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与沟通心得体会8篇

时间:2023-01-19 18:05:14 分类:心得体会

经过学习大家一定都懂得心得的写作技巧了,在写心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好的自我提升,以下是合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心理与沟通心得体会8篇,供大家参考。

心理与沟通心得体会8篇

心理与沟通心得体会篇1

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不断增强。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与健康,关系到我们医院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因此,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使病人满意是护理质量监控的主要任务,是医院工作的主要目标,也是护理质量监控人员所讨论的重要课题。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重要手段就是采取有效的护理质量监控措施。为了适应新的护理工作发展模式的需要,我院护理部已经实行了由护理部、病区护士长、病区质控员及护士组成的护理质量控制路径,从而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我们应该从增强质量监控的意识、完善质量监控的体系、加强质量监控的环节、做好质量监控的反馈等方面着手做好质量监控。

护理工作的对象是人,质量控制的目标是零缺陷,护理质量监控的重点强化预先控制行为。当然,由于护理工作琐碎、复杂,受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所以还要加强同期控制,并定期进行反馈控制。同时在护理质量控制的中,要发挥护士自我控制的能动性。标准和规章制度再好,护士的能动性不发挥,一切工作就难以落实。目前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一位护理人员都参与质量控制自觉地依照标准和制度,自己按既定的目标努力工作,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和控制。

一、增强质量控制意识,将质量监控落实到每一个人

医疗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医院的整体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不断健全护理质量监控体系,实行全员参与质量监控,强化质量的内涵,真正的把质量控制落实到实处;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渠道强化质量监控的意识,反复强化护理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广泛教育,弘扬以病人为中心,对病人高度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无私奉献精神,增强护理人员事业心和责任感,同时将质量控制结果落实到科室、个人,将护士各个岗位质量同科室目标管理、经济利益挂钩。

二、完善质量控制体系

完善医院护理质量控制机构。制定质控机构的工作任务,应该充分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作用,激励护士全员参与质控制的积极性,使每个质控成员了解质控内容的细则,掌握质控标准,做好质控分析,找出存在的不足,使护理工作从被动管理转变到主动全员参与管理。护理质量控制的最终目标是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医院护理服务水平,通过科室质控小组质量控制,针对性地提高护士的基本素质,及时发现工作的薄弱环节,使护士了解自己有待解决的问题,并且决心去改进,用积极的态度参与考核,改变过去在质量控制中的应付、突击、补救行为,将考核标准和内容作为规范,把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基本要求贯穿于临床护理实践的全过程,做到人人参与质量控制,使护理质量控制结果达到真正让患者满意的效果。

三、加强环节质量控制

除了护理部组织护士长对科室进行不定时的护理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同时,发挥好各科室质量控制小组的作用,随时对科室护理工作进行质控,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提出整改措施,,对自己科室护士的工作质量先进行自查、自考、自评,做到心中有数,不合格者限期整改,不断改进护理工作质量,这样使护理质量控制工作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使护理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四、做好质量控制反馈

科室定期开展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护理部也可以不定期到各科室发放调查问卷表,以病人的需求、病人的评价、病人的期望来测评护理工作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整理,并将结果反馈给科室及本人,科室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讨论,分析前因后果,采取有效的对策。

通过上述的质量管理控制方法,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落实好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和反馈控制的各项措施,使护士的服务意识明显提高。变原来的“要我增强服务质量意识”转变为“我要增强服务质量意识”。护理质量控制是医院护理管理的永恒主题,患者满意度才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应把护理质量控制定位在是否满足患者的健康需要上,在质量控制中注重持续质量改进,注重评价护理过程和成效,使患者真正从护理质量控制中受益,真正享受舒适、安全满意的护理服务。

心理与沟通心得体会篇2

心理学,一个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词。联合国卫生组织指出:21世纪困扰人类的不是环境问题,不是资源问题,也不是恐怖主义,而是来自于人类心理的问题。诸如情结的烦闷,学业与工作的压力,孩子厌学,感情困惑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引发忧郁,失眠,焦虑或者其它现代文明病。这一组数据,不仅让人咋舌,更让人不得不证实当今的社会问题。可以说,如何让自己浮躁的心态,归于平静,如何放松自己,关注心理健康,已成为21世纪重要的社会的新课题。

