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7篇

时间:2024-05-01 18:31:30 分类:工作总结

事迹的描述可以激发我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和热情,事迹材料是记录一个人通过实践践行自己信仰和理念的珍贵记录,合同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7篇

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篇1

丁 杰,男,汉族,1984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2006年1月参加工作,现任托克托县发改局投资项目评审中心主任。2017年10月任碱沟子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

碱沟子村地处托克托县东部,分碱沟子、西地子、东梁、王彦夭4个自然村,总面积0.81平方公里,全村耕地5208亩,户数493户、1717人,常住户249户、569人,2017年新识别贫困户7户,15人。

自驻村工作以来,我牢记使命,扑下身子,紧紧围绕宣传政策法规、推动精准扶贫、建强基层组织、服务基层群众、提升治理水平等任务开展工作,为该村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绵薄之力。

一、脱贫攻坚,宣传先行

脱贫攻坚宣传工作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扶贫政策宣传,有利于提振广大干群精气神,增强困难群众信心,提高贫困群众对精准扶贫政策的认识。近一年来,为确保扶贫政策深入民心,第一书记和村“两委”成员利用微信、短信及时向群众推送政策知识,制作扶贫标识、指定精准扶贫专用车,扩大扶贫政策的群众知晓度,深入田间地头,挨家逐户面对面宣传,扩大脱贫政策的覆盖面。重点宣传习总书记关于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新要求及扶贫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一系列的宣传,群众对脱贫攻坚的政策更了解了,心劲也更足了。

二、以身作则,示范带头

身正才能正人,律己方能服人,我时时以身作则,处处率先垂范,坚持公道处事,按章办事,赢得了干部及群众的一致好评。特别注意如何处理好与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关系,与他们团结共事,和谐相处,即敢于担当负责,不越权越位,注重发挥村“两委”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主动性。积极组织党员及群众冒着酷暑,战高温开展义务清扫村内卫生10余次,脏活动累活抢着干,以实际行动为大家树立了榜样。村党支部书记王半小说:“丁书记凡事都亲力亲为,而且善于在驻村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精准识别,因户实策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好精准扶贫开发工作,我带领村“两委”成员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摸底排查,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圆满的完成了精准识别任务,确定了贫困户7户,共计15人。精准识别工作过后,帮扶工作是重中之重。为了真正做到“因户实策,一户一策”,我多次召开贫困户座谈会,和贫困户共同分析致贫原因,寻找脱贫措施,制定脱贫计划,在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科学确立了对口帮扶脱贫致富的路子,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于自愿择业的贫困户,我们积极为他们争取了村内保洁员岗位年收入4800元;一些贫困户有传统的种植能力,鼓励支持其拾起田地老本行增加收入,无力购买农资的,积极资助春耕农资500元;地多劳力差的,第一书记主动包产包收1.5亩耕地1300元,残疾不便的,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两户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争取到了两台轮椅,价值1400元;一些贫困户具有养殖经验,我们多方筹资5600元,为两户贫困户购买了4只基础母羊,依靠其养殖增加收入;一些贫困户劳动能力弱的,我们积极协调将其耕地外包给种养殖合作社,确保其每年有稳定的收入。真情打动人,做群众的知心人,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帮扶群众被真诚所打动,自力更生,主动创业,干劲十足。

四、建强组织,提升水平

为了能够真正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我与村党支部成员不断加强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和党员素质的提高,不断提升服务水平,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认真组织党员和村“两委”成员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提高“两委”成员的思想水平,从而促进该村全面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规范村“两委”工作,督促村“两委”成员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及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增强“两委”班子的整体功能。三是加强对后备干部以及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拔和培养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发展党员。四是充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村务、财务、民主管理、群众监督制度,增强工作透明度,各项制度全部上墙,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做到职责分明,积极有效的开展工作。

