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先进对标榜样心得体会8篇

时间:2023-01-28 18:05:29 分类:心得体会

可以将学习的知识条理化、加深印象写篇心得体会,想要更好地分析内心感悟,体会是最佳的记录方式,以下是合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争先进对标榜样心得体会8篇,供大家参考。

争先进对标榜样心得体会8篇

争先进对标榜样心得体会篇1

用榜样的力量涵养“初心”

近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广播电台播放《榜样4》专题节目,用平凡的故事讲述深刻道理,用先进事迹诠释党的崇高理想,引领广大党员群众向榜样看齐。榜样的力量从何而来?来源于榜样对初心的坚守和践行,来源于始终不忘为民初心和使命。榜样的事迹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感动,更要用榜样的力量涵养“初心”。

时间砥砺信仰,岁月见证初心。大湖鸿雁唐真亚、环卫天使李萌、扶贫“硬汉”隋耀达、揽月“天团”嫦娥四号任务群体代表,每一个榜样背后都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都有一颗坚如磐石的初心,都有一股坚不可摧的力量。我们需要榜样的引领,需要榜样的力量,需要榜样的精神,才能在新时代阔步前进。

争先进对标榜样心得体会篇2

黄大发是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村原党支书,从上世纪60年代起,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历时36年,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凿出一条长9400米的“生命渠”,结束了千百年来滴水如油的历史。

“当代愚公”敢于担当,勇于探索。童谣里都唱出因无水而发展艰难的无奈,草王坝村成为了贫穷落后的典型。当大家都沿袭着贫穷的命运却无力反抗,黄大发立志拔穷根,提出修渠引水。这样艰巨的工程不被大家看好,甚至亲舅舅说如果他能干成,手心里面煮饭给他吃。在大家的普遍不看好的情况下,黄大发愣是敢说敢做,并不断地想办法努力团结村民们争取支持,努力跑外援,解难题,带领乡亲们在悬崖上打通了一条引领脱贫致富的“大发渠”。

“当代愚公”善于学习,不断精进。只有小学文化的黄大发被公社选取担任水利辅导员。主要任务是学习基本的修水库、测量沟渠知识,并监督各公社的水利工程进度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愚公精神。黄大发在水利站学习时很勤勉。他买了新华字典,一个字一个字地认过去,硬是克服了自己文化程度的局限,系统地参加了如工程如何测量、用料如何夯实等水利知识培训,对分流渠、导洪沟的常识也有了系统了解。

“当代愚公”心怀大家,计利千古。儿子黄彬全说“我初中毕业就回来在村里当代课老师,一个月工资90块,太少了,我就跑到外面做工,一天至少也有50块钱。但是我爸没过几天就把我从外面叫回来了,说村里缺老师,不让我去打工了”,但他懂得“爸爸是为了村里孩子们的教育考虑”。遇到渠上要用的炸药不够,申请拨款还要耽误几天时间的情况,黄大发就自己跑到信用社,以个人名义贷款8000元,把买炸药的钱补上。

“当代愚公”坚韧不拔,勇敢无畏。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奋斗在修渠一线上,从不怕苦畏难。修渠的悬崖险峻高耸,一旦落下性命难保。而他为了引水,为了不辜负乡亲们的信任,甘愿拿命换。他说:“刘胡兰啊、黄继光啊、董存瑞啊这些先烈在战场上,去堵枪眼的事都要做,就别说下悬崖要怎么做了吧。”

黄大发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无悔奉献于草王坝村,不畏艰险、克难攻坚,以愚公精神打造一条引领脱贫致富的“大发渠”。

争先进对标榜样心得体会篇3

10月22日下午,单位组织全体在职党员集中收看《榜样4》,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看完了整部片子,带给了我深深的感动和不断前进的动力。

争先进对标榜样心得体会篇4

昨日,央视播出了专题节目《榜样4》,在基层掀起了一股学榜样、践初心的热潮。片中,一个个平凡的人物,铸就着一个个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被人亲切地统称为“中国梦”。

梦想乃人生之志向、之目标、之信仰,有梦则有源源不绝的力量奋勇向前。

人都应当有梦。古人云“人无志,非人也”“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者”“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做人若没有梦想,就如同行尸走肉,没有灵魂,没有目标,即使忙忙碌碌却毫无收获。“无志者,天才可归于平庸;有志者垄亩亦可飞鸿鹄。”拥有伟大梦想、远大志向,并为之拼搏奋斗,岂不快哉!没有目标如同无头苍蝇,荒废懈怠,虚度光阴,真可谓“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你可以向生活低头,向现实妥协,却唯独不能抛弃梦想,唯有梦想为你指引前进的方向,为你提供前进的力量。今人也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有梦要趁早,早立志,立长志,常反思。年轻人一早树立明确的目标,才能行事果决,一往无前,而不像无头苍蝇乱转一通,蹉跎岁月。