一:学习心理学的动机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市场经济的加速运行,完全打破了几十年来人们在传统落后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形成的思维定式。当突然直面一个激烈竞争,快速变化的市场经济新模式,我们会深刻的感受到多年来积累的知识,能力,经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一夜之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学习工作,生产关系的矛盾,冲突,经常困扰着人们健康的心灵,严重影响其学业和事业的成功。

偶然得知,徐清照老师的连线心理工作坊,便慕名前往,与此感受到了与众不同的教学氛围,很受鼓舞。说心里话,在学习《心理学》之前,我对此学科的理解几乎是片面的,琐碎的。但,当我从参加第一堂心理学开始,对心理学就渐渐地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更加加深了我对此学科的浓厚的兴趣。通过徐清照老师的讲解,我逐步懂得了“世上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而在每个人的身上,也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熟睡的巨人,就等我们去唤醒他。”

二:心理学中的“人格”

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稳定性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包括气质,性格,兴趣,信念和能力等。心理咨询师应当具备的人格条件又包含哪些内容呢?

1.心理相对健康

心理咨询师是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引导来访者的,所以他的健康水平至少要高于他的来访者。虽然心理咨询师本身也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欲,会像其他人一样希望得到爱,希望被接受,被承认,被肯定,渴望安全感等等,但他必须有能力在咨询关系以外求得这些欲望的满足,以保证有效地完成心理咨询师这一社会角色的任务,不致引起角色紧张。心理咨询师也会在生活中和他的大多数来访者,在相同的社会环境里,遇到各种生活难题,也会出现心理矛盾和冲突,但他可以保持相对的心理平衡,而且能在咨询关系以外来解决他的心理矛盾和冲突,不至于因为个人的问题干扰咨询工作。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应当是一个愉快的,热爱生活的,有良好适应能力的人。要得到来访者的信任,咨询师自己必须愿意不断成长,并且在生活中不懈奋斗。那些情绪不稳定,经常处于心理冲突状态而不能自我平衡的人,是很难胜任心理咨询工作的。

2.乐于助人

只有乐于助人的人才能在咨询关系中给来访者以温暖,才能创造一个安全,融洽的气氛,接受来访者各种正性和负性的情绪,从而进入来访者的内心世界。“乐于助人”说起来容易,但并非任何人时刻都可以做到。那些只关心自己,自私自利,或者性格孤僻,寡言少语,缺乏热情的人,也是难以胜任心理咨询工作的。

3.责任心强

心理咨询师既要耐性倾听来访者的叙述,集中精力不分心,使来访者感到自己被关注,也要能诚恳坦率地和来访者谈心,取得他们的信任,使他们愿意暴露内心的痛楚和秘密。工作马虎,三心二意,性情急躁,不负责任在咨询工作中都是要不得的。

以上这些人格条件是在先天素质基础上和环境的长期影响下形成的,是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不是光靠学习理论知识就可以获得的。因此,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要想很好地胜任这项工作,应先检验自己的人格条件。

三. 完善的知识机构

做好心理咨询工作要有必备的理论知识。心理咨询不是仅仅依靠良好愿望,满腔热情和一般常识来安慰,劝说那些处于困境的来访者或鼓励心理病人跟疾病斗争。有时,廉价的安慰反而会引起来访者的不解,反感和阻抗。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科学工作,要用科学的咨询知识和技巧来帮助来访者,使他们认识困扰着他们真正的原因,改正或放弃适应不良的行为,使心理成熟起来。

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起来,才能理解来访者的困难是怎样形成的,矛盾和冲突的根源何在,他们心理症状的真正意义是什么,用什么防御手段来对付内心冲突等一系列问题,然后才谈得上有针对性地协助来访者分析问题,并引导其走出困境,促进人格成长。

