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防汛先进事迹8篇
事迹材料详细描述了一个人在特定领域内的成就和贡献,是一份重要的回顾,事迹材料是对一个人在特定领域内的专业发展和成长轨迹的记录,合同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4年防汛先进事迹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4年防汛先进事迹篇1
xx是全省重点防洪县市之一,防汛任务十分繁重。今年自4月入汛以来,由于大范围强降雨增多,导致xx水位多次处于危急水位,给xx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面对近几年来最为严峻的防汛抗洪形势,xx市广大党员干部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到防汛抗洪工作之中,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xx先锋”创先争优的内涵。
一、提前部署,充分发挥领导干部表率作用。3月,市领导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分赴各有关镇乡(街道)实地检查农防江堤、山塘水库、小流域以及地质灾害点安全情况。全市提前进入汛期工作机制状态,提出“防汛重点是三江堤坝,防汛险点是山塘水库,防汛难点是小流域”总体防御思路。各级防汛责任人到岗到位,靠前指挥;各防汛成员单位特别是沿江镇乡(街道)成立了防汛抗洪工作领导小组,镇乡(街道)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制定了防汛抗洪预案。同时,成立防汛抗灾工作小组,及时深入到村(居),一线指挥,做到各灾害点监控有人员、应急有手段、转移有路线、避灾有地点、安置有方案。
二、设岗定责,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抽调300多名党员分别组建了20支“党员联络组”、“党员值班组”、“党员宣传组”、“党员巡防队”和“党员突击队”等防汛队伍,实施“全天候”备战。将防洪区实行分段划片,由各支防汛队伍分片负责各项工作。“党员联络组”负责联系防洪区群众,摸清责任区内危房户、地质灾害易发点的家庭情况,并登记造册。目前已对1000多户家庭进行了登记造册,发放“防汛联络卡”2500余张;“党员值班组”负责轮流进行24小时值班,及时收集、上报、发布防汛排涝救灾等相关信息,及时报告和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党员宣传组”负责走村入户宣传防汛救灾知识。“党员巡防队”立下军令状,昼夜坚守岗位,做到每一寸大堤、每一处险段,都有人守护,不放过一个疑点,及时查险、报险、处险、整险,把险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党员赵红一直奔走于防汛抗洪一线上,每天反复巡查堤坝的情况,并及时做好水位记录。一次巡查堤坝时,发现靠近洪流较近的3户农家存在安全隐患,如若洪水渗漏,后果将不堪设想。他立刻同村干部去劝说农户转移。经过耐心劝导农户终于转移到了安全地段。由于措施得力,全市目前未发生人员因灾伤亡事件。
三、强化宣传,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在市电视台及市新闻网、xx导报等媒体上设“xx先锋”创先争优活动专栏,大力引导各级党委组织部门把防汛抗洪作为“xx先锋”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组织动员本部门本单位的力量,通过资金援助、结对帮扶、党员个人爱心救助等多种方式,全力支持防汛抗洪,以实际行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及时宣传和总结防汛抗洪中涌现出来的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先进典型,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带领群众振奋精神,团结一心,为夺取防汛抗洪胜利作出更大贡献。
2024年防汛先进事迹篇2