“嫦娥四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州说,“小时候听老师讲起院士、科学家们的事迹,特别佩服他们,崇拜他们。没想到长大后,自己能够有幸和院士、科学家们一起奋斗,真的从心底里感到光荣。”幼时从崇拜到立志,不分昼夜,击败了一个又一个拦路虎,再到现在成为人民的榜样。立长志就是为自己立一个长期目标,超着这个方向不断进取,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古人说“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长立志”,今天立这个志,明天立那个志,碰到困难就重新立志,改弦易辙,这山望着那山高。立志一定要切实际,而不是遇到挫折困难就退缩想换个容易的目标,最终浑浑噩噩,一事无成。立志应志存高远,而不是好高骛远,怀揣符合自身实际的梦想,从而持之以恒的去打拼实现梦想。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应该有精益求精的态度和追求,你若得过且过,生活就注定还你潦草一生。

常反思是指,有的时候,梦想太远根本不可能达到时,则需要思考目标的合理性、可行性,适时调整方向,调整脚步再出发。有梦你就追,坚持追梦别怕痛。树立了远大的志向,付诸行动,追梦之路必定艰难重重,若是遇到困难便畏难退缩,则注定有志难酬。没有坚持,袁隆平就不会成为“杂交水稻之父”;没有坚持,中国“山寨”不会成为中国“制造”;没有坚持,就不可能成就发达便利的交通网络,就不可能实现“早上在温州吃肉汤糯米饭,晚上在重庆吃麻辣火锅”这等平常之事。要实现梦想,贵在坚持,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定力,咬牙坚持下去,一百里必将到达。

人生只此一遭,内心强大些,目标明确些,梦想远大些,努力拼搏些。有了梦想你就去追,不妨“年轻气盛”一些,莫等闲!

争先进对标榜样心得体会篇5

坚定信仰守初心。人生如屋,信仰如柱。老支书黄大发自23岁光荣入党并被全村推选为大队长开始,就决心为村民干三件事:引水、修路、通电,一干就是36年,把修渠引水、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的责任和任务作为心中第一信念。他干在前面、克难攻坚,让草王坝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全村群众高度认可的实绩谱写了为民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党员干部就应做到自觉坚定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做到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并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磅礴精神力量。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决不松懈动摇,始终受得住风险和困难考验,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践行宗旨守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守其初心,始终不变。老党员黄大发从入党并选为村支书开始,就始终把群众冷暖记在心里,把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挂在心上、践行在实际行动中,始终真情服务群众,实现了他对群众立下的“修不好我把名字倒过来写,我拿党籍来作保证,我拿命来换!”的铮铮誓言。广大党员干部无论身在那个岗位,都应自觉做到心中时刻装着群众,时刻为了群众,始终把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呼声为信号、以群众满意为目标,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在躬身为民中不断增添群众福祉。

实干担当守初心。担当是立业之基、成事之要。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老党员黄大发面对草王坝村山高地贫、缺水少钱的艰苦环境,没有认命,没有叫苦,没有退却,他毅然选择自学技术修渠引水,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在他的带领下,草王坝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党员黄大发为群众能吃上米饭、喝上清泉、过上好日子而事不避难,体现了共产党人敢于担当的勇气、敢于担责的精神,令人敬佩。当前,我们正处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广大党员干部就应树立敢于担当、实干苦干的精神,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矛盾和问题面前不推诿,在实干中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在实干中解决发展难题,用实干担当坚守初心、永葆本色。

争先进对标榜样心得体会篇6

看完了“当代愚公”黄大发的先进事迹,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时刻对标先进,学习先进,争做新时期艰苦奋斗的楷模。

做艰苦奋斗的楷模,首先要将艰苦奋斗的要求体现在思想上。历史和现实证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科学理论,它们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指导革命和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有了这个强大的思想武器来武装头脑,才能确定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才可以防止和排除种种错误思想、错误倾向和干扰,少走弯路并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做艰苦奋斗的楷模,要将艰苦奋斗的要求落实在工作上。共产党员要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坚持胸怀大局、立足本职、锐意进取、勇于开拓、乐于奉献。要认真履行《党章》规定的义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热情,融会贯通在具体工作和实践之中。要通过身边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活动,来加深对党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认识。要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事事处处表露先进性,聚精会神谋发展,一心一意干事业。做到“平常时刻看得出、关键时刻冲得出、危机时刻豁得出”,各项工作跑在前、干在先,自觉为群众作好表率。

继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是新世纪伟大实践的需要。今天艰苦奋斗,明天的事业就会更美好;世世代代艰苦奋斗不断前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艰苦奋斗精神,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并且坚持不懈的用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激励、鼓舞广大人民群众克服困难、振奋精神,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争先进对标榜样心得体会篇7