四 熟练的咨询技巧

心理咨询的理论知识和技巧是可以学到的。除了从书本上学习以外,更重要的是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向来访者学习,不断地总结经验。上面所说的职业道德,人格条件,知识条件和技巧条件都很重要,不能互相代替。正如卡瓦钠所说: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应当是个人品质,学术知识和助人技巧的结合。

五 粗浅

首先选择心理学,就是为了想帮助更多有需要帮助的人,因此,更有必要把自己做好,才能达到更加好的状态。

第二就是学会了换位思考,在写心理学论文的时候,了解了许多关于治疗的方法,然而,对我影响最大,最有启发的就是要学会换位思考,也在生活中适时地应用,更加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那么个人就可以更加平静客观地看待事情,看清事情的真相,更加学会了宽容。

心理与沟通心得体会篇3

我认为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集体;能很好的适应环境…心理咨询,是指咨询员运用心理学的知识,通过询问等方法解决其心理困惑。

心理咨询事实上是帮助来访者实现心灵再度成长的过程。那些认为只有心理有病的人才会去心理咨询的观念是不对的. 总之,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来访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通过这学期对大学心理的学习,我对心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首先是对心理学的发展史有了一定了解,然后是学习了一些团体活动的知识,并且在参加活动课的过程中到了很多人生的知识,在团体活动中大家彼此敞开了自己的心扉,积极的参与到了集体的活动中,在此中再一次体现了集体的力量…在心理咨询的活动课中,我认识到了人心中脆弱一面,有时心灵事多么的需要他人的呵护,那种心与心的交流才能让人到交流得喜悦,我们的心理咨询的模仿有时会让人感觉像节目表演,但是大家真诚的心却又不能不让感动,初次它让我到了那种帮助别人的喜悦。活动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活跃课堂气氛,真正达到育人效果。学生在实实在在的活跃的生动的并且有一定新意的活动中受到教益和启迪,促进知行的结合。

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激发了感情,明白了道理,情理凝结,形成了信念之后,进而需要在行动中表现自己。此时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把健康高尚的情感向外投射,为他们提供展现自己行为的机会和场所。这学期我还参加了我们学校的心理协会---沁心港湾,这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大家在一起共同努力,不仅学到了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识,还为其他同学提供心理方面的服务。特别是今年的5. 25活动更是深深的感动了我,老师与同学们的亲密交谈让同学们,还有我有懂得了很多很多……而且在这里我可以把在心理课上学到的知识付诸与实践,让我学而致用!完成了大学心理学的学习,我对自己大学四年的生活有了初步的规划,对以后的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一个初步的规划可见,心理学对我们大学生的帮助之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交际方面都可以用到这方面的知识。这门选修课我很感兴趣的一门,我有种不用逼自己去专心听课,而是那种不由自主被老师所吸引的感觉。可见心理学真的有它的魅力所在啊!虽然我选修的心理课结束了,但我对心理知识的学习却还没有结束,或许心理学跟我以后的职业没有什么很大的联系,但是心理学知识对于我的帮助却是长远的,甚至是一生的。

心理与沟通心得体会篇4

一、从以人为本到以心理为本

管理学在关于人的假设问题上,管理学家给出了人以各种假设,如工具人假设,社会人假设,政治人假设,经济人假设等。而在管理激励的理论上则发展出了诸如需要层次论,双因素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等。在西方工业化历史的大工厂时代曾经主张将人当作流水线上的机器,当作生产工具的管理学主张后来被以人为本的主张所取代。以人为本的管理主张是当代管理学的重要原则,是对过去把人当做工具来管理的否定。

人是多面的,社会人,政治人,经济人等是人的一方面,今天,人的心理越来越成为管理所要关注的对象,管理所面对的人是一个有着特殊心理的人,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重新定义着管理学。管理是为着人的管理,管理是基于心理的管理,今天的管理提倡以人为本其重要内涵就是以心理为本,管理学面临心理学化。管理学界要主动融合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实践界也要自觉运用心理学知识来提升管理水平。以人为本的管理其根基是心理学,今天管理心理学作为学科融合交叉的成果已经越来越引人关注。

