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美术的心得体会优质5篇
内心有了新的感悟时就可以及时写份心得体会,体会就是心有所感,要结合个人经验来记录,下面是合同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画美术的心得体会优质5篇,感谢您的参阅。
画美术的心得体会篇1
通过小学美术新课标的学习 ,我深刻认识到《全日制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开始新一轮改革,至今已经十年了。相比20xx年颁发的课标实验稿,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总方针与主要内容没有大的变化。比较旧版实验稿,《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xx版)》方向更明确、文本更精练、内容更具体,表述更理性。修订体现了美术教育专家学者在美术新课程实施若干年后,对课程标准的重新梳理,并在反思的基础上明确了发展方向。学习了一些专家的观点后又通过教研室安排的美术新课标培训,更为清晰地认知和把握修订后的美术课程标准的宏观定位与具体内容。
一、结合教学经验,谈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的具体认识。新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在价值观上为了学生,在伦理观上尊重学生,在行为观上依靠学生。
(2)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观。在互相交融中寻求理性与情感的协调,让她们能够更多地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对立。
(3)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生态观。打开我们的.视野,把对教科书的关知识与技能,学习美术欣赏与评述的方法,了解美术基本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努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4)创新与发展的课程实施观。发挥教师和学生在课程中真正有效的作用,从原有的状态下解放出来,共同成为教学的主人。
(5)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体现科学和开放的精神,使所有的人都能够分享多样化二不是单一化的管理和决策。
二、在课程培训中对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有了新的认识。
教学大纲相比较,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建议性”的,更多地关注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而后者则是“指令性”的,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教学大纲过多强调学科的本位性,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课程的多样性和综合性不足。
在具体的美术教学中,我们应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突破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善学习方式、加强评价体系的改革、拓展课程实施空间。教育和从事教育的人们要从人未来发展的骄傲度来看代教育的意义,以学生的个人成长作为教育的出发点
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我们以前基础教育的弊端之一,但是进行改革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要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是美术学习的基础,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适当地降低其要求和难度。
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部分进行描述时,中间的过程与方法是最主要内容,只有抓住了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才能得以发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才能得心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的增长和情感态度的培养都在学习活动的参与和探究中实现的。
美术学科它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有直接和暗含的关系因此,它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把美术学习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可以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人类,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情感,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联系,从而更好地学习美术。这就要求我们美术教师必须重视文化学习,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不仅是一名美术人,还应该是一名文化人。美术教师应立于本地区自然风景、民间文化特色,开发有本地特色的课程资源。
以上这些就是我学习的心得体会。美术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美术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那么我们美术教师因该面对全体学生进行美术素质教育,而不是针对少数美术特长生和高考班的专业美术培训,我们广大基层美术教师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全体学生的美术教育上,不要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或者所谓个人成绩而忽略了自己的基本职责。
画美术的心得体会篇2
近期我参加了县组织的小学美术新课标教学研讨会,会上组织了两位教师的示范课,说课,还有专家讲座。通过美术教育,我们可以有效的促进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人文意识。这首先我们就要努力通过各个方面的学习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文意识,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如果我们老师不具备人文意识和素养,就不可能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向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其实,不要将美术教育视为单纯的技术训练,不要将美术从丰富的人文背景中剥离出去,再次要高度重视美术作品的鉴赏,理解发掘人文。这一活动一般在教学欣赏、导入上运用,在课堂中尽可能让学生接触感受最大限度的信息量,课堂中所学的任何东西,都应视为浩瀚的人文海洋中的几个小岛,通过这些小岛,他们接触的应该是人文精神的海洋。但在不同领域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时间的安排,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及“设计应用”领域中不能放弃对学习技能的探究性学习及技能训练。
新课程的另一重大举措就是该以往的授之于鱼为授之于渔。转换课堂角色,改变往昔以师为主生为辅的教学模式为以生为主,师为辅的过程,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导地位。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主,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增强学生主体人格。而美术本身的性质了本学科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尊重和爱护学生,要承认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差异无好坏之分,它代表的是人的多样性,在课堂上,差异是一种资源,不同是一种财富,这在课堂交流讨论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当然,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对学生的学习采取放任自由的态度,我们应该作为主导,起向导,顾问作用,指导学生快乐地成长。
每次学习课标,每次都有新的感悟和体会,感受到了我们这集体的温馨向上的力量,在学习完课标走下楼梯的瞬间,突然,有三个元素涌上心头,在这一空间,我,学生我将如何来引领他们?如何让他们喜欢上我的美术课,我并不希望他们各个都成为画家,当然,这也是不可能的,我只希望是他们爱上我的美术课,爱上每个欢乐的40分钟。
画美术的心得体会篇3
12月9日,在御碑楼小学参加了泰山区教研室举办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有幸听了刘斌老师和刘凯老师的两节课,通过研讨与交流,使我受益匪浅。这两节课都是手工课,都设计了名作欣赏。学生通过观察对比,欣赏感知,了解了陶艺的基本知识,感受到了泥条造型的美感,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生在探究体验,合作交流中掌握了搓泥条及泥条盘筑成型的技巧和方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究、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感知,大胆的创造,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从中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在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陈旧教学模式,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探究、合作式教学,深受学生喜欢。
?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要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两节课就通过欣赏感知、参与体验、深入探究、合作交流、大胆创造、展评几个环节,引导学生科学而有序的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使课堂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很好的体现了美术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能把学生视为活动的主体,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环境中,探究发现、获取知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为学生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学习和实践的空间,加大了人人动手、动脑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从感受——认识——实践——再认识这个学习过程,对泥条盘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充分发挥了学生潜在的创造性,创造出了实用、美观、新颖的生活用品。总之,这两节课的教学设计,对新教材的理解和实施比较到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观有所体现,使学生能够在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中探究、合作学习,基本做到了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进行教学活动。
画美术的心得体会篇4
夏日炎炎,不知道在家的你们在做些什么?我可正在艺术的海洋里慢慢遨游。
一晃,今天是美术培训的第三天了,三天的时间让我长进不少。昨天是痛并快乐着,我们把物体请进了教室,在室内写生,这对我而言好有挑战性,照着实物画已经难得不行了,还要从不同的角度取美点而画,那是难上加难,上午我们画饮水机,饮水机我每天都看到,可要把它画下来还真不易,而且还是水墨画呀。看着其他老师自如地挥洒着毛笔,我是一点感觉都没,没办法一狠心就动笔画了,我画的饮水机,估计没人看得懂(除我自己)。这是失败的一次写生,不过从中我似乎悟出点什么,可又说不清,大概是性悟不高吧。后来画铁树,有了上一次的经验我好像有点感觉的,但又不会把握,在朱老师的加工下,算是完成作品了。我们又画了平时不惹人注意的盆载栽的枯树,“枯”是什么感觉呢?经朱老师用枯笔一画,咦,神了,真有那韵味了。枯树、古老城墙不正寄托着希望吗?
