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后感参考8篇
通过书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字组织和逻辑思维能力,读后感是一种对作者思想和情感的深入思考和体悟,下面是合同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世界读后感参考8篇,感谢您的参阅。
世界读后感篇1
即使春日的原西河解除了坚冰的,即使夏日里纵横的川道与沟壑绿意渐浓,即便秋日里丰盈的收成遍野,即便冬日的风鞭无情地着山峁黄铜似的身躯,黄土高原的风沙依旧,人情依旧,日子也依旧如河水般流淌,不复西归。
翻开这本书,自觉有与众不同的气息扑面而来,恰似黄土高原特有的泥土芳香。在这里,日子平凡着:黄土高原平凡地经历着每一个春夏秋冬,春播秋种;平凡地看着一代人老去,一代人新生;平凡地看着凛冽的寒风扬起一抔黄土,暖意袭来又降入尘埃。日子不平凡着:不平凡的孙少安鼓足勇气办起砖厂;不平凡的孙少平地下入漆黑又无际的煤矿;不平凡的孙兰香带着一个少女的懵懂走出双水村,走进大学,用知识另一个世界。
在这里,日子难过着:难过地看着孙少平与田晓霞“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难过地看着孙少安与田润叶“奈何缘浅,向来情深”;难过地看着金波痴唱《在那遥远的地方》等待着他的姑娘,却只留“此生空余恨”。在这里,日子欢欣着:欢欣地看着孙少安经历挫折后重新崛起成为乡镇企业家;欢欣地看着孙少平小心翼翼地领了第一桶金寄向双水村,盼望着有朝一日凭己力箍一座窑洞;欢欣地看着兰香收获了学业与爱情。日子终归,一天天好起来了。
世界平凡着,至少我们平凡着,大多数人平凡着。于是有多少人平凡着,就有多少人不甘于平凡,不甘于寒风吹走一切只余黄沙为伴。他们尽力摆脱平凡,然而这条坎坷又遥遥无期,似无际,没有尽头。
合页,思绪绵长久久不归。正所谓“开卷有益,掩卷沉思”,总有一些人令我们难以忘怀。有人身上透露着奋斗的美丽,我于孙兰香一边苦读一边打工为自己买一件衣服,自主不想劳烦家人,努力如她,勤奋如她。这又何尝不像当下的我们,身处一个被称作“寒门再难出贵子”的时代,仍要凭一己之力冲出一条坎坷的,凭一己之力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有人身上透露着善良的美丽,我于奋身救人的田晓霞,身为记者,救人跳入洪水的那一刹那,她已抛却了个人的小家,把自己融入了这个大家庭。在她的身上,似乎总如太阳一般散发着正能量,传递四方。
其实,所谓平凡,不过是你一步一步走过这段漫长而遥遥无期的人生,最终归于泥土;所谓不平凡,不过是尽了,你回首往事,笑对夕阳西坠的美好,最终归于泥土,一方。平凡与不平凡,最终区别于你有生之年,是否尽你所能,行你所行,爱你所爱;是否走的每一步,都无悔于心。
一无所有,便是你奋斗的理由。
世界读后感篇2
今年年初,二次追剧《平凡的世界》,但遗憾地是从来没有完整地读过原着,所以就买来三本书恶补,本以为凭借着剧中的画面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看完原着后,才发现自己错了。看剧版我一直以为孙少安是主角,最后才明白是编剧对原着一些情节做了变动,尤其是孙少安这个角色被加了很多光环,存在感明显盖过了孙少平。
但即使这样,我依然很喜欢少安这个角色。喜欢他的担当有责任心,喜欢他的果敢坚毅,喜欢他的勤劳善良。书中有这样一个片段让我印象深刻,讲述的是即将升初中的孙少安已经意识到,为了家里自己是绝对不能读书的了,他参加初中升学考试是为了向同村人证明自己之所以不上学,不是考不上而是上不了,这是他在坚守一个少年的骄傲。果然,他以全县第三的成绩考上了初中,然而随着一纸通知书的到来,孙少安却永远地离开了学校,也离开了自己短暂的青春。他放弃的不仅是学业也是未来,穷孩子面前的路只有那么宽,天空只有那么大,甚至无力去抱怨命运。身为家中长子的他用自己的汗水承担起了一个穷困的家,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再说说少平这个人物形象,通过读原着,最后才懂得他是一位对苦难有着深切的认识,对生活有着深邃的理解,对精神世界有着深刻追求的人。他有铮铮铁骨,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气。从学生时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时代的“揽工汉”,他经历的`是艰苦卓绝的人生奋斗,然而在痛苦与磨砺中,他形成了一种对苦难的骄傲感、崇高感。书中是这样表达他关于苦难的哲学“是的,他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儿受尽折磨,但他已经不仅仅将此看作是谋生、活命,职业的高贵与低贱,不能说明一个人的生活价值。恰恰相反,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历经千辛万苦而酿造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承认苦难,接受苦难,理解苦难,挑战苦难,这是一种孙少平式的苦难哲学。试问自己,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可否有这样的感受,是原地等待抱怨命运的不公还是积极调整心态来适应环境?