管理者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在沟通,管理沟通是管理的重要内容,今天基于心理学的管理沟通正为我们的管理带来越来越大的贡献。管理的心理学化首先表现在管理沟通的心理学化,基于心理学基础的管理沟通让管理变得更有效,更具有柔性。

二、一些体会

1、沟通要讲对象

不同的沟通对象影响沟通的效果。其一,在性别上,男性和女性存在着很大的差别,通常第一次和一个男性沟通时,男性更喜欢你直陈厉害,他会以你陈述的对象对其是否有用为判断标准;而女性则更喜欢和你交流感情,以对你是否有好感来判断;男性在日常工作中更注重逻辑,力量,而女性则更注重感觉自觉思维,更喜欢柔性。其二,文化背景差异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会给沟通带来障碍,如何消除障碍,实现跨文化沟通是今天管理沟通,尤其是跨国公司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其三,职业差异会导致每个人都习惯性的站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去理解对方,这往往造成沟通中的障碍而当事人却意识不到。在对方的专业范围内,切不可随便班门弄斧,这很容易被对方误读或者嘲笑。其四,在东方讲究地位身份阶层的文化圈中,地位差异也是导致沟通失败的重要因素,地位高低不同,与其沟通也应采取不同的方式。其五,与沟通对象的关系亲疏会决定沟通的方式和效率,越近的人沟通会越随意。最后,沟通对象的性格差异会左右着沟通的成败,或开放式的,或谨慎式的,或婉转的,或直接的,不同人性格是选择沟通方式的重要参照标尺。

2、沟通要讲究场合、时间

两个人在场的沟通和三个人在场的沟通就不一样,在私下场合和公开场合又不一样。不讲究场合,不考虑说话的特定环境,该轻松随意的时候放不开,该严谨认真时却太随意都是不好的,得体的沟通才是有效的沟通,不然会闹出笑话。

如果深夜凌晨给你的客户打电话,对方会很恼火,如果对方正在兴致头上你把一个坏消息告诉他也会让他很恼火,如果领导正在气头上你去请示工作,那多半不会有好结果。沟通要讲究时机,不是所有的时候都是一样的,什么样的事情在什么时候沟通其效果是不一样的。

3、社会阅历影响沟通效力

只是学习一些管理沟通的书本理论是学不好管理沟通的,一个人社会阅历越丰富,人生体验越多,其感知理解能力通常越强,具有这些特质的人其沟通也更容易深入内心。一个涉世不深,不谙世事,不懂人性,不谙人情世故的小青年其沟通通常也会较笨拙。而随着一个人的成熟,其对人,对社会,对自己体会越来越深,此时在与人沟通时也更能够设身处地的理解对方,给对方以情感共鸣。增强自己的社会阅历会改善自己的沟通效力。

4、要注意改变包装自己

沟通的效力与他人对你的认知密切相关,你的权威性,专业性,可靠性等都决定着你与他人的沟通。你越是权威,越是被广泛认可,你的沟通越是能引起对方的重视,你的沟通也越有效力。你越是专业性,或是哪怕你只是看起来专业,就会增加你的沟通效力。你看起来很可靠,很稳重,很诚实,这会在对方那里加分不少,会带来信任,而信任是沟通成败的关键。特定的沟通需要包装改造你自己,你的心态,形象,背景等都有可能决定沟通的成败。聪明的沟通者会在具体情况下灵活变换自己的身段寻求最有效的沟通。

心理与沟通心得体会篇5

沟通无处不在,伴随着我们一生。生活中,我们与亲人的相处,与朋友的相处,与形形色色的人相处,都离不开沟通。

作为一名新教师的我,每天都面对着一群正处于青春蓬勃时期的学生,他们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观点。他们都是祖国的花朵,需要祖国的园丁去保护,修剪,培养。为了更好地培养他们,教师每次上课前都要精心备课,做好怎么去讲解知识点,怎么去引导他们的准备。不管是课上还是课下,教师每天都离不开与学生的沟通,沟通对老师来说非常重要。自开学以来,自己对学生的教育本着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面对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尽量单独找他谈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纠正他们的错误。为了更好地引导教育他们,自己阅读了《沟通心理学》这本书。这本书给予了我很大的启示,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以及一些沟通交流的方法。