五、尽心竭力,为民办实事

为民排忧解难是驻村工作的起始点,更是落脚点。自任职以来,我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尽自己所能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碱沟子行政村王彦夭自然村,有600亩耕地全部依赖于2005年打配的两眼机电井浇灌,由于两眼井年久失修,管道、电缆已腐蚀不能使用,这几年剩余600亩耕地都是靠天吃饭,收入较低。我积极争取所在单位托县发改局的支持,投资4万多元为该村两眼机电井配套相关设施,今年四月份,两眼机电井正式出水,每亩可增加农民收入300多元,户均家庭可纯增收入2250元。碱沟子行政村东梁村春灌电力不足,及时协调电力部门为该村7井4变接入电网,保证了春耕及时浇灌。为了改善村居环境,积极筹资5000多元对村内环境卫生进行了集中整治,同时争取相关部门栽植60多株绿化树苗,价值5000元。为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协调县广电局安装了电视户户通135套,村委会接入了宽带网络,配套了乒乓球、室外健身器材,价值12万。为了进一步完善该村的水利设施,专门协调上级水利部门专家来实地视察水利渠道衬砌情况,计划为该村解决剩余水利灌溉问题。为了村内能够用得上稳定的互网络,打通互联网最后一公里,协调中国联通托克托分公司在村委会安装了4g网络基站一座,价值13万元;为了王彦夭村机电井浇灌,积极联系常盛制药有限公司争取到了100米电缆(水线),价值4500元;为了使碱沟子西地子自然村居民用电稳定安全,协调托克托县电管局为村内更换了一台80kw变压器,价值2万多元;为了能让西地子自然村贫困户兰葡萄早日住上新房,我积极找呼市建研咨询公司协调赞助了3000元;2018年8月4日托克托县发改局协调县水务局为碱沟子村王彦夭自然村衬砌渠道约2公里,碱沟子自然村衬砌渠道约1公里,项目总投资150万元;为了加大产业脱贫力度,协助村委会与北京光伏企业就分布式光伏项目进行了多次洽谈,已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

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是重大政治任务,也是第一民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贫困群众的小康梦也不会一蹴而就。下一步我将继续保持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的热忱,带着感情和责任做好这项工作。努力让贫困群众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向往致富,奔上小康。

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篇2

**是区政协机关事务管理科副科长,今年4月初到***镇***村担任第一书记。虽然到***村一次就要往返路途60多公里,但他仍然坚持经常到村上开展有关工作,与村两委一班人走街串户了解情况。经了解,该村辖域面积5.4平方公里,村民300余户1100余人,党员30名,全村共有耕地800余亩,山地1000余亩,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花生等,村民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种植苹果、桃等经济林为主。上任四个多月来,***与村两委成员一起,从群众关心的小事入手,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为村民谋福利。村委大院里不锈钢旗杆上飘扬的国旗,村委墙上悬挂的基层组织建设规章制度、廉政建设制度都让人耳目一新,这些都是***到***村任职以来带来的新气象。***村有三位建国前老党员,***了解情况后,经常走访慰问,关心老人的身体健康,询问老人的生活状况,切实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七一前夕,他陪同区政协领导走访慰问老党员,并为他们送去食用油、大米等慰问品。去年,***村千方百计筹措资金30余万元,修建硬化了1.6公里道路,极大方便了群众的出行和水果的销售,但由于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工程款一直未结清。***了解情况后,积极协调上级有关部门实地查看道路硬化情况,争取补助资金2万元,为村里减轻了包袱。***认识到和谐的环境是发展的重要因素,他协助村两委认真排查不稳定因素,使上访案件消化在镇村范围内,做到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了村庄稳定。在***驻村工作记录本上,仔细地记着村里大事小事。他说,只有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摸清摸准、心中有数,及时向村民了解对村两委及村内各项事务的意见建议,才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做好农村工作。

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篇3

张浩,男,蒙古族,中共党员,内蒙古党校研究生学历。2009年参加工作,任伊金霍洛旗国有资产管理局资产股主任。2014年9月-2017年1月,派驻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毛盖图村,任第一书记。2018年4月至今,由伊金霍洛旗组织部统一安排,再次担任毛盖图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