那个沟壑丛生的黄土高原,那个人人灰头土脸的双水村,那个满身补丁的孙少平,那个头顶白毛巾的孙少安,那个梳着麻花辫的田润叶,那就是我们平凡的世界,那就是中华民族不向命运低头的朴素情怀。无论时代场景如何变换,人都应该从各种磨难中走出来,精神上强大起来,变得更坚强,这是我们每一代人都需要经历的精神成长。
世界读后感篇3
于昨夜重拾书柜角落里那本无人问津的《悲惨世界》。初次阅读这本名著是在七八岁的年纪,那个年纪时这本书留下的印象只是名叫冉阿让的穿着破旧衣服的人牵着一个穿着孝服怀里抱着布娃娃的小女孩,这样一个画面。再次翻阅这本书却是百感交集,久久不能平静。
?悲惨世界》是一个悲惨的故事。主人公冉阿让只因打破了面包店的玻璃,拿走一块面包判了五年苦役,因四次越狱在监狱呆了十九年。他来到主教家,偷走了主教家的银烛台,主教原谅宽恕他,让冉阿让极为感动和震撼。冉阿让成为市长先生,济贫救苦,当他得知方汀的悲惨遭遇时,救出了她的女儿珂赛特,而冉阿让为救被冤枉的人在法庭自首,被抓走当苦役时又为履行诺言,把珂赛特从德纳第夫妇那里带走,隐居修道院。
颠沛流离的故事怎能不使人震撼,催人泪下。冉阿让。最让我感动和震撼的是,当他成为人人敬重的马德兰市长时,因为不忍项马迪被冤枉成冉阿让,而去自首。那是他最鼎盛的时期啊,他愿意放弃一切,也未让别人蒙冤。
“几个审判员,一个记录员,一些法警,一群幸灾乐祸赶热闹的面孔,他在二十七年前都曾见过一次。这一切都在他面前张牙舞爪。恐怖,又在他四周再次出现再次活动。他心胆俱裂,闭上了眼睛,从他心灵的最深处喊道:‘绝不!’”
