩,对父母不孝者天地难容。如果连父母都不孝的人,对谁还能亲善呢?谁与你交往会放心呢?!
2、贪淫好色。贪淫好色之人,心中存邪,缺乏浩然正气,生活、工作、事业会顺利吗?这种人,既伤别人,又伤自己,既伤生理又伤心理。必众叛亲离,所求违愿。
3、爱贪便宜,非常吝啬,很少做善事。心中贪吝,贫穷常不离左右。不做善事,没有福德资粮,坐吃山空。这种人没有博爱救苦之心,没有人缘,也必定缺少他人帮助,又怎能成就事业?纵然一时快活,可终究会财去财空。
4、经常杀生。每一个生命的存在,都有他特定的因缘,都是生物的链接。经常杀生的人,心中缺少善念,又怎能得到事业、生活上的机遇?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说,你是在破坏自然,其不知自然会报复于你:猎食果子狸,引来非碘;嗜好吃青蛙感染裂头蚴;大量捕杀麻雀导致农作物害虫泛滥……
5、不尊敬师长,自高自大。既然作为你的老师、你的领导,肯定有比你优秀的地方。如果你毫不谦虚,总是认为他们这里讲的不好、做的不好或者领导无方,那你肯定是会毫无作为,因为你心浮气躁,没有王者风范!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虚心者,又怎能若谷?
6、偷盗。偷盗的概念非常广泛,只要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而占为己有,哪怕是拿单位里的一张纸、一支笔都属于盗,虽然我们有时是光明正大的心理,也很坦然的。但是这种行为,会导致集习难改,而且你一定会在某个时候发生同样的损失。还有一部分人专门从事偷盗,但即使“发家致富”了,最后终究还是落个锒铛入狱的恶果。
7、常说假话。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好相处,贵在相互真诚,忌讳虚情假意。不论是六亲眷属、朋友上司,只要你平时言语诚恳,真心善待,一定会赢得他人的信任。经常编造一些子无虚有的故事,或者养成了“说谎心不慌”、对任何人都能随口说假话的习惯性“条件反射”,有时往往会因一句随意的谎言而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合天地之道,神鬼佑之!
如果上述几项与你毫不沾边,恭喜你!你必是有福尊贵之人,即使你现在有什么困难,也一定会柳暗花明,拨云见日。
如果你有几项和上面类似,奉劝你虔诚悔悟,为时未晚。如果你翻然悔悟,一心改过,不管你现在如何,你的未来肯定也会有极大的转变,人生的前途是光明的。
善心汇演讲稿篇7
一个小镇上所有人都出来看火车进镇。这时一个满嘴酒气的家伙扰乱了大家的秩序。村里的治安官想让他安静下来,但是那个醉鬼拿出枪向治安官开枪,而治安官没有用自己的武器,经过番搏斗把这个家伙的手反绑到了身后,缴了他的枪,把他送了回家。
一个旁观者问这位治安官为什么不用武器,这位治安人员回答说:“我不想伤害他,因为他的孩子还在门口等他,他的妻子还在为他着急,我不能用枪打他,我要给他和他的家人留机会。
那个治安官是个没受过多少教育的人,但他却有一颗善良的心灵。他宁可赌自己的命,也不愿给别人带来麻烦,让他人伤心。他知道自己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善良,是一个人的名片。
它常常以最简单、朴实、自然的方式,进入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领域。假若善良与善良相遇,往往一个会心的微笑,就能波动彼此的心跳。
善良的人,采摘鲜花的机会很少,碰到荆棘的机会却很多,但他们大多淡泊地生活,而且在他们的人生字典里,在任何一页都可以查到同情、关心、慈祥、热爱之类的词,但绝对不会查到一个词,那就是丑恶。
善良,是骨中的钙,血中的盐,是伸向弱者的一双手,是递给盲人的一根手杖,是给迷路孩子打张回家的车票,是给雨中的行人送去的一把伞,也是给犯错的人一次机会……
善良,有时易被人看成无能或软弱,这可真是偏见。
善良,也有个尺度的问题。别人可能为了自己私欲的满足而利用了你的善良。但他只能利用一时,绝不能利用一世。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这句话其实有着很大的片面性与局限性。不管怎么说,善良不是一件坏事,他在事态面前是一面镜子一样,能照出你真实的心底。
有时候,你可以你可以否定一个人善良的举动,但你却无法否定一个人善良的天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