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描写作文5篇
充满真实感受的作文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情感真挚和真实性,写作文之前一定要仔细审题,这样文章的主题才会深刻,下面是合同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昆明描写作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昆明描写作文篇1
我怀念师达的秋。
坐在窗前,望着秋天独有的澄澈的空,就像一片挂在天空中的碧海,那朵朵白云就像是跃出水面的鱼,此起彼伏的。金黄的树叶随着秋风在空中翩翩起舞,那美丽的花朵,正在和逐渐寒冷的天气做着对抗。这一刻我脑海里突然忆起二十多年前师达那独有的秋。
师达深秋的枫叶是我记忆最为深刻的。香山红叶的漂亮世人皆知,在香山脚下的师达的红叶,同样是别出心裁的美丽。每当到了叶子争先恐后地红成一片火的海洋时,我们的浪漫季就到了。那橙黄的光晕交织而成的或深或浅的绯红的叶片,被冷冽的秋风吹过,被缠绵的秋雨无情地打落,百般留恋却又无可奈何地从枝头飘落,铺在地上却又成了厚厚的红毯,让我们在上面肆意地奔跑、打闹。当时在我们眼里这景色是那么的美好,却又有些可怕。美好,是因为我们可以在红叶中感受美丽,感受浪漫,感受激情,我们上学和放学路上,他们会和我们嬉笑相伴,挥手作别;可怕的是在这个时间老师总会让我们以此为题来写作文,要在这个古老的题材中不断发掘出新意才会有好的成绩。
秋天的果子当然是银杏果了,这也是师达的一大特色了。通往校园的马路两边和校园里的银杏树几乎无处不在,一到深秋,每棵树上都挂满了银杏果。它们表面上是那么好看,仿佛一粒金珠包裹上了一层霜,白里透着金,金里透着红,样子十分小巧可爱,可它散发出的奇异味道,却是“无与伦比”、难以形容的,以至于我们走到银杏树周围时就会自觉地踮着脚尖,捂着鼻子和嘴巴,生怕一不小心踩到落到地上的银杏果,然后呼吸到那独特的味道。然而现在就算还有那样的银杏果,也不再有与你一起踮起脚尖走路的同学,那种呼朋引伴的温馨感觉随着时间的流逝却深深地植入到自己的记忆中了。
生长在操场的角落上的雏菊也让我记忆犹新。那是一簇风雨过后还带着雨滴却坚强地、傲然地绽放着娇艳而嫩黄花瓣的雏菊。这簇小雏菊陪伴着我度过了每一个“噩梦”——体育课和跑操。在这些活动中我们要用尽全身的力量去完成老师要求练习的运动量,尤其是跑步后总是把我们累得直不起身来。每当此时,这簇雏菊总会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为我们加油鼓劲。它不问脚下的土地是多么的贫瘠,不管阳光是如何漠然地绕它而行,不论风雨是多么的猛烈,它都没有丝毫倒下的意思。“不怕困难,勇往直前,不经历风雨,怎么能看到彩虹”,这陪伴我初中三年的信念,就是它教会我的。现在我为了纪念那簇雏菊所种下去的菊花,都无非长成了温室的花草,丝毫看不到当初那种傲然的气魄来。
秋天的雨曾经寄托了几乎所有师达学生的期待。秋雨下起来不像夏天那般猛烈,不像冬天那般娇弱,而是利利爽爽的,干干脆脆的,空气变得湿润而清新。雨滴们仿佛对这世间万物有诸多留恋一般,不忍随着时间而蒸发。这雨下得往往是不大不小的,说它大吧,它可以让我们快步行走在雨中,却不至于被淋成落汤鸡;说它小吧,又把操场也弄得湿溜溜的,让我们的体育课都可以停掉。这时我们不用再苦命地跑操,不用声嘶力竭地喊号,不用挥汗如雨地上体育课,而是往往坐在教室里温习功课,闲来无事时也偶尔闭上眼听听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我们课间可以在雨中玩耍,闻着泥土的清香,沉浸在这美好的季节里,忘记一天的烦恼。
二十年后的秋日里,我望着窗外,眼神迷离,嘴角微微上扬,笑意越来越浓,二十年前那一幕幕情景剧般的校园生活浮现在我的眼前。那师达独特的秋天伴着我的成长,虽然已经离我而去,却给我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
我怀念师达的秋。