冉阿让有多么强烈的心里斗争啊!“他心胆俱裂,闭上了眼睛,从他心灵的最深处喊道“绝不!”他忍受着怎样的煎熬,怎样的痛苦啊。
“的确就是他。他手里拿着帽子,他的服装没有一点不整齐的地方,他的礼服是扣得规规矩矩的。大厅里的灯光正照着他的脸,异常惨白,身体微微发抖。他的头发在刚到阿拉斯是还是斑白的,现在全白了。”和“马德兰先生转身向着那些陪审员和法庭人员委婉的说:‘诸位陪审员先生,请释放被告。庭长先生,请拘禁我。你们要逮捕的人不是他,是我。我是冉阿让。”前面的'神态描写来铺垫后面那段字字触目惊心的话。他的勇气,让读者从震撼变成替他悲哀了。
方汀。珂赛特。方汀把刚出生的女儿珂赛特托付给刚认识的德纳第妈妈,方汀每月寄给德纳第妈妈的抚养费却被德纳第妈妈用来给自己的两个女儿买东西,珂赛特成为德纳第一家的小仆人,“跑街、打扫房间、洗杯盘碗盏、搬运重东西都要她来做,”和“常常天还没亮,珂赛特便拿着一把大扫帚,用她的小红手紧紧握着它打扫街道。这个还不到六岁的可怜的孩子衣衫褴褛,在寒气中颤栗,一滴泪挂在她那双大眼睛的边上,好不叫人痛心。”
这是珂赛特的处境。
“‘怎么办呢?德纳第还非要我每月寄十五法郎给他不可。’她找到一份为兵营的士兵们缝衬衫的工作,每个月赚十八法郎。但十五法郎给德纳第,剩下的三法郎连吃饭都不够。从那时起,她才没有付钱给德纳第夫妇。方汀只好节衣缩食。她学会了怎样在冬天完全不烤火,怎样拿群做被,拿被做裙子,怎样借着对面窗子射来的光线吃饭,以节省蜡烛。”“尽管这样,她仍然没有失去对生活的勇气。她对一个贫苦的女友说:‘一天只睡五个钟头,其余的时间我全拿来做缝纫,总可以赚到吃面包的钱,而且人在发愁时也吃得也少些。但当她拿着一把断了的旧梳子,去梳她那一头光泽且细软如丝的头发的时候,她还能得到一种顾影自怜的快乐。”而后方汀卖掉了自己的头发,只为德纳第夫妇要求付来的十个法郎,方汀卖掉了自己的牙齿,只为德纳第夫妇用珂赛特得病需要药费的幌子索要的四十法郎。
前一段方汀的处境着实可怜,而后一段“她仍然没有失去对生活的勇气”,更让人颇为震撼。是啊,为了她的珂赛特,她的可爱的孩子,就算是死她都会愿意的吧。
冉阿让、方汀、珂赛特,德纳第夫妇、沙威,善良美好纯净和肮脏邪恶交织在一起,太多的震撼和感慨,太多的悲哀。这是个悲哀的故事,这是个悲惨的世界……
世界读后感篇4
半壁斜阳,浸染在黄土高原上,染黄了土,染黑了人。终于,天终是撑不住那庞大的红日,于是太阳悄无声息地沉溺在霞光中,愈沉愈深。
那挥舞着锄头的干瘦的胳膊,停下了耕地,望了望潜游在群山中的太阳,依依不舍地丢下锄头,背着夕阳和隐约的星星,回家了。
这就是黄原上人们的一天。
掩卷间,作者用一枝细弱的笔杆,写出了黄原上一家人维持生计的故事,再用一纸墨,培育了几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故事的主线是孙玉厚一家勤勤恳恳却整天穷困潦倒,又不甘于理想,努力拼搏的故事,能够从玉厚的皱纹中读出,在少安的烟斗中品出,在少平壮实的后背中看出。
但最让我为之一震的,还是家中主力的孙少安。才读完第一册,就已被这个未老先衰的青年感动。他年少时和你我一样,背着书包上学。这个成果优秀的人却自己放弃了大好前程,放下书包,拿起锄头,勤劳地维持一家生计。
这不就像是父亲吗?
