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北京冬奥会6篇
想要将生活中得到的感受进行汇总,就必须好好写心得体会,一篇实用的心得体会是需要我们经过认真的斟酌的,合同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心得体会北京冬奥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心得体会北京冬奥会篇1
“鸟巢”“水立方”等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标志性体育场馆陆续“超级变身”,满足冬奥会赛事的需求,重新焕发光彩。冬奥会滑雪大跳台所在的首钢园区短短两年内实现“完美转身”:炼铁原料区变成北京冬奥组委驻地,精煤车间改造成国家冬季运动队场地;金安桥片区则化身为“科幻之城”。
在位于延庆赛区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工程建设中,建设方对雪道设计、山地建筑优化选址,大量减少了树木移伐和土方开挖回填量,这不但减弱对自然生态的影响,也节约大量人力物力。“简约”“绿色”的办奥理念巧妙地落地开花,成为现实。
在全球新冠疫情仍有反弹的严峻形势下,“安全办奥”成为筹备工作的艰巨挑战。北京冬奥组委与国际奥委会、世界卫生组织等成立疫情防控专项工作组,还协同国家卫健委等组建国内疫情防控专班和专家组,共同推进冬奥会疫情防控工作。
防疫措施“一馆一策、一场一策”精细化落地、ai机器人协助工作人员进行场馆消杀、多语种机器人代替嘉宾颁奖、创可贴体温计实时检测体温变化……无数细节既体现了疫情防控工作的周密细致,也体现了人性关怀。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之际,《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防疫手册》第一版正式发布,这本“参会说明书”详尽、细致,将为所有参赛运动员和冬奥会相关人员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
浓郁的“中国元素”在北京冬奥上将熠熠生辉。冬奥会火种灯设计借鉴吸收了西汉时期的长信宫灯;火种台的创意灵感源自传统青铜尊;冬奥奖牌采用中国古代同心圆形象,蕴含了“天地和·人心同”的深刻内涵。
北京冬奥组委采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启动“冬奥大脑”,实时统筹场馆联络、餐饮服务、医疗防疫、交通运行、天气情况等几乎所有信息,为参赛各方提供强大保障。媒体工作人员还可以依托vr、ar、5g云转播技术,给全球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中国古代文化和现代科技交相辉映,北京冬奥会注定是一场非常精彩的盛会。
“一起向未来”,冬奥会的口号凝结着人类共同面对挑战、奔向美好前程的希冀。北京准备好了,中国也准备好了!在冬奥精神的感召下,我们期待每一个人,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参与筹备的工作人员、参与报道的各国记者,都能共同携手,心怀暖意,驱散严寒,向着美好未来前进。
心得体会北京冬奥会篇2
今天,是一个特别而又紧张的日子。我和冰墩墩要参加在天庭举办的四年一度冬奥会之花样滑冰双人滑。
冰墩墩带着我来到天庭,只见一座金碧辉煌的冰场矗立在一片祥云之中。我们俩手牵着手走进了冰场,看见各国参赛选手都认真地做着热身活动,丹麦选手乐高英雄在拉腿、日本选手奥特曼在坐臀、美国选手钢铁侠在屈膝......
一阵铃声响起,比赛开始了。我和冰墩墩紧张极了,在选手区相互鼓劲。赛场上,一对又一对的选手优雅地表演着美妙的花滑舞姿,主裁判南极仙翁在认真地打着分。“下面请7号中国队选手登场!”冰场上的大喇叭播报声响起,我和冰墩墩对了对眼神,大声说:“加油!”然后充满自信地滑进冰场。
这时,《高山流水》的古筝乐曲慢慢停止。我们俩顺利完成了比赛。场上想起了观众们热烈的喝彩。
最终,我和冰墩墩获得了第一名!太高兴了,太兴奋了!
一天的比赛结束了,我和冰墩墩也要告别了。我们俩来到了冰墩墩的故乡四川,在那里吃了一顿美味的麻辣火锅,然后互道再见。
比赛虽然结束了,但是我和冰墩墩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也体会到了冬奥会花样滑冰的无限魅力!
