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武汉的心得体会6篇
心得体会也是需要经过大脑的认真思考的,这样的文章才会吸引人,为了进一步对自己的感悟做好分析,我们可以写好有关的心得体会,下面是合同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去武汉的心得体会6篇,感谢您的参阅。
去武汉的心得体会篇1
今天下午的《同上一堂战疫思政大课》令我受益匪浅,刻骨铭心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让我想到了一个词——“多难兴邦”。 多难兴邦一词出自《左转》----“或多难以固起土,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一个国家是否强大,就要看当国家面临困难时领导者做出的判断和指引,困难能让我们强大,这就是“多难兴邦”啊。主讲老师们讲的都很有道理,深深打动了我的心,在这个特殊时期,感谢领导能关心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让全国的大学生感受到了祖国对我们的期望!中国加油!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一封封请战书,一枚枚红手印,写满了不畏生死,勇往直前的热血,它是一代人的“出师表”,它是一代人的“生死决”。
疫情当头,一批批医务人员请缨出战,有:“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先锋同志,有:“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有:“若有战,召必回”的解放军军人,等等。他们是伟大的,他们展现了华夏儿女的拼搏精神,他们突显了炎黄子孙的责任担当。疫情当头,我们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大爱无疆,国士无双,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73岁高龄的李兰娟院士,他们本该享受安逸,却再次选择挂帅出征。他们的实事求是,他们的敢医敢言,有他们,我们更安心。他们才是我们该要追逐的“明星”。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
去武汉的心得体会篇2
当2020年的新春来临时,没有鞭炮,没有欢笑,有的只是人心惶惶,忐忑不安。一位不速之客突如其来的席卷了中华大地,使中国,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国度变得灰暗。它,就是新型冠状病毒。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春节活动取消了,武汉封城了,各座城市的交通路线也逐渐封锁了。虽然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还是抵不过疫情的强大,还是有成千上万的市民被感染了,面对呈上升趋势的数字,人们没有退缩,而是选择团结一致,奋力抗争。
曾经奉命赴北京小汤山医院抗击非典的南方医院医疗队主动请战,发出了“若有战,召必回”的誓言。84岁的钟南山老先生毅然决然的亲赴武汉指挥疫情防控,全国各地不断捐献物资,做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医院中的白衣天使们穿梭在病患之间,他们戴着口罩穿着防护服,他们的脸被口罩勒出了印迹,汗水浸湿了头发,即使这样,他们也要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精心照料每一位病患。在村口我们可以看到在安静的街道上,有几位戴着红袖,冒着寒风,坚守在自己岗位上的街道人员,他们尽忠职守,每天都精心记录着每一位出入人员的体温和出行。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这些坚守在疫情前线的英雄们没有退缩,他们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犹如风暴里的灯塔,在灾难来袭时,勇敢的奉献自己,身当民众的保护伞,争当冲在最前面的“逆行者”,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一切,面对疫情,面对危险无所畏惧,用勇敢和坚毅坚守前线,用无私和爱心帮助病人,用科学和研究精神战胜病魔。
在此,我要向每一位坚守在岗位上的人员表示我最崇高的敬意和祝福!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共渡难关,终能历经风雨,再见彩虹!
去武汉的心得体会篇3
疫情面前,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唯有彼此间信赖、相互间合作,人类才能在考验下勇毅前行。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正是中国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制胜法宝之一,而要打好全球阻击战,各国必须携手拉起最严密的联防联控网络,有效防止疫情跨境传播。需要加强信息分享,开展药物、疫苗研发、防疫合作,凝聚合力;需要集各国之力,共同合作加快药物、疫苗、检测等方面科研攻关;也需要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发挥世界卫生组织领导作用、二十国集团沟通协调作用,各方相互帮助、密切配合,让合作的阳光驱散疫情的阴霾,共同维护国际公共卫生安全。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道不远人,人无异国”“守望相助,共克时艰”……这是中外相关国家捐赠物资上的寄语,令人感动,引起强烈共鸣。这一来一往、一赠一送,温馨的话语给国际关系留下了暖心时刻,而这只是国际社会团结携手应对疫情、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其中一个片段。
