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作文8篇
作文是一种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可以通过作文来描述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不断挑战自己,突破自己的写作局限,不断进步,以下是合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苏轼的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
苏轼的作文篇1
轻轻拨开历史朦胧的薄纱,穿过岁月的长河,我看到的却是这样一位诗人。他正坐在茂盛的大树下,仰天长吟着一首又一首诗,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苦恼。而他的双眼中,更是浸满了充满沧桑岁月的泪珠,正一滴一滴地砸在地上..
苏轼,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出生于一个家境富裕的家庭。
苏轼是一位知识渊博的诗人。苏轼自幼聪明好学,对文学书法颇感兴趣,也因此使得他精通各种文学书法。苏轼初入京城赶考时凭借着自己的才华,竟使得当时的考官--欧阳修赞叹不己,苏轼也因此一举成名。
苏轼是一位爱国情感超强的诗人。苏轼在抨击王安石的变法后,自请出京,被调至到富饶的杭州做通判。而初到杭州的苏轼倾底被杭州的美景征服,由景而生创作了许多名诗,例如《饮湖上初晴后雨》。但好景不长,不久后,又被调至到贫瘠的密州任职。不过苏轼并未因此心生憎恨,而是调整了心态,努力做好了自己的工作,与百姓排忧解难。苏轼也在此创作出了许多名诗,例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其中有一句颇为有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句话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了苏轼强烈的爱国情感,时刻准备着驰骋战场,以身报国的豪迈之情。
苏轼是一位高洁的诗人。在《卜算子,缺月挂疏桐》这首诗中,其中“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了苏轼高洁,宁死也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苏轼也是一位乐观豁达的诗人。在"乌台诗案"这件事后,苏轼并未因此一厥不振,而是重新振作起来,乐观豁达面对现实,正如苏轼的名诗《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莫听穿林打叫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句话,从中可以看出苏轼的悠然淡定,豁达开朗。
不知过了多久,我仿佛听见了苏轼停止了吟诗,看见他重新振作地站了起来,在落日的余晖下,渐渐地消失在了远方。
苏轼的作文篇2
你说他用真挚的情感化成笔下四溢的文字,你说他用理想的风格编织出一个个豪迈的形象,你说他将官场上的勾心斗角挥洒成行云流水从他身上淌过,对待人生的态度,即使经历的失败太多太多,他也都一笑置之地放下……当我第一次品味你的诗时,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只觉得字里行间无一处不吸引着我,仿佛让我身历其境的感觉。
这天有幸又阅读你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了解到诗人你虽然41岁了,并且身处离京都密州,政治上的不得意,但你对现实却充满期望,我不禁的轻笑了:何曾几时你也是年少气盛,在官场的险恶并没抗击了你对政治的抱负(意志)即使天公不作美,把你贬离京州,清贫困苦的生活也令人逍遥自在,销蚀不了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从诗中,我看到了:你在皎洁的月光下与丝丝凉意相交成影,好一个中秋十五夜,天上的月亮为何圆又明?你豪爽地举杯对月,一股淡淡的忧愁散开,没有亲人的陪伴,只有饮酒起舞,习习的古风伴随你的愁与情,交织、旋转、倾泻成一曲散漫的乐章。庭院中弥漫着酒的醇香,你说:岂望回朝做番大事业,却终怕遭小贼诬陷,何时才是我施展抱负之时?但是话锋一转,不禁想通,人的一生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到彩虹?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我虽不能为帝王世家出谋划策,但祈愿天下人有难如何?这时,天空似明朗了几番,一时心中的阴霾犹如清风飘去……
我不由自主地想起诗人写的词,这其中包含了他太多的情感,就像李白所写的“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写的很美却无法与”起舞弄清影“而媲美——它概括了全部。其实,我并不懂得诗词,但我只是靠感觉来发现,来察觉。很久,我才明白东坡肉是不是也与苏轼你有渊源呢,但此刻,我只想沉浸在这中秋之夜这豁达的情怀里,苏轼,我也许并没看透你,但你对祖国的热爱,对一切事物的豁达,我想,我会永远铭记!
