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观后感参考6篇
观后感是我们对电影的表达,是对那一刻真实心情的记录和反思,观后感是我们对影片情感的真实反映,合同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父母观后感参考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父母观后感篇1
感谢县妇联举办的读书会,让我有幸认识了秦桂芳老师。说实话平时很少听到专家上课。
县妇联唐秀峰主席台上简要讲解读书会内容,接着就这次读书会讲师秦桂芳作了简单介绍,就这样读书会开始了。
秦老师说:“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的很大,小的很小。这是我对自己的定位。”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带入今天读书会的主题。瞬间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一种久违感油然而生。做了“大风吹”的游戏,没想到她连做调查都这么有意思。第一次听她上课,我感觉轻松、愉快。整个读书会下来,我都被她深深吸引,那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美。
县妇联领导们也没闲着,时不时提醒我们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课间互动。有的记积分,有的拍照,有时一句点评就让整个上课气氛活跃起来。谢谢她们的付出!能够和这么多有缘的伙伴们一起学习成长,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其实,我这次来参加读书会是有私心的,就是想让自己喜欢上读书。通过这期读书会,收获远大于此。课堂互动让我体会到:以前经常遇到的情况,自己处理方式不对,关键点在于没有意识到孩子感受,更谈不上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要有所改变。总结如下: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孩子需要他们的感受被接纳和尊重,我们可以这么做:
1、安静专心地倾听。
2、用简单的词语回应他们的感受。
3、说出他们的感受。
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所有的感受都是被接纳的,但某些行为必须受到限制。为了能流利地说出这种接纳人的“新语言”,掌握这些技巧,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操练。
我后来通读了《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的第1章“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写下这期读书会心得体会。如有不恰当的地方,希望姐妹们批评指正!
父母观后感篇2
暑假结束前我看的最后一部电影《我的非凡父母》。我也有幸抢到了口碑场的票,今天是影片上映的第一天,我就来说说这部电影值不值得看吧。
先说结论!《我的非凡父母》是可以在电影院看的影片。作为父母,可以领孩子一起看,具有教育意义。作为孩子,也可以带上父母一起看,顺便听父母唠叨几句。如果只是自己一人的话,就没有太大在影院看的必要了。
?我的非凡父母》的片名就很抓眼,所谓非凡,既指的是视障,同时还指代盲人带小孩的能力。这里的一语双关,让我给电影的第一印象就很加分。影片讲述的是视障父母将健康孩子养大的故事,孩子到了青春期,她和父母的冲突也愈演愈烈…更多内容就不剧透了,影片以社会弱势群体为切入点,感情真挚,同时优缺点鲜明。老戏骨岁月沉淀下的演技,将这部平淡的电影赋予了灵魂。
这部电影是新人导演朱凤娴的将自身经历改编的电影。真情最抚凡人心,《我的非凡父母》就是一部临场感很强的影片,很多对于生活细节的刻画,是没有经历过无法指导的,这是《我的非凡父母》非常加分的点。说几个惊艳我的细节。
第一个是视障人群不会看到别人的表情和动作,因此在几处尴尬的情景下,会看到主角呆立在原地,同时表情极不自然的变化。
第二个是平常人觉得很简单的行为,对于视障群体需要付出加倍的时间。家庭主妇本就应该会做饭,实际上,对于视障人群,做饭是需要专门学习的;同样的.,像跑步这种看似普通的运动,视障人群也需要有陪跑员一同完成。
以上细节还有非常多,电影是假定性的艺术,越多的细节刻画,越能令观众信服从而沉浸其中,《我的非凡父母》在这方面做的非常优秀。
?我的非凡父母》是真人真事改编,同时也暴露了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抛开原版被删减的4分钟影响影片节奏的问题,导演对于影片整体节奏的把控并不好。