四年来,张浩同志积极践行“做合格党员、当干事先锋”的要求,履职尽责,奔波于“精准扶贫”第一线,勇做扶贫先锋,用实际行动,为扶贫攻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当好第一书记尽职履责不懈怠

一、精细调研,摸准村情,确立扶贫工作思路。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张浩上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进行精细调研,摸准村情,确立扶贫工作思路。

毛盖图村,距离镇政府10公里,总面积19.5平方公里,下辖5个社,总户数231户,总人口为497人。其中常住户76户149人,外出户155户,348人。少数名族(蒙古族)3户5人,党员17名,低保户10户,残疾人15人(重度残疾2人)。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6户,贫困人口13人。该村农牧业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该村的发展。

2018年再次派驻到村后,张浩迅速走遍全村的常住户,重点入户走访6户贫困户,访贫因,挖穷根。通过走访调研,张浩同志深刻认识到:该村的脱贫关键,是要培育适合当地的主导产业,解决内生动力。结合村情,提出“强组织,建产业,求外援”的工作思路,试图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毛盖图村村情的扶贫工作新路子。

当好引路人扶贫帮困见成效

二、抓党建,重宣传,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为解决毛盖图村基层党建薄弱、扶贫缺乏带头人的问题,张浩多措并举。

一方面是抓党建。组织带领村党员干部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鼓励大家在扶贫攻坚战斗中,做标杆,树榜样;落实成立了毛盖图联合党支部,同帮扶单位伊旗国有资产管理局党员同志、帮扶责任人定期召开“三会一课”,并按组织要求,做好党员积极分子培养工作。

另一方面是重宣传。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张浩同志非常注重党的精准扶贫政策教育。其一,通过大力开展“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精准扶贫,不是养懒人”等思想培训会,积极宣传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增强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其二,利用国有资产管理局、伊金霍洛党建等新媒体微信公众号,刊登宣传了驻村工作队驻村日记等文章数篇,点击率累计4000以上,同时被市委组织部公众号刊登信息一篇,及时宣传驻村工作队消息,展现派驻毛盖图工作队风采,得到了大家的充分肯定。

当好贴心人情系百姓暖民心

三、成立村办企业,激发精准脱贫的“内生”动力。

为了培育适合该村的主导产业,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张浩同志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社会参与”的原则,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让毛盖图村呈现出“户户要发展,全村要脱贫”的精准扶贫氛围。2017年,毛盖图村成立了村集体经济公司——“毛盖图种养殖公司”,主营肉羊养殖销售业务。帮扶单位为公司筹集借款七万元;公司同组织部争取“红色领航行动”借款三万元,作为公司起步资金。2017年用收益金发放给贫困户共计15只羊,近200只鸡仔,并且年底结账时已达到盈利。此举,激发了该村群众脱贫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给大家带来了党和政府精准扶贫政策的温暖和阳光。

四、争取外援,夯实基础,确保帮扶到位。

为了早日帮助该村脱贫,张浩同志借力党和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积极奔走,争取外援,夯实基础,确保帮扶到位。

一是多方协调。2016年,他通过多部门协调,为毛盖图村争取到了百亩耕地项目,新增变压器一台,机井三眼,高压电线3公里,项目资金12万8千元。

二是向供电部门反映实际情况,2018年至今,为毛盖图村四社争取增加变压器一台,电压线路3.8公里,基本解决了四社多年来的供电不足问题,年底在“农网改造”项目中,可以完全解决整村供电问题。

此举,极大地助推了该村扶贫攻坚的发展步伐,受到了该村群众的热烈称赞。

五、当好政府“助手”,积极参加、开展、完成基层任务。

一是按照镇党委、政府统一安排,组织驻村工作队为村民讲解农耕地确权工作的重大意义,实地协调化解多起土地纠纷矛盾,帮助完成村民土地确权登记,累计完成登记表填写300多份,配合完成了农耕地草牧场确权工作。二是协助完成驻村“三委”换届工作。为了保证毛盖图村完成2018年“三委”换届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组织驻村工作队全程参与、监督、配合毛盖图村换届选举,通过“一次预选”、“两次选举”,圆满完成了此次“三委”换届工作。

