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烈士陵园的观后感8篇
每次我们观看完一场影片后,一定有不少感受,可以编写一篇观后感,大家在写观后感的过程中,能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例,以下是合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参观烈士陵园的观后感8篇,供大家参考。
参观烈士陵园的观后感篇1
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是历史将不断证明,有一种精神永远不会失落。崇高、忠诚和无私,将超越时空,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也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但是人们决不会忘记,为祖国牺牲的人们,他们的理想,他们的信念,使千万人的心灵为之震撼。也许战争的硝烟已离我们远去,但是爱党、爱祖国的信念却始终没有改变。
每天有大量的参观者、游客纷至沓来,重温历史,找寻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答案。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我在参观常州烈士陵园最深的感受。偌大的常州革命烈士和革命史纪念馆中,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个个逼真的场面,真实地再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近代革命史,也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个为了光明而战的常州英烈们:“常州三杰”、“七君子”、顾雪庄……他们为真理而战,受尽折磨仍宁死不屈,甚至用生命照亮了后人前进的方向,真是可歌可泣。战争时期党员们的鲜活事迹感染着大家,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时代的凯歌。他们大义凛然的气概,让每一位参观的党员感慨不已,同时更深深地感受到和平时期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在烈士陵园参观者的心中默默传递。我们从烈士的足迹中找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真正原因。
时代没有选择让我像烈士们那样轰轰烈烈的为祖国就义,但是我有一颗同他们一样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的心。忘记历史是最大的背叛,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了解我党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的艰苦的历程,理解我党在重大问题上的决策,从而更加相信共产党,拥护共产党,坚持并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过去艰苦的环境中,烈士们能为革命献出宝贵的生命而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新时期,我们一定要更加珍惜今天所拥有的一切;一定要以先辈们为榜样,勇挑重担,攻坚克难。我是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者。我的工作就是以人为本,为居民服务。先烈们的英勇事迹感染了我,更让我明确了新时期党员先进性的方向,在英烈们精神的感召下我将更加努力工作。虽然目前社会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因素,但是我要从自身做起,发扬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时光漫漫,许多往事都会如同过眼浮云,稍纵即逝,但是参观烈士陵园所激发出来的坚定信念,却永远铭刻在心!
参观烈士陵园的观后感篇2
今天,我来到了修武县烈士陵园,准备去找寻革命前辈的熟悉足迹,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
那里的花格外的红,格外的鲜,它们一定是烈士们的鲜血染成的。绿油油的小草旁,是一个展示台,上面写着“红色记忆”几个大字,我看着眼前的画面,看着前辈们的光荣事迹,生活在幸福当下的我感到无比惭愧。一个个英雄事迹,把我的思绪带回到许多年前起义军浴血奋战的场面。那刻,我深深地体会到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生活在当下的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美好幸福的日子。
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进烈士陵园,一座气势雄伟的烈士纪念碑映入眼帘,上面写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啊,我又想起了那次运动会,不过就是翻了个跟头,还哭了一阵子。再看看人民英雄们,一个个都雄赳赳、气昂昂的,都是那么庄重与肃穆,他们的眼神显得深情而坚定,我真是自愧不如,一定要学习烈士们的坚强精神。
李雪三将军
再往里面走,我看见了李雪三烈士的雕像,眼神里带着坚定,仿佛向我诉说着背后的英雄故事……站在李雪三的雕塑前,我的心起伏不定,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的革命前辈,在当时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是多么的伟大!即使他们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们那种浩然正气如同青松一样,永远挺拔向上在中华的土地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美好未来努力着。
程毅烈士
再往里面走,是一座座烈士的墓碑,参观的过程让我们感触良多,这些牺牲的英魂,都曾有过年轻时的热血沸腾,为了国家完整,不受列强侵害;为了家人幸福,不被豪霸欺凌,他们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参保家卫国,带给身边的人安定和幸福而艰苦奋战,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让我们感受最深刻的是一名叫做程毅的烈士。程毅原名程秀申,修武县城关镇新街人。16岁考取秀才,1907年,浙、皖、苏等省同时发动反清起义,程毅成为秋瑾的革命挚友与得力助手。六月初四,在一次起义中,因寡不敌总,秋瑾及程毅等被捕。清光绪三十四年夏秋之交,程毅惨死狱中,年仅25岁。
看着他年轻的脸,我的眼睛一点点的潮湿,即使他没有看见现在的大好生活,但我相信,他是无怨无悔的,他在他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向我们证明了,中国人的勇气和气概,中国心的赤诚和坚定!他是我们永远的榜样!
