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节活动方案推荐5篇
写方案是非常考验我们的个人综合能力的,只有认真对待才会有好的结果,活动的顺利举办离不开一份完美的活动方案,下面是合同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书香节活动方案推荐5篇,感谢您的参阅。
书香节活动方案篇1
主题介绍:
读书,是崇尚科学、传递文明的体现。书籍是文明的催化剂,读书而修身,修身而正心,正心而文明。将读书与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融合起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文明素养,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兴趣和习惯,提升学校整体文明形象。因此本年度“书香校园”主题确立为“文明,从读书开始”。
口号:读书成就文明人生,文明成就读书梦想。
活动内容:
1、“书香校园”的环境建设
①在校园内悬挂条幅,操场、走廊、宣传橱窗等阵地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画、名人名言等,营造出一种浓郁的读书氛围。
②设计班级“书香园地”。由班级定期张贴“好书推荐”“名人名言”“好书大家读”“读书感悟”“读书心语”等文章。
③布置班级图书角。每个班级均要建设美观实用的班级图书角,采用学生捐建、图书室定期借阅等各种形式充实图书资源,并可围绕主题充实书柜。(可根据学校书架安装情况完善)
④开放学校图书馆。专人负责图书馆,鼓励学生借阅,保证全校师生要有书读,每天定时向学生开放。
⑤教师办公室设立阅读角,陈列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名著,期刊报纸等
2、考核机制
学校布置的常规要求,定期进行检查评比。评比结果加入考核分。
3、制度建立
①学校阅览室和班级图书角,建立完善的借阅制度。制度成文,借阅成册。
②学校将以阅读课作为校本课,编入课表中。
4、常规活动
①在班主任的组织下,进行晨读、午读、晚读(亲子共读)各二十分钟。保证一天阅读一小时,养成师生阅读好习惯。
②语文课堂上,组织学生课前五分钟诵读活动。各学段的语文老师制定符合本学年的诵读内容。
③各学年语文老师搜集符合学年阅读需要的书籍名称。整理分类,形成书目,推荐给学生。并制定本学期的切实可行读书目标和计划。形成书面文字。
④创立家校共读机制。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平台,合理使用网络空间等资源,开展亲子共读,全民共读活动。
⑤学校将召开书香校园的启动仪式。
5、专题讲座
学校统一时间面向全体,组织培训阅读方法,读书笔记,名著导读等相关讲座。
6、读书实践活动
①教师读书笔记要求每周一篇。标清书名,做笔记的时间。笔记内容可以根据书中某个观点,某个句名言展开讨论。也可写读书心得和体会。每篇字数在1000字左右。
②教师,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学校给教师统一发放读书笔记。语文老师对学生讲清楚做读书笔记的要求。
书香节活动方案篇2
为了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戏曲传承发展,现就我市中小学戏曲进校园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通过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戏曲艺术素养和审美素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实施目标
面向全体学生,采取示范先行、全面推广的工作方法,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的工作要求,遵循先试点,再推广,三普及的目标,20xx年启动全市戏曲进校园工作,纳入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试点学校实施内容,20xx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做法,进一步扩大试点面,力争20xx年全市中小学广泛普及。通过持续开展戏曲进校园工作,形成戏曲艺术传承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实施内容
(一)列入课程计划。积极探索戏曲教学进课堂,将戏曲文化纳入音乐课程内容,有计划组织教学。
(二)组织优秀剧目进校园活动。结合学校实际及学生身心特点,选择优秀、经典的戏曲艺术作品进校园展演,每学年至少开展一次优秀戏曲剧目进校园活动,推进高雅艺术,尤其是戏曲艺术活动常态开展。
(三)加强师资培训。依托高校、专业艺术院团的戏曲、话剧、歌舞剧等专业专家,采取市、县、校三级培训,对辖区有戏曲特长的教师、音乐舞蹈教师进行戏曲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理论水平和专业教学技能。
(四)鼓励学生戏曲社团建设。各级各类学校要根据区域戏曲种类和学生戏曲爱好、专长实际,引导建立不同剧种的戏曲社团,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平台。利用音乐课、大课间、活动课及学校少年宫项目组织学生进行戏曲唱段的学唱。鼓励中小学校聘请戏曲专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担任学校学生社团兼职辅导员,举办戏曲知识讲座,进行戏曲文化知识普及。
(五)推进艺术特色学校创建。各地各校要将戏曲教育纳入艺术特色学校创建内容,加强课程建设、普及教育、社团建设、特色活动、成果展示等内容建设,鼓励、扶持有条件的中小学校积极开展戏曲特色教育,培育戏曲特色学校。
