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公园,作文5篇

时间:2025-01-01 13:30:04 分类:心得体会

作文的写作也可以是一种享受,通过文字创造出美好的世界,充满积极向上的内容的作文,往往能在读者心中激起共鸣,引发深思,合同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天坛公园,作文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天坛公园,作文5篇

天坛公园,作文篇1

我们早上早早的起床,来到了古代皇帝祭天的大花园——天坛。天坛占地273公顷,主要建筑只占整体面积的百分之一,而且各具各的特色,极富象征意义。

天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帝王祭天祈谷的圣坛,距离今天有五百九十余年。明永乐十八年,北京天坛按南京旧制建成,主体建筑为大祀殿,大祀殿西南方向建有斋宫。明嘉靖九年(1530年)实行天地分祀,在大祀殿南边建圜丘,专用于祭天,圜丘的北边建神版殿。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大祀殿被拆,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大祀殿原址建起了大享殿。大享殿是圆形三重檐攒尖建筑,坐落在三层石台之上。大享殿同圜丘对应,形成天坛内主体建筑均为圆形并南北两坛对称分布的格局,两坛之间有圆形围墙包围着的重檐建筑,北高南低。长达360米的丹陛桥将两坛连在一起。

嘉靖三十二年(1533年),北京南外城扩建,原来位于南郊的天坛被扩在了南城墙内。北京城的中轴线南端为永定门,天坛位于永定门内即北京城中轴线南端以东,轴线以西建有先农坛。为壮观瞻,使两坛坛墙更加完善,同时也与整个北京城规划相协调,天坛增筑外坛墙,形成天坛、先农坛两坛夹天街对持格局,蔚为壮观。

天坛外坛墙建成后,仅西向设门,坛域扩大为273余公顷。但连接南北两坛的轴线不居中,而位于坛域偏东位置,打破了中国传统的主要建筑位于中轴线上的做法。这与整个北京城西城略大,东城略小的特点相一致。轴线偏东也使由西向东进入天坛的人们更会觉得广阔、阔大

清乾隆年间,天坛的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改建及修缮。乾隆十四年间(1749年)扩建圜丘,改善宫殿,改大享殿为祈年殿,并将大大享殿三色瓦统一为青色瓦使得天坛建筑更加圣洁崇高,色彩愈加鲜明浓烈,象征寓意更加丰富。乾隆十九年(1754年)在天坛西门外之南增建了一座坛门,称“圜丘门”,原来的西门叫做“祈谷门”。今天真是开心的一天。

天坛公园,作文篇2

早闻天坛大名,今见之,感慨:果不其然!

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祷五谷丰登的地方。一进大门,我觉得自己犹如皇帝,坐在龙椅上,看着文武百官,惬意哉!

很快就看到了大城门,金碧辉煌,主色调是红和黄,红漆闪闪发亮,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光彩照人,仿佛一块红水晶。上有许多排金子似的铁钉,跟奶奶家的门一样,很亲切。望着敞开的`门,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应该是身披铠甲,手持长矛,头戴铁盔的士兵吧。

前方的指示牌上写着“牡丹园”,这令我万分喜悦。可妈妈却说不去,我只好沉浸于幻想中了。春天的牡丹园,各色牡丹齐绽,粉的像霞,仿佛那么的轻,好像会飞起来似的;白的像雪,仿佛那么的凉,好像会融化似的……百花齐放,鸟儿们、蜜蜂们赶集似的四处飞。我忽然想起这是冬天,于是又有另一幅图像来:白雪皑皑,枯枝败叶,花早已谢,有些凄惨。

走着走着,来到了回音壁。这可真是一堵神奇的墙。在这头轻轻说一句,那头便听到了话声。这像现在的打电话——这该是古时的电话吧!可是现在,声音微乎其微了,因为人声鼎沸,吵嚷得使墙也有些破损。我不禁住了嘴,怜悯这墙,怜悯破坏这墙的人们。

祈年殿最为壮观,琉璃建成,如一片浮云,给人很清爽的感觉,红色和绿色,却显得意外的和谐。尖尖的顶,金色的,下面挂了一挂大匾,气势宏伟。

天坛之美,无法以言语描述。

天坛公园,作文篇3

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位于正阳门外东侧。坛域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四周环筑坛墙两道,把全坛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主要建筑集中于内坛。

从空中鸟瞰,天坛公园就像是一串遗留在茂盛草地上的手链。一条贯穿始终自北向南的宽阔道路是它的链条。祈年殿、皇穹顶、圜丘坛就像镶嵌在上面的大小不一的珍珠。斋宫、万寿亭等宫殿亭院如撒落在一边的宝石。方圆千里的古柏树群就是放置珍宝的青草。

我们沿着“链条”参观着,两侧是呈纵横交列而栽种的侧柏,古柏林一眼望不到边。每棵柏树都显着巍峨肃静,似忠心耿耿的守卫。

绕过次要的皇亁殿,我已经按捺不住要同最璀璨的那颗明珠相见了。顺着石阶,我跑着跨过侧门,看到平生所见到过最壮观的建筑——祈年殿。殿堂的每层石阶,每层屋檐,都是一个个巨大的同心圆,屋顶金色的圆心在太阳的照耀下散着金光。三层高阁,被一层圆形攒尖式屋顶和两层环形屋檐所覆盖,檐上堆砌着蓝色琉璃瓦,层层向上收缩,檐下用木支撑,环绕着一周彩绘图纹。底部由三层汉白玉基座构成,石阶上,石栏上,都有栩栩如生的浮雕。殿内四根红漆的柱子上,画上金色的龙,中央摆上了天帝的牌位。我从门口退回来,远远地站在正前方,才将这一杰出作品一览无遗,它因对称而显得和谐,因阔大而显得宏伟,实在是太美了!

