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作文800字8篇

时间:2024-01-16 13:31:00 分类:心得体会

作文可以让我们不断挑战自我,尝试新的表达方式,使我们的文字更加生动有趣,优秀的作文是我们展示真情实感的重要渠道,下面是合同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陶渊明作文800字8篇,感谢您的参阅。

陶渊明作文800字8篇

陶渊明作文800字篇1

陶渊明笔下写出了桃花源的美景,看似像他不和世俗,不理解世俗,挂印退官。

但真的,大家都这么想?认为他是对的,创造了世外桃源?

表面上,他不和世俗,挂印退官,“种豆南山下”去了,但我们要去证明这个观点,就要用一点数学知识。有一种证明法叫“反证法”,即先说假如什么是对的,按照已知条件向下推,发现不对,结论与现在的已知条件不一致,就可以反过来,说之前的那个假设是错误的。那么现在让我们想想:假如说陶渊明真的就“种豆”去了,那么,他的诗,他的《桃花源记》,又是以一个什么方式,什么手法,神奇地回到世间的呢?他早已“不复出焉了”,他的著作是怎么留下的呢?

细细一想,上文的话没什么错,我们的假设通过一系列推论后发现不成立,这时的结论已经很明显:它是错的。陶渊明种豆归种豆,但结论又告诉我们这不对,但他又确实归去了。我们就顺着结论,向前推,找到迷失的部分。对于这件事,结论也只剩一种了。

那是什么?他去“种豆”不会有错,但他每一锄下去,他种的不是豆,也不是自己独享的世外桃源,而是留下,分享给了我们。在他心中的,不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的桃花源,而是在桃花源外,在划船打鱼的武陵人,而是在外面饱经战乱的百姓们。身虽种豆,挂印退官,但他锄土,种豆,浇水,拔草,为的是百姓,为的是我们后人。纵使他身穿破布衣,戴顶草帽,手握锄头,他又与那穿官衣,戴官帽,手中持着官印的陶渊明又有什么区别呢?马老了,累了,不中用了,但不忘他是千里马;陶渊明走了,挂印去“种豆”了,但他能忘掉百姓吗?

不,不能。无论他戴了多少个“虚拟眼镜”,不论他走进了怎样一个理想的世界,他能忘记他是谁,他是干什么的——或者说他是为什么而存活的吗?

不,不能!这不是他,陶渊明,为了自己的自由而活,为了一方百姓而活,为了我们后人的一方净土而活!他不能忘却了这些,而仅仅在种豆,因为我们的结论告诉我们:这不是他——一个为百姓而活的人!

陶渊明写过“心远地自偏”,他是在当官是想着归去呢,还是在“种豆”时想着百姓呢?这就是他吧,心远地自偏,偏着偏着,回到了我们身边,回到了百姓身边,送来了一心耕种的桃源,送来了一片新的精神世界。

陶渊明作文800字篇2

文化在历史中积淀,历史在时光的流逝里形成。在这时光中,物是与人非。人心的沉浮,本性的寻与现,内心痛与乐,是经常有的,而那文化却这变化中长久的保留下来,与文化一起留下的,还有那守护文化的人。

在梦中,我曾看见一片菊花的海洋,就如同历史长河一般,在那里我看见了许多的人,有化酒为歌散发弄舟的李白;仕途低落依然心胸豁达,不与世俗同流的苏轼;九死一生,却依然舍身取义的文天祥;以远离官场却依然心系国家的龚自珍。

却唯有他,吸引着我,使我不愿从梦中醒来,那就南山篱下的一朵幽菊,喧器尘世中的一位清佛,他是陶渊明。

踏过已长满青苔的石阶,推开参差不齐而有一些歪斜木栅栏,我看到了你,我却是感到一阵空寂与心酸,你虽看不见我,但我早已望穿你的内心,“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元亮兄,你又如何做到此等境界?这是你内心的追求,但你又如何保持你伟大的本心呢?“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话就是最好的答案吧。

你不甘碌碌无为的度过一生,你不想让你思想与平庸之人相似,所以你幻想了人间仙境——世外桃源。“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好一个安定,快乐之地,这因该也是你所向往与追求的吧。

为了这“久居攀笼里,复得返自然。”你变得一无所有,你的衣服常常是破的。打了无数的补丁,甚至连补丁都打得歪歪斜斜,也对。出身名门的你怎可能会使这类烦琐的针线活呢?你坐在不蔽风日的破庐之中,四周的墙上空寂,简陋的家具放在凹凸不平的地板上。被风一吹也跟着左右摇动,箪瓢屡空的日子本就很难度过,然而性嗜酒的你家中竟无一滴酒。如此清贪的生活你可曾后悔过?我知道你从未后悔,因为这换来了你不为斗米而折的腰。

漫步于东篱之下,吸吮这花香,无意见着了有山那厚重的身影,你此刻是多么的自由。我想这就是你的追求与向往,这可悲,可叹吗?好一个陶渊明啊!