入汛以来,全省防汛形势严峻,第二松花江上游多次出现区域性暴雨和大暴雨天气,永吉县口前镇更是遭遇162019年一遇的洪水。丰满水库多年来首次泄洪,二松持续高水位运行,致使嫩江水位猛涨,直接灌入库里泡。库里泡水位连续多天快速攀升,而且水势不断漫延,穿过长白公路桥,涌向查干湖。库里水位最高达到130.26米,超过警戒线1.26米,对库里泡周边堤坝及农田构成严重威胁。面对严峻的抗洪抢险形势,查干湖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把防汛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来抓,把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保护国有财产作为最高准则,科学安排,周密部署,调动全区力量,全面展开抗洪抢险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一、建立组织,完善制度,工作准备到位
汛期伊始,查干湖开发区就按照上级党委和政府的要求全面安排防汛抗洪工作,成立了防汛及抗洪抢险指挥部和前线指挥部。由一把手担任总指挥,分管领导担任常务副总指挥,其他开发区领导担任副总指挥。指挥部针对今年的形势,结合查干湖开发区防汛工作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和研究可能出现的险情,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制定了详细的防汛工作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根据防汛工作实施方案对抗洪抢险任务进行了明确分工,落实责任,重点水域和重点地段分别由区领导包保。积极与省、市、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建立长效沟通机制,掌握汛情动态和工作进展情况。同时,完善了值班值守和汛情通报制度,值班期间由开发区一名领导代班,确保24小时有人值守、通讯畅通。开发区机关干部除了奔赴前线的干部,其他负责值守和信息保障的同志在抗洪抢险的十几天里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夜以继日,日夜在办公室值班,确保汛情信息的准确及时调度、传达和报送。密切关注临近地区的水情和嫩江水势,千方百计采集信息,先后与大赉水文站和扶余水文站建立了沟通机制,使信息及时快速的传递到位,同时对开发区所属水域水位及天气、上游水位、流量等相关情况及时总结整理,每天调度水情5次,形成《汛情快报》,截止目前共出版《汛情快报》23期,分别报送市、县防汛指挥部和各相关单位,确保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和外围情况信息采集及时准确,为防汛指挥部和前线指挥部决策提供第一手材料。
二、顾全大局,心系灾区,思想认识到位
七月末以来,第二松花江流域汛情吃紧。开发区未雨绸缪,密切关注汛情、水情和雨情,要求各相关单位和部门积极备战,面对上游汛情告急,开发区心系上游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专门责成一名领导,全面整顿辖区内查干湖渔场、新庙泡渔场、库里渔场和游船公司的所有船只,为30艘冲锋舟和驾驶员重新登记整编培训,等待上级防汛指挥部的调遣,奔赴上游抢险。接到省、市、县防汛指挥部通知后,随时准备。开发区在自身防汛承受很大压力的情况下,由开发区防汛及抗洪抢险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闫来锁同志亲自指挥带队,并先后派出300多人次前往德惠、榆树、乌金屯和哈拉毛都等地支援抗洪抢险和打捞化学原料桶等任务,还无偿支援其他抗洪抢险队伍救生衣500多件。为了确保化学原料桶不出吉林省地界,开发区在哈达山组建了一支由专业船员组成的抗洪抢险突击队,前往哈达山一线执行抗洪抢险和打捞化学原料桶任务,同时带去了8只冲锋舟,两张3000多米长的大拉网。这支抗洪抢险突击队经历了98年洪水的洗礼,经验丰富,驾驶技术娴熟,是松原市最专业的一支水上军团,他们扼守着哈达山防线的咽喉,经过多日奋战,克服了潮湿、蚊虫叮咬等恶劣环境的影响,共打捞原料桶49只,不仅强有力的缓解了上游地区的压力,同时也为化学原料桶不出吉林省地界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由于这支队伍技术精湛、作风优良、表现突出,被各级领导和百姓誉为抗洪尖兵。
三、实事求是、因水制宜,科学调度到位
库里泡险情发生后,开发区防汛及抗洪抢险指挥部高度重视,总指挥、市长助理、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焦洪学率领指挥部相关领导和已经退休的周洪飞、尹士国两位水利专家亲临一线坐镇指挥,和广大抗洪干部一起,吃住在一线,一住就是一个多星期,没吃过一顿热乎饭,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尹士国同志体弱多病,在抗洪期间又严重腹泻,大家劝两位老专家回家休息一下,换洗一下衣服,但两位专家表示,我们都在这里工作过,这里就是我们的家,洪水不退人不退,一定在坚守到最后一刻。防汛及抗洪抢险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闫来锁同志在哈达山抢险前线也不忘库里泡防汛抗洪工作,起早贪晚多次到大箔口指挥抗洪抢险工作。他们的行动深深的感染着每一位奋战在前线的抗洪勇士。
