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惜粮食演讲稿7篇
我们在收到每次演讲比赛之前,一定要提早写好演讲稿,我们在明确了演讲的主题之后是很容易写出一篇优秀的演讲稿的,下面是合同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爱惜粮食演讲稿7篇,感谢您的参阅。
爱惜粮食演讲稿篇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在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节约粮食,传承中华美德。
节约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而粮食又是人民生活的保障,国家发展的基础。我国虽是农业大国,但是人均粮食占有量长期处于较低水平,而我国人口仍在不断增长,土地资源有限,且耕地呈逐年下降趋势,粮食生产严格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再加上天灾人祸。所以我国的粮食也是很有限的,需要我们去爱惜、去节约。
古代劳动人民对于粮食就非常重视,古人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诗句来警醒我们珍惜粮食。而现在我们也要同样珍惜粮食,第二十届粮农组织大会决议决定每年的10月16日都作为“世界粮食日”目的是唤起全世界对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节约粮食可以让更多人吃饱饭。我们学校的食堂每日为学生提供多种可口的菜肴,每天要消耗数百斤粮食和蔬菜,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营养,但仍然有同学将部分粮食倒入泔水桶。每天看着整碗米饭倒掉,实在令人心疼。甚至还发生被浪费的食物堵塞下水道的事情。
节约粮食并不能因为谁家富有而去随意浪费,不关乎钱财而是关于道德修养,多节约一点粮食就可以多给贫困中的孩子带来多一点的希望,因此我们要树立“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观念,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浪费现象就在我们身边,而节约粮食,做起来也是很简单:
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饭菜,不随意倾倒粮食。吃饭的时候也要集中注意力,认真吃饭,不挑食。无论是父母做的饭菜还是学校提供的饭菜,都要吃净。这样不仅可以使我们的身体获得全面的营养,还可以节约粮食,一举两得。
节约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修养,是一种素质更是一种智慧。节约资源健康生活,让我们从节约粮食做起!
爱惜粮食演讲稿篇2
各位在座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同学们,你们知道你们每天的“盘中餐”是哪里来的吗?米饭是由大米制成的,而大米则来源于水稻。而水稻的种植、生长、加工过程极为复杂而艰辛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整个过程吧!
播种。农民伯伯要在稻田(泡在水的土地)里撒下种子,播种时要提防水中的生物误伤(如蛇、水蛭等),并要每天关注育苗田里的水温、水质,确保秧苗的茁壮成长。
分苗。当秧苗长出有十余厘米时,需把它拔出、分散重新栽种到更大面积的秧田中,并讲究行距间隔的分开,使其有充足的生长空间,不能太窄,也不能太宽。不能使用农业机械化的稻田,需要人工弯着腰,用手一根接一根的把秧苗插到稻田里,这种劳作方式延续了千百年,就是常见的插秧场景。
锄草。秧苗长到一定的高度,需要把其他杂草拔除。在烈日的照晒,秧田好似一个大蒸笼,农民伯伯弯着腰,一根一根的把杂草拔除,汗水顺着胳膊、脸颊一滴一滴的滴入田中,正是“汗滴禾下土”,每一颗稻穗都是一滴一滴汗水培育出来的。
收割。收割是最农忙的时节,要赶在好天气,及时的把成熟的麦穗收割起来,收割时还要小心稻谷麦芒割伤,收割下的谷子还要打谷、碾壳把米粒和谷壳分开,才是能食用的米粒。
同学们,以上就是我们天天餐桌上最普通米饭的原材料———米粒的整个生产过程,中间农民伯伯要撒下多少辛勤的汗水。可是另一方面,据统计,全球每年在粮食的浪费上面就价值2亿多美元,是个多么庞大的数量呀,中国的耕地只占全球的7%,却有23%的人口需要养活,农民伯伯一年的收获,难道我们就忍心这样把它倒进垃圾桶?中华文化历来就有勤为俭的传统美德,就是指不要铺张浪费,如果你体验了这种粮食种植的艰辛过程,更要从每天的餐桌做起,珍惜每一粒来之不易的粮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让我们一起从自己做起,勤俭节约,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就是尊重自己,传承中华勤俭好美德,做中华好市民,谢谢!