通过此次之行,我们深刻的感受到,如今的太平盛世是用无数烈士的英魂换来的,浸透了亡魂的鲜血,我们当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同时铭记这些曾为之努力奋战的英雄们,传承他们为国家、为人民而奋斗的精神。烈士回眸应慰笑,擎旗自有后来人,希望逝者安息,精神永存并将照亮未来为国家奋斗的道路。
参观烈士陵园的观后感篇3
为相应学校号召,我们金融一班、二班及涉外文秘班一行八人到广州烈士陵园参观,接受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教育。
一到目的地,那里的庄严肃穆就深深地感染了我们,同学们说话的声音和脚步都不约而同的轻了起来,似乎不想打扰这些英雄烈士的安静。我们怀着对革命烈士无比尊敬的心情来到那高高耸立的纪念碑前,面对我们敬爱的革命烈士,我们有多少话要同他们说,回目世界,烈士为我们打下的江山,用鲜血铸就的长城,如今我们的世界又是多么的发达,我们的天空又是多么的开阔,我们抬手宣誓:烈士们,我们一定不辜负你们的希望,一定尽己所能,努力学习,争取为祖国贡献更大的力量,给你们一份安慰。
我在想,参观重要,学习重要,宣传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平常工作中时时刻刻将烈士精神融入其中,将“精神”转化为“物质”,转化为扎扎实实的、实实在在的行动。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所有的事,如若只从大处去说,只是大而化之去说,都好说――但说并不能代替做,但管用的、致命的还是细节,是千千万万的一时一事,是“水磨工夫”。千层之台其余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想想我们的所作所为,包括决策、举措,是否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了,是否艰苦奋斗了,我们是否常怀忧国忧民之心,我们是否脑子里有一根永不松懈的“进取意识”、“忧患意识”、“危机意识”的弦,且在工作中得到落实……如此等等。只有这样,我们大力倡导和弘扬的革命精神,才会得以实实在在的发扬光大,而不致流于形式,流于空话。
在这个烈士陵园里面,每个烈士的事迹都是那么的伟大,那么的光荣,让我不知道现在应该写谁了!从这里我知道了,烈士陵园的作用就是让我们知道烈士的伟大,烈士的光荣,让我们知道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的珍惜,要好好学习,为祖国的将来作贡献,让国家在世界上立于强国之林,不再受别人的欺负,也让我们在别的国家里面生活的更好,更幸福!
参观烈士陵园的观后感篇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天又是清明节,我带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来到了烈士陵园。
一大早,烈士陵园外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一进门,向西走,一座高大的陈毅元帅的雕像高高地立在广场中央。陈毅元帅一手叉腰,昂首挺胸,像是在发布作战号令。在北面,一座雄伟的烈士塔直冲云端。
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们先参观了莱芜战役展览区。这一展区分为战前,战中和战前支援三个部分。我们边走边看,两边是宣传展板,中间展览了许多实物,如解放军所使用的枪,榴弹炮等。
我最感兴趣的是模拟战时的攻守战。里面的房子、小人栩栩如生,生动再现了战时的激烈、紧张和战场上的分秒必争。
通过一个螺旋式楼梯来到全景画馆。伴随着解说员带有磁性的讲解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枪炮声,莱芜战役战斗场景生动地再现在我们的面前。
从全景画馆出来以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英烈的形象总是在我眼前浮现。
我们在缅怀先人的同时,应审视一下自己,有没有辜负先烈的遗志?有没有珍惜先烈用鲜血换来的美好今天?