你的身影在文化中留下了无人能及的脚印,在梦中遇见你,是这般的惊喜,又这般的熟悉,你所承载的便是我心中文化的内涵——你隐了身,却修了心和性!你是真正的英雄。

陶渊明作文800字篇3

午夜,静的出奇,只有我托着腮帮在冥思苦想一道参赛的作文题“我的未来我的路”是呀我的未来在哪里?我要怎样走好我未来的路呢?

忽然我听到有人在吟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

“这是在哪里?”

推开窗户,放眼望去是一片菊花园,菊花的香气随风飘来,一个穿着长衫的老者在园中赏菊,难道他是陶渊明,难道这是晋代。我迫不及待的冲入菊花园,想一探究竟!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石桌,上面放了一个酒壶,一个酒杯。陶老先生的生活可真自在,劳作之余还忘不了饮酒作乐,我心里想到。真的印证了那句话“酒是他的钟爱,菊是他的化身”。放眼望去,菊花园的尽头是一片桃花园,我眼前一亮,心想这该不会就是传说中的“桃花源”吧!真的好美!眼前的老者五绺长髯,“那该就是陶渊明了吧”边想边走近他。

“您好,请问你是被人尊称为五柳先生的陶渊明陶老先生吗?”

“是的,小老儿就是。”

“太好了,陶老先生我终于见到您了,我是从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对后人的影响甚大,貌似从小学开始我们老师便开始学习您的著作......”我激动不已的说道!陶渊明只是用手捋了捋他白花花的胡子没有说话,我想可能是我太过唐突了吧,但管不了这么多了。

突然我想到了困扰我很久的问题。单刀直入地问:“陶老先生,请问您为什么放弃了官场,而来这里隐居呢?人们都称赞你不慕容华富贵,可是您不觉得您这也是一种逃避吗?您来这里不是就不能为广大的苍生服务了吗?”陶老先生很诧异,但还是说:“年轻人,你说的可能有道理,但我秉持的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跟从我心吧,我不是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我只做好我自己。”

做好自己,是呀,我突然释然了。

我与陶老先生一同走入桃花园,一位老奶奶和一群小孩在玩闹,许多人在大树底下聚餐......“我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和谐与宁静。

幽幽菊香与他为伴,浓浓香酒自饮自乐,下地耕耘自给自足,这就是伟大诗人陶渊明选择的平淡宁静的生活。

一声脆响,我一惊,原来是一场梦,但是我知道我该写什么了。我提笔在稿纸上写下“与陶渊明对话”。

陶渊明作文800字篇4

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题记

易经有言“初九,潜龙勿用。”因此,我更愿意唤你另一名字——陶潜。

潜藏的龙,无法施展。何谓也?孔子曾于《易传》中解释说:“龙是比喻有才德而隐居的君子。操行坚定不为世风所转移,不求虚名,隐居避世而没有苦闷,言行不为世人所赏识而没有烦恼。乐意的事就施行它,忧患的事就避开它,坚定而不可动摇,这是潜龙的品德。”

陶潜,你为一潜龙,腾飞于九天之上,排空驭气奔如电,上穷碧落下黄泉,天下任你之求留。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而你何能在浑浊的官海中吞吐你的龙息,那些卑劣小人何能与你共主沉浮?何能也,此身何能受此灾?

归去吧!龙腾千里,带着满身志向,带着龙者之傲骨,带着你未被黑暗官海污浊了的金鳞,盘踞回故里。宁可无水而身死,也不可于黑暗官海中污浊你的龙鳞。于是腾云而起,发出一声震耳发聩的龙鸣“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你恋田园,应是秉性。犹记你说:“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对于一位天性热爱自然,不喜逢迎,无奈置于仕途的人中之龙,沉浮于官海,有何快意可言?回归田园,你恰恰找回了自己生命的本源,性情的本真。虽生之行休,却精神永存。

当你赋下《归去来兮辞》,淡然归田之时,你便已经成为了“田园诗人之祖”“隐逸诗人之宗”。当后世欧阳修赞道“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之时,已揭示了官场上少了一个碌碌的小吏,文学上多了一位不朽大家之事实

“不慕樽有酒,不慕琴无弦。慕君遗容利,老死此丘园。”愿你高洁的灵魂可以在你笔下的世外桃源安然饮酒,抚弄你的无弦琴。希望你的宅边仍可有五棵柳树,更盼陶潜之名不再勿用。

