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鸭绿江观后感7篇
通过写观后感,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影片中的台词让大家爱深深地沉思,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这时候就需要写观后感来记录,下面是合同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跨过鸭绿江观后感7篇,感谢您的参阅。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篇1
追忆“正义”之战 坚守“正义”之道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70年前,一支正义之师——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正义旗帜,唱着正义歌曲,毅然决然地踏上了保家卫国、反抗侵略的征程,御外来强敌,扬家国威名,打响了一场抵抗霸权欺凌、捍卫民族尊严的正义之战。
勇斗争,扬正义。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义旗,奋起抗争,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浴血奋战,夺取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是在斗争中成长和壮大起来的,斗争精神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肯定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挑战、面对各种各样的要挟威胁。“人间正道是沧桑”。广大年轻干部要大力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涵养敢于斗争的政治本色,锤炼敢于斗争的铮铮风骨,切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敢担当,讲正义。抗美援朝战争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破坏人类和平的嚣张气焰,为世界和平与正义作出了重大贡献,体现了中国作为泱泱大国的责任和担当。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勇于担当、冲锋在前,拼来了山河无恙,换来了家国安宁。革命战争年代需要担当,新时代更需要担当。在新时代,年轻干部要时刻保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精神,不断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激发出无往而不胜的正义力量,不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彩华章!
勤学习,树正义。《荀子·儒效》倡导“不学问,无正义”。正义感正是来自源源不断的学习,来自革故鼎新的认知。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立足于对当时国内外形势的科学研判,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学如弓弩,才如箭簇,识以领之,方能中鹄”。新时代年轻干部要持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以正义之名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
重公道,有正义。“士有公天下之心,然后能举天下之贤”。美帝国主义逆历史潮流而动,恃强凌弱、侵略扩张,把战火燃烧到中朝边境,必然不得人心,必然成为众矢之的。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人间自有公理,公道自在人心。年轻干部一定要把公道正派作为立身之本、正气之源、处世之要,把公道放在心里,把正派作为标杆,在工作中不掺杂个人好恶,不夹带私人感情,对任何事情都出于公心,坚持原则、主持正义,真正以公心换公信、以公道促公正。
多奉献,守正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为了民族正义、为了世界和平,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生命,筑就了精神丰碑。正义的事业能够产生坚定的信念和巨大的力量。无数革命先辈正是源于对国家的热爱、对人民的情感、对事业的执着,默默地发挥着光和热,付出着心血和汗水。对事业不求回报的挚爱和全身心的付出,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也是党员干部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然选择。广大年轻干部要时刻保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怀,自觉地把无私奉献作为增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坚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职责,以建功必定有我的志向,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为伟大而正义的事业奉献青春、贡献力量。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篇2
做新时代“打工人”
涵养“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做信仰如磐的打工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将士始终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上下一心,同甘共苦,密切协同作战,顶住了敌人的狂轰滥炸,克服了高山、严寒、后勤供应紧张、常常缺衣少食、武器比较落后等种种困难,拼来了如今的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岁月静好。如果说志愿军战士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那么“坚定的信仰”,就是这个“特殊材料”的重要配方。“志在顶峰者,不会半坡退却。”信仰坚定了,就能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锁定方向,在急难险重的任务中勇挑重担,在培植精神家园的征程中行稳致远,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党员干部要自觉加强党性锻炼,提升党性修养,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要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以“每临大事有静气”的沉稳,“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坚毅,“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气度,在百舸争流中劈波斩浪、在千帆竞发中勇立潮头,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接好历史接力棒,跑好我们这一程。