秋风般的拂绕,让人着迷的诗文,欢愉着动人的音符,一切都将被风深埋心底,传颂远方……
苏轼的作文篇3
一棵垂柳映在水边,我把它想象成你写诗的模样。
轻捷的木桨拨开天水的一色,溅起层层涟漪,为你美丽的人生拉开帷幕。
捧读晨曦你悠闲的剪影,是清风唯一的乐趣;聆听黄昏你凄凉的低吟浅唱,是月亮唯一的享受;默念窗边你脱俗的词句,是孤雁唯一的慰藉。
一生挫而不折的气概为你短暂的一生抹上了厚重的色彩。你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雕琢成永不消失的风景,装点大江南北,映在“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壮美人生中,激荡在后世人的感慨里。“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你的精神气魄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凝结成一颗爱国雄心……陪伴你走过那段漫长孤寂的路,最终走进我的心里。
无论是“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还是“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无论是“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还是“一蓑烟雨任平生”,你独倚望江危楼,静听飒飒清风,把一腔的豪情壮志诉说给滔滔江水。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奔腾的江水记下了你那刺破乌云的长啸,也记下了你的旷达胸襟。
尽管外面的世界一片凄风苦雨,可你的眼中从来不缺美丽的画、精致的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道尽西湖的秀美,“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点画出清丽的春色,引人作无边的遐想……
推开精神之门踏上心灵之桥,一位饱受生活折磨、爱国又爱生活的长者带着满腹才情和冲天豪气,缓步而来。
在这月色迷蒙的夜晚,我愿做你月下吟哦的听众,做你精神的追随者,用幼稚的文笔为你最美丽的人生着墨。
苏轼的作文篇4
苏轼说:“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其实他就是豪杰。
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书生,如今立于皇帝身旁。曾经稚嫩的脸上刻满时间的历练,只有那凌厉的眼神不曾改变,只是那跃于纸上的豪气化为一手的力量,为天下苍生造福,成为他唯一的信念。他铿锵有力的奏折,直言不讳的进谏,妙语连珠的回答,令皇帝耳目一新,令天下为之一振。苏轼,迎来皇帝的宠爱,百姓的爱戴,仕途的辉煌,是当之无愧的一代豪杰。他胸怀抱负,心似江涛澎湃,欲大有作为。于是,那时的他便成为“弄潮儿”,光环围绕。
苏轼说:“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再亮的光环也被“乌台诗案”吞噬,他被一贬再贬,经不起这般折腾,也经不起落差的打击,苏轼怕了。“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当出言不逊遇上巧言令色,当苏轼遇到小人,苏轼被抛弃了,如离群的鸿雁,他甚至感到了死亡的威胁。惊恐不安,心如死水,荡不起一点涟漪,于是,郁闷中的苏轼折射给世人的是灰黑的模糊的影。
苏轼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衣任平生。”
如果苏轼仅是仕途顺畅,那么,随着朝代颠覆,他仅成为历史政客。如果苏轼被贬后就一直郁闷,那世间只多了一只蜉蝣。可是,苏轼却以其豁达成就了永远的楷模。这时的苏轼应该想通了一个问题:快乐之道,不在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在于喜欢自己不得不做的事。于是,便有了泽被后世的苏堤,有了被人津津乐道的东坡肉,苏轼以“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自勉,将三州江土改姓苏。那穿芒鞋,执竹杖,戴蓑笠的老翁也将文学史开辟了新天地,摇身一变成为经典,实乃“文学之大幸”!这时的苏轼,轻装上阵,心如一泓清泉,倒映着那朴素的清新,平凡的伟大。
苏轼一生,心境三变,人生三转。
苏轼的作文篇5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首妇孺皆知的词是我最早接触的诗词。而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作者也下辈我最崇拜的古代大文学家——苏轼。