“先生人物魏晋间,题诗便欲倾天悭。向来天地识眉宇,今日天遣窥波澜。平生尚友陶彭泽,未肯轻为折腰客。”我于今日轻吟朱熹此诗,清酒一杯酾于菊源,那里应有你不朽的真我之魂。

陶渊明作文800字篇5

在我看来,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公职,归隐醉心田园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诚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也有权利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能因为我们自己做不到就不认可他人的态度。他远离世俗,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能做出这样一个决定,具有莫大的勇气和无比坚韧的信念。

但是,就算陶渊明做个逍遥自在的隐士,真的就是天天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吗?不见得,他只是一个有志有才却不得施展出来的落魄百姓。普通老百姓真的小富即安吗?老婆孩子热炕头不过是对现实的妥协和自嘲罢了,谁人不是整天滔滔不绝热衷于经济走势和国际局势?很多人都有过“英雄梦”,只是在现实面前低下了头而已。人类都有好奇心,都希望生活多姿多彩,比如希望爱情轰轰烈烈,希望事业蒸蒸日上,希望能够建功立业。

你看陶渊明飘逸洒脱,我看陶渊明落魄无能。因为人无论在哪里生活,都要为自己的父母子女谋三餐,为他们的衣食住行负责。如果你为了自己的好恶,不愿流俗,却苦了家人与孩子,那样的“独善其身”是没有了沉重的生活包袱,没有与世俗同流合污,可是却少了份责任与担当,他那如同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般的笑容也就只有对着大自然抒发了,因为他和人类的生存规则是背道而驰的。

人人都想与大自然融为一体,都想过超凡脱俗神仙般的生活,都想让生命轻盈,可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生而为人的悲哀,柴米油盐的琐屑,又有几人能摆脱?小而为自己为家人,大而为国家,一个有志有才的人不应当为国效力吗?“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才是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光辉写照。避世写些虚幻的文章类似《桃花源记》来麻醉自己,迷惑世人,还不如多做些实干的事来挽救国家与人们,比如滕子京,比如欧阳修,比如左宗棠他们连续遭贬不也在所贬之地做出了成绩了吗?

陶渊明所过的生活是人人都向往的,脱离尘世的一切烦恼,不用卑躬屈膝不用曲意逢迎不用为了五斗米折腰,过着读书喝酒作诗的慢生活,但是他的洒脱只是看起来也很美。可真到做起来,太难!

没有酒精的麻醉,估计孩子的哭泣,家人的埋怨都能使你崩溃。

陶渊明作文800字篇6

高楼上,一个孤独的身影正凭栏远望,一袭长衣在风中显得格外单薄。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他独自吟唱着,低沉的声音中满含无奈与惆怅。

陶渊明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想一探究竟。不料那人却已听到了他的脚步声,缓缓地转过身来。陶渊明一惊,连忙作揖,说道:“在下陶渊明,请问阁下是……”“李煜。”“啊,原来是南唐后主,久仰久仰。”陶渊明连忙抱拳,“我刚刚好像听到……你是在吟诗吗?”“唉——”李煜叹了口气,“亡国之人,吟几句排遣排遣心中的苦闷罢了。”陶渊明望向李煜刚刚远眺的方向:“你还在想家?”

“是啊!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只是一个诗人,一个愁比江水更多的诗人。我不该为帝,不该君临天下,我不懂什么治国方略,更没有什么远见卓识,有的只是这一肚子无用的墨水。大臣们说的对,‘百无一用是书生’。但是,我爱我的子民。大宋兵临城下时,我连打也没打就投降了。因为我知道,如果两军兵戎相见,百姓就会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不知会有多少无辜的生命为此而受到牵连。为了保全百姓和大臣们的性命,我选择了放弃江山,放弃王位,放弃自己的家。他们都认为我懦弱,他们哪里知道……”说着说着,他潸然泪下。

陶渊明见状,忙走上前去,扶住他的肩,沉思片刻,问道:“你愿意跟我走吗?”“什么?跟你走?”李煜惊诧地抬起头。“我住在一个宛若世外桃源的地方,那里依山傍水,屋前是自己种的田地,屋后是青翠欲滴的竹林。那里没有世俗的纷扰,没有征战,也没有尔虞我诈,只有青山作伴,绿水相依,蝴蝶翩飞,鸟鸣啁啾。我们可以观鸟赏花,吟诗作画,岂不乐哉!”李煜转悲为喜,热切地看着他,眼神里充满憧憬。“好!我们这就走。”于是,陶渊明带着李煜,回到了自己的家。