?沟通心理学》这本书主要讲了沟通具备两个条件、坚守三个原则,做好四个结合、发挥五种效应、应用六种战术、掌握七类技巧、营造三种氛围等等,其中有好多的道理和故事值得我去深思。

“说服者是发出信息的人,一个有效的说服者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威信,二是魅力。”我对这句话深有体会,它让我想起了我高中时代的班主任,她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她是一位很漂亮,很有魅力的女人,做事有自己的原则,说话非常有威信,每次在班上教育学生都是凭借自己的个人魅力和准则去影响学生,从不跟学生罗哩罗嗦。那时作为学生的我们都很佩服她,潜意识里向她学习。现在的我走上了教师这个岗位,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威信和魅力。“魅力又称吸引力,包括外表和心灵两个重要因素。身材容貌,服装打扮等外在因素看似不重要,但人们还是有意无意地会受其晕轮效应的影响。”是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学生也比较喜欢漂亮的老师。因此,教师的打扮要得体,符合教师这个角色。

教师这个职业是个特殊的职业,平时的工作过程中要教书育人。育人过程中要说服人,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要想说服别人,必须坚守自信尊人,实事求是,不谋私利等这三个原则。“自信者说话有底气,做事坚决果断,自然容易取信于人。比如,你为别人带路,如果你犹犹豫豫、含糊其词、左顾右盼、走走停停,对方就会对你失去信任;如果你言辞肯定、毫不犹豫,即使带错了方向对方也会坚定地跟着你走。”自信的人勇于担当,容易取得别人的信任。作为教师,要充满自信地教好学生,但不能教错的知识给学生,应尽量避免讲没有把握的知识点,以免误人子弟。

中国人比较谦虚谨慎,讲人情,好面子,这与外国人有点不同。就比如,文中提到的一个小情景:作者每次请外国朋友吃饭,常常自谦地说:“不好意思,很简单,随便吃一点。”他们慢慢熟识后,他的朋友竟然天真地问他:“你们的正餐吃什么?”弄得作者哭笑不得,告诉他“我们给你吃的是最好、最丰盛的大餐,我们平时吃的才真的很简单”。外国朋友听后说:“那你应该告诉我,否则我还以为你没把我当vip,你的好东西是留给更重要的客人吃的。”这个情景阐述了不必要的客气导致了误解,我们中国人比较谦虚。生活中,我们可以不必要过分的谦虚,过分的谦虚会引起自卑的心理。与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掌握沟通的技巧,分辨事情的隐私程度,能够坦白地跟对方沟通交流时可以坦白地交流,愉悦的沟通可以增进彼此的感情,互相取得信任。平时,我们每个人内心里面都想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表扬,但有时身边的人对我们表扬时,我们却会表现出很谦虚的样子,以各种话语来推卸掉别人对我们的赞扬。其实我们可以适当地坦然接受别人的赞赏,接受别人的鼓励表扬不但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增强自己的自信心,而且也可以增强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地位。自信的人经得起别人的批评和表扬,敢做敢当。

