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神舟十三号观后感最新8篇

时间:2025-03-09 16:30:31 分类:心得体会

观后感是我们与艺术作品交流的一种方式,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爱,一篇精彩的观后感能够帮助观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对生活进行反思,以下是合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4神舟十三号观后感最新8篇,供大家参考。

2024神舟十三号观后感最新8篇

2024神舟十三号观后感篇1

我们的浩瀚星辰中,那一抹绚丽的中国红是属于中国人的浪漫!“宝贝别哭,妈妈去给你摘星星了!”是属于母女之间独有的温情和爱意!“北京明白”“正常正常正常”随着响彻神州大地的一声声明白、正常,是中国用独有的美妙旋律,发出让全体人民最安心的声音!

古往今来,中国人的“飞天梦”从未断绝。在2021年10月16日凌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开始中国迄今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梦想变为现实,中国再一次踏上了探索太空的征程。一次次不停的探索,一次次突破性的创新,一次次星辰大海的征程,都离不开一代代航天人的不懈拼搏、不畏艰难,都离不开祖国背后的强大支持,我深刻体会到生在新中国,长在国旗下的幸福与骄傲。何其有幸生于华夏,见证百年,见证梦想成真!

我们一起盼望着来年春暖花开时,英雄凯旋回家日。

2024神舟十三号观后感篇2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1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2次载人飞行任务。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天舟三号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续,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开启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舱段转移等工作,进一步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目前,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天舟三号组合体已进入对接轨道,状态良好,满足与神舟十三号交会对接的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

10月16日00时23分,刚刚,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22时50分,发射塔架顶部的第四组回转平台已打开,露出火箭逃逸塔。

22时25分,航天员在飞船返回舱进行发射前准备。

22时18分,3名航天员陆续通过飞船轨道舱进入返回舱。

21时56分,3名航天员到达发射塔架,准备进入神舟十三号返回舱,等待飞船发射。

21时4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广场举行。

2024神舟十三号观后感篇3

奋战戈壁沙漠,奉献青春生命,冲破封锁垄断,打造大国重器。党率领下的几代军人、科技工作者前赴后继、不懈奋斗,创造出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航天梦,展现了中国人“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这些伟大成就体现出了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之精神,更激励广大党员牢牢抓住战略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勇攀科技高峰,谱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篇章。聂荣臻、张爱萍、孙继先、李旭阁、钱学森、孙家栋、王永志……,一个个伟大的名字载入共和国的史册。而我访谈的那位老军人,也是这个光荣集体中的平凡而伟大的.一员。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以走访红色故事当事人,聆听他们当面的讲述,也是学习历史一种好方法。这些当事人是历史的“活教材”。

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培育形成了一系列革命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在历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明理,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

2024神舟十三号观后感篇4

今天老师让我们看了神舟十三号返回的直播。我看了这个直播,感受到了航天员回地球的时候是又开心又紧张的心情,我看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心情。他们先做好准备工作,然后开始直行,转个90度,掉落了一个轨道仓,紧接着又转了90度,掉落了一个推进舱,最后剩下返回舱。

控制中心开始和航天员对话,或跟在返回舱掉落地点的医生和工作人员沟通。我觉得每一个部分都很是重要,每一个部分都是关系到了航天员能否成功安全归来。我看的`时候很紧张,也很担心他们,但我觉得这也是一件很漫长的事情,我等啊、等啊……他们终于飞回了地球。

在工作人员打开舱门的那一刻我非常激动,祝贺你们回家了!

“九天揽月”是中华民族的梦想,标注于时间的坐标上,也标刻在精神的高度上,航天梦想代代相承,伟大精神生生不息。初心熠熠,使命昭昭。阳光航娃们必将以志气锻造骨气,以骨气厚积底气,万众一心齐奋斗,激荡起磅礴伟力,奋进新征程,逐梦新时代!!

2024神舟十三号观后感篇5

20xx年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飞向太空为我国敲开了了太空的大门,几千年的飞天梦想已然实现。而今,我国的航天事业十八岁了,它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已经成长为蓬勃的青年。我们的三位宇航员承载者"青年"宇航事业的梦想,又一次踏上太空之旅。

在国歌声中,三位宇航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迈着自豪的步伐走过欢呼的人群,发出激昂的宣誓。与此同时,一股民族自豪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这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这是就我们伟大的航天事业!