作为观影人的最直观感受,如此催泪的题材,情绪很难被电影调动。导演力求影片的真实,在故事和剪辑的技法上就做了取舍。作为泪点的冲突戏份不少,但每次情绪烘托的都不到位,往往在冲突进行到一半,就有一种戛然而止的感觉。这类戏份主要出现在青春期孩子的叛逆部分,将孩子的剧情线和父母的剧情线交叉剪辑到一起,非常跳戏。
肉眼可见,《我的非凡父母》并不是大制作。相比于上世纪香港电影市场的繁荣,香港的独资影片已经屈指可数,昔日大咖都在合资片靠情怀捞金。影片主演惠英红和吴岱融两位老师的演绎,为影片加分不少。
先说惠英红,上一次看她的类似影片是《幸运是我》,同样讲述香港小市民相濡以沫的故事。这次扮演刀子嘴豆腐心的视障母亲,表演到位,令人印象深刻。
一个场景是母女吵架,她饰演的母亲生气的躲开女儿,在房间的另一个角落呆着,试想一下,视障群体面对一片漆黑,为什么还要回避呢?回避视线么?这短短的几步,把那种避无可避的压迫感演绎出来了。
另一个场景是母女吵架后的晚餐,女儿给母亲夹了菜让步,母亲挪了挪盘子,把菜推给女儿。就这寥寥几笔的动作刻画,又诠释了啥叫演技。
同样,吴岱融老师饰演的父亲,类似《奇迹男孩》中父亲的角色,在家中扮演粘合剂的角色,总是嘻嘻哈哈无忧无虑,实际上扛起了家里的所有重担,哪怕确诊了癌症,仍然不想耽误家庭坚持工作。
如果说导演的故事影片的骨架,那惠英红和吴岱融老师的表演就是影片的血肉,两者的组合,让《我的非凡父母》成为一部感情真挚的电影。
?我的非凡父母》和同期上映《隐入尘烟》是调性完全不同的影片,《我的非凡父母》正能量比较多,《隐入尘烟》则更悲。
当然,《隐入尘烟》更值得在影院看,如果受不了精神暴击,其实《我的非凡父母》也是不错的选择。周末到啦~看看这部《我的非凡父母》为暑期划上圆满的句号。最后的最后,祝大家都有美好的周末~
父母观后感篇3
游戏,是孩子的语言,是他们与他人建立联结的方式,是情感疗愈并建立自信的手段。游戏,也是成人进入孩子世界的通行证。当我们学会用孩子的语言和孩子沟通,亲子关系自然更加亲密、和谐。育儿,关系大于技巧!
学会对孩子“放手”,实现孩子的自主“游戏权”
育儿不是家长使用绝对权威,不是刻板说教,不是在咬牙发力中勇往无前,而是要走近孩子,蹲下来,真正看到他,使用孩子王国的语言沟通,与他深深联结,不刻板、不主观、充满接纳、关爱和意趣。孩子会因家长的深深接纳和关心而在游戏中畅然大笑,进而更为主动地配合家长,进行自我调适。
选择适宜的游戏,做孩子游戏的参与者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不同的游戏有着不同的兴趣与热情。有些游戏,虽然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喜欢玩,但他们玩的'深度和广度是截然不同的。作为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尽可能玩出适合他们的游戏,这样才能使他们感兴趣,也才有助于发挥孩子的智力和想象力。例如,3-4岁的幼儿,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和发展,独立性和运动能力也进一步发展,一些形象性和运动性较强的游戏也许更适合他们;5-6岁的幼儿,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发展,运动机能也更加成熟,家长可以与其开展一些活动性强且智力活动成分较多的游戏。
及时而到位的“出手”,让孩子游戏玩的更精彩
当孩子在游戏过程中确实出现无法解决或可能对他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时,家长才有必要介入,给予孩子及时的帮助与指导,使游戏深入开展下去。有些家长是急性子,看到孩子笨手笨脚,便急于帮忙,比如穿珠子时,家长看到孩子好长时间也穿不进一颗珠子,便着急起来,一把夺过孩子手中的珠子,说:“这样不就穿进去了嘛!”要知道,孩子坚持不懈地做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正是他毅力与耐性的体现。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学会了思考,体验了生活,家长不必急着去打扰他。
适时适当的学会“懒惰”,促幼儿自我成长
每次游戏结束后针对低龄幼儿家长可以用暗示性的动作暗示和孩子一起收玩具,久而久之培养孩子自己收玩具的习惯;针对大龄幼儿不仅要求孩子游戏过后收自己的玩具,而且要要求孩子按照类别收拾玩具,在收拾玩具的过程中学习物品的分类,体验自我服务的价值。
父母观后感篇4
以“爱”镌刻平凡家庭本色 影片讲述了视障父母甘笑红和朱国强在陪伴视力健全的女儿朱芷欣成长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代际隔阂,两代人在“亲情的羁绊”与“梦想的自由”之间展开拉扯并最终和解的故事。