从此,李煜和陶渊明隐居田园,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

陶渊明作文800字篇7

我站在那南山下,看那残阳染红的半片天地,我在看,看那漫天的云卷云舒;看那夕阳的无限美好;看那飞鸟的双宿双栖。

鼻翼间围绕着淡淡酒香,朦胧的月色下,我看见了满布青苔的青石板,歪斜的篱笆,一丝亮光在破旧的草庐显现,穿过那盈盈月光下拥簇的菊花,推开“吱呀吱呀”的门。呀!这是陶渊明的世界。

我看见你对酒当歌,笑得潇洒自在,我看见你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我知道你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在那尔虞我诈,追名逐利的官场里生活,你鄙弃官场隐于茫茫人海中。你那高洁纯粹的身影深深的镌刻在了我的心中。

我欲问君,可曾悔过?君不答,却意已明。想必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我想起你虚构的那个世界——桃花源。阵阵歌声仿佛天籁,老人小孩欢乐无忧的画面在眼前浮现。多么惬意!多么自由!那令人向往的世界如同水中月,镜中花,可触不可得。你怀着一颗纯洁真挚的心,在那黑暗动乱的时代,追求着自己的理想,着实让人羡慕不已。

天边渐渐泛白。草庐结了点点白霜。在看那屋外,已是芳香盈盈,开满了高洁而又淳朴的秋菊,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你的眼倒影着这山光水色,微风拂过,吹起你满头白发,搅乱了一窝淡黄。这一刻你与自然融为一体。你的一生追求着“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田园乐趣,你开创了古典诗歌的一个新流派——田园诗派。我在你的诗里仿佛看见了那鸟语花香,春暖花开的一幕。读到你的诗,再焦躁的心,都会被渐渐抚平。

你从我的世界里走过,每当我焦躁不安总会想起你的身影,那颗在淤泥中打滚的心,就会被慢慢洗净,取而代之的是平静与积极。是你让我变了,变得积极向上,我开始过好每一天。我开始执着勇敢的去追求我的梦,因为你,我相信,我的梦想不仅仅是梦和想。

陶渊明你是我心中的净土,是那梦中的淡淡花香。

陶渊明你隐了身,只是不想汲汲于富贵,只是不想为五斗米折腰,只是不想满身铜臭而保持文人应有的清高。退一步海阔天空,你的退,退成了隐逸之先宗,开创了中国隐逸文化的流派。你的菊花香不仅在我心里,还在中国文化的长河里。

陶渊明作文800字篇8

夕阳西下,留下一片执着的余辉也渐渐隐去,皎洁的月光升上枝头,落在书顶,泻在笔尖,日复一日的循坏,使生活变得不像样子,天地间的真善美都消失了吗?无奈的回想一圈一圈荡漾开去,投入历史的波流激起阵阵涟漪。

他来了,带着一阵阵菊香,带来了与自然相合的阔达心境。面对官阙,他选择了归园,选选择了自然的那份恰适。他追求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他有着‘阡迫交通,落英缤纷’的理想。它绽放了压在了心底的那份自然,他的丰碑永立在田间之上。

背负了太多的阴影,让他真的好累好累,岑溺于过去,也必将让失掉了现在与未来。于是他选择了离去,离开这世俗的争斗,烦人的喧嚣而来到南山之下,采菊品茗,一个人闲适清净,与鸟为乐,与落英伴舞......他是如此清闲快乐。

他一定是寂寞的,他常叹息着与月亮饮酒。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性格,让他在山间孤苦伶仃。在一个浑浊的世道上,他失去了改变一切的信心。他心中的那份高洁注定洗涤不净世道的污浊。所以,他宁可离隐山间,也不愿被凡尘所污染。没有人陪伴他的时候,他选择入梦寻求另一个世界。他踩着泪光漫落得路途,却更觉舒畅,至少那里不会有官场上的贪得无厌,不会有世俗的尔虞我诈。于是,他笑了……

历史没有送去什么,他为如今的世道吟唱了一个陶渊明,一个在山间辛苦耕耘,紧衣缩食,而偏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洁者,一面反衬社会的明镜,在镜中,没有落英缤纷的诗境,还呈现出一种令人厌恶的腐臭,一面历史的明镜照耀出了一个畸形的社会。何时,才有菊花开满地,面对南山而坐的闲情?这位山间采菊的老者,您何时才会了了心愿,何时才能不再孤单?

掬一捧月色,凝成暗夜的菊香,引两杯清风,拂醒南山的曙光,穿过东篱的栅栏。你认清米斗中的浑浊,背负荷月的草锄,你遗忘沾露的衣裳。我看到你笑着闪亮的双眸,眼神中也闪过一丝哀伤。隐者,不就是隐匿着疼痛的勇者吗?

我身处灯火阑珊的世道,蓦然回首时,我依然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位老人:舞着一曲淡泊,桃花在他身旁纷纷落下,遗留万世芬芳。

《陶渊明作文800字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