库里泡的地势低洼,为泄洪区,同时它也是国营库里渔场的所在地,有着近千亩渔池和3万亩放养泡,同时周边还有上万亩的农田,为了确保国家渔业资源不受损失和周边农田的安全,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因水制宜,提出了双防双保的抗洪抢险的工作思路,双防即防汛和防逃鱼一起抓,双保即确保国有企业资产不留失,确保库里泡周边人民群众的财产不损失。为取得防汛工作的全面胜利,确保安全渡汛,开发区机关以及各渔场和公司迅速组建了一支总人数近400人的抗洪抢险队伍。开发区共筹措资金110多万元,准备了抗洪抢险所需的救生衣、防浪布、竹箔、编织带、木桩、帐篷、松木杆、铁丝及锤、钳、锹、铲等各类物资和工具。直到险情退去,由开发区机关干部组成的抗洪抢险突击队始终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先后派出2019多人次,大家饿了就在大坝吃口面包,渴了就喝口凉水,马海峰等同志手磨破了就缠块胶布接着干,高大亮等10多名同志出现了腹泻,但为了保护国家资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突击队的队员们没有任何怨言,他们在库里泡日夜巡查、连续作战,加固堤防险段、搭草防浪,共运送土方35000多立方米,加高加固堤坝1000延长米,处理险工险段7处,为保护周边上万亩农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为了确保国家渔业资源安全,开发区创新防洪方式,利用竹箔和网箔在大箔口给洪水戴上了笼套,在库里泡后堵嗑上了嚼子。李广军、刘永先等人,站在齐腰深的水中作业,一干就是一天,江水刺骨,但他们有着坚强的意志和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于8月4日在大箔口搭建安装了300多米长、5米多高的竹箔,在长白公路桥处设置了高4米多的拦鱼栅,柳希治、马存彦等6人奉命在此守护,日夜坚守,吃住在野外。每天下水检查网底情况,及时处置各种险情,确保整个汛期不逃一条鱼。余热鱼苗繁殖场的韩启等场领导也率领全体干部职工,日夜坚守在700亩精养鱼塘的防护坝上,困了就抽支烟,累在就在大坝上打个盹,确保大坝安全。
四、以人为本,亲切慰问,关怀照顾到位
面对奔赴抗洪前线的同志夜以继日的工作,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领导格外牵挂。区领导焦洪学、宋国彬、赵丽君、马永明等先后多次赴乌金屯、哈达山、哈拉毛都、库里渔场抗洪抢险一线进行慰问,向奋战在抗洪一线的同志表示诚挚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并为他们送去价值3万多元面粉、肉、鲜鱼、水果、蔬菜、矿泉水等生活物资。针对抗洪前线的突击队员们出现的腹泻等症状,开发区又送去了常用药品,开发区所属各单位也大力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开发区环保分局、查干淖尔文化传媒公司购卖了蔬菜、水果等物资慰问前线的抗洪勇士,充分展示了开发区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在前线奋战的广大干部职工纷纷表示,虽然抗洪抢险工作任务艰巨,但是我们有信心、有决心、也有能力打赢这场硬仗。只要能守住大堤,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此次汛情虽然非常严重,但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在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在开发区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下,全区上下众志成城,抗洪救灾,筑起了一道保卫人民的铜墙铁壁,没有发生一例人员伤亡,切实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国有财产的安全,取得了抗洪工作的全面胜利。
2024年防汛先进事迹篇3
今年汛期,淮河流域普降大到暴雨,淮河干支流水位迅猛上涨,一场无情的洪水袭卷了淮河流域。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上窑镇党委、政府率领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致,英勇抗洪,并在灾后积极开展生产自救,赢得了抗洪救灾工作的决定性胜利。