今天更是高难度的挑战,画人物,画墩煌佛像,我拿着一张墩煌佛像图画不知如何下笔。朱老师总说大胆画吧,你们都是不错的,我不太自信地画着,画好后自己看了都发笑,那是佛像吗?是木头人差不多。但是朱老师却说还行,我当然知道他是在鼓励我,而后就用我的画作样本讲解该怎么画好要点,朱老师他大笔挥几下,再用枯笔一钩,把那墩煌佛像画活了,再用颜料一衬托,那种斑驳、古老的味道一下子出来了,真得太美了。
如果你没去过墩煌,那请到我们教室走走吧,你肯定能感受到墩煌那博大精深的文化;如果你没见过水墨画,那也请你来我们教室看看吧,这里的整墙水墨画,一定能帮你对水墨都有所了解。
明天要到莫氏庄园写生了,我知道其中的难度不言而喻,但我还是期待着明天的到来,水墨交融这种感觉真得很好。
画美术的心得体会篇5
上周我有幸参加了庐阳区组织的音乐美术教师培训,培训时间是4月23、24两天,培训地点在合肥师范学院。上午八点二十举行了开班仪式,相关领导发表了讲话并合影留念。下面我就此次培训的具体情况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节课是教院的卫萍老师为我们做了一个关于教师心理健康调适的辅导,主题是做一名健康快乐的教师!告诉我们如何进行心理健康调适的策略。卫老师首先公布了目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接着通过很多具体方面,比如合理饮食、调节认知和情绪、如何合理的宣泄情绪、个人修养的提高以及学会宽容与合作,告诉我们如何成为一名心理健康的教师。这样的心理辅导讲座紧密联系教师群体的普遍职业特点,对我们一线教师帮助很大,我也深深感受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尤其是教师这个群体,平时教学任务繁重,面对越来越复杂的教育现象,内心时常感到压力较大,时间久了,心理健康也会受到影响。而教师又是个育人的主体,如果教师自身心理存在问题,那么将直接对他的教育对象(学生)产生不良影响,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每个人重视。有句话说得很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承载着教书育人的责任,既要有扎实渊博的学识,还要有能够感染学生心灵的人格魅力,这就需要教师塑造自己健康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健康、长远的发展。我的个人感受是,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个人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职业幸福感的获取,而且是一个高素质教师的必备素质,它关系到学生健康、长远的发展。
第二个讲座是关于中小学美术教学的研究,说的都是美术理论,说实话我感觉内容平淡而陈旧,与我们一线美术教师的教学相距甚远。其实当我临时接到要占用周末两天休息时间来培训的通知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好不容易期盼来的周末又不能休息了,但转念一想,既然是培训,对我们应该也会有帮助的,所以又欣然接受了这样的事实,我期望着能有所收获,但下午这个课程显然让我很失望,所以就不多说了。
第三场讲座是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郝蔚舒老师给我们讲解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内容针对性强,她强调了美术教学的三大课前准备工作:1、钻研全部教材;2、了解学生、分析教学对象;3、物质准备。她还指导我们如何制定教学方案,并且指出很多美术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出现的三大问题,比如:教学目标分类混乱、课题教学目标与学科课程标准混淆、表述存在错误等,这些问题的指出很到位,让我受益匪浅。
第四场是合肥师范学院教育系的李继秀教授带给我们的精彩讲座,她主要谈听课与评课的有效操作。这个主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每学期各个学校都大力推行各类教研活动,教研氛围愈来愈浓,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但听课评课这块的教学研究却有些盲目,很多教师听课的时候抓不住要领,缺乏对课堂的深刻思考;而评课大部分时候也显得过于潦草,要么尽说好听的,要么说一些笼统模糊的套话。上课的老师压力很大精神紧张,课堂变成教师表演的舞台,追求华丽、个性,而疏忽了课堂教学艺术的真正归宿应该是学生,没有真正贯彻听课研讨的实质精神。李老师生动而到位的讲解让我知道了听课评课的准备,理解了现代教学观、现代师生观、学生观、学习观以及教学观,这些都是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尺。另外,听课之前还要熟悉所听课程,把握教材,了解有关教改的信息,做好听课的心理准备,客观公正的给予评价,因为,评价不是为了甄别优劣,而是为了促进教师的发展,促进教研的发展。
此次培训总体让我感觉很有意义,也让我收获很多,感谢上级教育部门给予这样学习的机会,也感谢给我们上课的几位专家教授!最后用一句话概括:做一名快乐的教师,做一名善于思考的教育工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