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事迹材料6篇

时间:2024-05-03 09:31:32 分类:工作总结

优秀的事迹材料可以教育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他人的事迹可以给我们带来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下面是合同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事迹材料6篇,感谢您的参阅。

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事迹材料6篇

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事迹材料篇1

“为家乡注入新血液。”因为这个简单的出发点,她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用自己的知识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因为这个执着的信念,她任期结束后选择留在家乡……她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村民委员会主任杨宁。

“我12岁离开家去县城读书,大学毕业回到农村。我感觉跟外面的世界相比,家乡的生活更淳朴、更真实。”杨宁是土生土长的苗寨人,2010年从广西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回到家乡江门村,担任村支书助理。她的出发点很简单:“为家乡注入新血液。”

怀着一腔热血回到农村,她才发现,在基层工作与想象的并不一样,村里的事情千头万绪,遇到事经常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处理。她知道,没有其他捷径,唯有学习再学习,耐心再耐心。

江门村地处深山,信息闭塞,村民生活并不富裕。如何帮助村民摆脱贫困是杨宁考虑最多的问题。“发挥江门村的资源优势,发展高山生态种植业。”杨宁拿着笔记本,走村进户收集信息,经过反复调研分析,把目标定在了“大山”上。

安陲乡拥有丰富的竹子资源,发展竹子初加工业有着独特的优势。2012年,杨宁考察市场后发现,经过初加工的竹子卖给广东、广西北海等地的商户,可以减少流通环节,提高村民收入。于是,她联系商户,签订销售协议,并指导几个村民建起了竹子收购点。

“竹子生长周期长,受益群众少。”杨宁又开始琢磨新的项目了。2014年,杨宁尝试种高山辣椒。不料想,那年雨水特别大,地里的辣椒苗一片片长斑腐烂……想带领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思路一转,竟柳暗花明了。

2016年7月的一天,杨宁下屯里工作时遇到董大嫂。董大嫂一个人挑着一担西瓜下山,坐车到乡镇去卖。到了晚上,她担子里的西瓜还剩下四五个没卖完。杨宁把董大嫂挑西瓜下山的照片加上一段文字发到了朋友圈,想不到西瓜受到了朋友的欢迎,都卖了出去。朋友们还回复说:“真是又甜又沙的西瓜!”

2015年,高山葛根种植示范基地成立,她带领安陲乡90多户贫困户种植300亩高山葛根;2017年,她带领安陲乡463户农户种植860亩高山紫玉香糯特色稻米……

很快,两届6年的大学生村官任期结束了。村民们希望杨宁留在村里多干几年,也希望她能有一个更好的平台。村民说:“小杨很好,我们都喜欢她。只要销路好,我们都愿意和她一起种植西瓜,发展产业。但是村里条件不好,她应该去更好的地方发展。”当了两年的大学生村官,无论是考公务员还是进入企事业单位,也都会有相应的优惠政策。

“回到家乡,我也探索着尝试了很多道路,但还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还没有真正实现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目标。我也意识到,农村确实需要有想法,敢干事的年轻带头人。”杨宁坚定地做出选择——留在农村。

“我曾经看到山西的一位大学生女村官,把穷村变成富裕村的事迹报道。我很受鼓舞,作为一个苗家的女儿,我也要像她一样把我们贫穷的苗寨变成一个富裕村。”杨宁说。

在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杨宁从没有停止过探索的脚步,也因此赢得了苗寨乡亲们最大程度的肯定和信任。2017年村委会换届选举,杨宁成为融水县第一个大学生女村委会主任。

当上村委会主任后,杨宁想得最多的还是让家乡富裕起来。香菇、木耳、笋干、灵芝都是苗寨的特产,由于销售困难,很多村民都不愿意继续种植。杨宁反复思考,如何帮助村民打开销路。她组织村里的留守妇女成立了苗阿嫂种养专业合作社,统一种植标准,统一销售。打开了销售渠道,村民们种植的热情提高了。

2018年8月,融水苗族自治县妇联在江门村举办了“首届苗阿嫂高山泉水西瓜农耕文化节”,几位苗嫂上台发言。苗嫂们对杨宁说:“像我们这样的妇女,能够上台讲话,这还是第一次,你这位村官真是让我们妇女扬眉吐气了!”