自信不是孤芳自赏,更不是盛气凌人。我们在相信自己的同时还要尊重别人。这本书中作者讲了一个他所见所闻的生活情景,这个情景充满了正能量,让我很难忘。一位妇女抱着一个两岁左右的孩子找不到座位,女售票员走过来,一手拉着孩子的小手,另一只手轻拍一个小伙子的肩膀,边拍着边笑说:“小朋友,快谢谢这位叔叔,叔叔给你让座了!”小伙子立即不必要的客气站起来,把座位让给了这对母子。这就是尊重的力量。如果售票员绷着脸喊:“那个年轻的,给抱小孩的让个座!”小伙子可能望着窗外不理他,或装没听见。如果她用手拍小伙子肩膀说:“没看见吗?给让个座!”小伙子可能说:“动什么手?我有票!”弄不好还会打起来。但这个售票员所用的方法,百分之百有效,哪怕就是个地痞流氓也会站起来让个座。这就是尊重的力量,每个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日常中,时不时就有新闻报道公交车上不肯给老人让座导致恶劣事件发生。给有需要的人让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年轻一代人要懂礼貌,有素养!但年轻一代人也需要别人的尊重,因此,如果我们每人都能彼此尊重,公交车上的恶劣事件也不会再发生。

作者还讲述了一个另我深思的情景,情景中讲到,早晨上班高峰时段,公交车十分拥挤,经常有扒手趁机作案。倘若有乘客钱包被偷,通常的做法是,将全体乘客带到终点站,由安保人员或警察上车处理,这样做会耽误乘客上班并影响有急事者,常常遭到乘客反对。有位司机遇到这种情况后,大声对乘客说:“为了节省时间,请大家闭上眼睛一分钟,若过一会儿钱包能找到,我们就不用劳警察大驾了!”一份钟后果然有人在地上发现了钱包。乘客皆大欢喜,称赞司机聪明。这位司机的做法确实很高明,在教育中,老师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教育现象,毕竟学生之间具有互异性。当需处理一些问题时,我们要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尽量能想出绝妙的解决方法,以柔克刚,以理服人。

在教学中,教师的谈吐很重要。自我感觉,教师有点类似于演讲者。这本书中谈到了讲话的技巧,指出了讲话可从对方或听众感兴趣的话题谈起;对自己所谈的内容要充满自信;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有针对性;发音清楚,用词准确,语气、语调、节奏富于变化;姿态、手势和表情要自然、协调;重要内容可以变化地重复;注意观察对方的反应,随时对讲话做出调整;必要时可询问对方是否听懂或理解。是的,说话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有针对性,内容如漫无边际,结构松散凌乱,语言拖沓累赘,肯定会令人生厌。在讲课中,抑扬顿挫,生动幽默才受学生喜欢,晦涩难懂,单调泛味的讲课就会让学生昏昏欲睡,心不在焉。作为新教师的我,也不断地反省自己的不足之处,争取能够不断地改善自己。由于我们的学生基础比较差,理解比较慢,开学以来,我讲课就比较慢,很担心他们听不懂,有时就会不自觉地询问他们是否听懂了或理解了。

作为新老师,自己不仅要不断地反省自己的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还要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努力管好一个班级。在班级管理中,老师肯定避免不了要表扬学生或批评学生。作为老师,怎么批评学生,学生的自尊心才不被伤害到呢?批评是有技巧的,这本书对批评的技巧作出了阐述,给出了开展批评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出于公心不泄私愤;先肯定积极方面;把错误看成暂时的;就事论事,不否定整个人;注意时间地点场合;把批评转换为问题;提出希望或建议;不简单否定对方;批评中包含自己;允许被批评者申诉。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教育提倡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积极反思批评的技巧,使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管理得更好,能建设出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通过阅读《沟通心理学》这本书,自己学会了很多的知识,开阔了自己的视野。我们要做学习型的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量。