四、工作要求
(一)精心部署。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认识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的重大意义,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细化责任,强化措施,确保取得实效。
(二)整合资源。各地各校要积极加强与宣传、文化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定期研究,解决戏曲推广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工作合力。
(三)加强保障。各地各校在推进戏曲进校园工作中要优先保障活动经费、师资、场地要求。要定期开展戏曲专兼职教师培训,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研究,确保戏曲教学的专业性。县级教育部门要加强戏曲进校园工作的指导和检查,每两年要举办一次县级戏曲教育成果展示活动,为推进戏曲艺术工作发展提供平台。
书香节活动方案篇3
?设计总构想】
为了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提升全体学生的文化素养,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文化生活习惯,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和谐、全面、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载体,我们决定举办“读书节”活动,努力构建“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创设一个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书香校园”。
活动中,我们将组织学生围绕读书,开展丰富有意义的活动,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读书计划,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读书的能力;激励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灵魂,升华人格,以读书为精神打底,为人生奠基。
活动中,我们将主要抓好“讲座、阅读、竞赛、展评、写作”五个主要环节,使读书活动在基本内容和基本方式上形成规范和特色。
活动中,将以儿童为主人,使他们通过活动,获得智慧,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为今后的成长打好精神的底子,使学生在书的陪伴下走向广阔的人生,使书成为学生生命的寄托,终身的伴侣。
?目标设计】
1、以读书节系列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以经典好书为友,进一步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促进书香校园建设。
2、通过“读书节”的开展,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自己的良师益友,读书是一件终身的快乐事情,争做一个有情趣、有修养的读书人。
3、在“读书节”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内在素质与修养,为学生的成长积淀文化底蕴和发展后劲。
?过程设计】
一、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使学生爱读
要培养儿童读书的浓厚兴趣和良好习惯,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十分重要。读书节期间,学校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感染和熏陶,逐渐爱上书籍。
举办开幕式。利用周一的升旗仪式,召开隆重的开幕式。强调读书的重要性,介绍读书节的主要活动。活动期间每周国旗下的讲话都将围绕读书这个主题。将本次读书活动的主旨制成条幅悬挂于校园里。
发出读书倡议。通过《江海晚报》像全市中小学生发出“春天正是读书时”的倡议书,为学习型城市的建设创造良好的氛围。 同时,向全校家长网发出读书倡议,使每个家庭都能洋溢浓浓的书香。
展示读书格言。读书节活动期间,利用校门口的电子屏幕,每天展示一条名人读书名言和一条我校学生自己写的读书格言。
设计吉祥物。活动前,利用美术课发动学生设计本届读书节的吉祥物——金猴灵灵,在开幕式这一天分低中高三个年段进行展示。
收集“书”字写法。将收集到的“书”字的各种写法制成方板悬挂于甬道旁,营造氛围,使学生走进学校便身处“书”中。
开展书市活动。读书节期间,将举办“蒲公英”书市。联系有关书店来校展出图书,并组织高年级学生将读过的图书与同学进行交换,同时开展藏书票展出等活动。
建立班级书架。从读书节开始,要求各班收集图书,建立班级小书架,方便学生随时阅读,时时与书为伴。
参观印刷厂。读书节期间,组织学生参观印刷厂,让学生了解书的印刷、装订等过程,闻一闻新书散发的油墨清香,培养学生对书的喜爱之情。
书签设计比赛。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利用美术课,组织学生进行书签设计比赛,分别在低中高三个年段评选出十张最佳书签,作为首届读书节的纪念品印发给每个学生。
布置读书板报。读书节期间,各班布置好读书网板报,并在教室内张贴读书名言,在班级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二、确保足够的读书时间,使学生能读
