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党做贡献作文7篇
只有通过表达真实感受作文才能传达出真实的情感,使读者感同身受,在书写作文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以下是合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为党做贡献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
为党做贡献作文篇1
“面对疫情,我选择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兑现一名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承诺。”除夕之夜仍在一线奔忙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院区感染科二区主任曹_说。
在鼠年除夕最美逆行者的称号属于这一批批奔赴武汉的白衣战士,虽然看不清坚毅的面容,但你匆匆而去的背影却将医德高高擎起,却将医魂高高飘扬。
在此次抗击疫情中,中山三院有一对夫妻双双上了“前线”,其中丈夫检验科主管技师潘__是广东除夕夜驰援武汉的医疗队一员,而爱人代群作为一名护士长也冲在广东防疫一线。因为夫妻都在一线,两个孩子无人照顾。接到要去武汉的通知后,潘__连夜通知家人开车将孩子送回湛江老家。
薪火传承,在抗击疫情的重大历史时刻中完成。2003年全国上下抗击非典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何__正要参加高考。今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何德全已成为一线的“战士”。原本计划春节去西藏旅游的何__得知医院发热门诊医护人员不足,便主动报名参加支援。何德全说,当年被很多前辈的英勇事迹感动,报考了临床医学,现在对我而言是实现了学医的初心。开始在发热门诊上班的第一天,何__在朋友圈里写道:“相隔17年,这次轮到我代替前辈们迎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疫情在前,他们不退。天上的明月不及你肩头的星光,为了心中的那份责任,24小时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风餐露宿,守卡点、防疫情、保平安。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们坚守岗位、恪尽职守,站在了防控疫情的第一线,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放在心头、护在身后。他们是疫情来袭时最美的逆行者!
为党做贡献作文篇2
地球是最美丽的星球,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她的好坏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爱护。
然而,现在我们人类不断的伤害我们的母亲,使他伤痕累累。你们应该知道,人类不注意环保,已经使我们的地球形成:洪水、泥石流、飓风、暴雨、暴风雪、干旱、虫害、酷暑、森林大火、地震等灾难。还有1986年9月拉丁美洲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消失在这世界上,也是因为周围的工厂不爱护环境造成的。
面对着这么多的灾难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应该号召人们保护自然生态,爱护我们的地球母亲。
节能环保,一刻都不能放松!我们每一个人从小做起,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例如:用洗米和煮面水来洗碗、浇花,可以节省生活用水及减少洗洁精的污染;洗澡时应将盆浴改为淋浴,并使用低流量莲蓬头,避免长时间的冲淋;同学们,我们应该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在学校里,只要看到浪费水的现象,一定要制止,洗手后关紧水龙头。当教室里没有人时,应该随手关灯。
我们行动起来吧,养成良好的习惯像一盏灯一样照亮黑暗,如果每一个人都把这盏灯当作爱护我们的地球,呵护我们的校园,那这个世界就是一片光明。
为了地球的美好明天,为了人类的未来,让我们一起保护地球吧!
为党做贡献作文篇3
“疫”魔无情,人有情。当前全国多地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但面对风险,仍有许许多多的志愿者奋勇争先,积极投身防疫一线。比如在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参与学校疫情防控的众多志愿者中,就有不少刚刚凯旋的北京2024年冬奥会志愿者。
炽热的心灵,可爱的人儿,从来都叫人感动。年轻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刚刚才脱下“天际蓝”服装从冬奥“下场”,紧接着又换上了“志愿红”服装在防疫一线“上场”。他们坚定、果决、义无反顾,热情如火的精神面貌洋溢着青年人的青葱活力,无畏逆行的姿态诠释着青年群体的责任担当。
这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代。从彼时骤然暴发的新冠危机,推动着社会各界凝心聚力、共度难关,再到当下多点散发反弹的区域疫情,仍无时无刻不在牵绊着我们的生活。现实或许无情,人心依然滚烫。在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下,我们见证了太多太多的群体“疫”路前行——在抗疫记忆的浮光掠影中,或是“大白们”在核酸检测现场的辛劳身影,或是公安干警值岗的挺拔身姿,或是后勤人员来回运送物资、充分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的来去匆匆……每一次的坚守无不体现着个体的劳心劳力,每一次的坚守也无不在闪耀着价值奉献的光辉。
成长于不平凡,就更不该甘于平凡。他人的精彩,终究只是他们的。对于青年大学生群体而言,我想,绝大多数人也都有一颗昂扬向上、沸腾激动的心,只不过受制于长期被“困”在象牙塔内的处境,我们又该如何去积极探索、践行自己青春的意义呢?