在这场与天的搏斗中,上窑镇党委、政府始终把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当作最高原则,把抗洪救灾工作当作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汛情发生伊始,上窑镇防汛指挥部就紧急召开会议,传达通报了水情、雨情,安排布置防汛各项工作,全面启动上窑镇防汛应急预案三级响应。随着灾情的日益严峻,田家庵水位达到21.5米,水情就是命令,镇防汛指挥部把办公室迁至防洪堤坝上,镇领导干部全部到抗洪一线指挥防汛,机关同志一律在单位待命,随时准备上堤。镇防汛指挥部采取集中到会议室开会、在堤坝开庵棚碰头会、电话通知等形式,一直坚持每天至少开一次调度会,及时传达贯彻区会议精神,布置落实防范措施。坚持24小时带班值班制和重大信息及时通报制。镇领导班子每人做了细致的分工,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主要领导亲临一线指挥,坚持24小时不间断拉网式巡堤查险,并做到责任到岗,任务到每人。
镇党委、政府本着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在防汛指挥中坚持四个宁可,即:宁可把防汛问题估计得更重些;宁可把物资储备得更充足些;宁可把应急措施制定得更周密些;宁可把应对防范工作组织安排得更细致些。为取得防汛工作的全面胜利,确保洛河洼幸福堤上窑段安全渡汛,镇政府按要求备置防浪布4000米,土工布200余米,编织带60000条,草袋5000条,木桩3000根,铁丝200公斤,碎石400余吨及锤、钳、锹、铲等各类工具。组织机关干部奔赴堤坝和各村防汛群众一起运送防汛物资,搭设防汛庵棚。提前组织群众2000余人上堤,全线铺设防浪布,加高加固堤坝。仅用一天时间就铺设防浪布4000余米,加高加固堤坝2000多米,为高水位下安全渡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实行了领导带班和24小时拉网式巡查,对于险情,做到了及时发现,及时处理。x月x日,巡堤人员发现幸福湾排涝站有两处管涌。镇主要领导闻讯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紧急抽调100余人,实施紧急抢险,经过3个小时的努力奋战,终于排除了隐患。x月x日凌晨,巡堤人员在巡查过程中发现一处细小管涌,管涌口仅一指来宽,若不及时处理,后果不堪设想。由于巡堤细致,发现及时,处理得当,这一险情被迅速扑灭。
x月x日,田家庵水位达到23.68米,超行洪水位1.18米,创造了上窑镇防段23.68不破坝的历史新纪录。
大汛当前,团结协作是夺取抗洪救灾全面胜利的根本保证。镇领导班子成员始终站在抗洪一线的最前沿,一些党政领导已经在大堤上坚守了6天6夜,从未回家一次,为广大干群做好表率作用。机关4名同志带病上堤,轻伤不下火线,24小时坚守在大坝上。镇党委书记李保安带头扛起了土袋,和广大群众一起穿梭在筑坝的大堤上。在广大党员干部在鼓舞带动下,群众的抗洪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在几千人的护堤大军中,有年逾70的老者,有数十名妇女同志,还有无数自发赶来的群众。原本需要两三天才能完成的铺设防浪布、加高加固工作,仅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就全部完成。
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同时,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救灾工作。受严重内涝的影响,我镇受灾人口已达5800多人,受灾面积达到1.3万亩,直接经济损失990万元。针对此情况,党委政府紧急启动救灾应急预案,成立了镇救灾办公室,由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组成,密切关注受灾群众的生活,保证群众有房住、有饭吃、有水喝、有病能医。镇民政部门每天都要下村查访灾情,做到灾情每天一上报,保持信息畅通无阻。我镇云南岗村内涝灾害最为严重,全村共7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目前已有5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被水围困,村民进出云南岗村的两条路已被洪水淹没。镇政府及时准备了两艘小船和两个竹排帮助转移群众,抢救粮食和群众财产。同时在云王小学设置了灾民安置点,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安排专人帮助群众搬迁,现仅云王小学已转移安置群众50户170多人,镇民政部门及时送去了群众必要的生活用品和药品,并联系区卫生防疫组深入灾区开展防疫工作,妥善安置灾民生活,做好灾民的思想稳定工作,动员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确保灾区社会治安稳定。