六、真诚倾注,结成了“帮扶亲”。

针对贫困户情况,张浩同志积极向单位领导汇报,组织帮扶队伍到六户贫困群众家中,开展帮扶、慰问等活动。为贫困户送去大米、面粉、菜油、鸡仔等。倾注了单位的真诚关怀,结成了“帮扶亲”。

付出,终于换来了丰厚的回报,根据今年苏布尔嘎镇对毛盖图村的全村常住户动态管理摸底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该村贫困户收入在2016年已经高出国家贫困户基本标准,至此,该村贫困户人均收入均以每年10%的增长率,持续增收,达到正常脱贫的基础上“脱贫不脱政策”,对切实有扶贫需求的,继续给予政策性扶持。今年10月11日,驻村召开毛盖图村“三委”、社长、村民代表会,确定了毛盖图村本年度没有疑似贫困户。目前,我村贫困户0户,脱贫户6户13人,其中稳定脱贫4户9人。

在“第一书记”的岗位上,张浩同志认真践行了“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思想理念,切实帮助和解决了驻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做到了勤于学习、廉洁自律,时刻保持一名共产党员和基层领导干部应有的清正廉洁形象,在精准扶贫攻坚战中,履职尽责,勇做先锋,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篇4

2015年2月,刘永林同志受组织选派到梁山县赵堌堆乡董花园村担任第一书记。履职以来,他牢记省派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的责任和使命,在全面摸排掌握村情的基础上,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指导村庄经济发展,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入手,积极投身到驻村帮包工作中,先后在梁山县精准扶贫工作动员大会上代表省派第一书记表态发言,梁山县电视台今日梁山播放了典型事迹专题片,先进事迹材料被选报省委组织部。一、勤走访、深调研,理清发展思路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作为省派第一书记,从省城刚一到完全陌生的村庄开展工作,刘永林同志面对的情况简直是千头万绪,难以着手;他采取盯紧靠上的土办法,一天到晚地待在村里,按照五必访五必问的要求,到老党员、退休的支部书记、支部委员、群众代表、致富能手、贫困户家中走访座谈,征询他们对村庄发展的建设意见、发展思路;经过近一个月的深入走访调研,终于将村情民意摸清吃透。为拓宽党员群众发展经济的思路,他带领村里10余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到潍坊、威海和青岛等地考察农业种养殖项目,学习借鉴外地的致富经验;在多方征询党员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地制定出董花园村《新农村建设规划》、《贫困户脱贫致富计划》、《村级制度建设汇编》、《村级党建工作规划》、《2015年党建工作要点》、《2015年党员教育培训计划》等相关规划制度,为帮包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抓班子、带队伍,筑牢党建基础加强党员干部学习。定期组织召开党员大会、组织生活会,组织带领村党员学习党章,领会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掌握省、市、县、乡的有关政策文件,鼓励带动党员积极建言献策,找寻好的发展思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使党员找准自身在思想、工作、纪律、作风上存在的问题,提升党员的综合素质,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在工作开展中,他以开展活动为契机,很好地将党员群众团结在党支部周围:一是召开三八妇女节暨创业交流座谈会,就该村党的建设、村庄规划、村集体增收、贫困户脱贫致富、妇女搞创业等议题广泛征询意见建议。二是在六一儿童节时,为全村120多名小学生每人赠送了一件爱心书包、一只文具袋和书籍,在为孩子带去欢乐的同时,进一步拉近了与村民群众的距离。三是在七一建党节、春节期间,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9户特困户党员购买米、面、油等慰问物品,并组织全体党员召开座谈会,重温入党宣誓,加深党性教育。四是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全家福拍照活动,发放倡议书200余份,春节期间评选好媳妇3名,好婆婆3名,并发放了荣誉证书和奖品,拍摄全家福照片300张,并装裱发放到每户,带动提升村民的精神文明风貌,五是开展关爱特困户过暖冬活动,为7户(11人)送去取暖煤1吨/户、棉大衣1件/人、棉被1床/人、花生油1桶/户、面粉1袋/户。六是多次召开村两委和党员代表会议,同委员和老党员进行了座谈,深入了解帮包村特困人员的情况,他利用民政扶贫政策,为孤儿董圣杰争取住房整修款3万余元。三、忙输血、促造血,抓好精准扶贫针对该村一穷二白的村集体状况,他认真研读学习省、市、县扶贫政策及有关文件,熟悉扶贫精神,用足用好优惠政策,全力为帮包村办实事、办好事。实施农田水利建设,打造高标准农田。为解决群众普遍反映的农田水利浇灌难问题,他发挥水利工作特长,不辞辛苦地全方位考察了全乡的水利工程建设情况,对董花园村每一条田间路、每一座涵桥都进行了调查,找准了董花园村的水利困结所在;牵头完成了《赵堌堆乡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和《赵堌堆乡董花园村低压管道灌溉工程实施方案》的编制,并争取将董花园村纳入到国家千亿斤粮食项目工程。组织引导村民成立了黄河金粒有机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黄河滩区土地416亩,用于种植有机小米;向省水利厅申请专项资金40万元,新打深水机井7眼,铺设地下管道2400米,安装变压器1台,架设农业用电缆3200米,使整片农田实现插卡式灌溉,届时亩均年增收将达2000多元,同时也为村集体带来3.1万元的年管理提成收入。建设经营场所,增加村集体和贫困户收入。为破解村集体收入薄弱、贫困户致富无门路的问题,经多方研究论证,他多方筹集资金178.35万元,在德商路西侧村集体土地上,建设上下20间共计1547.06平方米的沿街门市房,用于对外出租,贫困户也可就近就业打工;此项目建成后年租金收入可达24万元,其中8.5万元用于村集体收入,15.5万元用于补贴39户74名贫困群众。通过土地流转、门面房租赁,将使村集体年增收11.6万元,贫困人口年均增收5100余元,年底,村里精准扶贫对象全部实现脱贫。四、修道路、建广场,助推美丽乡村建设为响应上级美丽乡村建设有关精神指示,改变群众出行难、缺乏文化娱乐场所的现状,他多方奔走,四处化缘:协调资金17.01万元,对村庄6300余平方米的.小街巷、胡同进行户户通硬化,使群众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行路难时代;筹措43.64万元,修建面积达2000余平方的高标准文化广场,配套建设围墙、厠所、篮球场、文化长廊、文化墙、舞台、健身器材和景观绿化等,为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好去处。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刘永林同志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进精神,团结带领董花园村广大党员群众,共同奋斗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