对书的兴趣与喜爱,只有在读书的过程中才能形成,所以我们要努力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逐渐使读书成为我校的一项特色课程。
控制作业时间。读书节期间,要控制每天的作业量,确保学生每天半小时至一小时的读书时间。
倡导师生同读。读书节期间,每星期各班都要安排2至3次的师生同读时间,以教师的读书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充分利用阅读课。读书节期间,各班语文老师安排一节阅读课带学生到阅览室尽情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
三、教给科学的读书方法,使学生会读
掌握一定的读书方法是提高读书成效的基础,在引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渗透方法的指导,使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编写教师用书。将本次活动的安排和收集的读书故事、读书方法、读书名言等编写一本教师用书,作为教师开展活动时参考资料。
讲述读书故事。在活动期间,教师要利用晨会的时间,多介绍名人读书故事,让学生懂得大凡伟人都爱读书,以帮助学生树立志向,并从中学习伟人的读书方法。
介绍读书方法。在语文课上,注意读书方法的指导,并利用阅读课上一节读书方法指导课,尤其要学习和掌握探究性阅读的方法。
与作家见面活动。联系学生喜爱的作家来校与学生见面,给学生作讲座,让学生与作家面对面,向作家提问,请作家解答学生读书时遇到的疑难问题。
与作家通信。通过开展与自己喜爱的作家通信的活动,使学生受到教育,汲取力量。
采访家乡文化名人。组织高年级学生了解和采访家乡的文化名人,感受文化对人的一生的影响。
四、拓展广阔的读书领域,使学生泛读
学生读书应具有一定的广度,阅读面不宜过窄,我们应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广泛阅读各种书籍,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
制定推荐书目。广泛收集适合学生阅读的优秀儿童读物,从中精选出一部分书籍,制定出通师二附推荐书目,推荐给学生平时阅读,倡导学生多读经典。
教师新书推介。利用红领巾电视台,组织青年教师向学生介绍各类新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各科协同配合。不仅语文学科要拓展学生的阅读面,数学、自然、美术、音乐等学科也要重视本学科的课外阅读,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的文章让学生阅读。
适当添置新书。读书节前,学校阅览室购置部分新书供学生借阅,以增强学生阅览室的吸引力,充分发挥其在读书方面的导引作用。
参观图书馆。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在畅游书海中,感受学习的永无止境。低年级可组织同学们参观南通书城,在书城中读书。
学会网上阅读。利用电脑课,让学生了解儿童读物网站,学习进行网上阅读、查找资料的方法,让学生尝试不同的阅读方式,拓宽阅读领域。
五、品味美妙的读书感受,使学生乐读
让学生在读书活动中充分体会读书的美妙感受,以增强读书的兴趣,把读书看作是一件无比快乐的事。
举办征文活动。学校将与《江海晚报》联合举办“我读书,我快乐”的征文比赛,让学生将自己读书过程中的感受、体会、收获、故事等写下来,与同学们分享。学校将把其中的优秀作品与学生设计的吉祥物、书签等编印成书。
举办诗文诵读会。在读书节里,学校将举办师生同台诗文配乐朗诵会,诵读师生们喜爱的诗文,展示师生的朗读水平,提高师生的读书品位。
编写读书小报。中高年级组织学生编排读书小报,将自己收集的读书名言、自己的读书感悟、读书故事等与读书相关的资料编成小报。
评选小小藏书家。组织高年级学生参观南通市十大藏书家,并在高年级学生中评选出我校的十位小小藏书家,学校将向他们颁发证书,并用图片、文字等介绍它们的藏书、读书、用书情况,制成板子进行展览。
成立小蜜蜂俱乐部。学校将成立我校小蜜蜂俱乐部,以儿童阅览室为阵地开展新书推荐、交流心得等活动,并不断发展会员,扩大“小蜜蜂”的队伍。
六、展示丰富的读书成果,使学生勤读
在读书节结束时,充分展示学生的读书成果,使学生看到读书的收获,享受丰收的喜悦。
举办知识竞赛。在高年级举办百科知识竞赛,内容将涵盖历史、地理、艺术、科学等各个学科,以了解同学们的知识掌握情况。
自己编写文集。六年级将组织学生对自己小学阶段所有的文章进行筛选、打印、排版、设计封面、取题,还可将自己的照片、绘画作品等配在文中,编成一本图文并茂的书籍,学校将组织展出。
编印读书专辑。配合读书活动,出一期《情境短笛》读书专辑,充分展示我校学生的读书成果。
举办故事大王比赛。检验学生的读书情况,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学校的主持人队伍培养新人。
展示读书活动。在读书节闭幕时,各年级将本年级读书节期间开展的活动、成果等进行展示。
评选小蜜蜂奖。制定蜜蜂奖评选条件,读书节结束时,根据条件评选出小蜜蜂金奖、银奖、铜奖,奖励书籍。
举办教师书展。在展出同学们的读书成果时,将我校教师编辑的校本教材、出版的书籍同时展出,以向家长展示我校教师的教科研成果。
书香节活动方案篇4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为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和省《关于“建书香校园树文化新人”阅读促进项目的实施意见》要求,扎实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强化我校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管理,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定基础。经研究决定,特制订以下课外阅读活动实施方案。