受严重内涝的影响,截止x月底,我镇受灾人口已达2.3万人,受灾面积达到2.7万亩,全镇11个村,1个社区均不同程度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到2100万元。镇党委政府把救灾工作摆到了当前工作的第一位,紧急启动救灾应急预案,设置灾民安置点4个,转移受灾群众两千余人,安置群众近500人,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和援助。为了保证受灾群众有房住、有饭吃、有水喝、有病能医。我们为灾民安置点配备了必要的生活用品,发放米、面、粮、油。重新打深井,建水池,保证灾民饮用水安全。在安置房安装了吊扇,向灾民免费发放防暑降温药品,对环境卫生和饮用水进行消毒,注重做好灾后防疫工作。在受灾最为严重的云南岗村,全村共7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有6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被水围困,村民进出云南岗村的两条路已被洪水淹没。镇政府及时准备了两艘小船和两个竹排帮助转移群众,抢救粮食和群众财产。由于救灾工作安排的细致,采取的措施得当,灾民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群众的情绪平稳,灾区社会治安稳定。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准备灾后生产自救工作,一但洪水退去,立即组织进行农作物补种,尽量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
2024年防汛先进事迹篇4
7月21日,新乡市凤泉区遭遇特大暴雨。晚上10时左右,家住新乡监狱家属院的凤泉区检察院干警常广学听到隔壁小区人声嘈杂,到阳台查看时发现外面有人在救援被困群众,立即想到自己单元一楼一位独居的年近七旬的老人无人照顾,便急忙带着家人下楼查看。
这时,他们发现水已经漫进楼道,一楼房门已被淹没了一半。常广学让儿子站在楼道上照明、爱人在楼上接应,自己下到齐胸深的水中,奋力拍打房门,高声询问老人的情况。在猛烈的风雨声中,只能依稀听见老人在屋内求救的声音,而洪水的浸泡使房门无法从内打开。
情况危急刻不容缓,常广学一边高声安抚老人,让她往阳台等待救援,一边在超过一米七深的水中游泳赶去阳台。
常广学以最快速度爬上阳台,用力踹开了六根防护栏,奋力帮老人从缺口探出身来。在闻声赶来的邻居们帮助下,大家将被困老人从家中救出,并用一块门板将其安全转移到二楼。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真是多亏了这好邻居啊,要不我就是喊破喉咙也没用,没有你们,昨夜我肯定没命了,这一天一夜把我当亲人一样照料。老人流着泪水,连声向常广学一家道谢。
暴雨之下显真情,常广学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检察官服务人民、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崇高品质和精神风貌。
2024年防汛先进事迹篇5
在“7·21”特大自然灾害抢险救灾工作中,石宝玉充分发挥领导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始终坚守岗位、身先士卒、克服疲劳、连续奋战,以高超的决策能力和顽强的工作作风,有效确保了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完成,谱写了一曲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忠诚乐章。
一、临危受命,沉稳指挥,周密部署保民安
21日下午,通州区开始普降暴雨,并伴有瞬时大风及冰雹,最高风力达到10级以上,全区多个地区发生严重积水、房屋损毁等紧急情况,危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群众安危大于天,分局立刻召开抢险救灾工作部署会,区委常委、分局党委书记、分局长李耀光做出全力以赴开展抢险救灾的重要指示。石宝玉第一时间来到分局勤务指挥处,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和各单位上报情况仔细了解全区暴雨灾害形势,并利用电台实时指挥,命令全局启动重特大灾害处置预案,要求各单位迅速行动排除万难,对群众报警求助等危急情况进行出警处置,坚决确保群众安全;同时主动出击排查隐患,对立交桥、平房区、农田、河道等危险多发的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检查,认真开展巡逻、值守和疏导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发生严重灾害事故。按照部署,分局各单位迅速行动,组织民警、消防、武警、保安全员出动,推动抢险救灾工作有序开展。
