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和作文作文参考6篇

时间:2024-07-31 11:30:53 分类:心得体会

写作文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问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的所写的作文,能够更好地传递情感和思想,以下是合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数学和作文作文参考6篇,供大家参考。

数学和作文作文参考6篇

数学和作文作文篇1

数学考试总结

生活中的数学需要我们细心发现,数学网为同学们特别提供了数学日记之数学考试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最近,我们三到六年级的学生参加了数学考试。这次考试,我才考了92.5分,粗心使我做了许许多多。您说得没错,不是不会做,太粗心了,经常出现一些大小问题,没有这些问题,我会更好。有一句话这样说:“第一次犯错,也许情有可原,但第二次犯错,说明你是个‘笨蛋’。”也许我就是这个“笨蛋”。我的成绩就像一个橄榄。橄榄在悬崖边晃来晃去,你一不小心,一不留神就会“碰碰……”掉下去。

成绩并非想高就高,要靠努力,没有行动的理想是空想。就像尼采说的那样,一件东西的价值有时并不取决于人们的收益,而是取决于人们的付出——取决与你为它付出了多大的代价。这句话说得没错。聪明才智不在于知识渊博。我们不可能什么都知道。聪明才智不在于知道尽量地多知道,而在于知道最必要的东西,知道哪些东西不需要知道哪些东西。

通过这次考试不但检测了我近期所学的知识,还让我的许多缺点暴露出来了,让我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及时改正。

数学和作文作文篇2

她中等的个子,微胖的身材,总是扎着一个干净利落的马尾辫,一年四季,最喜欢穿漂亮的裙子。走起路来像一阵风,说起话来声似洪钟。她就是我的数学老师廖老师。

廖老师是一位对工作和学生非常认真负责的老师。三年级,记得她刚接我们班数学课的'时候,第一周,就发短信叫我妈妈到学校找她聊我的学习情况。当时,我特别害怕,不知道要经历什么样的暴风雨。到老师办公室的时候,老师只是简单的介绍了我在课堂上的表现,学习上对我提出了要求,并没有过多的说我什么,还鼓励我要好好学习,上课多发言。正是由于廖老师的对工作和学生的负责,后来我的成绩慢慢稳定,不断提高。

廖老师也是一位在学习上要求非常严格的老师。每回考试,讲评试卷后,都会要求我们在卷子上写出失分原因,95以下的,还需要打印卷子重新再做一遍。每天布置的作业,都会认真检查及时反馈。有一回,老师布置的给家长讲题的作业,班上有十几名同学给忘记了。廖老师发现后,非常生气,不仅让这些同学抄题重新给家长讲,还在群里点名严厉的批评了没有很好配合学校工作的家长。正是由于廖老师的严格要求,才能使我们班的数学成绩这么优秀。正所谓严师出高徒,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廖老师的辛勤付出!

这就是我的负责、严厉的数学老师。老师您辛苦了,我们永远爱您!

数学和作文作文篇3

数学一直被誉为“科学皇后”,它一直担当着重大责任;建房时要用到数学,买卖时要用到数学,画图纸时也要用到数学,从而言之,生活中处处都要用到数学。它朴素无华、方便简单,为人类探索智慧的脚步一步又一步稳定踏实,为人类的生活一次又一次改进更新。

虽然我数学不是很好,甚至可以谈不上平等。但在我眼里,数学就像是一套打满结的绳索,首先必须耐心地解开一个又一个的死结,这样终有一天一定能解开所有的结。学习数学最重要的就是要善于思考。如果把数学比作一把锁的话,那思考就像是一把开锁的金钥匙,为我们打开这数学之锁。解答数学题时,细心也是十分重要的。计算中只要有一丁点的疏忽,就可能整题错误。正如下棋,只要走错一步,可能导致全盘皆输。大意失荆州,不要等到做错了再后悔不已,世上从未有过后悔药。所以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培养自己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学习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好成绩。

有一次,妈妈先考考我和弟弟,看看我和弟弟生活中的小题掌握了没有,谁更有进步谁就有冰淇淋吃。她问道:“有一只青蛙在井里,它想跳出井去,井深2米,它一次只能跳1米,要几次青蛙才能跳出井口去呢?”我正想说“两次”时,弟弟马上抢答:“当然是两次啊,嘿嘿,小case!”“诶,不对啊?”我在心里默默的想了想,才脱口而出:“错!应该是无数次青蛙也跳不出来,因为青蛙跳了一次后,又掉了下去,所以就挑不出来呗!耶,我有雪糕吃了!!”此时,我感到这是“眉头一皱,计上心头”啊!妈妈表扬了我,接着又出了一道题:“一层楼梯22个台阶,爬到四楼你们一共爬了多少个台阶?”“八十八个台阶。”我和弟弟异口同声。妈妈又问道:“是吗?”

“嗯,不是吗?”我又望了望妈妈,又默默的想着。“哦!我知道了,应该是六十六个台阶,因为四层楼只有三个台阶,所以共有六十六个台阶。”“哎哟,不错不错,奖励你们每人一个‘可爱多’!”就这样,每人都津津有味的吃着美味的雪糕,凭着自己的智慧,得到了奖赏。

数学就应该在生活中学习。现在书本上的知识都和实际联系不大,这说明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正因为学了不能够充分很好的理解、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对数学不重视,还觉得数学很深奥。其实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要是我们到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学深了,学透了,自然会发现,数学是多么有趣呀!