我们不能忘本,要以先烈为榜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感恩的心,报效祖国。
参观烈士陵园的观后感篇5
革命烈士——一个让人敬佩有振奋的词语。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似乎已经遗忘了这个词语。完美而安逸的生活让我们心中很少再有澎湃的激情,但这天的参观,让我们的血液又再次沸腾。
走到革命烈士林园,看到了十分庄严地大门,“哈尔滨革命烈士林园”几个金黄的大字,情绪也开始沉重起来。有秩序的走进革命烈士林园,大家都十分的安静,低沉的情绪在酝酿,感动已不能准确的形容。在两旁的墙上,挂满了后人为革命烈士们的曾词,“革命英雄”“国之栋梁”“献身国家”“精忠报国”“抛头颅洒热血”,这些词语数之不尽。革命烈士给我们的又何止是这些词语能表达尽的呢。
革命先烈的一幕幕事迹总是浮此刻眼前:在战火的硝烟中前仆后继的战士,在新中国建设中忘我工作的劳动者,等等,我的心灵深深体会着这次参观受到的洗涤和震撼。那些名字被刻在纪念碑上的革命先烈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纵观他们为国家的建立和繁荣强盛而奋斗的壮丽生涯,我深切地感到,在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的鼓舞下,我国几代优秀的中华儿女奋力拼搏、无私奉献,为新中国的崛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几十年来,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已经深入人心,这种奉献精神体现了中华儿女的精神风貌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典型化、人格化,她是“为祖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干事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是对工作精益求精,为国家发展“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是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鼓舞和激励了整整几代中国人。我们今后的道路已有了方向,向革命烈士们一样,坚持奋斗,永不放下,永不言败,绝不向困难屈服,绝不被自我打到。
归去的路上,迎着阳光的笑容依旧灿烂,又一次经过高高的纪念碑,向革命烈士们致敬,献上我们最崇高的敬意,庄重的凝视他们。
或许,它在看着我们——新世纪的大学生,他在期盼着我们的精彩!
参观烈士陵园的观后感篇6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没有先烈们的浴血奋战,何来你我今日的舒适生活。2016年11月5日上午,中北大学(朔州校区)部长级以上干部,15、16级各班团支书以及校区国旗护卫队共近百名学生在赵迎辉和王攀峰两位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循着“追寻铁军精神,传扬红色文化”的精神,参观了平鲁区李林烈士陵园。
早上7:50全体学生干部在校门口集合并有序地排成队列,在老师的带领下,乘坐校车前往平鲁区李林烈士陵园。大概半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目的地。从陵园的大门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高达175m的革命烈士纪念塔碑,碑身正面雕刻着伟大领袖毛**的题词“为国牺牲,永垂不朽”。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校区国旗护卫队成员向革命先烈们敬献了花篮,全体学生干部默哀三分钟悼念英灵,在此情此景下,我们举起右拳,庄严宣誓。
穿过苍松翠柏,大家参观了平鲁博物馆,瞻仰了馆内陈列着的烈士遗物和生平图片,聆听了讲解员生动的讲述,了解了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的悲壮事迹,缅怀了先烈们为祖国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顽强斗争精神。活动整个过程庄严肃穆,井然有序。参加活动的学生干部纷纷表示:通过缅怀先烈,深受教育,今后在工作中,要加强自身修养,弘扬优良作风,加倍努力,扎实工作,为校区学生工作做出更大贡献。
参观完了陵园与博物馆,我们也像从历史里走了一遭。烈士们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的精神却让我们接受了人生的洗礼。作为现代大学生的我们,既然有着这么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好好珍惜,不能忘记先烈们为我们流下的鲜血,要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感恩的心,报效祖国。
参观烈士陵园的观后感篇7
又是一年清明时节,我们学校组织我们去烈士陵园扫墓。
一下车,眼前那高高的石碑让我们眼前一亮:是啊!烈士们的确如同石碑那样伟大而刚强。也让我回想起了那些英烈们的豪情壮举。
排好队后,我们踏上一层层台阶在石碑下进行庄严的悼念仪式:首先默哀三分钟,在这过程中同学们个个都那么严肃,眼神中闪现着依依对烈士的缅怀之情。接着,同学们唱起了:“山鸟啼,红花开,阳光照大路……”这是那么深情温暖的歌曲呀!接着由几个同学代表献上了鲜花,祝愿烈士英灵在我们心中永远像花一样灿烂。再来由我们班的学习委员致悼词。然后我们在庄严宣誓:一定会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最后致诵词:我们会踏着成千上万的先烈的血迹,为祖国的今天与明天做出贡献。
祭奠完毕,穿过一棵棵高大的树木,我们来到了烈士墓。在瞻仰烈士墓的同时,同学们将一朵朵这几天他们精心制作的小花放在烈士墓前,虽然只是一些小小的花朵,但那是同学们一颗颗真挚的,敬仰的,感恩的心啊。正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啊!我们清楚地知道:每个名字后面都有一则感人的故事。然而,每件故事的后面又牺牲了多少英勇的战士啊!还有一些无名英雄,他们的英雄形象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丰碑!革命先烈们,你们是否听到了我们真心的呼唤:你们永远是最可敬的,最可爱的!我们一定把你们深深地铭记在心,世代传颂,安息吧!烈士们!