二、深入一线,亲力亲为,鼓舞士气聚民心
在组织部署全局展开抢险救灾工作后,石宝玉时刻牵挂群众安危,迅速到辖区进行巡查,深入了解暴雨灾害形势,现场指导各单位开展工作,与广大民警同风雨、共战斗,极大地鼓舞了队伍士气、激发了民警斗志。14时许,张家湾镇遭遇暴风雨袭击,大辛庄村一厂房倒塌造成群众伤亡,石宝玉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冒雨指挥消防、属地派出所开展抢险救援工作。期间,附近的枣林庄村一村民遭遇雷击,他又迅速赶到组织抢救。16时许,张家湾环湖小区群众报警称房屋出现倾斜,他又紧急抽调周边7个派出所14名警力支援张家湾镇抢险救灾,竭力将灾害影响降到最低。晚上12时许,宋庄镇小堡村一院落发生险情,近50户村民被困,石宝玉再次赶到现场,组织治安、属地派出所警力进行救援。此时积水最深处已经到了人的腰部,他不顾危险,与民警一起在现场挨家挨户查看情况、开展救援,成功将包括大量老人孩子在内的45户村民转移到安全地带。面对民警的劝导,仍有5户村民不愿离开,他又积极协调当地政府进行妥善安置,最终确保了村民的绝对安全。
三、昼夜兼程,不眠不休,连续奋战展风采
暴雨灾害发生期间,为切实将工作部署落实到位,石宝玉马不停蹄、往返奔波,全然不顾连续奋战带来的疲劳,拼搏奉献、忘我工作的精神给同事和广大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22日凌晨3时许,在确保全区灾情平稳、群众平安后,他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分局,此时的他浑身早已被雨水浸湿,大家都劝他洗个澡好好休息休息,但他立即来到勤务指挥处开展工作,准备迎接随时可能到来的险情,就这样,他在勤务指挥处度过了整整一夜。22日早上8时许,他又陪同区领导到全区进行现场检查,及时组织开展灾后治安维稳工作。整个救灾工作中,石宝玉连续奋战30余小时,行程200余公里,始终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全心投入、攻坚克难,充分展现了一名优秀公安干部忠诚为民的时代风采。
2024年防汛先进事迹篇6
“当警察就得舍小家顾大家,守护群众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7月20日,郑州市遭遇特大暴雨,发生洪涝灾害。灾情发生后,郑州市公安局金水分局第一时间组织警力开展防汛救灾工作,全力保护辖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金水分局民警吴刚是一名老党员。在7月20日当天,随着水位迅猛上涨,看势头不对的吴刚立即组织大家转移一楼的电脑等办公用品,并果断拿来自己的被褥堵在门口,延缓洪水内灌,有效减少财产损失。
当天18时许,正在新密探亲的母亲打来电话,想让吴刚接她回家。“当时大家都在救援辖区群众,我根本没有时间去照顾她(母亲),就劝她先在亲友家待着。”吴刚说,可是老人家不听劝阻,挂断电话就从亲友家独自返回郑州。吴刚心急如焚,但因工作需要又不能离开自己的岗位,只能每隔半小时打一次电话,确认母亲安全。7月21日2时,家人打来电话,称洪水倒灌进了小区。7月21日8时许,吴刚终于等来母亲的平安电话。当天10时许,又一个坏消息传来,吴刚家所在的楼被洪水冲刷,导致地基松动,成了危楼,家里的物品需要转移,但身处抢险一线的他只能委托亲友帮忙。
刚忙完辖区转移群众的任务,7月21日13时,吴刚和战友们再次接到指令:全员上路保畅通。来不及喘口气,吴刚又和大家一起投入到保畅通工作中。在辖区南阳路与农业路口,由于向西铁路涵洞灌满水断行,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一起涌上高架桥匝道,造成路口严重拥堵,吴刚充分利用原来在交巡警大队工作的交通疏导经验,迅速组织民警开展工作,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辛苦努力,路口积压的车辆行人全部通过,道路恢复畅通。
灾情发生以来,吴刚一直坚守在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的工作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警察的使命和担当。“当警察就得舍小家顾大家,守护群众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从警20余年的吴刚一直这样说,也一直这样做着。
2024年防汛先进事迹篇7
抗洪女杰—记防汛抗洪一线旅游局长_同志的事迹