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篇5

牢记职责使命,用心用情做好驻村工作

——村第一书记

某同志自派驻下,在派出单位区委老干部局的关心下,在村两委及工作人员的支持下,认真履行第一书记的岗位职责,按照两年派驻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积极协助村两委班子扎实苦干,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开展走访摸清村情民意。积极开展入户走访工作,通过走访184村民,对了解到的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合理化建议,召开村两委工作会议进行研究并及时制定解决措施,制定了两年帮包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保证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二、抓好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建设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开展好主题党日活动、围绕三会一课制度,建立健全村党支部内部活动各项规章制度,补充完善相关学习活动资料,积极发展预备党员两名。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好村党支部六个一活动,使村上党员学习活动走上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主动为村上党员同志上党课,收取党费,不定期的开展谈心谈话,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

三、注重办实事惠民生。精心组织,丰富村民文化生活:1、与村两委工作人员一起为马公祠村60岁以上老人们包水饺,举办演出开展欢度重阳节村百人包水饺共吃团圆饭活动;2、重大节假日个人购买物品走访看望村里的困难贫困户;3、邀请文艺团队到本村开展文化下乡惠民演出活动;4、特邀区摄影家协会为本村拍摄宣传片等。各项活动的开展促进马公祠村文明和谐建设。

积极开展净环境、送温暖公益活动,联合村两委成员、党员、妇联等志愿服务队,开展卫生清洁志愿活动,整治村容村貌,到贫困户家中,为年老多病的贫困户整理室内卫生,积极做工作争取卫生环境帮扶单位资金支持5000元购买蔷薇花种在村主要干道进行绿化;