能成为院士谈何容易?没有真本事和创业精神,以及吃苦和怎么面对困境的毅力,想都不要想成为,科学界一颗闪耀之星。在袁隆平院士八十寿辰的时候,虽然完成了人生的所有要达到的境界,却还在老骥伏枥孜孜不倦追求。国家领导人的祝贺,既是对袁隆平院士的身体关心,也是对知识分子的关怀,更是对科学知识的尊重。

袁隆平院士的才智和科研能力,我们无需置疑。但是我想袁院士身上,还有一层更闪光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那比所有的才华更重要。首先是袁隆平院士心怀祖国和人民,把人民的生活,看得比自己的身体还重要。也因此几十年如一日,矢志不渝,默默奉献。就是心底这种信念,支持他在科学路上不断超越。有人曾嘲笑他自找苦吃,何不轻松点。袁院士坦然说:“为了大家不饿肚子,我心甘情愿吃这个苦。”一句话,能让我们不从心底感动?第二,能承受失败打击,但信心不倒。刚开始研究条件简陋,尤其滇南育种遭遇大地震威胁,但上千次的失败,都动摇不了袁院士,研究杂交水稻的决心,就是倒,也要倒在稻田里。第三,袁隆平院士注重实践,讨厌信口胡来。他有一句经典名言: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他始终坚信真正的权威来自实践,使他在第一线义无反顾的坚守,锻造出了战略性的眼光,科学的光芒四处闪耀。第四,袁院士胸怀宽阔,甘当人梯。他重视培养杂交水稻科研人才,并深邃认为,团结协作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他捐出奖金,设立科研基金。他将实验材料,毫无保留的分送全国一些科研单,位加速了“三系”杂交稻研究的步伐。由此让我国杂交水稻界精英辈出,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三十多年来,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且,杂交水稻还被推广到,全球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袁院士只要哪里有需求,都亲自前往指导,并不在意自己是不是科学家。第五,老骥伏枥永不满足。尽管袁院士已是高龄,但是在有生之年,他还要实现两个愿望:一是争取九十岁时,水稻亩产达到一千公斤。第二把杂交水稻推广到全世界,并已做好准备,帮助其他国家研发杂交水稻。

这都是袁院士才智以外,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自然他获得多少奖励,授予多少职位,都是应该的。没有他的新型杂交水稻研发,中国和世界都将为粮食增产伤透脑筋。袁院士的这些精神,不是他故意作秀给人看的,而是发自内心对国家和人民的爱。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自己,不要说具备袁院士的所有精神品质,就算能拥有其中一项,都算是经典人才了。我们常说没有国家没有人民,就没有我们自己。我们以有强大的国家、强盛的民族而自豪,但是这种自豪怎么来?就需要我们努力奉献,不讲条件,不讲报酬,只要要相信国家这个大家庭,是会给你温暖的就行。让我们永远记住并学习,袁隆平院士深邃的对待国家和人民,对待事业的进取精神,马不停地、只争朝夕朝前奋斗,把国家建设的更强大!

争先进对标榜样心得体会篇8

?榜样4》中的每个人物都来自不同领域、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指明了方向。我们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沿着榜样们指明的方向奋勇前行,用先进事迹生动书写“榜样”。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二要以真才实学,真抓实干的力量炼就“榜样”的枝干坚挺。俗语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立足岗位,若没有真才实干,必然经受不住风雨侵袭。七旬探月“追梦人”叶培建早期并不被大家看好,后来他带领科研工作者奋战一线用“航天梦”托举起“中国梦”,从资源二号到嫦娥一号,从圆梦月球到逐梦火星,有他在,“发射不紧张、队员吃得香”。这就为当下党员干部向榜样学习、向标杆看齐指明了方向。当代党员干部要肚里“有料”,要多学、多看、多想、多问、多总结,积累经验,学习方法,在风雨中从容“亮剑”。

三要以功在不舍,久久为功的坚守炼就“榜样”的枝繁叶茂。《史记·礼书》中“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告诉世人做事情要讲究“咬定青山不放松”。谈到坚守,谈到恒心,这是“榜样”人物的重要元素。比如唐真亚,作为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邮政局老子山支局的一名普通投递员,10多年来,他风雨无阻,水陆兼顾,坚持每天靠划船投递湖区邮件,水陆行程近30万公里,投递报刊和信件100多万份,服务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开辟了一条为民服务的水上邮路。做好一件事很容易,但长久以往做好一件事却很难。党员干部是做好为民服务这件“大事”的“关键人”,这就需要其持恒心,下恒功,让功在不舍收获最丰硕的果实。

《争先进对标榜样心得体会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