昆明描写作文篇2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今天游览的地方是圆通寺,它是昆明市内最大的.佛教寺庙,也是云南省和昆明市佛教协会的所在地。早在唐代,云南地方割据__南诏的统治者蒙氏在这里修建了“补陀罗寺”。“补陀罗”又译作“普陀”或“补陀落迦”,是梵语的译音。意思是“光明”。传说“补陀罗”是一座佛教圣山的名称,坐落在印度的南海,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大家知道,在__还有一个著名的观音道场,那就是浙江的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它建于五代时期,比补陀罗寺要晚100多年,可以说补陀罗寺是__最早的观音寺。不过,补陀罗寺规模不大,建在盘坤岩上,又低又潮湿,没有多长时间就不复存在了。到元朝大德五年,也就是1301年,在今天这个地方修建寺庙,一直到延祐六年,也就是1319年才建成,前后共花了18年的时间。这座寺庙用“圆通”作名称,仍然是继承了观音道场的意思。因为“圆通”是观音的三十二个法号之一,意思就是”明白“、”开窍“。圆通寺历经明清两代和建国后多次大规模维修、改建,形成了今天这个规模,是__公布的全国重点佛寺之一。1956年曾在这里举行过迎奉佛牙的盛典。不同的寺庙有不同的风格,圆通寺就有3个与众不同的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圆通寺的前身——补陀罗寺是__最早的观音寺。另外两个特点是什么呢?待会儿到了圆通寺我会告诉大家。现在圆通寺到了,让我们进去看看吧。
这是圆通寺的山门,大家往上看,”圆通禅寺“这块匾额是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启功先生题写的,启功先生是满族,而且还是清皇族,姓爱新觉罗。前面是”圆通胜境”牌坊。这座牌坊是吴三桂在清朝康熙七年,也就是1668年命人修建的。原来,圆通寺的山门就在这牌坊处。吴三桂命人修这座牌坊时,将山门移到现在所在的地方。请看,牌坊上部的木雕与下部的石刻融为一体,群龙在彩云间翻滚,时隐时现,狮虎在高山深涧,或奔或卧,栩栩如生。
前面是天王殿。大家看,大肚弥勒佛慈眉善目,正冲着我们笑呢!北京潭柘寺弥勒殿前有一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做人能有如此的豁达气度,又怎能不乐呢?这天王殿是圆通寺的第一重殿,有着驱邪显正的含义。殿内塑有威严峙立的四大天王,他们手持不同的法器,分管风调、雨、顺。拿剑的掌管风,拿琴的掌管调,拿伞的掌管雨,拿蛇的掌管顺。弥勒佛后面的是韦驮,手持金刚柞。他们都是佛教中的护法神。他们正全神贯注,注视着众生的善恶,保护佛、僧三宝。由于他们的保卫工作做得好,所以佛国净土得以安宁、庄严。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雅致的庭院。院中有一个放生池。它不仅是全寺的最低点,也是整座寺院的中心。池中建有八角亭,亭的南北两边各有一座三孔汉白玉桥和__相连,水池周围又有水树回廊环绕,像这样将江南园林建筑风格运用在庄严、肃穆的佛寺中,形成别具一格的水苑佛寺,在全国都是少见的。这就是圆通寺的第二个特点。大家看,八角亭上这副“水声琴韵古;山色画图新”的对联,极好地概括出了这一特点。
大家请随我到八角亭去看看。这八角亭象征着“八正道”,也就是八种通向极乐世界的正确途径。亭内供奉的是24臂观音,也称千手观。“千手”是指观音菩萨法力无边。千手观音是位端庄的女菩萨。观音原来是男的,为什么后来变成女的呢。这个答案我到圆通宝殿里再告诉大家。
昆明描写作文篇3
昆明的雨,通常是绵延不绝的,有时一下就是一整天,这些时候吟一句“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或颂一曲“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昆明的雨,是独特的。
常常还未下雨便闻到幽远的花香,这花香,有下雨前潮湿的空气,有汪曾祺先生文中浓郁的缅桂香,还有风里捎来的清凉的气息。香味缕缕融合,人们不管在干什么,都要停下,嗅一嗅这昆明独有的雨的气息。
“啪”的一声,树叶摇晃起来,紧接着,又几滴雨点“啪啪”打在树叶上,小院里,妇女们忙着跑出来收晾晒的衣服、被子。雨点像鼓点似的,越下越大,越落越响,却奏出了独特的乐曲。
这乐曲不会一闪即过,通常是织布似的,织上一整天,织出三千丈。这布,带着从花上洗下的艳丽,却让花更加烂漫;这布,染着从叶里流出的碧蓝,却让叶更加繁茂;这布,携着从各处刷下的绚彩,却让各处都更加美妙。这布,也为人们带来了欢乐。
下雨天,雨放慢了人们的节奏,使人们无论干什么都心旷神怡。下雨天,你在写字,雨点会敲打着窗户,给纸上的沙沙声伴奏;你在洗衣服,窗外的哗哗声,总能和你洗衣时的声音相和;你在做运动,雨滴落下的节奏又时常和你的相同……也就是昆明这独特的雨,能给人带来这种独特的感受了。
每次绵长的雨幕过后,都有一些可爱的小东西冒出来,就是云南人常说的菌子。大山上,松树下,总有它们的身影。青绿的是青头菌,黄褐的是鸡枞,菌如其名的干巴菌,还曾让汪曾祺先生戏称“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干巴菌。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这么一想,好像还真是。