心得体会北京冬奥会篇3
2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上,绚烂的焰火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升空,将北京的夜点亮。焰火带来了惊艳的视觉效果,燃放安全更是首要保障。“为确保焰火燃放期间场馆内人员及鸟巢附近建筑物安全,我们对焰火产品的炸开面积、升空高度、落火情况均进行了严格把关。”北京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危管支队副中队长宋洋介绍说。
为了呈现出开幕式上的焰火效果,鸟巢东侧湖景东路南北约500米以及鸟巢顶部钢梁分别架设了多处燃放装置,用于礼花弹及特效焰火的燃放。宋洋告诉记者,开幕式焰火燃放区域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时的燃放区域基本一致。建党百年演出时,经专家论证和现场环境评估研究确定的安全燃放标准,事实证明经受住了考验,因此被沿用至冬奥会开幕式上,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了更安全、更严格的调整。
“此次燃放仍采用了更适合鸟巢环境的5号和6号礼花弹,既做到安全第一,又保障效果精彩。落火高度要求不能低于80米的离地距离,在此之前火星要完全熄灭。鸟巢顶部装置的最小发射仰角保持在40度,个别产品提高到50度,地面装置则全部采取90度垂直发射,以确保落火高度足够安全。”宋洋介绍,自去年10月底北京冬奥会焰火保障组成立后,北京警方随焰火设计团队多次前往湖南、河北烟花产地,对产品的安全性进行实地审查把关。为确保鸟巢顶部装置在燃放过程中的稳定性,警方验收时,还专门组织专家进行了两轮满药量的安全性测试,以保万无一失。
燃放期间,鸟巢及周边180米半径范围内还采取了一系列安防措施:提前用苫盖防火布对周边建筑的外露设备进行防护,对鸟巢顶部约2万平方米的重点区域进行防火苫盖;消防部门在阵地周边配置了足够的灭火器材和应急救援力量;环卫、园林部门对阵地周边的绿化带及时开展湿化作业;公安、武警、街道和志愿者实施网格化管理,燃放期间对重点部位进行封控,防止人、车误入等。
“有了建党百年演出的经验,我们这次更有把握,燃放安全和燃放效果都要力求最好。”开幕式期间,宋洋就守在焰火阵地上。尽管心里有底,但她仍旧紧盯落火情况——火星多长时间落下来?在哪里灭掉?直到最后一场焰火燃放完毕,各个观测点报告平安,30分钟静默期后,专业人员入场完成哑弹排查,她悬着的一颗心才真正放下来。
一朵雪花贯穿整个奥运会开幕式中,从现场引导员手持的一朵小雪花到所有的小雪花汇集到一起融合成一个小雪球,这也象征着奥林匹克大家庭是由每个代表团融合而成。
这次的冰雪五环看点十足。从一滴水融化从天而降,化为黄河之水,不仅让人想起了黄河之水天上流这句古老的诗词。接着一块巨大的冰块从水中缓缓升起,伴随着过往冬奥会举办城市的历史,冰球运动员与影像冰球的互动,整块冰块渐渐碎裂,雕刻出一个“冰雪五球”,寓意打破隔阂、化解矛盾、走近对方、互相理解。
“国旗入场是奥运会开幕式的重要环节,它允许举办国去多用一些心思。”总导演张艺谋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56个民族的孩子簇拥着五星红旗走进鸟巢,“效果很好,这一次怎么办?我们决定从‘人民性’入手。”在张艺谋看来,场上的近200位代表是全体中国人民的缩影,他们站成两排,彼此间没有明显的分界,英模也在人群中,因为大家都是人民的一分子。“人民和国旗的近距离接触”这一行为本身没有“伟大的表演感”,却充满了极致的不可分割的深情,能直抵人心。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走过的冰雪雕刻的“中国门”和“中国窗”,全部取材于中国各地的经典传统门窗图案。
运动员走过的“中国门”,寓意中国人民敞开大门、欢迎全世界的朋友相聚冬奥。运动员脚下的“中国窗”,窗外是中国各地的大好河山、自然景观,表达“打开窗口看中国”的美好意向。
心得体会北京冬奥会篇4
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北京从此成为史上首个“双奥之城”。我怀着热切而激动的心情,与女儿一起早早地守在电视机前,翘首期盼着开幕式的大片开启。看完开幕式,整体感觉这是一场科技感最强、画面感最美的视觉盛宴,此刻的心情唯有用“激动、骄傲、自豪、超燃、荣耀”来形容,久久不能平静。
激动。
骄傲。
21时51分,开幕式过程中,最令我难忘的一幕是当激昂的《歌唱祖国》旋律响起,中国代表队387人进入会场时,运动健儿们身着火红的服装,信心满怀地踏入会场,部分人在一旁欢呼跳跃,满屏的中国红,这一刻超炫,将整个会场的氛围推向了最高潮,为中国健儿加油!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中国,我为生长在伟大的祖国而感到无比地骄傲,祝福祖国繁荣昌盛。
自豪。
在《未来的冠军》这个节目里,当我看到一群蹒跚学步的小萌娃们成为冰雪运动的爱好者,他们一次次跌倒、爬起,却始终欢笑着面对挫折;他们手持闪闪发光的“白鸽”,自由欢愉地奔跑,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体育场正中,组成一个心形,环绕在那片“大雪花”周围;他们自豪地放飞着和平鸽,像雪花一样璀璨,像星空一样自由,在全场跳来跳去,像打雪仗一样玩耍,整个场景充满着浪漫和正能量。我想,中国有信心有底气让这么多的民众一起参与这样的盛会,让14亿中国人民自由自在地翱翔在广阔的天空下,幸福地生活着。我为生长在这个优秀的国度而感到自豪。
超燃。