苏轼你一定耳熟能详,他又号称东坡居士。读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不难看出,他的词豪放清新,令人格外震撼。苏轼是个全才,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而且他通晓书法绘画,在音乐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词在当时的北宋被很多人争相传唱。但不幸的是,苏轼政治生涯非常坎坷,多次遭贬,甚至一贬再贬。
苏轼的一生虽然坎坷不平,但他却以他独特的方式快乐地生活着。
“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苏轼喜好游山玩水。虽然他多次被贬,但他每到一处,就放开心胸,尽情地走进深山,走进河滩,到自然中寻找精神上的解。与其说是游山玩水,不如说是走进另一个真实的世界,可以使心灵平静,继而去关于思考关于人生的一些问题。正如《西江月》中所写:“照野弥弥浅浪,横空暧暧微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解鞍敧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在山水中,看见的不仅仅是美丽和寂然,更多的是寻求心里的寄托,不断关于思考人生的哲理。这些确实能使他忘记或暂存被一的痛苦与屈辱。“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不正是他对人生的哲理的诠释吗?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喜好交友。他被流放到哪里,哪里就关于朋友遍地。他的关于朋友不分身份贵贱,从农民到官员,从文人到侠客……可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赤子之心。他们之间流动着一种宝贵的气息——侠义。而且他对关于朋友以诚相待,总有许多关于朋友在身边。聚合后来他被贬,人们躲他还来不及,他的关于朋友们却始终陪伴着他共渡难关。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满庭芳》
苏轼淡薄名利,不慕虚荣。官场上,官员们必须阿谀逢迎,不小心就会丢掉性命,甚至牵扯一家老小。尽管如此,仍然有无数人不顾一切跻身官场,而且还低声下气,只为荣华富贵。而苏轼却看透了官场的黑暗,不看重名利金钱,在得到朝廷重用的时候仍然选择远离官场。多么超然脱俗的一种境界啊!我想,正是因为他看透一切尘世烦恼,才使得他如此乐观豁达,人格高尚。
这就是苏轼,这就是豁达乐观的苏轼,这就是我心目中的苏轼。
苏轼的作文篇6
一片宽广的河岸。
那夜,我漫无目的地在河岸上走着。微微湿润的晚风摇动着岸边的芦苇。空气中飘散着一股青草的香气。
就在我伸手拨开眼前这片芦苇的瞬间,我发现了他。
他在河岸上慢慢地走着。他的脸庞已有些苍老,灰白杂乱的头发使他看起来有些颓唐。他的眼神中藏着一股难言的沧桑,却又有着一种年轻人所特有的朝气。他的样子令我感到有些熟悉,但我却想不起他的名字。
就在我观察他的时候,他也注意到了我。他移开了正注视着河面的视线,转身向我走来。
我终于能够近距离的看着他。待到我终于看清他的脸时,我几乎惊呼出声:苏轼!我的心不住的颤抖起来。
他有些疑惑的打量着我。“这里向来罕有人迹,你来这里做什么。”他开口问道。
“我只是附近村庄一个樵夫,外出打柴时迷了方向,方才走到此处。”我答道。
他点了点头。“也好,我来此散步,正愁无人同游,你就陪我聊聊吧。”我点头应允。
“我本为朝中重臣,因与新党意见不合,被流放黄州。不久之后,变法失败,新党倒台,我又回到朝中,却又因赞同新法中的`某些观点被流放惠州。后又因诗文之故被流放此地。尽管有着琼州别驾这一官职,却不过是一虚职罢了。不得食官粮,不得签公文,不得居官宅。”说到这里,他大笑起来。
“他们以为这样就能拿我怎样?不过是无米可炊,无屋可住,无权可握罢了。恐怕那些处心积虑置我于死地的人要失望了,我还活得好好的。百姓与我亲如兄弟,好友与我情同手足。只要他们还在一天,我苏东坡,就绝不会倒下。”他的眼中,自豪里夹着一丝温柔。
“我此生最大的功绩,都在黄州、惠州、儋州三州。而这三州,又恰恰都是我的流放之地,这还真是讽刺。或许只有远离了官场,我才能真正的一心为民。被流放的这几年,也是我人生中最高兴的几年。”话罢,他笑着看着我。
我开口问道:“您这一生难道就没有让您悲哀的事吗?”话一出口,我立即噤了声,可是说出去的话已经无法收回。
他的脸色变了,他的眼中透出一股难以言语的悲伤与凄凉。“哲宗昏庸无能,听信谗言。几个奸臣权倾朝野,整个朝廷几乎已是他们的天下。恩师欧阳修和我的几名好友都因我而遭受迫害,而我却无能为力。如果当初我能懂得忍让,他们也不至于家破人亡。”他的声音悲怆。此刻的他,早已泣不成声。
“爱妻王弗早年因病不治身亡,年仅二十七岁。临终之前,怕我后半生无所依靠,将其妹王闰之托付给我。后又得一妾王朝云。可怜了她们,这些年随我四处奔波,处处照料我的生活。我此生有此三女,再别无所求。然如今,她们皆离我而去,独留我一人在这世间。”他抬头,泪水早已湿透衣襟。此刻的他,已不再是那个绝世天才苏轼,而仅仅是一个历经三次丧妻之痛的普通的六旬老人。
他开口,用略带沙哑的声音吟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那声音,凄柔哀婉,宛若一只受伤的蝴蝶。
良久,他站起身,泪水早已流干。“我该走了,很久没有和人说过这么多了,感觉一下子放开了许多东西。你也回家去吧。今天,谢谢了。”