但即便是这样的美景,我也得继续前行,穿过壮阔的丹陛桥,我便看见了祈年殿的姐妹——皇穹宇。比起祈年殿的三层高楼,只有一层的它似乎是相形见绌了,甚至环绕它一周的墙壁也比它有名——回音壁。但在这拥挤的场面(假期时这儿人山人海),我无法领略到回音魅力,真是太遗憾了!但当我走近皇穹顶时却被惊到了,殿内八根金柱托着绘满图案的弧形屋顶。做工之精细,图案复杂巧妙,图像栩栩如生。在这个直径不过20米的小房屋中,竟有如此丰富且精致的艺术品,我实在为自己小看它而深感羞愧。

就像一条直线那么贯穿南北,现在南方还镶着最后一颗同样漂亮的珍珠——圜丘坛。其实它并不与祈年殿下的汉白玉基座有所区别,但如果仔细观察,就又能体会到古代的匠心独具了。坛面中央为中心石,外铺九圈扇面状弧形石块,以第一圈九块石砖每向外一圈就递增九块石砖,以此意为“九重天”,古人多巧的构思啊!

天坛公园这串人类的“鬼斧神工”,雕琢的手链”,是中华文明的凝结和体现。真是精美之极,我不禁为之赞叹!

天坛公园,作文篇4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来了到了北京,放下行李,洗把脸,我们们就迫不急待地去游览天坛公园。

我一直想知道天坛是什么样,是象天一样大的坛子吗?它的作用是什么?一进公园大门,我就急忙跑去看简介:天坛公园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和祈谷大典的场所,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以后历经改造,扩建,至清乾年间(1736—1795)建成。

令我自豪的是,天坛公园是世界上现存最大,也是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祭天建筑,即使皇帝不能亲自祭拜,也要派遣大臣替他行礼。

我们经过一条长廊,慢慢走到祈年殿。哇!真大呀!原来祈年殿是祈谷坛的主体建筑,它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最初称为大祈殿,1544年明世宗奖大祈殿拆掉,改为大亨殿,1645年顺治帝改大亨为祈谷坛,1753乾隆皇帝改为祈年殿。啊!真是让人惊讶,为了一座祈年殿,重建了那么多次,皇帝修建的这些大殿真壮观呀!

在茂密的树林里,我们发现了一棵姿态怪异的老柏树。后来我才知道,它的确是一棵奇特的柏树,叫九龙柏。九龙柏有500多岁了,树干挺拔粗壮,形象奇特,象九条龙盘旋腾飞,这不得不让我称赞自然界的神奇所在,以前可只有皇帝才能享受这样的奇花异木,今天,我也一饱眼福啦!

走过了不可思议的回音壁,我们来到了天坛的又一大景点——天心石。“天心石”又称“太极石”,据说那是以前皇帝祭天的专用位置,并且站在上面说话,站在天心石上面说话,声音深厚有力,我不由得想去试一试。我走上圜丘,发现天心石周围环砌着九块石板,每增加一环就依次增加九块石板,直至“九九”八十一块,寓意“九重天”。我费了好大的劲才一只脚踩到“天心石”上,游人实在是太多了,别说听声音,连和妈妈对话都被嘈杂的人群淹没了,让我遗憾不已。

下次再到北京,我一定要去美丽的天坛公园圆我这个梦!

天坛公园,作文篇5

今天早上我很早就起床了,因为今天我和家人要去天坛玩。吃完早饭后,我穿好衣服就出发了。我们坐着车,一路开到了天坛门口。

走进天坛公园的东门,我看见一条笔直的路,两旁长着高大的松树,在地上投出树荫。

沿着这条路走,在第一个路口右转,雄伟的祈年殿映入眼帘。祈年殿的墙壁是大红色,屋顶上是用蓝瓦砌成的三层屋檐,最上面是一个金色的、椭圆形的球。看看祈年殿周围人山人海,游客非常多。

一直往南走,是圜丘。圜丘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嘉靖九年时就已经开始建造了。圜丘一共有三层,最高层的`中心有一块突起,叫做天心石。我站在天心石上和妈妈说话,声音比平常说话的声音更洪亮。

现在时间已经过了正午,在往西门走的路上,我们在回音壁参观了一会儿。我站在左边,爸爸站在右边,我对着墙小声说话,爸爸再答复我,尽管说话声很小,可我们还听得很清楚。在回音壁里有一块石头叫三音石,我站在上面拍了一下手,听到了三次回音。

该回家了,我依依不舍地望着天坛公园的大门,仿佛离开一个朋友,忽然想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形容此时的心情。来过天坛后我发现古人居然那么聪明,能利用地理知识建造出天坛的建筑。

《天坛公园,作文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