积极宣传消费扶贫活动,通过在微信、公众号加大对所挂包村扶贫产业项目、集体经济项目的宣传力度,号召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贫困村、贫困户产品,通过以买代帮的方式解决贫困户养鸡销售、种植农产品销售等难题,真正做到消费扶贫扶到急需扶的人,有效解决了贫困农户产品量小、分散、难以供应的问题,从而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收,增加集体收入。

四、集思广益、多方筹资,配合村委做好改善村民生产生活工作:1、走访入户宣传扶贫相关政策,做好脱贫人员思想稳定工作,为贫困户及时发放项目分红;2、由村委出资对村内主干道路灯不亮的,及时进行更换;3、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对雨季受灾的村民走访看望并对受损房屋进行重新维修;4、对因施工致使村上受损的路面及时联系施工方进行重新维护,确保道路畅通;5、在区水务局的支持下,从淋漓湖景区内修建蓄水池一个,安装管道引入到村内,确保全村村民饮水达标;6、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开展村内卫生环境大整治工作,每周六定为村上工作人员卫生清洁日,对村内卫生死角乱堆乱放、乱搭乱建情况进行清理。

五、严于律己,严守派驻工作纪律。协助村两委做好各项工作。严格遵守十不准等工作纪律要求,勤勉敬业、脚踏实地,与群众打成一片,热心为群众服务,个人出资购买肉、油、大米等食品看望生病的贫困户、老党员,开车帮助贫困户拉地瓜等,积极帮助村民宣传推销农产品,做到在帮扶工作中接地气、受教育、增才干,确实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

六、冲锋在前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今年上半年积极投入到疫情抗击战中去。一是以党建为引领,立即成立马公祠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号召村上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加疫情防控相关工作。自成立疫情劝返站以来做到主动带班,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做好外来人员的劝返工作和本村村民及车辆的出入村登记工作;二是个人先后为村上劝返站捐赠医用手套100只、口罩60个、方便面两箱、八宝粥两箱及其他食品,带动了村党员群众积极参与疫情抗击工作的积极性。

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篇6

**,男,1975年8月10日出生,200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1996年参加人社局工作,2010年由于工作突出被任命农保局副局长,工作期间参加后备干部培训,到县纪检委、巡视办、等单位挂职锻炼。在这19年的工作中曾荣获七台河市劳务输出先进个人多次荣获县级劳动模范、县记功。为响应习总书记号召下乡扶贫工作任吉兴乡团山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

他是群众的知心人

**虽然农村工作经验少,但是他迅速转变角色,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增进感情,真情沟通。在驻村工作期间,他走遍了村里的每一条路,到老党员、退休村干部、群众代表,致富能手、贫困户家中访谈,询问他们对村里发展意见和建议。在掌握第一手资料后,立即与村干部紧紧围绕党建、三农等工作大局,弯下腰挖穷根,选准发展路子,培育农民合作社,培养村级致富带头人,增加村集体收入,增强造血功能,为下一步发展什么,理出了思路。同时,**找准人社部门业务与扶贫工作的结合点,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开展就业创业培训,通过定向输转、就地转移等方式为贫困户介绍打工地点,尽全力抓好脱贫攻坚这个第一民生工程。

扎下根群众诉求真回应

俗话说得好,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一个好的村两委班子,对全村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坚持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针对团山村两委班子战斗力不强的实际,坚持学习和评议制度,在努力提高村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的同时,每季度号召党员、群众代表、村务监督委员等围绕精准扶贫工作、人居环境改善、解决村民生活难题等方面对村两委开展满意度测评。在他的带动下,团山村两委班子成员转变作风,团结一致,积极带领全村群众致富,得到了上级党委的认可。