他年岁悄然就来到大城市,一个小乡巴佬背着破烂的行李在繁华的都市里难寻一种优秀作文大全网">《平凡的世界》好句02-26
平凡的世界好句01-06
平凡的世界作文03-19
关于平凡的世界作文01-20
平凡的世界作文800字06-19
平凡的世界好句14篇01-06
平凡的世界好句(14篇)01-06
《平凡的世界》好句15篇12-24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09-14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11-06
世界读后感篇5
今天我和妈妈去看动物世界,到了那里才知道有多莫恶心。我的感受是,这哪里是动物展呀,分明是集市。遍地是垃圾,惨不人睹。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动物展,因为太急啦。一个动物旁边就有一大帮的人根本既不过去,还有臭味,我坚决再也不去啦。
不过令我高兴的事,时竟然还有海龟。海龟是动物世界里地“老寿星”可以是。今天,我们看见了一直较大的.海龟。他肯定是经过了很多次地迁徙,无数次的繁殖生产生存下来的。他至少有一百年的历史啦。这就是我的感受。
我再也不去啦。
世界读后感篇6
世界是平的?咋听起来你一定会觉得奇怪,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地球是圆的,但当你读完托马斯。费里德曼的一书后,你就会相信这个观点,因为这本书不仅能带给你来一种不凡的震撼感受,而且其中的很多观点更值得我们深思。
之所以说是震撼,其一是因为笔者独特的观点,关于这世界是怎么开始抹平的,包括书中提及的抹平世界的十台挖土机与三大汇流,以及現在发生了什么?我从中看的了许多新的资讯和概念。按作者的观点“世界本不是平的,可是因为所謂的十大推土机,世界已快被铲平了。从柏林围墙倒下那一刻,任何人再也无法確定,抢你工作饭碗的是哪一国人。”“十个推土机”推动的是世界的互补与合作,电脑,网络,科技,交通的不断進步,搭建了连接全球的网络平台,这使各种知识得到了分享与分配,也给世界变平带来了机会。通过阅读,我觉得世界变平是个趋势,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在这种快速变化大环境中,如何让自己或企业具有竞爭力,才不至于被抺平世界的推土机給推走,才是我们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世界竞赛,正在被抹平”。这个观点我比较赞同,发展中国家也好,发达国家也罢,竞争的环境及外在因素尽管有差别,但也应该看到差距在逐步的缩小。国内的许多企业也正在逐渐的掌握核心技术,同时像中国、印度等一些国家,他们不仅拥有较好投资的环境及廉价的劳动力,同时自己本土的'企业也正在逐步的迈向国际市场,可以讲世界的扁平趋势是难以抗拒的。而世界扁平化同样也给象海信这样的企业带给了机遇与挑战。机遇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扩大企业的规模和知名度,通过海信长久以来的严格管理及对待技术严谨的态度,提升核心竞争力,把百年海信的基业变为现实。挑战是我们必须加入全球竞争的检验,学会运用平行思维的观点看待问题,改变我们的商业习惯,以创新的态度修正自己的理念去适应新的环境及外界的变化。
书中有这样一个比喻,“世界就是个足球场,你警觉心一定要够,才能留在场上。如果你不够好,就只能坐着看人比賽。就是这么回事。”看到這句話,你是不是和我的感触一样呢?不学习、不创新,工作上原地踏步,到最后只能被企业和社会淘汰。弱肉强食,物竞天择,这个道理谁都知道,要知道即使你用有高学位,还是要跟別人竞争,而且随着世界变得越平,这种竞争力就会越大。
当我读完这本书之后,心中对作者犀利的评论而感动的同时也生出几分感慨,是啊!世界在变,不是吗?在书的底面有这一句話:“抹平的世界,也是无限商机的世界。”让我们用自己的努力去拼搏吧,这确实是一个好机会!