杨宁提出,从环保出发,不用农药化肥,恢复苗家传统的自然耕种法,种植高山生态水稻。传统耕种亩产只有500斤,而用农药化肥种植的杂交水稻亩产有800斤,所以很多村民不愿意种植。为了打消大家的疑虑,杨宁带头种植了一块试验田。秋天,杨宁的试验田和种植高山生态水稻的村民都迎来了丰收,也卖出了好价钱。

“分享大苗山美食和文化”的“苗村倌”微信公众号是杨宁和6名大学生村官的“作品”,成立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通过“苗村倌”这个窗口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

“我从小生长在大苗山,以前只知道她美,却不知道她是如此富饶。在云端的梯田上,茂林深处、沟壑清泉里,苗家人经营出自己的食材花园……我叫杨宁,是一名在基层工作了10年的村官,现在也是一名村委会干部。10年的农村工作,我看到了农民的勤劳和无奈,大苗山农产品品质很好,却无渠道销售……”杨宁为“苗村倌”的代言,打动了很多人。经过努力,2016年成立至今,“苗村倌”已经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900多万元。

“我到贵州六盘水参观学习时,见到岩博村的党委书记余留芬。她建火腿加工厂和酿酒厂,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我觉得,农产品深加工是一条致富的好门路。”受到启发,杨宁正在村里建立一个扶贫加工车间,对村里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变成原生态产品,在网上销售。

2017年,杨宁当选为安陲乡的人大代表。“这是大家认可我的工作,信任我。村民用这种方式表达对我的支持。”杨宁说。

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广西三八红旗手”“广西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光荣当选中国妇女十二大代表……面对荣誉,杨宁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的梦想就是用自己的知识带领家乡的苗族乡亲们靠自己的力量脱贫致富。我一定要把我们的苗寨建设好,跟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我相信我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事迹材料篇2

近日,“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播出。其中,有这样一群融入年轮的追梦人,彷徨时,他们用行动描绘坚定;怀疑时,他们用忠诚表达坚信;迷茫时,他们用担当书写坚守。他们的事迹深深敲击着广大党员干部的心灵,他们是中国脊梁,是良知,是责任,是偶像。党员干部要汲取“感动中国”人物的追梦力量,汇聚成“行动元素”,浇筑追梦之路,真正为人民服务。

总有一种力量令人勇往直前。无论是六年坚守扶贫一线,昼夜奋战超负荷工作的基层干部张渠伟;还是为孩子们劈柴生火、执鞭上课,用扁担挑起乡村未来的80后教师张玉滚;还是无畏戈壁寒暑,无惧野地黄沙的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等等,都以心中的追梦力量,汇聚成忠诚担当、矢志报国的“行动元素”。

将追梦力量化作为民情怀。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新时代的追梦人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疾苦记挂在心上,以“民”的心态为民,以“民”的身份想民。正如张渠伟同志,始终怀揣“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之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为民激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为民热血,把群众装在心里,把扶贫工作扛在肩上。为渠县143802名(居四川省第二)贫困人口脱贫、130个贫困村脱贫和整县摘帽贡献了健康、智慧和热血。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党员干部要真正为群众谋心谋事,察民情、体民苦、排民忧、解民难。

将追梦力量化作责任担当。从一名放弃城市就业机会的大学生,到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的全能教师。几十年间,张玉滚用心中的追梦力量诠释了自身的职业价值和人生追求。张玉滚的一根扁担,挑起的不仅是学生的课本、文具,更是将孩子们对知识对渴求以及对未来的渴望挑进了大山。张玉滚从平凡到非凡的蝶变,启示着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保持本色、强化责任担当,敬业报国。广大党员干部对待工作要始终保持火热的“温度”,将“温情”融入到工作中,保持“满电”状态,激情常在线。