我们互相告别。他那天弱不禁风却又挺拔伟岸的身影逐渐消隐于茫茫夜色之中。晚风依旧吹动着岸边的芦苇,青草的香气沁人心脾。唯有我的心,证明着他曾经来过。
这个夏夜,我在这里,遇见了苏轼。
苏轼的作文篇7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没错,这正是苏轼的名句。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苏轼。
苏轼是一个十足的生活家。当他被贬至黄州的时候,他没有放弃生活,而是更加努力去研究他的生活,改善妻儿的生活环境。他创造的美食可多了,光是以东坡命名的美食就有好多好多,有著名的东坡肉,有美味的东坡鱼,还有香甜可口,外酥里嫩的东坡饼。这时候真是口水直流3000尺啊。我去吃过东坡肉,东坡肉是肥而不腻的五花肉,它是肥中抱瘦,瘦中带肥,一个活脱脱的千层肉。入嘴后更是香甜一起进入味蕾,跑进四肢百骸,融入我的血液,进入我的骨髓,把我的肌肉所有紧张全部都给清置身外了。
苏轼也非常喜欢酿酒,可是他的酒酿出来又酸又辣,喝他酒的人必须先准备上一副中药,用来治自己酒后的肚子疼。
苏轼一生做官,那么他一定也是一个好官。他为官清廉,为百姓做过许许多多好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为百姓修筑苏堤啦!苏轼在杭州做官时,西湖已经好久好久没被人整治过了。这时,西湖里杂草丛生,甚至还漂浮着许多垃圾,臭气熏天。苏轼见此情景,就动员百姓将西湖中的淤泥杂草全部都清除了出来,并且将它做成了一条堤坝给防了洪水灾害,又将西湖变得非常的美丽,真是百利而无一害。
当然,苏轼也是一届文科的学霸,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他的文章写的非常的好,在他科举考试的时候,他是第二名呢。而在最后的考试,苏轼是占三等。三等在当时可是比状元还厉害的学位呢。后来我们都知道,苏轼写的诗高达四千多首。那么这个时候他就会有许许多多特别优秀的文章和诗词值得我们去铭记。其中比较厉害的就是饮湖上初晴后雨,还有念奴娇赤壁怀古,还有前后赤壁赋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他的诗词里面有的感情细腻,而有的气势磅礴,有的表达了自己对亡妻的追念,有的却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政权的无奈。
当然苏轼也是一个心胸非常乐观的人。他的官场并不顺利,他的官场经历过三次贬谪。可这时候,苏轼还在研究荔枝的吃法,研究东坡肉怎么做?研究羊蝎子怎么吃?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苏轼内心那个坚强的城墙了。
杜甫,李白,王维他们的诗都是让我们可望而不可及的。可只有苏轼,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老头,是一个热爱国家的官员,是一个可爱的人。他是让我觉得唯一有血有肉的诗人,这是他吸引我最大的一个地方。
苏轼的作文篇8
尊敬的苏轼先生:
您好!
我是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的一个普通的中学生,借此机会,向您表述我的心声。
每当我漫溯于历史的长河中,你就会从那远古走来,与我一路同行,采撷那朵朵知识的浪花。你号称东坡先生,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豪放派词的代表。你与你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同列唐宋八大家之中,世称三苏。你那梦笔如花的才情,你那铁骨铮铮的节操,你那风流儒雅的气度,让我钦佩,让我眷恋,我为你倾心。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述说着你的理想和豪情,“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记述着你的开阔和洒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呈现了你真挚的情感和无限的相思。在我眼中,你是灵动的、宁静的;多情的、乐观的;朴拙的、豁达的;别致的、独特的。
我倾心于你的宁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你青衫磊落,游戏与山水之间,摒弃官场是你的选择。我倾心于你的乐观。“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面对黑暗而虚伪的世界,你激浊扬清,乐观向上。我倾心与你的朴拙。“努力尽今日,少年犹可夸”是无人可及的。我倾心与你的似水柔情。“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字里行间融入你,多少爱与牵挂,唯有用那无尽的孤独追忆。
你厌恶官场,不追求个人的地位和名利,你虽平穷
八年级二班
张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