心理与沟通心得体会篇6

?心理学》这门课程对于我们每一位大学生来说是必修的科目,也是我们了解心理知识的所要走的阶梯,对我们了解人的心理尤为重要。

虽然我已经在老师的指导和教导下,学了这门课程大半个学期,还未学完,但我已经对心理知识的有关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人的知识、情绪、行为、动机、感情等等都与心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人的心理有积极与消极,主观与客观、好与坏、高兴与悲哀……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现象令人愉悦,一些现象使人忧虑,美好的事物引发人的爱慕之心,丑恶现象惹人产人产生厌恶之感。人具有喜、怒、哀、惧以及自豪感、美感、理智感、自卑感等多种情感和情绪,而这些情感与情绪作为人对事物和自身的生活态度体验、构成了人类心理生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在课堂上,老师每讲到新的知识,都会耐心地指导,并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授课,甚至还有一些比较经典的视频以指导我们,让我们掌握起知识的要点时容易理解和,使我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拓展和提高,增加知识的“免疫力”,因为这样我们在记忆知识时更加牢固。有时在讲到一些重要理论时,还会出一些心理实验来测试我们的能力和心理素质的承受能力,这些课堂实验使我们感到十分有趣而且这样别具心裁的课也十分生动和形色,是我们学生所喜欢的,上课时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能够引起我们的兴致,因为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活跃课堂气氛,真正达到育人效果。学生在实实在在的活跃的生动的并且有一定新意的活动中受到教益和启迪,促进知行的结合。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激发了感情,明白了道理,情理凝结,这也而况仪让我们了解自己的心理能力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是好还是坏,是强还是弱,是积极还是消极的,是高还是低,这都是我们需要去了解的,因为可以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的课程,它是以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以及它们活动规律科学,更加是人类为了认识、摸透、掌握和了解自己而研究自己的一门科学,这主要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同时也考察人的行为、感情、动机,并且探讨心理现象与行为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有人说,心理是一种精神现象,它不具形体,难以直接考察和研究的。然而,人的心理与人的行为,可以了解人的心理。可以分为社会心理和个体心理。社会心理与个体心理是密不可分的。社会心理现象体现在个体心理活动当中,它离不开个体心理。但对个体而言,社会心理又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实,直接影响个体心理的形成与发展。个体心理是社会现实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虽然属个体的主观精神活动,但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心理因素。

受遗传、教育、生活经历、职业活动和其他因素影响,不同的人的心理会形成各不相同的特点;在不同的时间或条件下,人的心理活动具有不同的状态。对于人类来说,人是个体的也是社会的,具有双重属性,即人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与周围的环境、与他人发生着不可脱离的关系,这说明了人的心理受着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人的心理是无法脱离这两个关系而成为个体独立存在的,没有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人类是无法能透彻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特别是在这个日益发展迅速以科技和信息为中心的社会,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方式和现象也会越来越复杂,因为这个社会就是一个复杂的个体而存在于这个世上,如果人类不能跟上和掌握它们之间的规律关系,就无法进一步了解人类的心理关系,也就不无法使人类在社会中得到提高,社会也不能以良好的姿态前进到一个美好的世界。正因为如此,这个社会中又多了一份职业,就是心理医生,为人类解决有关的心理问题和心中疑问,使人们有一个良好的心理以生活在这个社会中。

?心理学》对我来说是尤为重要的,这对我的心理能力和素质的成长缺它不可,我需要它剖析自己。但更重要的是我的职业,我的职业需要它,因为我选择的是师范职业方向。它是我们师范专业所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也是培养未来教师师范技能与职业素质的重要基础课。我通过心理学的学习,我可以了解到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理解和掌握学校教育教学中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为以后的教育实践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应用,注意心理学基本理论与学校教育实践的结合、基础知识与应用方式的结合、现实需要与未来发展的结合,这在培养人才质量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学习了这门课程,丰富了我的心理知识,提高了自我认识的水平,我学到了很多我从未接触过的知识和问题,使我对心理的见识增长不少。随着这课程的深入,我对这门课程越来越有浓厚的兴趣了,而我也渐渐地发现并解决了我以前所疑虑的心结,并让我不断地完善个人,升华到另一个自我的境界。我觉得这个学习过程和学习时间都是值得的,因为我学到了以前不能学习也没有学到的知识。以后学习的过程中我还会更进一步理解和了解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我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心理医生,因为最了解自己的人就是自己,虽然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说法,但不可否认的是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要努力去学习心理学知识,了解自己,掌握自己,同学也了解到别人,对提高自己的心理知识、能力和素质至关重要,使我们可以成为一个科学心理、健康心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集体;能很好的适应环境,对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培养足够的人与人之间的亲和能力,有了好的品质,创造亲密的关系能力,提升心和心之间的交会沟通能力,只有这种亲密关系才能使我们心理成长,因为它是滋养生命的最佳营养。从今以后,我将不断的提高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的学习成长,争取做到我好,你好,世界好。