还有一种是牛肝菌。这种菌,总要放上几个辣椒或大蒜一起炒,否则吃了会中毒,炒成之后,香、滑、嫩、鲜,样样俱全,难怪人人都爱这种菌子。
雨后的空气总是清新干净的,昆明的雨更是如此,吐息间仿佛洗却所有污垢。
昆明的雨,雨前幽香,雨时欢快绵长,雨后洁净,不可谓不独特也。
昆明描写作文篇4
盛夏,昆明的天气变化无常,往往是东边日出西边雨。
那天早上还是个艳阳天,一身清爽的我不慌不忙地去上课。下课之后出去玩,阳光晒得我浑身暖洋洋的,舒服极了。
到了晚上,和同学一起在外面吃晚饭,玩了一个下午的我自然狼吞虎咽,毫不客气。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一低头的功夫,就听得“噼哩啪啦”的响声,我还以为外面放鞭炮哩。抬头一看,隔着偌大的落地窗户,只看得餐厅外一小片空地上大珠小珠落玉盘,雨已经急促地下起来了,地上一块深一块浅的,雨点有豆粒那样大小,我以为是场小雨,埋头接着吃,和同学聊天。
尽管餐厅里冷气十足,同学们热情地聊着一些不着边际的话题。但是外面有一股股湿润、压抑的气息一直向屋内逼近。我略感不适,抬头一看,嚯!这雨大得没天理了,极其猛烈,看不见细密的雨滴,只觉得那雨已经连成了一片,滂沱而下,根本分不清东西南北,也分不清左右远近,雨幕遮盖了目力所及的一切,雨隔绝了整个世界。道路两旁高大耸立的行道树也无力抵抗了,若是牛毛细雨,这树枝依然屹立不动;雨大一点,这树枝被雨淅淅沥沥地浇着,就摇晃几下,也不失为一种美境。但这时,树枝被雨打得都弹不起来了,一片过去,未待上弹,又被压了回去,打得每一片叶子都瑟瑟发抖,如此强壮的树木却被大雨打得无可奈何。
这雨倒是打不到我,路上的行人可就惨了,不撑雨伞还好,也就是一身打湿;一旦打上雨伞,刚一撑开,“哗”地一下子,伞面直往上翘,这时候,一朵朵各色“莲花”就在雨中盛开了。
乌云像块钢板盖住了天空,没有了光亮。“雨来看电影,云过听雷声。”天空突然一道闪电劈来,它的力量是如此之大,愤怒地击穿了如幕布般厚重的云层。云雨之中,电闪雷鸣。
雨不停嘴也不停,我们吃了好一阵子,酒足饭饱后得回家啊!本以为昆明在盆地的中间,这雨就算再大也不会下得很久,没想到停不下来了!“吱嘎”一声,树枝纷纷落地,吓得我都不敢出去了。这时候又责备自己:“怎么不多穿点啊!”
同学们慢慢都散去了,坐车的坐车,离得近跑几步就回去了,惟独我离得又远还要骑自行车。我只好一个人在寒气逼人的餐厅辗转,“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雨接着又下了半个小时,才慢慢转小了一点,天空还是朦胧,我出去一看,餐厅前这一小片空地是不能走了,雨水暴涨,已经漫上台阶了,我弯腰脱去了鞋,湿漉漉地赤脚趟了过去,出去取了自行车,幸好车在车棚没打湿。
在骑车回家的路上,大雨过后,很多地方的水都积在路上,水面浮着大片大片的树叶,时不时还漂过来几根树枝。
昆明这场史无前例的大雨让我撞个正着,心中也只能默默祈愿自己下回不要再遇到了这种暴风骤雨了。
昆明描写作文篇5
昆明的雨是值得期待的,因为在这个生活节奏尚还不算太快的城市里,人人往往都有时间停下来去一睹这雨中美景。
在刚刚进入八月的盛夏时,空气中总会密布着些许燥热的分子,更不用提晚上那叫个不停的蟋蟀声,更是不禁让人心生烦恼,甚至连火气也多了几分呢。而这时的雨便显得有几分难能可贵了!因为这时的雨虽说不若春日时的毛毛细雨,也不似冬日时的鹅毛大雨,这时的雨更有一番属于它自己的个性。大概也就似一粒米的大小,若这时刚好有一阵风吹来那雨更让人感觉是飘进了,心里弄的人心中也凉丝丝的。更不用提这时雨的空气也似有似无的带了些泥土的清香和花的芳香。更给这时的昆明带了些许风情的面纱!
常记起小时候,每到下雨时,便会邀上几个要好的小伙伴带上几把小花雨伞,去到那离家也就四五百米左右的土路上。后又不约而同一起弯下腰在那还带着几分潮湿的土地中赤手寻找着地龙“蚯蚓”的`身影。而找到之后呢,那便会神神秘秘的把小伙伴们叫到一块,后又叫叫攘攘的说道:“我找着地龙王了!我找着地龙王了!我找着地龙王了!”可当另一方也找到之后呢,便也就少补了一番争论了“我的最大。”“我的明明比上许多。”虽说可能有时争论好半天也还是没有结果,但下一次大家仍会乐此不疲的继续这一个游戏。并且我还知道,当我们争论出了一个结果后,输的那一方总是会嘴往下弯成一个弧度,却又弯下腰去继续寻找。而赢得那一方呢,也会拿着自己的蚯蚓东转转西转转的到处炫耀。
昆明的雨,不管对于大人还是小孩还说都是值得期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