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心得体会8篇
通过写体会,我们才能更好的抒发自身的感想,心得体会是可以把学习或者生活中的反思内容用文字书写下来的重要文体,下面是合同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力量心得体会8篇,感谢您的参阅。
力量心得体会篇1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疫情,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打响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成果。在全世界携手抗击疫情主流中,中国秉持天下情怀,以实际行动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担责尽责,彰显了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守道义的大国担当。
抗疫斗争历程艰难,但中国速度和规模惊艳世界。10 多天先后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1 个多月口罩生产能力提升480%;一夜之间 14 亿人居家隔离;1 个月内初步遏制湖北武汉疫情蔓延势头,2 个月左右将本地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3 个月左右取得武汉湖北保卫战决定性成果。我国在完全没有疫情预案的情况下,反应迅速让世界惊叹。这印证了我国强大的治理能力和综合国力,也启示我们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大力发展经济,不断强基固本。
病毒疫情来势凶猛,但中国核心和人民势不可挡。面对疫情,党中央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因势利导部署抗疫策略,展现出党中央的硬核领导力量。同时,广大医务人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击,全社会扛起责任,奋力攻坚,展现出人民强大的后盾力量。这是我国的制度优势的体现,更是全国人民顽强不屈的优秀精神的发扬。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持党的领导,都要发挥人民群众和优秀精神的强大力量。
防控形势复杂多变,但中国方案和智慧卓有成效。面对疫情,我国审时度势,先后采取了从武汉封城等超常规防控措施到分区分级防控、推进复工复产及做好六稳六保的常态化策略,成为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展现了中国智慧的生命力。这既彰显了中国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也启示我们要坚持发扬改革创新精神,以改革之力推动现代化建设。
全球疫情持续蔓延,但中国科研和援助贡献巨大。我国本着公开、透明、负责的态度,第一时间、毫无保留地向世界各国分享中国科研发现的病毒基因序列、诊疗方案和网上救治经验,还克服自身疫情防控巨大压力向200 多个国家地区提供医疗物资救援,这些都诠释了我国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愿望、决心和行动,也彰显了我国和衷共济、爱好和平的道义担当。在全世界携手抗击疫情、合作复苏经济的主流中,我们更要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应对人类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砥砺于磨难,成长于斗争。这次抗疫斗争伟大实践中,中国人民用实际行动所展现出来的精神品质、思想境界、胸怀格局,展示了大国担当。经此一役,中国人民在任何困难面前都会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面对未来,做好自己的事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我们就一定能一往无前、无往而不胜。
力量心得体会篇2
民族凝聚力震撼全世界。当疫情在武汉爆发并迅速扩散全国的时候,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什么是号令如山,什么是奉命唯谨,什么是中国速度!在国家号令之下,全国各地医疗队紧急集合,整装待发,火速驰援;全国各地,上到省市,下到乡村,两天之内全部封闭,在此之际彰显了中国人民令行禁止的团结;仅仅十天!拥有两千多床位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拔地而起,深深地震惊了全世界。这一幕幕无不显示了如今中国强大的力量。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一批又一批的逆行者,前仆后继,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生命防线;位卑未敢忘忧国,回收废品的老人,捐款一万元,请求不要报道自己,一句“国家有难,我要出份力”感动了多少人;不知疲倦,昼夜抢建火神山、雷神山的一个个建筑工人,他们用行动传递着正能量……。就是这样一个个承载着抗疫信心与动力的中国人,以信念、行动展现了令世界叹为观止民族凝聚力,演绎了一场在抗疫战争中反败为胜并迅速满血复活的传奇。
力量心得体会篇3
防“疫”有方,人间有爱。虽然“疫”无情,但人间有大爱,无数的医生、警察、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是在逆行中细致周到的服务,目的是为了守护更多人的健康。要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更是彰显党员干部的责任和当担。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自己也有家人,也需要照顾,但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只能舍小家为大家奋战在最需要的前沿,守好属于自己岗位需要的“阵地”,在坚守“阵地”上的同时,已把群众当亲人,“微笑式服务”已经成为一线防疫工作者中最靓丽的风景线。做好防“疫”工作是全社会的责任,也是千万户共同的责任。也许因为某一户有外地回归人员没有及时到社区、政府进行登记,在社区工作者走访中排查出来了,就有可能多次上门查体温,询问自我隔离情况,这时就需要群众多理解多包容,毕竟在“疫”前没有特殊,也没有例外。同时,通过开展送家书,说一句暖心的问候,拉近与自我隔离人员心与心的距离,彰显人间大爱。