以“二十四节气”为理念的倒计时短片,“破冰”而出的冰雪五环,低碳环保的点燃主火炬仪式……整个开幕式讲了一句话:全世界不同的雪花汇聚在北京,成为一朵人类共同的雪花。这些精彩的场景都是由超燃的科技来实现的'。而我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政企线的湖南联通工作人员,深知中国联通作为冬奥会官方通信服务合作伙伴,为这些超燃科技提供了硬核的通信技术加持,特别是在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两地三赛区87个场馆以及连接场馆的道路实现5g网络全覆盖,打造了“智慧观赛、智慧办赛、智慧参赛”三大场景十大应用,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科技的硬核实力,心中充满了自豪!今后,作为湖南联通政企行业的一员,我一定要在赋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中充分发挥中国联通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优势,担当国家队、主力军、排头兵,赋能千行百业,为湖南数字经济发挥领头羊作用,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荣耀。
今夜的北京,是全世界最耀眼的星星。祝2022北京冬奥会圆满成功!祝中国健儿勇夺佳绩!祝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心得体会北京冬奥会篇5
奥运赛场上的全面崛起,中国奥运健儿用奥运精神托起了中国人追逐奥运的梦想,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世界荣光。我们崇尚这份荣光,更应汲取这份荣光蕴藏的强大精神,向备战冬奥的运动员和建设者学习致敬,积蓄“冬奥”力量,为逐梦新征程、奋进新时代强基赋能。
蓄满“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信念之力,砥砺“逐梦”铿锵步伐。执着的追求是通达梦想的阶石。从中国恢复在国际奥委会上的合法席位,到许海峰一声枪响实现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再到今天中国在国际奥运会上地位举足轻重,这些伟大历史成就的取得无一不是无数中国奥运人矢志追求奥运梦想的结果。理想信念是执着追求的动力源泉。在逐梦新征程中,党员干部尤须常吸理论之“氧”,补足精神之“钙”、坚实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夯实理想信念的“压舱石”。坚定的意志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是克难制胜的重要法宝。要把不断增强意志力作为我们的终身课题,做到在打击面前不退缩、困难面前不屈服、挫折面前不低头、失败面前不却步,在干事创业的实践中坚定信心、笃定前行,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蓄足“宝剑锋从磨砺出”的笃行之力,汇聚“逐梦”强大动能。宝剑的锋利源于不断磨砺。每一枚奥运金牌的背后更是饱含着奥运健儿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磨练。“哪有什么一战成名,无非都是百炼成钢。”新的长征路上,还有许多未知的“娄山关”“腊子口”待我们去征服。这更加需要我们学习奥运健儿十年磨一剑的吃苦精神,潜心磨炼,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熬得住孤独,在一线历练中砥砺“为民情怀”,在摸爬滚打中锻造“不屈脊梁”,在风浪考验中淬炼“斗争风骨”,在经历风雨、战激流、闯险滩中茁壮成长,磨砺干事创业的初心和担当时代重任的铁肩。
心得体会北京冬奥会篇6
本届2022冬奥会开闭幕式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表达,以“简约、安全、精彩”为创作原则,立足于从全世界的角度展望美好未来。
张艺谋导演用了一中一西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思路——李白的诗“燕山雪花大如席”和西方俗语“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是相同的”。
“希望通过一朵雪花来传递人类共同的情感,没有两片雪花是相同的,但今天大家汇聚在北京,共同成为一朵璀璨的雪花,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的理念,和‘一起向未来’这样人类共同的情感。”张艺谋导演认为,2008年的那次奥运会是第一次有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平台和机会,所以当时用大规模的文艺表演去表现中国五千年的文明。“要展示我们的历史,我们的传统,走过的道路,从29个‘大脚印’开始。”
“现在不一样了。我觉得现在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我们中国人的形象、还有国家地位的提升,方方面面都跟过去完全不同了。”从“我”到“我们”,从“讲历史”到“向未来”,张艺谋表示,这背后当然是国家实力和地位的提升,中国人自信心的提升。随着国家的强大,在我们被世界逐渐认可的同时,世界的各个国家也在认可我们中国。所以这次,2022年冬奥会的要求是“简约、安全、精彩”,闭幕式也将以此为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