危急时刻,团结就是力量。疫情没有国界,面对疫情,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聚全球战疫强大合力,既是此次特别峰会的重要使命,也承载着国际社会的迫切期待。这个时刻,人类更应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团结之姿汇聚成“河流”,涌起“信心之涛”,泛起“互助之浪”,奉献“爱心之潮”,携手合作、守望相助、同舟共济,从而以坚定的脚步迈向战胜疫情的最终胜利。
去武汉的心得体会篇4
?见证》纪录片让更多海外观众了解到,武汉人民为了保护中国其他地区和全世界的人民,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做出的巨大牺牲。
这部纪录片不仅让国际受众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抗疫”过程, 在疫情蔓延至全球的当下,它还为“全球抗疫”提供了宝贵经验。
近来,全国人民都在关心新疫情的发展状况。由于疫情的多变,我们的心也随之跌宕起伏。但我们始终坚信我们一定可以战胜这次病魔。
胜利贵在坚持,要想取得成功,就需坚持不懈地努力,一次次的跌倒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有站起来的勇气,那么就一定可以成功。
持续数周的疫情时刻揪着全国人民的心,但我们坚信我们会成功。面对疫情,白衣天使不顾个人安危、勇往直前,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他们用双手拯救数万生命,用无私铺就光明大道。国家最新布署了一系列措施,颁布条例,鼓舞人民,将防御战做到做好。
我们始终坚信,我们不是一人在作战,背后是亿万人民的支持和鼓励,党和人民始终是我们坚强的后盾。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加快蔓延的恶劣形势,我们必须加强党中央统一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坚信”、做到“两个维持”,深刻认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广大人民群众一定要相信科学,做好隔离,不聚众,勤洗手,戴口罩,勤通风。
“阳光总在风雨后”,只要我们携手共进,就一定能共渡难关。
去武汉的心得体会篇5
“等你们走回阳台,等我们走出阳台。”由电影频道、湖北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电影人成龙担任艺术指导,陈坤、周迅旁白配音,音乐人常石磊任音乐总监,短片《武汉,我们等你》原班团队打造的公益短片《阳台里的武汉》正式发布,讲述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武汉乐观、坚强“战疫”的故事。
据导演乐书婷在电影频道《战疫故事》直播中透露,创作团队设定拍摄角度后,全武汉小区均已实行封闭管理,“我们拿着摄像机出去是基本上拍不到普通的武汉市民的。”当时,乐书婷将目光落在了家家户户的阳台上。“疫情之下我们每个人都是被隔离在家的一个状态,阳台可以说是我们去感受外面世界的一个窗口,”透过对阳台百态的记录,她也试图让这部短片成为外界了解武汉人当下状态的一扇窗口,“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生活,热烈对抗着疫情。我们这个片子就让大家也看一看目光之外的武汉市民,看看我们认真生活、努力面对的样子。”
所有阳台影像均由航拍完成,很多居民都在拍摄时被航拍器的声音吸引到阳台之上,用微笑与挥手给予《阳台里的武汉》鲜活的生命力。为更好传递短片日常却昂扬的态度,乐书婷特别邀请演员陈坤、周迅以旁白形式加盟。“我觉得周迅老师和陈坤老师的声音都非常有韧性,情感表达也非常克制,和我们片子的调性也非常搭,”从两位优秀演绎者的声线中,乐书婷感受到了一丝与武汉市民状态契合的“任性”质感,“他们就是我心目中这部片子的声音。”
目前,公益短片《阳台里的武汉》已在cctv-6电影频道及全网平台同步播出上线。克制里透出温暖,柔软中托起能量。太久没有看到口罩之下完整笑脸的我们,或许可以在这部短片中感受到期盼已久的平凡与暖意。
去武汉的心得体会篇6
在新春来临之际,新冠型肺炎却来势汹汹,明明是家家户户团圆的美好日子,却被这来者不善的东西毁了。
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身患渐冻症,妻子也感染了新型肺炎,却仍在抗击疫情的前线奋战。他是一个好医生,但他又何尝不想成为一个好丈夫呢?为了国家能过早日度过灾难,他纠结过,却还是抱着一腔热忱前往了抗疫前线,这难道不让人感动吗?
而那位防护服被扯坏,被抓伤,暴露在高危的医院环境里,跟腱断裂的高医生,接受采访时却没有愤怒没有控诉,甚至都没有责怪,他第一时间想到的竟然是借机求助医疗资源!第一时间担心的还是疫情和那些未能收住院的患者!我真的感觉非常伤心,为什么那么好的人要受到这种伤害?抗击疫情,不仅是医生的职责,更是我们全体人民的职责!我们不能够帮助救治,但我们可以不妨害医生的工作,积极的响应国家的号召,要知道,那些白衣天使们比任何人都渴望着疫情的结束。
钟南山院士给出建议:“我总的看法就是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但十八日傍晚,他还是义无反顾地来到了防疫最前线。关键时刻站出来的钟南山院士,激起了多少人的希望,这位敢讲真话,敢涉险滩,敢啃硬骨的“非典”英雄,在新冠状肺炎到来时,也未曾改变本色,着实让人敬佩。但14亿中国人到了2020年还是要一个八十多岁的老者冲在最前线,又是不是应该反思呢?
抗击疫情不光是医生的事,更是我们全体人民的事!有多少国家也在为中国加着油,让我们同心协力,抗击疫情,夺取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