和平,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应对全球性安全挑战,在国际舞台上担负起大国责任让和平之光早日驱散战乱的阴霾,铸剑为犁、永不再战。
力量心得体会篇4
近日,意大利外长迪马约在同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通电话时提出这样的请求:“意大利面临医疗物资和设备短缺的困难,希望中方帮助解决燃眉之急。”随着全球疫情形势的发展,很多曾经给中国捐助过的国家向中国提出了援助请求。“中国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必要的援助”,“投桃报李”、共同战“疫”是中国给出的答复。一句简短的答复,我们看到了中国在共同战“疫”中彰显的“大国风范”。作为组工干部,应从中细细品味,在新时代接好“大国风范”这一棒。
接好“大国责任”这一棒,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信念。面对疫情这个共同的敌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含义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真切。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村,抗击疫情是全世界人类面临的一个共同挑战,需要各个国家携手应对、加强合作、共同去攻坚克难,共同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为此,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中国向全世界郑重承诺:及时向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组织通报疫情信息,加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和全球卫生安全。“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组工干部当接好“大国责任”这一棒,在疫情防控面前迎难而上不言难、知难而进不畏难,坚韧不拔;继续坚守岗位,始终奋战在抗击疫情的前沿阵地,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放在心头,把遏制疫情蔓延扩散的责任担在肩上,做到疫情不退决不收兵。
接好“大国气度”这一棒,涵养“我自横刀向天笑”的风度。在新冠肺炎疫情这场灾难面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成为一座孤岛,对世界各国的疫情防控能力都是严峻考验,只有世界各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共同战胜当下面临的难关、困境。在这场疫情面前,中国有信心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也有能力为全球战“疫”作出中国贡献,更能够为世界抗“疫”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就是独属中国的大国气度,这是源自于以和为贵、海纳百川的中华民族历史传承,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硬核”实力。一元复始,岁月如歌;万象更新、未来可期。组工干部当接好“大国气度”这一棒,要涵养组工干部该有的风度,面对群众对隔离、戴口罩、测体温等的不理解,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去向他们解释疫情的严重性,把自己的“风度指数”换成群众的“幸福指数”,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接好“大国担当”这一棒,练就“宝剑锋从磨砺出”的本领。中国担当,不仅表现在疫情防控中的统一指挥、统一部署,更表现在中国在当前世界舞台上参与全球战“疫”。一方面,自战“疫”打响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解放军、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群众、志愿者都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践行初心使命,“舍小家为大家”。另一方面,党和政府至上而下采取强有力的防控措施维护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积极地为世界公共卫生事业作贡献,向世界各国展现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中国精神、中国担当。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组工干部当接好“大国担当”这一棒,在疫情面前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心无旁骛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平凡的岗位展现自己不平凡的价值;采取更果断、更有序、更科学的防控措施,攻破疫情防控的层层关卡,巩固战“疫”成效,开拓出组工担当新天地。
力量心得体会篇5
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它让人们学会了关心和爱,让爱的火炬不断传递,并激发出更广泛更深沉的爱。
爱自己,你会认真学习,朝气蓬勃;爱他人,你会乐于奉献,不怕吃苦;爱祖国,你会理想远大,服务社会;爱生活,你会用于挑战,热爱人生。当我反复读完《让世界充满爱》这本书后,我深深感动,书中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扣人心弦,让我再一次感到爱的力量。人生有一种潜在的、不可丢失的力量,那个力量是伟大、勇敢、坚强甚至可以说是:舍生忘死……你若失去这种力量,那将是人生最大的可悲。当你将面临一场无情的大火时,你可以逃亡,可以找一处栖身之地而袖手旁观。可为了孩子,为了更多人的生命,你会奋勇向前去营救,因为你拥有爱的力量。
爱的力量可以把你从“黑暗之谷”走向“光明大道”,爱的力量可以使你从死亡中“重生”,爱的力量可以使你在生与死的抉择中不低头,爱的力量可以点燃你幸福欢乐之光摧毁你心灵中的悲伤哀痛。天涯海角,那爱的力量将永远伴你行。
力量心得体会篇6
?一个微笑的力量》是我在《读者》上看到的印象最深的一篇。说是“在澳大利亚的悉尼港东部,有一处临海悬崖,站在悬崖上,遥望碧海,海鸥欢快的歌唱,在野花的芬芳中回响。”可这么一处美丽的地方,竟成了跳海自杀者的“绝佳选择”!成了“自杀崖”!不知道这是不是这美丽之崖的悲哀?或许问题不是出在这处崖上,而是我们人身上?
