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电影观后感推荐7篇

时间:2025-03-23 16:30:17 分类:心得体会

一篇精彩的观后感能够引导观众反思作品的艺术风格,从而激发更深层的思考,记录观后感时,我们的思维会更加敏锐,能够捕捉到影片中的细节之美,合同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红电影观后感推荐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红电影观后感推荐7篇

红电影观后感篇1

妈妈是出生在上世纪30年代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她身上的标签是热爱看书、看电影、饮食讲究、穿着优雅、过目不忘的记忆力、顽皮、叛逆、自由自在,85岁依然活成了有情调的老小孩形象。

女儿是出生在同共和国一起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他们那个年代的知识青年都经历过上山下乡的特殊时期,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父亲跳湖含冤致死,女儿一直因为父亲的死背负着罪人的身份存活着,她的人生底色没有一丝丝自我,一直活在对父亲的愧疚和不配爱母亲的影子里:她对自己要求极其严格,苦行僧般的日常修行,吃素、生活朴素(从来没有穿过裙子)、热衷于做义工、资助从小学到大学的姐弟学生、救赎偷盗的周夏。在女儿的认知里她认为自己是杀死父亲的刽子手,断送母亲后半生幸福的刽子手,对过世的父亲她选择过清教徒般的生活,洁癖,吃素,衣着朴素内敛,面无喜色,生活过压抑,爱做义工这样的生活方式,而对于母亲她认为自己不配爱母亲,从来不敢与母亲袒露心声、同床共枕,母女二人的交流通常都是通过暗号和纸笔沟通的,有的只是对母亲默默的关怀、付出。常年活在对父母亲的愧疚之中的她,由于压抑的情感没有得到释放出口,日积月累的病态生活方式导致她最后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病。

母女二人生活方式的转换是由母亲得知女儿患病开始的,母亲退休的20年间,都是由女儿悉心照料的,而后她得知女儿患病之后母亲的本色上身,保护幼崽的天性被激活。

奚美娟老师克制的演绎将一个阿尔兹海默病人的患病过程演绎的惟妙惟肖,观影过程中你不觉得是在看电影而就是在经历现实生活,从最初的记忆消退,忘记母亲周三的食谱、忘关水龙头、做环卫产生眩晕、找不到回家的路得知自己患病的过程中这些情节之中几乎都没有台词,没有过多的台词衬托,全靠演技演绎。患病之后她病态的状态下情绪反而得到释放反驳母亲、脾气暴躁、孩子般的哭泣、吃红烧肉的情境、忘记自己名字的反应,雨天叛逆的孩子的形象时时刻刻都体现着阿尔兹患者的特征。

吴彦姝妈妈的演绎患病前的知性、优雅、顽皮、收留流浪猫、爬高的老小孩形象到得知女儿患病后的冷静、从容、顽强、乐观、对生活有态度、体面有尊严。

红电影观后感篇2

今天观看了冯小刚导演的《只有芸知道》的提前点映。总体来讲,我认为这是一部相当不错的电影。

看完电影之后,听到部分人对这部电影不是很感冒。可是这部电影是很对我自己的胃口的。这部电影是冯小刚对老朋友的纪念,也是一个丈夫对妻子的眷恋。我觉得这是一部公路片。在人生这段公路上,我们总是在不断面对告别。告别小学,告别初中,告别父母,告别同学,告别大学,告别老朋友,最终告别这个世界。我们在告别中成长,在告别中迎接新生。

我想有人也会跟我有同样的感觉,我们开始厌烦为了特效而特效,为了反转而反转的'电影。电影应该回到故事本身,去掉浮夸特效,去掉反转炫技,剩下的东西才是带给观众的真正内容。好的故事有代入感。在这部电影里,我们代入的就是一个普通人的视角。我们忙于工作,疏忽了自己的爱好。我们遇到贵人,我们也遭遇劫难。最终,我们跟自己和解。

看多了美国大片,我越来越能欣赏平平淡淡的电影。这部电影的故事是平淡的,在平淡中我们看到了一对夫妻的相识,相爱,奋斗和告别。某种意义上来讲,冯小刚的这部《只有芸知道》跟宁浩的《心花路放》很像。同样是导演搭档的人生故事,同样是不断告别,不断上路,最终跟自己和解。