爱惜粮食演讲稿篇3
在座的各位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要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爱惜粮食”。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一首耳熟能详的古诗,但是在这个经济发达的时代里真正能做到珍惜每一粒粮食的人有几个?曾经的我也是一个不懂得节约粮食的孩子。
小的时候,我非常挑食,不爱吃蔬菜,不爱吃面,就是吃喜欢的大米时,也是好像嘴巴下面有个洞一样,边吃边撒到桌子上和地上。心想这样就可以少吃点饭了,总之每一顿饭连撒带剩都要倒掉半碗饭。妈妈总是头疼我挑食浪费粮食的坏毛病。在一次外出旅行时,我们路过一个灾区的希望小学,看到了那里的留守儿童。一个小弟弟用黑乎乎的小手捧着馒头仔细地一口一口地吃着,生怕撒下一粒馒头渣,就着咸菜完成了一餐饭。看着看着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每天我吃饭的时候浪费的粮食可以够一个年龄小的朋友吃一顿的了。我怎么可以这样呢?到这时我才意识到我的无知和可笑,以前的我天真地认为粮食是取之不尽的,而不知道粮食对我们来说如此珍贵!
于是,从此之后我就暗暗下决心今后要节约粮食、爱惜粮食并付诸行动,吃饭的时候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饭。外出就餐时,吃不了的也会打包带走。改掉挑食偏食的坏毛病,节粮爱粮从我做起,我们要珍惜每一粒粮食。
同学们,我们一起为爱惜粮食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吧!
爱惜粮食演讲稿篇4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爱惜粮食,从我做起》。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当今我们的国家已经摆脱了粮食贫困的危机,保证了中国国人均能吃到饭,吃饱饭,吃好饭。然而这一切是许许多多农业劳动者“足蒸熟土气,背灼炎天光”辛勤地在田间工作换来的,是一代代农业科学家忘我投入农业技术研究换来的。粮食来之不易,而我们作为学生,虽然不能够去下地亲身耕种,但是爱惜粮食却是我们每一个同学能够做到并且应该每一个同学都要做到的。
此外,爱惜粮食已经是中华民族传承已久的优秀传统习俗,新时代的我们虽然不曾体验过下地种田的滋味,可是我们的父辈们脚底下的泥土才刚刚洗刷干净,他们身上还留存着稻谷夹杂着肥料的味道,他们深深地了解粮食的来处,对粮食保有崇高的敬意。因此,我们常常听见他们“孩子们一定要节约粮食”的唠叨。有言道节俭,所以彰其美也。节俭,是一辈辈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当历史的交替棒传到你我的手中,我们更加应该不忘先辈的警戒,爱惜粮食,传承传统,让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川流不息。
可是在我们身边却出现了不少浪费粮食的现象。有人说,点餐点多了,吃不完很正常,可是即使餐饮的消费是不可控的,节约粮食却是主动的,可控的。按照自己的需求去点餐,剩下的餐饮打包不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吗?有人又反驳道,食物的钱已经付过了,没吃完也没有关系。诚然,处理食物的主动权已经归属于你的手上,可是资源却是大家共享的。浪费粮食,也是在消耗我们每一个人赖以生存的必须资源。还有的人说,中国人热情好客,聚会当然以应该多点一食物来显示自己的豪气。可是热情好客从来不是意味着要铺张浪费,何况这是在倡导取之有道,绿色消费的当下社会,豪气阔气也已经不再是社会的潮流,取而代之的将会是爱惜粮食,勤俭节约的新风尚。
同学们,我们身处的是麦田中学,学校创办者取麦田为名,就是要让我们每一个麦田学子要牢记粮食的来源出处,对待粮食充满着敬畏之心,对生命充满着敬意之心。爱惜粮食,从你我做起,吃完餐盘的一饭一菜,不浪费一米一粮。同时我们不应该忘记呼吁身边的父亲母亲、亲朋好友一起来加入到爱惜粮食的大部队。相信在未来的不久之后,爱惜粮食就将会成为社会上每一个人的共识,全民节约粮食将成为社会新风尚,而我们的社会也将变得更加的繁荣。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爱惜粮食演讲稿篇5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早上好!