作为新生代导演,朱凤娴以自己的父亲母亲作为主角原型,创作拍摄了第一部长片并将其视为回馈父母养育之恩的礼物,“所有心底里说不出的话,我只能写进剧本里去”,导演在豆瓣导演手记中如是说。 影片通过描绘一家三口从孩子出生到成人这一阶段磕磕碰碰、陪伴守护的'生活图景,将视障家庭的日常点滴真实再现:从孩子意外被烫伤、生病发烧,到青春期的争执不休,再到家人和解共同对抗病魔......细腻入微的镜头语言下,呈现的是亲情、成长和生命的永恒主题,记录了父母子女之间纯粹却又浓烈的情感流动。 影片传递出的炽热深沉的家庭情感内核,令无数观众动容,并深刻反思自己与家人的关系。
有的观众不自觉地回想起了自己的成长过往;有的观众表示回家后要好好拥抱父母。 影片聚焦小人物与小故事,突出了香港街头巷尾的人情味和烟火气,展现出两代人的情感交织和代际关系,唤起了广大观众共同的成长记忆、相通的情感表达,实属中秋档期家庭必看的诚意暖心之作。
父母观后感篇5
“教子须是以身率先”,这是明末清初理学家陆世仪的一句名言,意思是父母教导孩子应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其实,过往中外名士留下的经典中,渗透着很多教育理念精髓,这是从社会发展中凝练出的智慧结晶。有时,恰恰就是这样一句话,让家长焦虑的心结茅塞顿开,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一样,豁然开朗。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孩子就是要以身示范。如何做一个榜样式的好家长?这几个方面,身为父母应引起注意。
一、作为家长一定要培养自己良好的兴趣爱好,如听轻音乐、读书、运动等,孩子耳濡目染就会养成这些良好的习惯,避免以后好动调皮,或者专注力不集中等。
二、一定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自律性。如果家长每天在孩子面前表现的就是生活懒散、刷手机不停、游戏成瘾等不良的生活习惯,那孩子也容易受到影响,有样学样,逐渐养成一些不良习惯。可见,父母不仅是孩子教育的第一任启蒙老师,而且是终生的老师。
三、父母的性格也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如果父母性格暴躁,孩子可能会受这种性格的影响,遇到事情就容易发脾气闹情绪。如果父母当着孩子面争吵打架,孩子也可能会模仿与他人发生肢体冲突,对其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这里特别要提一点,有些家长教育孩子时,总是把别人家的孩子多么优秀挂在嘴边,想以此来刺激孩子的竞争意识,但自己面对外界压力的时候,常常妥协放弃。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家长也同样如此,自己不愿意面对的事情,又如何要求孩子心悦诚服地接受呢!所以,父母应该在与孩子相处的日常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高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做好榜样。
父母观后感篇6
在学校的时候,我们观看了《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演讲。这是我观看过许多演讲中最精彩的一次,令我最震撼的一次。对我的触动、影响很大,让我受益匪浅。爱祖国。是每个中国人应懂得的,祖国如同一条巨龙绕在民族之林,我们为此感到骄傲,所以更应该爱我们的祖国。热爱祖国不一定轰轰烈烈,我们要学会从一点一滴做起,让我们的祖国更美丽。
爱老师。大家知道,老师像春雨,用知识滋润着我们幼小的心灵,老师是我们一生中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老师,就没有一代代优秀的人才。老师如父母般的爱我们,因而一定要用心去爱老师、去感恩老师。
爱父母。父母像蜡烛一样默默地为我们燃烧着,他们不图回报。为我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和关怀。爱父母,不是一个“爱”字就能表达的。我们应该给父母一些温暖,一些陪伴,一些交流。用发自内心的爱去回报父母的爱。
那么怎么做到爱自己呢?记住:一个人,只有会爱别人,才会爱自己。
同学们,我们应放下心来,认真体会生活中的“爱景”。那是十分美好、十分快乐、十分幸福的。
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简单点几个字,却要用心来完成。
同学们,让我们学爱、用爱、心中怀爱,让爱把我们的生命打扮的更美丽,把我们的人生装饰的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