"最难得不是训练有多难,工作有多难,学习有多难,最难的是如何能够把一件简单的事情,用最高的标准和热情十遍的做好"翟志刚说。热爱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坚持自己的热爱,并且把热爱当成理想实现的时候,热爱就很伟大。

"在太空里会不会做梦?""在太空,不管会不会做梦,我都已经在自己的梦里。"对于荣获多个首个,最佳的女宇航员王亚平来说飞向太空就是她的梦想。从王亚平身上,我看到了这个时代女性的力量——有梦想,肯努力,会坚持。拥有梦想并不奇特,但是为了梦想付出努力并且实现时,一切就会变得很酷。

神舟十三号的成功发射,是祖国实力的彰显。祖国繁荣发展,也在激励者我们不断努力。新时代年轻人不仅要有梦想还要有追逐梦想的勇气。只有将勇气化为动力,我们的理想才有可能实现。

"梦想无垠,步履不停,一代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正在推动中国航天拥抱更广阔的星辰大海。这是每一个航天人的骄傲,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2024神舟十三号观后感篇6

自古以来,人们对浩瀚的宇宙就充满着遐想,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渐渐将探索的脚步迈向太空。但质疑的声音也逐渐传来:探索外太空是否是劳民伤财呢?

时至今日,由于地球资源有限,世界上的航天强国纷纷将探索的脚步迈向外太空,而太空广阔无垠,拥有丰富的空间资源,如高真空、太阳能、月球、微小行星等。

此外,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gps导航系统便离不开航空事业的发展。近年来,航天技术在开发航天器高位置和高速度资源以获取、传输和转发信息方面取得了明显成就,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例如通信卫星、遥感卫星的广泛应用。

另一方面,随着军用航天器的迅速发展,各种军用卫星、载人航天器、弹道导弹与反弹道导弹等空间新式武器形成了一体化的太空战场军事系统,并将在联合战役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众所周知,没有稳固的国防,我们的幸福生活就难以保障。

没有今天的投入就不会有我们明天的。航天事业的进步会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航天科技的应用会对人类产生重大的影响,只有社会不断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

2024神舟十三号观后感篇7

20xx年4月16日是一个让中国人民兴奋的日子!——航天员们回家了!

一把大大的降落伞带着返回舱落在了指定的着陆场。忽然,一阵阵荒烟被扇起,返回舱在烟中若隐若现。它全身焦黄,稳稳降落。降落伞随之飘落下来。航天员们成功着陆了!他们带着宇宙的痕迹,重新回到了祖国妈妈的怀抱中。

你听到了吗?刚才那“轰”的一声,让我心血澎湃。那一刻,多么振奋人心。

接下来,几个工作人员搭起台子,合力把一位航天员拉出了舱——他是翟志刚!风儿“呼呼”吹,他侧着头,咧开嘴,激动地笑了,跟大家招手。工作人员将他用被子裹了起来。翟志刚望着四周,脸上写满了兴奋:“感觉良好,感觉良好!”他脸红红的,点点头,很快被送进了医保车。王亚平也出来了,几个人搀扶着她坐了下来,一转头,两眼眯成了一条弯弯的线,微微笑着,露出了洁白的牙齿,温柔地说:“我感觉良好!我想说,女儿啊,为你摘星星的妈妈回来啦!”“我为祖国感到骄傲!”第三位:叶光富。他的眼睛小小的,脸圆圆的,肩很宽。只听他坚定地说:“我!感觉良好!为祖国做事,我感到自豪!”

妈妈语重心长地说:“最勇敢优秀的,不是动画片里的英雄,而是每一位敢于行动、为国争光的英雄。”

我坚信,努力就会成功。我们中国的科学越来越发达,国家越来越强大。现在,我们得努力学习,尽的努力,一步一台阶,长大后才能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向星辰大海出发!