前段时间,网络上关于“被疫情偷走n年青春”的讨论颇为火热,不少学生“抱怨”大学上了几年不过是从“一个牢笼”到了“另一个牢笼”:天天待在校内出不去,说好的无拘无束、天高地阔的大学生活呢?客观来说,应当要包容这些声音。毕竟,青春年少,谁不曾幻想过自己的大学生活多姿多彩呢?当美好的憧憬遭遇疫情的现实困境,心理上有较大落差,发几句牢骚可以理解。不过,主动寻求改变、实现青春价值显然更值得敬佩。自觉拒绝“躺平”,做自己能做的,补全自己尚不足的,有余力做做志愿服务,都可以发光发热、历练成长。
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我想,特殊的时势同样也能成就我们不平凡的青春。将小我融入大我,将青春奋斗写在祖国大地,这样的榜样力量震撼人心。“青春应该是什么样子?”当“志愿红”交替“天际蓝”,这个问题就有了一个美丽的答案。
为党做贡献作文篇4
盼望着,盼望着,2010年亚运会马上就要开始了。2010年这可是我们广州的盛大的节日——————第16届亚运会呀,让我们一起来畅想我们的绿色亚运吧!
2010年亚运会,广州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人们坐在飞机上,往下看。哇,这已经不再是那个绿化面少,空气差广州了,而是宛如一片碧绿的海洋的城市了。下了飞机一排排整齐的树浮现在人们眼前,清新的空气让人们心情愉快。地面干干净净,只见一个小男孩接过妈妈手里那的空水瓶,一蹦一跳地跑到垃圾桶旁边,扔了进去,他的爸爸妈妈微笑地说:孩子你以后一定要做一个文明的孩子。”当人们坐公共汽车时,不像原来一拥而入,而是井井有条地排着队上车,年轻的人都给老,幼,和一些需要坐的人让座。每个志愿者都热情奔放服务周到,让人有一种亲切的感觉。
亚运会的吉祥物也有丰富的含义。它们分别叫“阿祥”(蓝)、“阿和”(红)、“阿如”(黄)、“阿意”(绿)、“乐羊羊”(黑),组成“祥和如意乐洋洋”,表达了中国人民将给亚洲人民带来“吉祥、和谐、幸福、圆满和快乐”的美好祝愿,传达了本届运动会“和谐、激情”的理念。
在亚运会期间,我们以“讲文明,树新风,创建和谐城市”为理念,向世界展现广州的魅力,像热情奔跑的“乐乐羊”一样,把奥林匹克的精神激情无限地传递给世界每一个角落,使奥林匹克的精神像永远都不灭的圣火,永远存在我们的心里面。让我们用“讲文明,树新风,创建和谐城市”的实际行动让亚运会举办的更加成功吧!
为党做贡献作文篇5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14亿国人共同经历了一场特别的战“疫”,病毒来势之凶、扩散范围之广,前所未有。面对疫情肆虐猖獗,有一群人舍弃了“小家”的团圆,奔波在抗“疫”一线守护者“大家”的安危。他们展现的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更值得弘扬和发展。
实践是精神形成的沃土,磨难是精神升华的契机。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的传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发展,是中国精神时代内涵的注释,汇集了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成为激励全国上下抗击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强大动力,书写了可歌可泣的抗疫赞歌,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困难考验了中国人民,也锻炼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新征程的重重考验,我们必将更加坚定党的领导,更加紧紧依靠人民,更加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我们必将发扬伟大的抗疫精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执政水平,聚合一切可以聚合的力量,团结一心、奋勇拼搏,向着“中国梦”的美好明天不断阔步前行!
为党做贡献作文篇6
1、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2、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咱们自我。
3、坚持人水和谐,建设生态礼貌
4、与自然重建和谐,与地球重修旧好
5、保护生态环境,共创完美家园!
6、地球是我家,人人爱护它;每人做一点,造福千万家。
7、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8、没有地球的健康就没有人类的健康
9、愉悦生活不只在于丰衣足食,也在于碧水蓝天。
11、小草—--少了我,花儿就变得黯然。
12、用咱们的小手放飞绿色的期望
13、草木——如果我香消玉陨,就无法装扮校园的美丽校园如果你怜香惜玉,请您给咱们一些关爱吧!
14、污染环境千夫指保护环境万人颂
15、青草绿树你我他咱们同住一家
16、别让下一代只能像盲人那样抽象地明白绿色。
17、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
18、青山清我目流水静我耳
19、环境保护从我身边做起。
21、蓝天之下你我他优美环境靠大家
22、绿之蓬勃,绿之清新,绿之狂野,绿之精彩——性命之绿。
23、别让我的眼泪成为世间最后一滴水。
24、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我
25、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26、争做环保小卫士共建环保模范城
27、请人类像爱惜自我的性命一样爱护环境吧!
28、保护一片绿地撑起一片蓝天
29、它失去了保护,咱们就失去了健康。
31、保护环境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32、追求绿色时尚 拥抱绿色生活
33、同建绿色温馨家园 共享清澈碧水蓝天
34、风调雨顺 始自环境保护 人寿年丰 源于生态平衡
35、积德行善 造福后代 百年大计 环保第??