涵养机智灵活、富于创造的打赢勇气,做斗争坚决的打工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战胜强敌,离不开排除万难、主动作为、敢于担当的战斗精神,也离不开行动中的灵活处理与战法运用中的创新发展,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始终保持了高昂的斗志,以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以近战、夜战、坑道战等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如今战争的硝烟已离我们远去,我们深切感受到“有一种安全叫‘我在中国’”,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和平年代也有激荡的风云,有严峻复杂的世界形势、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多元多变的思想潮流。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越是承平日久,越要培养和保持顽强的斗争精神、坚韧的斗争意志、高超的斗争本领,主动投身到各种斗争中去,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要勇于跳出条条框框限制、破除利益固化藩篱、摆脱惯性思维束缚,坚持从实际出发,敢闯敢试、勇于开拓、大胆干事,既敢闯不合时宜的“禁区”,敢涉前人未曾进入的“盲区”,还敢破矛盾交错的“难区”,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大力量。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篇3
“宝藏男孩”“宝藏女孩”作为褒义词,是指某人像宝藏一样,身上具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才华。许许多多看似普普通通的老干部,实际上都“身怀绝技”、浑身是宝,需要广大老干部工作者深入了解、深入接触和深入挖掘,当好“宝藏老干部”的“淘金者”。
“血肉之躯会随着时光慢慢变老,但革命精神不会。”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在寻找身边的抗美援朝老兵的过程中,不少鲜为人知、惊心动魄的抗战经历被挖掘出来。他们曾在枪林弹雨下伤痕累累却仍然冒死前进,他们曾用着血肉之躯扛起担架护战友周全,他们曾在战火纷飞的日子里吹起激越雄壮的军号……原来,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敢拼敢闯的抗战英雄。70年过去了,曾经的抗战少年脸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但他们依然能清晰地哼唱出“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在歌声中,抗战老兵们身上的革命精神透过时光传递到了新时代。
“撸起袖子加油干,谁说老干部就熬不动夜。”
“我老了,熬不动夜了”成了现在不少年轻人的口头禅,但事实上,在需要全力以赴加油干的时候,许多老干部都会忘了休息时间。身边有这样一群老干部志愿者,会在深夜凌晨起床,协助完成对未成年嫌疑人的思想教育;会为讲好一堂思政课,反复修改备课稿直至深夜;会放弃休息时间,为留守儿童办好“假日学校”……在这些老干部的身上,我们能学到的不是“熬夜”的生活状态和习惯,而是愿意干事的拼劲和闯劲。作为年轻干部,要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逐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要从身边老干部身上学到干事精神,拒绝“浑水摸鱼”的心态、“暮气沉沉”的状态、“懒懒散散”的姿态,以“上岗即起航,履职即奔驰”的紧迫感奋力拼搏。
“不会说普通话,但是我有故事和方言。”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篇4
他们就是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们。
战争,永远是残酷的。我们的亿万同胞们,经历了多少困难,才能赢得一点点生存的希望,和生命的曙光。
食物,对于他们来说,吃到一碗米饭。就是他们最大的奢望了。听着曾爷爷在我们讲他过去打土匪、打日军、打美军的故事。曾希贤爷爷作为部队的大当家,想想当时的战友们吃的是什么?玉米粥。玉米粥听起来还不错,但事实上却是少许的玉米和熙熙攘攘的野菜。每一个人也吃不到多少。即使这样艰苦的生活,曾希贤爷爷照样带领部队的几十名战友英勇战斗。来到了土匪的领地,曾希贤爷爷把战友们分成了三排。“一排上!从东北方攻进寨里。二排上!主攻大门。三排上!来掩护所有成员。”他们毫不畏惧,冲锋在前。最后把那些烧杀抢掠的土匪们打的落花流水,为人民立了功。
曾希贤爷爷如今85岁了。他还与我们分享了许多伟大的,感人的故事。生命垂危的战士,在临死的时候,都还想着任务,想着祖国。最后曾希贤爷爷还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争做四有新人。我联想到我的期中考试,对于抗美援朝的战士们所面临的困难。我是微不足道的,我要继续努力。
曾爷爷还说:我们小学生是祖国的接班人,现在没有战争了,但是我们要努力学习,要把自己学习中的困难当做敌人。你战胜了困难就等于战胜了敌人。听了曾爷爷的话,我满怀信心,也希望自己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明白如今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曾爷爷他和他的战友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但,我们始终不会忘记你们:那些用生命来捍卫祖国的战士们!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篇5
在《谁是最可爱的人》的课文中,作者用松骨峰战斗、火中救小孩、防空洞谈话三个场景,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他们同朝鲜人民,用血肉之躯铸就了一道道钢铁长城,用守望相助书写了一卷和平正义的史诗。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会英雄辈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应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续写无愧于新时代的人生答卷。
英勇无畏做“勇士”。鲁迅先生说,“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在朝鲜战场上,杨根思以“人在阵地在”的英雄气概率领战士,在弹药耗尽的危急关头,抱起炸药包,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挺身而出,冒死用身体堵住敌人枪眼,用生命换取胜利。他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以“空中拼刺刀”的精神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继续发扬英勇无畏的乐观精神,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魄力真抓实干,以敢为人先的胆识开拓创新,以善作善成的决心迎难而上,争做无所畏惧的英雄。
守望相助做“卫士”。毛泽东同志指出,“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面对朝鲜问题,党中央经过多次深思熟虑,作出“以战止战”的战略决策。在阻击敌人的日子里,马玉祥勇闯滚滚浓烟和熊熊烈火中救下朝鲜小孩、罗盛教毫不迟疑跳进冰窟救下3名落水儿童不怕牺牲;在长津湖战役中,“冰雕连”战士忍受零下40度极寒,身着单薄衣裤奋战数昼夜。他们用血与肉,在霜与刀、生与死间较量,铸就了来之不易的家国梦。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始终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深入一线了解群众实际困难和需求,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真抓实干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好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争做群众的英雄。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篇6
面对二十一世纪,人类们追求和平,可是战争却每一天都在发生,小到同学之间的分歧,邻居间的争吵;大到将一亿人送入天堂的二战,这也包括一九五零年在世界最不适合大兵团作战的朝鲜爆发的战争,主角就是中国和美国。