生活当中,有很多种关系,上下级,父子,母女,同学,同事等等,在这种关系当中的双方,碰到了对方,都会是有笑容的。而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种关系是每个人都拥有的,那就是陌生人。不问我们认识几个中国人,能认识很多同在一个镇的人就算是他的记忆力超群了。本来我们人的大脑也记不住那么的东西,记住该记住的就是一个定理。我们认识的人,我们会给予他们微笑和关怀,如果遇到了一个陌生人,我们又是怎么对待的呢?我想,大多数人会说:“我又不认识他,我对他笑,对方还以为我哪根筋搭错了呢。”起初我也有这么想过,之所以说有,是因为我没深思过怎么对待跟我们擦肩而过的人。之后因为一些小插曲,让我意识到,你给别人一个微笑,你就是被人的天使,会温暖对方的心一辈子!如果是在对方需要这个微笑的时候,你在不经意间给他,或许无心插柳柳成荫,本来对这个世界充满绝望的时候,是你让他觉得这时间还是有温情在的!你无意给他点燃了一盏明灯!何等的功劳啊!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基于自己的亲身感受而言。尤记得20xx年xx月xx日开始,我就在找兼职。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西饼店。那里的店长很年轻。店长在给我分配任务的时候,脸上是一直带着笑容,这我现在还记得她笑起来的模样——两个小酒窝,很甜美。在西饼店做了一个月后,我接受了一份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兼职——辅导老师。记得第一次上班,送学生回家后,我就急忙赶公交车回校。(身上没带够钱)学校是在10点就关门。从学校到上班的地方要做40分钟,如果堵车要一个小时。不巧的是,我像个倒霉蛋一样先是坐返了车,之后又在下车的地方在雨中等了半个小时。在那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周围人烟稀少,真有种被世界丢弃的感觉。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最后一辆公交车终于被我等到了,当时我是这样上的车——车子还在离我有十米远的距离停下来了,因为没有明显的公交指示站牌。可喜的是,那辆公交车停下来了,好像在等人,越来越近的时候,我知道了,是在等我。我对着司机说了声“谢谢!”我从微弱的淡黄色的光中看到了他给我的微笑。虽然当时身上已经很冷,可我的心是暖的。真的要谢谢他们!谢谢这些给我力量的可爱可敬的人!
微笑的力量真的是无穷大,大到让有些人不能够理解!我的经历虽然不比文中的`他们那么绝望的想到以死来解决自己的生命,但我只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或许你和他不不认识,但如果碰见了,请给他一个微笑。佛说:五百年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请不要浪费了你前世几百次的回眸。让我们的生活中多一些微笑吧!于你,笑一笑,十年少;于他,记你点滴当泉报;于我们,何乐而不为?