将追梦力量化作脚踏实地。每个人都很平凡,但在平凡的人生中,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情,因为我们都是追梦人。正如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其美多吉,29年如一日往返于1208公里、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雪线邮路,将来自党中央的声音、四面八方的邮件送往雪域的各个角落。党员干部要将为民办实事融入到生活的点滴之中,把目光聚焦到人民群众的需求上,不追求“轰动效应”,多些“细水长流”。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真正把一件件关系民生的事办出实效。更要从“感动中国”人物中汲取营养,充实追梦力量,追逐理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方能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事迹材料篇3

再去一次就要休息了

落水后,常青和李俊杰在水中坚持了40多分钟,被救起。李顺被水流抛出,自己游到了岸边。陈陆和王松始终了无踪迹。

消防、蓝天救援队等救援力量都参与搜救,总共发动了四五百人寻找失踪的陈陆和王松。

陈立山告诉记者,陈陆的水性很好,幼儿园时就学会了游泳。刘书虎则举例说,陈陆在150米宽的水域中能游一个来回。

因此,刚听到消息时,刘书虎以为是小事,“船翻了,爬起来不就行了?我没见过那样的水,根本想象不出来。”

参与救援的队员告诉记者,当时的水有八米深,水流湍急,水底情况复杂,电线杆、树木、房屋等交织盘布。

搜寻陈陆的头两天,王璇到处打听,要搜救人员“看看树顶”,追问“会不会在哪个小土坡上,被水冲晕了?”后来,问出的话成了“你们有没有看看水底?会不会被缠住了?”

7月24日,陈陆的遗体在距离落水点下游2.3公里处被找到。王松则到现在仍是失踪状态。

窦君说,王璇起先撑着没哭,“还不敢相信,属于懵掉的状态。”遗体告别当天,她忽然爆发出来,瘫软在座位上,需要吸氧。在两人的搀扶下,她向陈陆最后敬了个礼。

4岁的儿子仍不知道爸爸的事情。这段时间,家中来来往往许多生面孔,他要“拿金箍棒把他们都赶走”,因为“他们来了以后,奶奶、爷爷、妈妈都会哭”。

从前,陈陆从家返回单位,儿子有时候舍不得他,躲在卧室里哭,他跟着在客厅里抹泪,说要等儿子不哭了、睡着了再走。

7月22日,安全护送完第一批群众后,陈陆碰到了方锐。方锐回忆,当时的陈陆浑身都“很热乎”,状态疲惫,连他自己也说像是要中暑了。“我让他别去了,他说没事没事,他熟悉水况,不去不放心。”

方锐叮嘱他一定注意安全、穿好救生衣。陈陆满口答应:“再去一次就要休息了,要不然我太累了。”

8月8日,陈陆的落水点处水位仍然很高,露出水面的电线杆上缠着一截白色织物,幡旗一样飘摇。

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事迹材料篇4

黄大发,男,1935年11月生,中共党员,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

他一心为民、埋头苦干、百折不挠。为解决草王坝村山高石多、缺水严重的问题,他带领村民历时36年,靠着锄头、钢钎和铁锤,建成一条跨3座大山、大小9个悬崖,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生命渠”,兑现了“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铮铮誓言,为改善山区群众用水条件、实现脱贫致富作出巨大贡献,被誉为“当代愚公”。他坚守初心使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无论是在村干部任上,还是离任后,他心里始终装着群众,千方百计带领村民发展生产。村里缺什么,他就带头干什么;群众期盼什么,他就谋划推动什么。村里通水后,他又先后组织了通电工程、通路工程,彻底改变了村民用电和出行问题。他说:这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在黄大发精神的感召下,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带领村民发展中药材,种有机稻米、有机高粱,发展精品水果产业,养殖肉牛、生态猪、蜜蜂等,群众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019年【差异网】底,该村顺利脱贫出列,全村建档立卡人口全部脱贫。

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时代楷模”等称号。

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事迹材料篇5

沈忠芳(1934年8月24日-),出生于上海市,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导弹技术专家,中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