受强降雨影响,洪河分洪道水位急剧上涨,汛情就是命令,县包段郢乡防汛工作组、县旅游局长_同志得知汛情后,她不顾自己的安危,于7月4日冒着大雨连夜赶往所包防汛堤段,积极投入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她所包的堤段是一级河左堤和右堤,全长10500米,她到乡后就迅速赶往大堤上查看水情,
有的同志看她是个女同志,水情大,就让她别去了,但她仍然坚持冒着大雨,赤脚蹭着泥泞到堤上查看。巡堤以来,她和其他男同志一样日夜坚守在大堤上,每天步行10多华里把所包大堤巡查一遍,不放过一丝疑点。下乡防汛对她来说是第一次,身上被蚊虫叮咬的都是浓泡,白天一身汗,夜晚一身泥,脚上还磨出了许多血泡,她从不叫苦叫累。
防汛期间,中间有两天天气好转,水位稍有上止回落,同时她家里有急事曾几次打电话要她回去一趟,但她对指挥部的人说:“防汛如打仗,上级没有通知撤退,我决不能擅自离开自己的战斗岗位,否则就是失职”。
7月8日夜,分洪道左堤马坡段出现较大的雨淋沟,对大堤的安全是一个隐患,乡指挥部及时派人前去处理。_虽不是此段堤防的承包人,但她听说后也立即赶往现场,并和民工们一起装填泥浆,还连续扛了十多袋五、六十斤重的泥袋。她坚持和民工们奋战了四个小时至次日零晨3点多,终于把雨淋沟填实了,消除影响大堤安全隐患。
7月14日,_又接到县防汛指挥部命令,立即赶赴蒙洼蓄洪区,几个外国记者在采访时由于风大天黑,小船被困在深水区,因语言不通,急需会英语的人员前去营救。她又是县外事办主任,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接到通知后,她带上救生衣,乘上小木船前去营救,她虽包点在洪洼,蒙洼接待任务重,她又主动请缨,到防汛最重的灾区协助县防汛指挥部服务外事接待工作。在蒙洼前线,有位记者劳累过度,生病了,_又主动陪着他去医院看病、拿药,看着他吊水,即使工作那么忙,她也不忘她的本职工作,她从互联网上为_一中聘请两名外语教师来义务教学20天,7月18日是外教luanne的生日,那天晚上她又赶回去为她过个生日,luanne感动热泪盈眶,说:“这是我几十年来最感动、最有意义的一个生日”。总之,外事无小事,流利的英语,不卑不亢的作风更是令人惊叹,哪里需要她不到哪里去,不愧为帼女杰!
2024年防汛先进事迹篇8
防汛抗洪先进事迹
2013年8月以来,**省**县普降大到暴雨,县内江河水位急剧上涨,**水位持续升高,江防大堤多处出现险情。30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在**肆虐,农田淹没、房屋冲毁、交通中断、灾民被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险情就是命令。县水利局干部杨魁楠同志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到抗洪救灾工作中去,哪里有险情就出现在哪里,高大的身躯在浩荡的抗洪抢险大军中显得尤为突出。松树沟乡新立村2名群众被洪水困在孤岛上,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接到报告后,杨魁楠同志驾驶冲锋舟耗时两个多小时冲上孤岛,经过几番苦苦努力,终于把他们解救了出来。在干岔子大坝险情最严峻的时候,他白天坐着拖拉机押运抢险物资、沙石料,和大家一起堵管涌、护大坝,晚上坚持在单位值班,因为过度劳累,一度高烧39度,但是还坚持在抗洪第一线。
为了加强对巡堤护堤工作的检查,县纪检委决定成立督查组。杨魁楠同志又被抽调到夜间督察组工作。他白天坚持运送物资,晚上往返穿梭在重点防区70余公里大堤上排查险情,督查各险段包乡包村干部抗洪抢险情况。哪段没人值守,哪段干部懈怠,及时检查及时督办,确保防洪险情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不放过一个疑点,及时查险、报险、处险,把险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到每一寸大堤、每一处险段,都有人守护。他昼夜坚守岗位,一刻不曾松懈,只有凌晨才回到单位倚在沙发上睡一会儿。由于长时间穿着雨靴,脚都被捂烂了,局领导让他去医院看看,他却笑着说,“没事,我年轻,轻伤不下火线”。
抗洪抢险期间,他连续奋战30余天没回过家,冲锋在前,挥汗如雨,日夜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水位刚刚稳定,他顾不上休息,又和单位的同志们一起,忙着回收抗洪物资、忙着为受淹群众排涝解困……在30年一遇的洪水面前,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心系群众、无私无畏、勇敢顽强的优良作风,以顽强拼搏、连续作战、勇当先锋的抗洪精神为夺取全县防汛抗洪的全面胜利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