心理与沟通心得体会篇7

最近读了一些关于教师心理学方面的书籍。非常有幸拜读了周国韬先生的《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这本书,读完之后,令我感触颇深。为此,我表达如下几点自己对于这本书的理解。

这本书为人们学会积极的心理调节、形成乐观向上的心态提供了有益的知识和策略,掌握这些知识和策略对于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教师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针对中小学教师的实际选取了部分有助于教师心理调适的积极心理学内容,因此命名为“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我觉得非常合理。书中采用了一些心理测量工具和训练程序,这些内容要求我们学习者进行练习。并且有很好的平台对其内容进行辅导,以便使我们这些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有关的知识,学会运用有关策略进行心理调适。

书中介绍了“学习能力感”概念、“习得性无力感”等相关内容。其实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介绍的有关“习得性无力感”的研究成果,已经被纳入到积极心理学的领域之中。其中的情绪管理能力部分对于我们这些中学教师非常受用。情绪管理能力是指管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控制情绪表达方式的能力。情绪管理能力较强的人,一方面能够在适当场合表现出适当的情绪;另一方面也善于调节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例如,在正式聚会当中,适当表达喜悦的情绪,在悲伤的葬礼上适度表达悲伤的情绪,在人际冲突中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善于调节气氛激发他人的积极情绪或者善于安慰他人的消极情绪。情绪管理能力由以下四种能力组成:对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保持开放心情的能力;根据对信息的判断和利用,成熟地进入或远离某种情绪的能力;成熟地觉察自己和他人相关情绪的能力;管理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

这本书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我会结合书中的方法与实际情况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感到他们真的需要我们,我们不仅是学生前行路上的指明灯,还是他们性灵的创造者,更是他们灵魂的塑造者。我会用适当的方法与他们交流,减轻他们的压力,同事缓解自己。希望我们在心与心的交流上,他们的学习,精神能更上一层楼。

心理与沟通心得体会篇8

通过学习《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我学会了很多,书中讲述的知识和道理是我的永远的收获与收藏,让我获益匪浅。以后要是有机会,要多学些心理方面的知识,努力把自己的人生摆个好姿势。如果可能,也可以帮助别的人,走出困惑,找到希望。

有兄弟两人,哥哥叫乐观,弟弟叫悲观,两个人一起洗手,一盆清水端过来了,两个人洗了手,但水还是很干净,这时,悲观说:“水还是这么干净,怎么手上的泥还是洗不掉啊”,乐观却说:“水还是这么干净,原来我的手一点都不脏啊”。几天后,兄弟俩又一起洗手,洗完了手,盆里的清水变得很脏了,悲观就说:“水变得这么脏啊,我的手怎么这么脏啊”,乐观却说:“水变得这么脏,瞧,我把手上的泥全洗掉了!”。一母所生的兄弟,面对一样的问题,因为拥有不同的心态,所得出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真正的快乐是来自内心的,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

生活中的欢笑与悲哀常常源于一个人看世界的那双眼睛。心中没有阳光的人,很难发现阳光的灿烂,心中没有花香的人,也难以感受花朵的芬芳。一个快乐的人,他眼中的世界也是快乐的,我们要用乐观的心态去真实地活在当下的每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不陷入完美主义情节,遇事冷静,懂得控制情绪。人生中偶尔也有悲伤,也有失落,但悲伤、失落过后,阳光依旧灿烂,幸福的感觉依然存在。简单的生活、给自己一个微笑,也是一种幸福!所以让自己学会快乐,不让悲伤包裹自己!

乐观、希望、信念、信任和信心这些关于未来的积极情绪,我们要学习拥有这些态度和品质,将快乐和积极情感扩展到最大并把痛苦和消极情绪缩减到最小,这样我们的生活会充满光明,未来也更为广阔!

《心理与沟通心得体会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