沈忠芳长期从事飞行器系统设计研究工作,先后完成车载红缨五号超低空防空武器系统试验样车、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b6系列武器系统等研发、指挥工作。其技术成果曾获航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24年3月4日,入选“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

早年与教育经历

沈忠芳于1934年8月24日出生在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一家英资造船厂的职员,母亲在纱厂做工。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后,沈忠芳跟随家人舍家逃难,度过了辗转流离的两年。1939年归来时,家已经成了一片废墟。父亲把家人安顿好后,便把不满6岁的沈忠芳送到了上海启明小学读书。两年之后,沈忠芳随家搬迁,转学到一家私塾。在上海包斯高中学度过了中学时代,接受了六年教会学校的教育。

1953年高中毕业时,沈忠芳选择报考北京航空学院(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飞机设计专业。当年10月,沈忠芳正式入学。大四时,学校成立了火箭导弹专业,经过了政治背景、学习成绩的层层选拔,沈忠芳顺利转入这个专业。

工作与科研经历

1958年10月,大学毕业的沈忠芳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今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中队工作,历任技术员、研究室主任、26所副所长、四部副主任、二院科技委副主任、二院副院长及型号总师、总指挥等职务。期间,沈忠芳和同事攻坚克难,从仿制到定型,终于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型号的地空导弹“红旗一号”。紧接着,沈忠芳又参与了“红旗二号”的自主研制。

1960年9月28日,沈忠芳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70年至1979年,沈忠芳负责的型号成功完成4次飞行试验考核,其中有8项成果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沈忠芳于1992年1月任中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1993年1月任b610总指挥,1996年10月任b611总指挥。76岁时,沈忠芳自愿离开工作岗位。

正式揭秘

2024年4月24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正式发布公开出版的《导弹人生》一书,首度向全社会公开十二位此前隐姓埋名的中国导弹武器型号总指挥、总设计师,沈忠芳在列。

成就与影响

沈忠芳长期从事飞行器系统设计研究工作,先后完成车载红缨五号超低空防空武器系统试验样车、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b6系列武器系统等研发、指挥工作。在第一代防空导弹的研制中,沈忠芳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在技术上取得重要突破,成果被后续的型号广泛应用。在中低空防空导弹的早期研制中,沈忠芳又最先倡导采用新体制。

其技术成果曾获航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经改进后的系列产品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24年4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实采访节目《吾家吾国》讲述了沈忠芳的事迹。202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组委会给予沈忠芳的颁奖辞为:从无到有,从近到远,从长缨在手,到红旗如画。这一代人从没有在乎过自己的得与失,这一代人一辈子都在磨砺国家的剑与盾。今天,后辈们终于能听到你们的传奇,隐秘而伟大,平静而神圣。

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事迹材料篇6

王娅,一个普通的名字,连日来在天津市民口中传颂。

王娅是天津市一名普通的电力退休职工,她致力慈善事业三十余载。今年2月16日,与胰腺癌抗争了11个月的她静悄悄地走了。在弥留之际,王娅听说资助的学生家里发生变故,不仅从治疗费里拿出2000元捐赠,还再一次和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签订了20万元的债权捐赠协议。2月20日,王娅的遗体告别仪式上,天津市红十字会向王娅的.家属颁发了她公益路上获得的最后一张证书——《遗体捐献证书》,她成为今年天津市第十九位遗体捐献者。

王娅从1985年开始致力于慈善事业,30余年奉献爱心、捐款捐物,从西南旱灾、青海震灾、南方水灾、希望工程到汶川地震,处处都有她留下的爱心。清华大学已故教授赵家和倾毕生积蓄捐助西部贫困孩子的故事,让王娅深受感动,随后她通过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资助西部地区多名贫困学生。去年3月,当66岁的王娅得知自己罹患胰腺癌后,放弃使用昂贵的化疗药物,却向基金会捐款3万元,更将名下唯一房产无条件捐出用作助学。

王娅在遗赠书里写道:“我一生行善,已将生前主要财产捐赠,帮助了很多贫困的孩子,而今卧于榻上,每念及此,终觉欣慰之至,此生无憾。”

《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事迹材料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