世界读后感篇7
这是一本关于哲学史的小说。是20世纪百部经典著作之一。1994年获”德国青少年文学奖”与”最优秀作品奖”《苏菲的世界(sophie’sworld)》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人入胜。是一部深入浅出的人类哲学史。它不仅能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敬仰与赞叹、对人生意义的关心与好奇,而且也为每一个人的成长——使生命从混沌走向智慧、由困惑而进入觉悟之境,挂起了一盏盏明亮的桅灯……
?苏菲的世界》不论就内容,或就其受欢迎程度来看,都是极吸引人的一本书。这本书的成功,显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指标,就是社会大众渴望知识及缺乏安全感。在一本小说里,塞进整部西方哲学史,对追求速度的这一代而言,本身就极具魅力。除了追求知识的流行趋势之外,一般人也多少觉察到当今教育上的缺失,我们的教育并未提供有关人生和其意义的`必要知识,而这些答案正隐藏在哲学的奥秘里。现在,我们有机会一一来巡视,到底这些饱学之士,教了我们些什么。
这本书的流行有其重要性,我们可以从好几方面来看。全书虽非学术性著作,但它是一本捍卫哲学的书,正因为其大众化,它也就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看法”。这本书不是在探讨哲学上的某一特别思潮或历史,而是尝试对每一派别做概论式的介绍,并说明它在今日的地位。可以说是一本集”学术界一般看法的摘要录”。因此,这本书表达了当今知识分子的立场。
假如《苏菲的世界》代表着主流知识分子的哲学观点,它所表达的也极引人注目。这本书对真实的哲学给予极崇高的评价:批判的、理性的和公正的评论;去除偏见、迷信和惯例;不做仓促和轻率的判断,一意追求真理、知识、美善和道德。
在这本书里,其实贾德真正感兴趣的哲学,不在逻辑学、数学或语言学,当故事重心转移到马克思、弗洛伊德、达尔文和宇宙论时,摩尔、罗素等人,根本连提都不提。有些话题,即使和哲学没什么关系,却一再出现,很明显,这是一本在政治立场上十分讨好的书。一切当代时髦词汇全部被囊括:生态学、女性主义、宽容、东方宗教、比较宗教、联合国和新世界秩序等。这样的写法,或许是为了使哲学议题不和时代脱节,或许是为了涵盖更广大的读者群,不过,留给读者的印象是这些议题似乎才是作者真正关心的。
因此,这不是”一本关于哲学史的小说”,而是一个当代拥护自然的人文主义者对哲学根源所做的选择性的探讨。在小说结尾,科学被认定是真理的裁判者;而唯物主义虽然教义不明确,却绝对是人类的最佳选择。
坦白说,这正是世间为何要有哲学家的原因。我们需要哲学家,不是因为他们可以为我们选拔选美皇后或告诉我们今天番茄的最低价。哲学家们总是试图避开这类没有永恒价值的热门话题,而努力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永远”真”、永远”美”、永远”善”的事物上。
这本书引导读者获至这样的结论,但事实上并未提供理由。它给予读者的印象只是这是历代智慧累积的结果;当然,不同的历史将会导致不同的结局。
世界读后感篇8
在这本书中,作者分章写了抱怨与不抱怨、寻找抱怨的原因、改变抱怨的习惯、树立不抱怨的信心、不抱怨自己、不抱怨他人、不抱怨的工作、不抱怨的家庭、不抱怨的身体、感谢生活。详细地写出了抱怨的原因、后果,以及如何做一个不抱怨的人,并以一个个小故事使读者印象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
在读书的同时我也不断地反思自己,作者写道爱抱怨的人的六大特征:易自暴自弃、牢骚不断、不懂得珍惜、与快乐无缘、爱自怨自艾、适应能力差。其实我自己也抱怨过,不懂得珍惜过,总是盼望着拥有什么,可拥有后又觉得没有期待中的好,转而又盼望新的东西,一直不懂得珍惜自己拥有的。而实际上,自己却丢失了好多东西,包括亲人、朋友也会远离自己。做人要懂得知足才能常乐,抱怨的人总是会与悲伤、痛苦相随。所以说,以后的我们要排除这六大特征,做一个不抱怨的人,享受生活的`美好。
与抱怨的人相反,不抱怨的人有常见的七种表现:有宽大的胸襟,阳光乐观,有等待的耐力、坚强,易受人待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缺陷,有一颗感恩的心。其中,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缺陷深入我心。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一种缺陷,如果发生在爱抱怨的人身上,他会把它作为失败的借口,竭力利用它来偷懒、求恕、懦弱。与之相反,不抱怨的人会笑对缺陷,他不仅会有种种方法来将它克服,且缺陷丝毫不会阻碍他成就伟大的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