在朝鲜战争中,中朝以一百一十万人打败了联军一百二十万超级大军。说到朝鲜战争,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士兵。志愿军虽然衣着简陋,饥肠辘辘,但就是这样,他们往往能够穿着单衣,在大雪地中埋伏数天,然后徒步追击美军的坦克;能够冒着无数飞机大炮穿过死亡屏障,用胸膛将手榴弹顶进敌人的枪口;能够在大冰河上一个接一个用身体滚过雷区,为部队开路……每一个都那么年轻,却牺牲得惊天动地。正因为他们,三年后,战争终于停止在了它发生的地方。
其次,在志愿军的背后,还有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时刻支援他们:
在前线,朝鲜人民顶着炮火为志愿军送食物,把他们当自己的儿子看待,拿起斧头,木棒,甚至菜刀冲向联军,保卫祖国;在祖国的东北,无数人民,志愿军家属在家里做炒面,支援志愿军。志愿军四十二军就是从我们齐齐哈尔出发的,我们的祖先,可能就在他们的队伍中,一家人一起努力,打走美军,这样才体现出我们中国人民的团结一致。
最让我感动,也最让我难忘的,是战争的最后时刻。停战谈判结束,距最后时刻两小时前,一个士兵冒着炮火将停战的消息送往前线,一个个炮弹在他身旁爆炸,他刚把消息送到就牺牲了,仅差两小时。最后两小时,双方把所有的弹药尽力打出,证明自己的强大,好像又发生了一场大战。停战的那一刻终于来了,那是成千上万人民以及军队一直盼望的事,没想到一盼就是三年。那一刻,没有一丝动静,一种奇特的寂静后,双方他探了头,让后一起欢呼,庆祝,赠送礼品,他们之间拼过命,有分歧,语言不通,但他们都懂得和平,盼望和平。
是啊,谁喜欢战争?其实在朝鲜战争中,谁也没有获胜,双方都因为这场战争让无数家庭破碎,让无数人留下伤疤,谁都不想要战争,但战争却一定要发生。
长大以后,我一要让世界和平,没有战争,才能有美好的人间。到现在为止,叙利亚问题还没有解决,美国的军队,还在世界各地“捣乱”,各种核武器还在秘密研发,来往的船只还在忍受海盗的劫持。虽然战争的利益像一座金山,但不要忘记,金山是无数人的生命堆积成的,生命越多,金山才会越高。我们更不要忘记五星红旗就是无数解放军战士用鲜血染成的,我们不要让它,让中国在染上鲜血。让世界和平,没有战争,这是七十亿地球人共同的心愿!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篇7
?决议》指出:“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并肩战斗,战胜武装到牙齿的强敌,打出了国威军威,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赢得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捍卫了新中国安全,彰显了新中国大国地位。”
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使新中国真正站稳了脚跟。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在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遏制,企图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如果整个朝鲜也被美国占领,我国就会处于被美国势力南北夹击的态势,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这对于刚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来说,是一场极其严峻的考验。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成功应对考验,和朝鲜人民一起打回到三八线,守住了三八线。这一伟大胜利,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争取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可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作出武力进犯新中国的尝试。
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彻底扫除了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任人宰割、仰人鼻息的百年耻辱,彻底扔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中国人民真正扬眉吐气了。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让世界见证了蕴含在中国人民之中的磅礴力量。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创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极大鼓舞起中国人民的革命热情和生产积极性,全国各族人民举国同心支撑起这场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伟大抗争。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让世界知道,“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打败了侵略者,震动了全世界,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彰显了新中国大国地位。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军威,人民军队战斗力威震世界,充分展示了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从此,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在朝鲜战场,美国军队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当时所有的现代化武器,还动用了其陆军的1/3、空军的1/5和海军的大部分兵力,但战争终于以中朝军队和人民的胜利而结束。这个胜利,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极大促进了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抗美援朝战争,是在交战双方力量极其悬殊条件下进行的一场现代化战争。人民军队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愈战愈勇,越打越强,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迅速改善了装备、提高了技术水平,实现了由单一军种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转变,取得了对美国侵略军队实际作战的重要军事经验,创造了依靠劣势装备打赢现代战争的一系列新经验、新战术、新战法。人民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加速推进,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深刻塑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洲乃至世界的战略格局,极大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义事业,有力推动了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它再次证明:正义必定战胜强权,和平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它用铁一般的事实告诉世人,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支军队,不论多么强大,如果站在世界发展潮流的对立面,恃强凌弱、倒行逆施、侵略扩张,必然会碰得头破血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