身为第一书记,**积极开展党建活动,结合党建七个一,抓党建改思想,通过主题宣讲、主题活动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逐步引导全村群众转变过去等要靠和安于现状的落后思想和小农意思;通过民情恳谈收集村民意见,帮助解决难题。在民情恳谈中发现,由于团山村地理位置偏僻,没有路灯给村民们的生活与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存在很大的治安和交通安全隐患,安路灯一直是村民翘首以盼的大事。**当即召开村两委会议研究解决安装路灯问题,购买灯具、连接线路、安装实施,每一项都需要不小的费用,由于村经济能力弱无法安装,**又主动承担这一艰巨任务,多方奔走,四处化缘。

在深入了解分析村情基础上,**向派出单位汇报情况、反映问题,争取派出单位的支持。县人社局主要领导李文志局长和主管扶贫工作代振辉局长对此非常重视,先后两次深入到团山村调研指导,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出资4万余元购买无杆太阳能路灯,并协调城建部门免费为团山村安装。随后,**又联系有限电视和农电局线杆单位,得到线杆支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农民割地前将团山村6条道街全部安装上了太阳能路灯,共计44盏。

村民们看着一盏盏亮闪闪的路灯,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村里终于有路灯了,做梦也没有想到我们村也能像城里一样灯火通明。邹书记,你们工作队给我们村干了一件大好事啊!以后我们老年人走路就不怕摔跤了!看见群众开心的笑容,**心里也跟着高兴:你们的满意是我们工作队最大的幸福。能为你们干好事、干实事是党交给我们重要的任务。

通过对贫困户的走访,了解到农户闲置庭院特别多,这给他使用扶贫资金给贫困户增收提供思路,依托于闲置庭院资源发展庭院经济,选中新品种蓝靛果。蓝靛果项目投资少,适合贫困户参与,带动人员多,收入随着果龄增加而增长。同时利用水利扶贫资金60万元,为团山村改造10晌地旱田改水田项目,为贫困村民每晌地增收500元,利用扶贫资金30万元购买挖掘机,预计年创收3-5万元,通过扶贫产业带动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贫困户增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面对突发的疫情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他带头给不理解的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性的乡亲讲解疫情形势,做思想工作,让乡亲们提高自我防范意识。由于村里人手不足,他还主动参与卡点值守、张贴宣传标语、清洁消毒等各项防控工作,忙得经常是一碗泡面匆匆解决一餐后,又继续开展工作,甚少休息。战中不掉队,扶贫路上不缺位,是他的真实写照,在这个特殊的春节里,**没能与家人好好团聚,却用自己的力量去温暖了整个团山村里的乡亲们,以平凡的举动书写了一名驻村干部的神圣使命。