在回去之前,我们班在两座大石碑前拍照留念,我们的身后,烈士们英灵时时刻刻都在保护着我们的美好家园,时时刻刻都在捍卫着祖国的今天与明天,时时刻刻都在维护着世界安定和平!
今天去烈士陵园扫墓,我学到了很多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我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要像他们好好学习。
参观烈士陵园的观后感篇8
这片林园,就是你们的栖息之地吧,阳光沉着地穿透那些密布的树木,让一条条宁静的小路充满光亮,没有人来烧纸钱,并不是没有人来祭奠,没有语言,并不是没有人思念。
那片灰色的硝烟,让你们什么也来不及留下,就匆匆地迎向战场,迎向那炮火横飞的死亡,这么多年都没有战争了,那些刺耳的金戈之声,是否,还常在你们耳旁回荡?
那么再听听这些孩子的赞美吧,还有那些破晓的阳光,总是那么清新明亮。
你们说为了让每个人都幸福,如今我们也算是幸福了,幸福的我们,总算没有忘记,每年在这个时候沉默地站在你们的坟前,为你掬一捧黄土,植一棵小树。
最后,由学生代表演讲。公祭大会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走到纪念碑前,将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白花献给烈士。
生死何惧!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气质,这也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气节。望着陵园内那长长的碑林,那一个个刻在冷冷碑石上的名字本该是一张张鲜活的笑脸,他们却长眠于此,他们有的走的时候还不如我一般大,他们的人生那么短暂,他们的幸福从何谈起,可他们坦然的面对了生死,面对了自己的信仰。一种信仰最大的号召力就是让人们为之无怨无悔地付出自己的热血和青春,中国共产党这面鲜艳的旗帜永远飘在了任何一个以民族为重人的心里。这就是士气!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我党军事装备和资源供给远不如那些洋枪洋炮,可就是靠了这种精神支撑我们走下来,并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士气,这是我们民族真正最宝贵的财富,也是那个年代留给我们最珍贵的遗产。每一个民族都需要自己的文化特色,而这种文化特色又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文化理论做为支撑。士气,能创造奇迹,能以小博大,能加快发展的步伐,只要我们坚信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为民族尊严而奋斗,我当以我血荐轩辕。任何企图分裂我国国土,任何有损国威,阻滞发展脚步的举动,都是所不可容忍的。在旌旗招展中,只能有一面代表了我们的意志,也只有一面凝聚了我们的荣辱,无可改变。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烙印。
青山埋忠骨、碧血染红旗。几代人的梦想,几代人无怨无悔的付出,换的我们今朝发展的机会。为了一个契机,为了创造一个环境,多少代人用他们的肩膀默默承担。如今扫墓对我而言真的不只是一个形式,它是一个民族的血痛。扫墓是追忆,扫墓是心和心的交流,扫墓是灵魂与灵魂的碰撞。光辉的思想是不朽的,英雄的鲜血是不能白流的,历史的长河里,闪耀着无比灿烂的精神光芒,继承、发扬、广大,是我们中华民族永不丢弃的遗产。有如镌刻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