秋风在我们身边荡漾,今天我们又迎来了新一周的学习和生活。让轻松愉快的学习伴随我们成材,让甜蜜的生活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
建国60年来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物质应有尽有。有的同学甚至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们还有必要从一粒米上节约吗?的确,节约一粒米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它却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素质。我们浪费一粒米,扔掉一个馒头,实际上丢弃的是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请各位同学想一想,在家,在学校食堂餐桌上你是否将饭菜吃一部分就倒掉?你是否将吃了几口雪白的馒头、包子扔在地上?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是否感到可惜,感到心疼?我们从小就知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同学们,你们是否想到世界上还有许多吃不上饭的人们在苦苦挣扎,你们知道吗,在发展中国家,每5个人中就有1个长期营养不良,有20%的发展中国家人口粮食无保障。饥荒已成为地球人的第1号杀手,每年平均夺去一千万人的生命。因此节约粮食值得我们同学们深思。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周恩来一贯反对铺张浪费。他吃米饭时,一粒米也不肯浪费,偶尔洒到桌子上一粒米也一定要捡起来放到嘴里。我们应该向周恩来学习。
同学们,珍惜粮食就是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果实。节约是美德,节约是品质,节约是责任。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在校园蔚然成风,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为建设文明和谐校园作出应有贡献。谢谢
爱惜粮食演讲稿篇6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你们好!
我是x学校五年级x班级里的一名小朋友,我叫x。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的演讲是“节约粮食,从我做起”,希望大家能够用心的把我这篇演讲听完。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现在的小朋友们都很爱挑食。每次,我去食堂吃饭的时候,都可以看到很多同学在一开始打菜的时候,打上满满一大盆,但到了后面,盆子里面还有一大半的饭菜都没有吃完,最后也只能把它们给倒掉了。
从小到大,我爷爷奶奶就教育我要节约粮食,不可以养成浪费的习惯。每次在家吃饭的时候,如果我的碗里面剩下了一颗饭,他们也会要求我吃完,如果我盛了很多,但没吃完的话,他们便会狠狠的责罚我。所以我从小就养成了吃多少乘多少,乘了多少就要吃完的好习惯。
在放学回家的时候,我还经常跟着爷爷奶奶去到田地帮他们干一些农活。在干活的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体会到了农民伯伯种植粮食的辛苦。所以,不管是在学校食堂吃饭,还是在家里吃饭,我都从来不会因为饭菜不好吃,也不会因为没有胃口,而就去浪费粮食,就去倒掉它们。我一直觉得这样的行为是可耻的。在这里,我也想向各位同学提几点小小的建议。
第一点,我建议同学们,可以去田地里体验一下种植农作物的全过程,亲身感受一下这其中的艰辛和不易。
第二点,我建议同学们,在食堂打菜的时候,吃多少打多少,不要一次性打那么多,吃不饱的话,后面还可以加饭,吃不完的话那就只能倒掉了。
我们的粮食,我们每天在食堂里吃的米饭,都是那些农民伯伯在火辣辣的大太阳底下,弓着腰驼着背辛勤劳作而来的。可是我们有一些同学,他们却不懂得珍惜,不懂得要去节约粮食。如果那些农民伯伯要是知道了,我们是这样浪费他们辛苦种植而来的粮食,他们该会有多么的伤心。要知道农民伯伯为我们国家做的贡献有多大,我们应该要尊重他们,学习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学会节约粮食。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要做到绝不能浪费一颗粮食,绝不能辜负农民伯伯的一滴汗水!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爱惜粮食演讲稿篇7
亲爱的各位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爱惜粮食,从我做起”妈妈每天都对我讲起。
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但我每天都害怕和妈妈一起吃饭,因为她总是爱唠叨,我从记忆中记起好像从小吃东西就快,那就免不了掉饭粒儿。记得有一次,我一跨入家门,就看到饭桌上摆满了香喷喷的牛肉米饭,迫不及待地脱掉鞋子,扑到桌前,抓起就吃。我继续狼吞虎咽地接着往下吃,碗里的海带丝真讨厌,我不由在碗里搅和了起来,哎呀!这可糟了,把米粒搅了一桌子,地上也掉了不少,妈妈赶紧把手伸过来,还好没有落在我身上。
妈妈一边数落我,一边去捡桌下的米粒,“天天说你吃饭稍慢点,别掉,你总是不改……”“粮食来之不易”,我不由小声说了一句,每天你都说这句话,烦不烦呢?我的嘀咕声被妈妈听见了,妈妈又在提着往日的话题,粮食是我们人类最重要的物质,如果每个人都像你这样天天浪费,算算一天要浪费多少?
听着妈妈的话,看着她那生气的面容,我想起了老师教给我们的古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要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现实生活中来,小伙伴们你们有这样的行为吗?行动起来吧,“爱惜粮食,从我做起”!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