这样一部传记电影让我重新思考自己的爱情,自己的人生。珍惜眼前的心上人,流年似水,我们终会品到平淡的甜。

红电影观后感篇3

?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我就是冲着阿米尔·汗去的,果然没让人失望,跟三傻大闹宝莱坞一样,都有对社会主流思想以及教育的抨击。这部剧给我最大感受就是一个人生指导师是多么重要的。因为爸爸的“自私”硬让自己的女儿踏上摔跤的路上,才让她们摆脱印度女孩一辈子守着厨房、相夫教子的生活。这更加坚定了我之前的想法:父母在孩子懂事前必须“逼”他专注一件事。因为我工作中接触很多都已经结婚生孩的阿姨们,她们大部分都持着一种想法:“我的全部工资支持孩子多学点兴趣,舞蹈、画画、书法、钢琴还上各种兴趣班”。其实我一点都不赞成这种自以为很伟大的做法,你以为孩子多学多接触新事物,等她最后发现自己真的喜欢什么你再让他专注么?no!三分钟热度谁都有,为人父母,请事先做好规划,选定该专注的一件事并持之以恒好吗?现在互联网时代,综合素质谁都不缺,不懂的知识上网一查都有,未来的世界是“专业”的世界,谁把事情最精最细,谁才能无可取代。

电影中另外一个让我“害怕”的细节是,大女儿得到全国冠军之后上了印度最好的体育学校,她的世界开阔了,在朋友的引导下开始把头发留长、抹指甲油,去吃想吃的高热量食品,按老套的剧情后面的发展都是这位女儿比赛道路上各种遭遇挫折,果不其然。所以这才让我害怕,是不是只有短头发、不打扮,没有杂七杂八的欲望的时候才能够取得成功?反过来就是说,没获取成功就是因为有了无谓的欲望?难道留长头发、抹指甲油、吃甜食就是罪恶么?有没有一种可能,我打扮漂漂亮亮也能取得成功?

红电影观后感篇4

如果有一天,太阳即将熄灭,人类将何去何从啊?小时候,我们害怕黑暗,畏惧一切黑漆漆的东西。甚至连被锁进一间不透光的小屋,都能成为年幼的孩童心中最恐怖的惩罚。

而当生于光亮,长于光亮,面朝光明的人们,将失去赖以生存的太阳——那是被人们视为地球的母亲的太阳时,又该怎么办呢?

答案是:无论付出多大代价,经历多少艰辛,哪怕要用10亿代人去完成名为“流浪地球”的计划,我们也会义无反顾地去完成。那是人类文明的唯一出路,这时的人类,已经无路可逃。

可是,正当人们以为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的时候,变故突生。死里逃生的地球,即将毁灭。此时的人类,已经黔驴技穷,无能为力。

电影中的场景是这样的,惊慌的人们如闹哄哄的蜜蜂一样,发疯似的推挤争吵、四散而逃,却又不知往哪儿逃。到处都有人绝望地自杀,幸存的人们,有的声嘶力竭地哭喊,有的目光迷离地仰面狂笑……支撑在他们心中的那根名叫“希望”的柱子——垮了。

可在,得知地球文明仍抱有一线希望时,勇敢的'人们却又是那么尽力,那么热情地投入救援,仿佛刚才你见到的颓唐是假象。坚韧不屈的人类,又活过来了——仅仅因为那一丝渺茫的希望的火焰,又燃起来了。

在千万年的劫难中,人类如同在浩瀚星河中缓缓爬行的蝼蚁,一次次面临被赶尽杀绝的境地,又一次次奇迹般地绝处逢生。坚强,是人类得以延续的唯一理由。

孩子们呐,困难来临时,别再用眼泪来回答。“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让我们带着希望的火炬,用勇敢与智慧拥抱未来!

红电影观后感篇5

很多年没有这种实战效果一流的片子看了。实战场景拍得非常赞,一直到结尾的10分钟都是很不错的,感情戏没有搞得煽情,对白没有太多罗嗦,但最后10分钟破坏了一切,长官的死跟最后的pk没有拍好,更可怕的是最后的葬礼搞得太过了,如果一直维系之前的内敛的基调,要厚重得多,甚至可以拍得深沉一个些。不过这是美军的宣传片,也得玩主旋律,没法子。

听说里面的演员都是真正的特种兵,难怪动作利落,持枪自如。每次行动前的部署跟战术攻击很不错,不时的第一人称很容易把人带入现场,那些武器系统让人叹为观止,按影片的快速反应与打击方式,这套武力跟后勤调配体系是任何组识都难以抗衡的,看看影片中那些从天而降,踏水而来的场面,让人印象深刻。

美国人在最近的几场局部战争,跟不时的全球特殊小组行动中,积累了大量的实战与战术知识,加上他们武力系统的强大,这种优势太可怕了。

影片的场面并没有夸张的火爆,但是十分真实,使人相信特种部队作战时就是这个样子。片中的海豹突击队不但个人作战技能优秀,装备用具更是新颖先进。我不禁想,我们的特种部队能够和这支美国同行在战场上较量并且取胜吗?