数学和作文作文篇4

记得在读五年级时的一个星期天,我因为做不出一道很难的解方程题,毁了一个本来可以尽情玩耍星期天。

我本来打算星期六做完全部作业,然后星期天在家里玩,或者约同学去玩。但是就因为这道该死的数学题毁了我一个星期天。

虽然这道数学题的内容渐渐在我的.记忆中淡忘,但是我绝不会忘记那个星期天的。

从早上8点多,我就开始想那道数学题了。我苦思冥想但总是想不出来。在这重紧急关头之下,我只能去问身边的人了。我问了好多人,但他们都不知到。有些人是懒,不想和我‘分享’这道数学题,但有些人是真的不知道,可能是他们学历低的原因,也可能是他们忘记了该用什么方法来教我。

大约到了晌午9:30,我对这道数学题的研究终于有了一些进展,我左顾右盼,想早些盼到做完题目的那一刻。虽说我的那‘研究’有了一些进展,但是接下来的就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了。我还是在那里想下一步该怎么做。时间差不多到了10点钟,但是我还是没有想出来,这时候我只能用我的绝招了,就是去问我的小外婆了。她在我们家工作,我有时候做不来的题目就会拿去问她。

小外婆向我解说了一番后,我也半信半疑,就又去问了一下别人,有些人说对的,有些人说错的,但还是说对的占多办一些。现在已是下午2点时刻,我也不得不验算一遍就把答案给写上去了。

就这样,我几乎一整天的时间都花在了这道数学题上,这难道是我做错了什么事了,这时上天给我的惩罚,还是‘另有原因。’我心里不得不在想:颜宗祺,赶紧去玩吧,给你玩的时间不多了,别再想其它东西了……

数学和作文作文篇5

她有一头卷卷的长发,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像两颗黑宝石似的镶嵌在那圆圆的脸蛋上。她不高也不矮,不胖也不瘦,身体显得十分匀称。最特别的是她那双眼睛,总是让人回味无穷。

眼睛像鞭子

上课铃响了,她抱着一大打试卷扳着脸大步走了进来,刚才还热闹非凡的教室顿时变得鸦雀无声,就连谁也奈何不了的淘气鬼“小强”也规规矩矩地坐在了座位上,嘴上直嘀咕:“怎么回事,难道是世界末日来到了吗?”只见她把头一抬,转过身子,在黑板上迅速地写下了几道前些天考的试卷上的题目,连珠炮似的分析讲解着这些题。我正想着这次考试的结果,她忽然停止了说话,我正感到奇怪,抬头一看,妈呀!她正盯着我看呢!那生气的目光像鞭子一样抽打着我,要把这只走散的小羊赶回羊群。那两只大眼睛狠很地瞪着我,瞪得我心里直发毛。于是,从那一分钟起,不,应该是从那一秒钟起,我再也不敢走神了,因此也再也没有走散过了。

眼睛像糖

一提到糖,大家都会想起那种甜甜的感觉,而我今天说的糖大家也许就没尝过,它的味道比普通糖要甜n倍。原来,要想在她这里拿100分,简直比登天还难,我开学第一天的作业,因为格式不对,没得100;开学第二天的作业,因为有一个题的题目没抄完整,没得100;第三天的作业,计算出错,又没得100。看着那一个又一个的大叉,我快崩溃了,下定决心一定要得100分,于是,我把当天的作业认认真真地检查了一遍又一遍,终于得100分了,而且还加“优”,当时,我还真有点“漫卷作业喜欲狂”的感觉呢!看着她在班上表扬我时,那会儿的目光是最温柔的,仿佛像是一颗糖,一直甜到了我的心里。

写到这里,大家都猜到了吗?不错,她就是我的数学老师——miss li.i like you!

数学和作文作文篇6

今天我们上了一节有趣的数学课!

张老师让我们带把尺子上课要用。我猜我们今天是要学习厘米和米的认识。开始上课了,果然被我猜中了。张老师先教我们一是多长,就是从大拇指到中指,中指要使劲向前伸,就是一。

然后我们学校厘米的认识。张老师先给我们讲尺子上从哪儿到哪儿是1厘米,从哪儿到哪儿是2厘米,从哪儿到哪儿是3厘米等。我学的很快。从0到1是1厘米,从1到2是1厘米,从2到3是1厘米,只要中间空一个格就是1厘米;2厘米是从0到2,从2到4,从4到6,2厘米中间都是空2个格。学完1厘米和2厘米,我就思考出来:3厘米中间应该空3个格,空4个格就是4厘米……中间空几个格就是几厘米。

接着张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段线,问我们:“从0刻度指到5,这是几厘米?”我们异口同声的说:“5厘米。”经过张老师的训练,我掌握了厘米的认识。然后,吕明泽说:“老师,0之前还有一段呢。”张老师提醒大家还有一件重要的事――你们的尺子0刻度前面还有一段,量东西时,不能从尺子头儿上开始。一定要从0刻度量起!物体的左端对齐0刻度,右端对住几,就是几厘米。

张老师让我们量一量我们的一有多长。我按照张老师教的方法:大拇指对住0刻度,然后,中指使劲往前伸,我的中指到了14,我的一是14厘米。张老师又给我们画了一条斜线,问我们这怎么量。我马上举手,可是张老师没叫我,她叫了张沐涵,她说的跟我想的一样。她说:“如果线是斜的,尺子就要斜着放,否则就量不准了。”张老师问我们:“你们同意不同意她?”我们大声的说:“同意。”

这一节课真有趣!不光是让我掌握了厘米的认识,还量了很多东西,我觉得量东西很有趣!

《数学和作文作文参考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