2024神舟十三号观后感篇8

甘肃发射卫星发射中心作为中国唯一具备载人航天发射能力的发射场,自此成为旅行的dream list上不可替代的一个目的地,当亲身见证神舟十三号火箭的成功发射,伴随着耳边巨大的火箭发动机轰鸣声,被定格的那一刻,美梦已成真,妙不可言,码高火箭少年团,一同见证这一生命中独特体验,此刻这分这秒,深深值得铭记!

近日,码高教育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共同发起了“星万里神舟闯星海”航天研学营已经启航!

来自全国各地的码高火箭少年团度过了一个忙碌而又收获满满的研学之旅。

16日凌晨,基地的孩子们近距离亲眼目睹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2f运载火箭震撼升空,送第二批航天员进驻中国空间站,见证航天员荣耀出征。

本次码高航天研学营提供的是火箭发射全景参观平台,俯瞰发射场,观礼vip位置,距离发射塔只有1.8公里!感受声音与视觉带来的双重震撼。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塔下方,有直径9米深18米的导流槽和蓄水池,导流槽将火箭尾焰导向侧方蓄水池,防止尾焰倒卷烧毁火箭,蓄水池则用来吸收发射时的热量并中和燃烧生成的有害物质,火箭发射瞬间就可以将下方存储的数百吨水蒸发殆尽!

近距离观看更加雄伟壮观,孩子和家长们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据媒体报道,本次是中国载人航天今年第二批航天员即将出征太空,据悉此次航天队伍将由三名宇航员组成,其中一名为女性宇航员,这将开创我国女宇航员的新历史。在此次航天任务中,他们将在空间站停留6个月的时间,完成空间站关键技术的相关验证工作,为下一步的空间站建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真实的感受卫星发射能极大地撼动孩子对航天成果的认识,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让孩子真切体会科学的力量,有助于帮助孩子建立以注重事实、逻辑分析、质疑和验证为方法论的科学思维!

航天营接下来的安排也非常丰富且有意义。

在近距离观看十三号载人火箭发射后,研学营的家长和孩子们走进神秘的基地探索,见证中国载人航天发射中心。

大漠戈壁 中国开辟走向太空的起点

1958年,酒泉东北的戈壁荒滩上开进了一支部队,一座航天城拔地而起!成为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世界三大发射场之一;先后完成了中国的第一枚地对地导弹发射、第一次导弹核武器试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枚远程弹道导弹、第一次"一箭三星"、第一次为国外卫星提供发射搭载服务、第一艘载人飞船等...我们将在这见证航天员出征。

在基地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参观游览载人航天发射架、火箭组装厂房、测发指挥控制楼。熟悉了基地环境,在飞向月球全景平台参观,俯瞰整个发射场,看到了雄伟的发射塔架,并留下合影。

在参观历史展览馆的时候,专业老师分享了一个航天研发的见闻趣事:在缺资料、缺设备的困境下,白天,科技人员顶着烈日扛水泥、搬砖头、打地基,进行各项建设;夜里,守着煤油灯啃书本、画电路图,拿着用罐头盒、三合板制作而成的简易模型展开研究。

经过基地的参观,孩子们早已对火箭的外观部件非常熟悉,制作火箭模型,需要动手和脑力思考结合,孩子们在组装过程中培养结构和推理思维,与同伴的合作还能让孩子的信心和成就感倍增。

在学习之余,研学营的家长和孩子们也没有错过酒泉当地的特色景点-金塔胡杨林。

漫步在如潮如汐,漫无际涯的金色胡杨林中,沉浸在金色幸福的遐想中,亲临其境,领略胡杨神奇的韵美,看到了胡杨品味了沧桑之美,领略了胡杨的顽强,感悟生命的绝唱。

“航天梦”已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和骄傲,码高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共同发起的“万里神舟闯星海”航天研学营是一次圆梦行动。

火箭少年团走进航天航空科技研学,在这里的亲身经历虽然短暂,却也弥足珍贵,不但亲眼见证了卫星发射,还了解了中国航天发展的历史,在团队中培养了集体意识,也锻炼了独立生活的能力。伴随着耳边巨大的火箭发射轰鸣声,一同见证这一生命中独特体验,值得深深铭记!

《2024神舟十三号观后感最新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