我军特种部队从数量来说,不大,尤其从占全军比例角度。而且,分属于各军区,各自为政,相互之间协同训练机会较少,配合缺少默契是可以想见的。最主要的是,我们的特种部队实战机会微乎其微,而实战才是检验训练效果的唯一方法。希望我国的特战训练不是闭门造车。

红电影观后感篇6

曾经对美国电影不顾一屑,觉得无论是好莱坞还是迪斯尼的作品不过是是流水线上的商品,也曾用所谓的好莱坞模式得意洋洋的分析过一些电影,觉得不过如此,只是技术的发展让这个商品变得越发的美丽动人,那些故事不难猜到结局。

而我曾经没有想到过的是,人性既然是相通的,那么就会有一定的模式可以人在的心里顺行无阻,那些缘起,期待,冲突……所有的那些故事都是野心勃勃,有所企图,它展示太多风景,织就太多的梦,灯暗下来的时候,你是另外的一个人,你或生在古堡,或成长于森林,你美丽不可方物,你英俊帅气逼人,你告别了平庸而无趣的生活,上演着一个又一个的传奇。

forzen在世外桃源般小国里展开,晶莹剔透的冰雪世界不得不说是太大的亮点,却也不乏一些让人动容的小细节,妹妹被姐姐误伤昏迷之后醒来,只记得那些和姐姐美好的回忆,她每每去找姐姐,邀她一起堆雪人,姐姐却因为怕伤到妹妹而不能见她,就这样,在期待、失落和孤独中,父王和母后遇到海难离她们而去,她们隔着一道门,伤心着各自的伤心。后来姐姐和妹妹长大了,加冕典礼的时候妹妹高兴的跳起舞来,她抱着孩子般的纯真对这世界充满了憧憬,她的眼里满是晴空的颜色,一如我们的小时候,不会想到这个世界的百种艰难困苦。而最可贵的是,哪怕几经艰险、遭受伤害背叛,妹妹对姐姐的爱依旧依然,就好像有些人,永远值得你为其融化。

或许电影对受众而言,最大的意义就是造梦,向你展现爱、坚持、梦想以及所有的那些美好幸福,让你汲取力量和勇气,来面对真正的人生。影院的灯终究会亮起来,再美好的梦都会结束,而你的眼底却会因此多加了几分澄澈。

所有的理论、技法、批判都可以是虚无的,而你的感受却是真实不虚的。

红电影观后感篇7

一个中国人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南京大屠杀——使一个人间天堂变成了一座可怕的死城;30多万人的性命被日本鬼子残忍的夺去了。当我看完这部影片后,我的心被日本鬼子凶残的行为震撼了。

1937年12月13日,日本很快就占领了我国的南京。他们有组织,有预谋的开始了他们那可怕的行动。一进入南京城,便用机关枪扫射中国人,仅仅六周的时间,原本繁荣的南京城变成了到处散发着尸体腐烂的气味的死城。

为什么?我们泱泱大国,居然遭到那一个小小的日本的百般蹂躏?在那六周的时间里,不知有多少人被活埋。让我过目不忘的是两个日本鬼子竟然举行杀人比赛,把一条条的人命当作游戏!还有一次在一阵机关枪的扫射后有一个很小很小的孩子活了下来,孩子的哭声引起了小日本的注意。一个军官想一刀杀死他,可是,这是另一个日本人用手拦了一下,慢慢走向小孩。我本以为他还有一点人性,可他的行为却让我的心更加的震撼!他竟然往那个孩子的身上放了一个炸弹,一个小孩的性命就这样失去了。我好想问一下他们:你们还有没有良知?你们还是不是人生父母养的.?怎么会这么残忍?在那六周里,30多万人呀!

日本人曾狂妄的认为屠杀可以征服一切,可宁死不屈的江姐,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还有成千上万的爱国英雄们,它们抛头颅,洒热血。这无疑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个有力的回击,让中国重新站立在东方。我想:过去中国之所以遭到小小日本的蹂躏,是因为我们的落后,俗话说落后就要挨打,八国联军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当然,睡狮已苏醒,如今的新中国就像一条巨龙在腾飞,如一颗明珠璀璨的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作为21世纪的中国人,我们要更加发奋学习。我们要牢记这段历史,用自己的力量振兴中华!

《红电影观后感推荐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