力量心得体会篇7
云南一位县级领导在教育局工作的时候,有幸和张老师有了面对面的接触。
2008年香港教育工会组织了“向张桂梅老师学习分享活动”,一行30多人到了儿童福利院看望张桂梅老师。
香港教育工会的副理事长李副秘书长临行前,特意递了个信封给这位领导,说“张老师身体虚弱需要加强营养,建议每天喝袋牛奶,但没有冰箱牛奶不易存储,上半年我给了她3000元嘱咐她买个冰箱,昨天去她住房看没有买,这笔钱都用孩子们身上了!这里面有2600元,请你在张老师搬到新的儿童福利院时,帮忙用这笔钱给她买个冰箱,拜托了!”这位领导深深地感受到了李副秘书长的用心良苦,接受了这个重托。
可还没等到张老师搬新家,组织安排这位领导到了新的岗位,临行前他到儿童福利院看望张老师,一是辞行,二是把李副秘书长的心意告知张老师。他诚恳地对张老师说,“请您不要辜负李副秘书长的心意,一定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这笔钱只能用来买冰箱……”再三嘱托后便离开了。
半年之后,这位领导到新福利院看望张老师,发现宿舍里除了原有的书和物件外,没有看到冰箱的影子!“牛奶只是我喝,孩子们却没得喝,我怎么能喝呢?”张老师说到。
后来知道张老师把钱用在购买孩子们的生活用品上了。这位领导深深地自责,觉得辜负了李副秘书长的重托!耳边回响起秘书长的话“张桂梅老师的身体太弱了,她的工资不用在自己身上,连我们寄给她买药的钱,她也用在孩子们身上了,请你给她买个冰箱,华坪天气热,鲜奶必须放冰箱保鲜,希望她能每天喝上一袋鲜奶。”
万般懊悔之后,这位领导陷入沉思,每天喝一袋牛奶于常人不过是平常之事无可厚非,况且身体健康需要,张老师却视为奢侈,孩子们有的她才能有,有人说张老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真诚赞同。
力量心得体会篇8
?当下的力量》这本书我读完的感觉就是,这是一本要静下心来,用心体会的书。他的每一句话都需要我们细细的品味,才能得到我们自我的体会,然后我们才会由这本书得到关于我们如何对待过去、此刻和未来的一些想法。同时这本书,也不是很容易理解,许多语句都是比较晦涩,比较需要我们深入理解的,可是一旦我们理解这些有点深奥的语句,对于我们的内心都是深刻的震撼。
由于我们总是习惯于理性思考、喜欢用脑子,也沉溺于过去的.经验构成的小我的自我认同,还有在现实社会的压力下我们对未来的期许,所以活在当下不是那么容易。“如果没有东西能够给他们真正的成就感,那么他们还有什么能够去拼搏呢”“事物和生活条件能够给你欢乐,但它无法给你喜悦。喜悦是你内在宁静状态的关键部分。它是你的自然状态,不是努力才能获得的。”
最打动我的是第84页的资料,上头提到,此刻的人总是在等待,他们等待愿望实现的那一天,以为那样自我就会幸福了,实际上他们是在拒绝当下。
对啊,我们总是推迟了自我欢乐的时间!我以往想过,当我得到某个工作我必须是最最开心的人了,那时我必须会每一天很满足;我以往想过,当我得到某个人的爱的时候,我必须要好好珍惜,那时我必须会很幸福;我以往想过,如果我此刻有了什么东西,我会多开心啊,我必须会是最知足的人,可是此刻呢,因为我没有得到那个工作、没有得到那个人、没有得到那个东西,所以我此刻怎样也欢乐不起来,或者说我有什么理由欢乐呢,那么多的愿望都没法实现。
之后,我得到了这个工作、得到了这个人、得到了这样东西,可是我一点也没有想象中的欢乐和幸福,烦恼依然存在,我仍然不开心。所以我又在想了,我此刻不欢乐是因为我还没有得到其它的东西,如果我得到了更多的东西,那么我那时候才会幸福。
以前的我就是这个样貌拒绝当下的,生活在等待中,读完这本书,我的体验是:人变得沉稳,不再那么焦躁了,不再因为后悔过去没有做好的事情而耗费情感,也不再为不可预知的未来产生焦虑、不安、害怕。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活在当下的重要,让我明白下一秒的重要。我理解的当下就是理解此刻的自我。我明白做到这点很难,可是我会努力去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