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篇7

被残疾人称为好帮手、贴心人的县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阙柳松同志,1991年至1994年曾兼任第一届县残联理事长,1998年5月,一纸调令又将他调到残联任理事长。到残联后,他所面对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但他很快进入了角色。功夫不负有心人,阙柳松同志带领全县残疾人工作者实施的松阳县残疾人扶贫攻坚工程得到了组织和社会各界的认同:2001年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等国家部委评为全国残疾人扶贫工作先进单位。6年来,他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怀着对残疾人,特别是被贫穷的锁链羁绊着的那些贫穷残疾人的一片诚心、爱心和热心,竭尽工作,默默奉献,连续几年被评为县级先进工作者。他,是一位古道热肠和充满事业激情的扶残帮困工作者。到残联后,阙柳松同志是怀着对残疾人的深厚感情投入到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中去的。带着这种感情,使他产生了为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奔走呼号的源源动力。刚巧在1997年县残联开展了一次全县贫困残疾人调查工作。当时,松阳县乡镇的贫困人口多,家境贫寒的残疾人也多。据调查统计,全县有贫困残疾人2950名,占全县贫困人口总数的46%。面对众多贫困的残疾人,特别是在下基层时听到那些连温饱都成问题的残疾人那强烈而悲切的呼声时,他的心灵被震撼了,一种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油然而生,深深感到自己肩上的重任,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竭尽全力帮助贫困残疾人摆脱贫困。由于当时县残联是个不起眼的小单位,资金相当缺乏,扶贫资金就更不用说了。面对如此困境,他深知残联一个单位的力量是渺小的,恰似一滴水珠,沧海一粟,只有数不尽的水珠汇入扶贫攻坚计划的大海,才会产生翻江倒海的力量。于是,他把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作为实施该计划的突破口来抓,运用电台、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介,宣传实施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的主要内容及意义。为了筹措残疾人扶贫基金,他多次跑县委县政府找领导。他积极主动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动了县委县政府的领导,1998年8月县委办县政府办联合发文件号召全县干部职工开展了向残疾人扶贫解困基金捐一天工资,献一份爱心活动。他的真诚,他的耐心细致、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也感动和激发了全县广大干部职工节省下自己的一天工资将爱心献贫困残疾人的热情,加入扶残助残的行列。这次捐款,为扶持残疾人打下了基矗同时,发动机关部门和企业单位与中小学校的贫困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结成长期帮扶助学对子,这些学生每学年人均能得到600元的捐助资金,保障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大东坝镇二滩坝村一位近不惑之年的盲人梅立科,从小双目失明,而妻子是个精神病人,女儿又不是亲生的,家庭经济毫无来源,是乡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1998年10月,阙理事长知道这一情况后,让工作人员找上其家门,并亲自与大东坝镇领导协商,送他去参加了盲人按摩培训。如今,老梅在残联的帮扶下开了家盲人按摩院,生意日益红火。面对阙理事长的帮助与支持,他感慨地说:阙理事长是我生命中碰到的最重要的人,没有他,我真的以为这个世界永远是黑暗的。多年来,阙柳松与残疾人广交朋友,建立了血肉、鱼水关系。他的真情深深触动了松阳的残疾人,他们有话愿跟他讲,有困难愿找他帮忙,都把他当成贴心的娘家人。这种真情,是最撩人心弦的。他,是一位对工作孜孜不倦和富有奉献精神的扶残帮困工作者。阙柳松同志干工作有一股子拼劲,凡熟悉他的人都说他是个实干家。他常说在其位,谋其政,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经过他的努力,县政府相继出台了残疾人优惠政策、扶助残疾人若干规定及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形成了县乡两级残疾人服务社的组织网络,以上措施办法的出台,为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矗通过政策扶持,残疾人真正得到了实惠,有1248名贫困残疾人享受减免照顾,残疾人的整体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逐步提高。1998年以来,残联围绕扶贫计划的总体目标,根据松阳县的山区特点,通过万人结对、万人种养、共奔小康及进千村万户、扶贫奔小康等扶贫行动,走出了一条有松阳特色的扶贫之路。期间,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贫困残疾人的状况,先后开展了三次全县性的贫困残疾人情况调查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调查。在调查过程中,阙柳松同志爬山越岭,走进千家万户,有时要走山路30多华里,晚了就在残疾人家中住宿,与残疾人同吃同住,有时一住就是几天几夜不回家。在扶贫帮困的路子上,阙柳松认为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如果让更多的残疾人学得一技之长,则可以带动一大批人勤劳致富。于是,他想方设法开展送科技下乡扶贫活动,每年免费在乡镇举办3—4期残疾人科技培训班,组织残疾人进行香菇、名茶、干水果、蔬菜类的培育管理,畜禽类的养殖技术以及电器维修、缝纫、理发业和工艺品加工等内容的培训。广大残疾人通过培训,掌握一技之长,走上脱贫致富路,我县的残疾人开发的种养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了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更多的残疾人走上致富路,先后建立了6个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各乡镇涌现了各行业的致富典型。西屏镇西坌村的残疾人杨裕宗开发的养殖基地,每年养猪出栏商品猪500多头,养鱼60亩,还搞山地开发水果,生态种养,年收入可达3万元,并带动6名贫困残疾人脱贫;三都乡酉田村残疾人叶木生是在县残联扶持其2000元资金开始开发起来的水果基地。在建此基地过程中,阙柳松理事长亲自为他送资金、送化肥、送苗种。通过几年的发展,小额信贷资金累计达68.7万元,并开展了一帮一、众帮一等结对扶助活动,扶持3223名贫困残疾人从事种养业、手工业和家庭副业,贷款回收率达98%。

《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