36、我爱花 我爱草 我爱青青小树苗 不摘花 不踏草 不折树枝不乱摇 花草树木是朋友大家都要爱护好
37、治理环境污染 重现丽日蓝天
38、爱青山 绿水 爱蓝天 白云 让生命在爱中每时每刻充满活力
39、当环保卫士 做时代公民
41、人类靠环境生存 环境靠人类保护
42、生命和绿色拥抱 人类与生态共存
43、关爱生命健康 倡导环保时尚
44、让环保扎根现在 用绿色昭示未来
45、同在蓝天下 共爱一个家
46、追求环保是你我的心愿 参与环保是你我的责任
47、拥有绿色 人类将不会失去梦想
48、青山绿水蓝天 共创美好人间
49、还地球一片净土蓝天 让人类永远幸福美满
51、让地球远离污染 让绿色走进家园
52、人人参与环保 共创绿色世纪
53、保护碧水蓝天 营造绿色家园
54、绿色是生命之源 绿色是人类之根
55、百业要兴 环保先行
环保口号 | 环保标语 | 保护环境的标语 | 保护地球的标语 | 保护水资源的标语
环保口号 | 环保标语 | 保护环境的标语 | 保护地球的标语 | 保护水资源的标语
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保护环境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少用一次性木筷、不要乱扔废电池、多使用环保塑料袋少用一次性纸杯等等。说起少用一次性纸杯,我还有一个小小的故事呢!
几个星期前,表姐来我们家做客,妈妈跑到厨房去拿杯子倒茶,我跑过去看,只见她利索的打开柜子,解开塑料袋取出了一个纸杯准备倒水,我轻轻撞了妈妈一下,小声地说:“妈妈不要用纸杯,用玻璃杯吧!”
“为什么?”
“因为纸杯只能用一次,扔掉即破坏环境,又浪费纸,而玻璃杯可以多次使用,我们玻璃杯又不是没有,只有实在没有玻璃杯的时候才可以偶尔用一下,对不?”
“对”妈妈恍然大悟。
“妈妈,你看我还给你做了什么?”我捡起一个袋子。
妈妈问:“用什么做的?”
“尼龙布。”
“不是问这个,是问从哪弄材料做的?”
“我去车库找了把没用的伞,我是用那个做的。”
“嗬!你还挺厉害的嘛,做这个给我干嘛呢?”
“给你买菜的时候用的。”
“好!我明天就用这个去买菜!”听完妈妈说的话我的心里乐开了花。
这几天我异常高兴,因为我被居委会评为“优秀环保小卫士”,还颁发了一个大红色的证书,要想明白这是怎样回事?听我慢慢给你讲。
前天午时放学,在回家的路上,我在小区里的墙角边发现一名可疑的男子,他鬼鬼祟祟,左看看,右看看,然后蹲下去,过了两分钟左右又站了起来,我开始还没有在意他,只是好奇的看着。之后,不知怎的,我的好奇心越来越强,就走近了一步,那个叔叔好像看见我往前走了几步,就有意识的向后退了几步,我把脖子向前伸了伸,我看见他走过的地方多了一张小广告。啊,他是来贴小广告的。我想了想便说:“叔叔,你是在找东西吗?”叔叔一听,紧张地说:“不是的,我在清理小广告。”他说完就把要贴的剩余小广告放进了口袋里,从口袋里拿出了一把小铲子……我一想:如果让他跑掉了,他必须会再去贴。于是我对他说:“叔叔能借我手机用一下吗?”叔叔一听便笑着说:“好呀!”“不,我还是不用了。”我转身进了楼道里,上了电梯,小声对着呼叫机说:“下头有一个贴小广告的人,监视器里的阿姨听见了,立刻报告了居委会,就立刻下楼将那位叔叔抓了起来,原先二层就是居委会。叔叔不明白自我是怎样被发现的,居委会的领导对我的行为大家赞赏,还给我颁发一个证书。
我们的生活环境需要大家来保护,我大声呼吁:治疗城市皮肤病,人人有责,请大家行动起来,共建美丽的家园。
为党做贡献作文篇7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在湖南去世,享年91岁。
我出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这时的中国就算是像我们一样闭塞的村庄,人们也都解决了温饱,开始奔向小康。作为一个90后,我从未经历过饥饿,对于爷爷奶奶口中的故事,也无法完全理解。就像是那位“何不食肉糜”的帝王,无法理解什么是真正的饥饿。
后来长大因为过敏,我曾经有过半个月忍饥挨饿的时间,但这种只是忌口的挨饿根本无法与饥荒之时相比。
电影《1942》把重现战争时期的大饥荒,影片中有一幕甚至给我留下了阴影:狗在啃咬路边的尸体,以此充饥。从此我再也不敢敢看此类的电影或者节目。我相信,真正经历过大饥荒的人们,肯定有过更加残忍的经历。正是这部口碑不怎么好的电影,让我更加深刻的明白,我们如今的平安喜乐并不是上天的赏赐,而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和坚持乃至牺牲换来的。
袁隆平爷爷经历过战争年代,经历过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所以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饭碗要牢牢地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他毕生所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做到了,他研究出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的产量,让更多的人吃饱了!
我未曾了解过他的生平,但也能够知道他为祖国做出了多大的贡献,为人民带了怎么样的幸福生活。他把一生浸在稻田里,把功勋写在大地上,把幸福的种子撒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有人说,他没走,他只是带着种子去了远方。有人说,他进入了一个梦乡,那里的稻穗比高粱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风轻轻吹过,他戴着草帽,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他走了,他又没走,他永远都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