二、成立课外阅读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建立机制,落实实施
1、纳入课程,深入指导
每周至少开设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语文教师要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带领学生潜心阅读经典美文,领略中外名著,吟咏古今诗文,含咀科学小品,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要求教师不断地探索课外阅读指导的思路,寻求课外阅读指导的技巧和方法,逐步形成课外阅读的基本课型。
2、充分发挥图书阵地作用。
学校图书室和班级图书角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重要阵地,学校要加强管理,把图书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有效地建立图书借阅制度,有计划地向学生开展借阅、阅览等活动,引领他们亲近母语,热爱文学,阅读经典。
3、开展活动,培养兴趣。
学校要经常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如举办与作家对话、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人物评论会、读书看报心得交流会、美文诵读会、优秀诗文朗诵赛、读书辩论赛、阅读手抄报展评等。利用每天中午播报的新声广播站,播送一些经典课外读物,为全校师生送去“文化午餐”。结合歙县第_届“新华书店”杯中小学学生暑期读一本好书征文活动,指导学生阅读,积极参加征文比赛。同时与定期开展的文学社活动结合,引导学生阅读兴趣,指导写作,为打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打下基础。
4、提倡师生共读、家长共读
课外阅读活动不仅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语文老师和家长也应该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投入到阅读课外读物的活动中来,陪着他们经历阅读的体验和感悟,与他们一起成长。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共读过程中与学生一起交流,又起到了及时检验学生阅读活动的成果。
5、科学评价,正确引导。
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促进学校开展课外阅读是一个重要的工作思路。学校要把学生的课外阅读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之中,尝试采用活动评价、作品展示、读书记录卡等形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让学生建立自己的课外阅读档案袋,记录自己的阅读经历,积累自己的阅读收获。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阅读拓展知识面和培养阅读能力,最终在长年的课外阅读中奠定个人的文化素养,为其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提供必要的内在保障。
书香节活动方案篇5
一、指导思想
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让孩子从小徜徉书籍的海洋,亲历文字的魅力,品味浓郁的书香,开拓眼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读书、爱书的好习惯,让他们今后的成长及终身学习提供文化底蕴和发展后劲。
2.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使学生们在读书中积淀语言;在读书中感悟人生;在读书中提高生活品味。
三、活动口号
“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
四、活动设想
(一)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
1.积极打造“书香班级”,设计班级读书标语,让教室的每一角落散发出文化气息。班级建立图书角,捐赠图书,设立图书管理员,制定借阅制度。班级黑板报上专设“荐书栏”,每周更换一次。班级里贴上读书名言,营造读书氛围。
2.教师向学生推荐好书:中外经典名著、名家名篇、科普读物、中外儿童故事、童话、寓言、童谣、成语等。
3.同学与同学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建立“好书交换站”,举行“好书换着看”活动。
4.“我为孩子诵经典”。教师利用晨会、午会课、语文课等时间为学生朗读经典作品。
(二)学生读书活动
1.“诵读经典,诗话人生”背诵活动。利用晨会、午会课开始几分钟诵读古诗或名篇。
2.“相约好书,牵手美文”读书交流活动。教师每周利用班健课中的15分钟作为学生集体阅读交流的时间,指导并激励学生快乐读书,共享读书的乐趣。
3.建立读书成长册
每个学生都要建立一本“读书成长册(采蜜集)”,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等记录下来。
4.组织读书拉力赛活动,学期末举行 “阅读之星”评比。对多读书,会读书的孩子,进行表彰奖励。
5.组织小型、即时性活动。开展一次读书演讲比赛、经典篇章诵读、读后感交流活动。
6.“智慧碰碰撞”亲子读书活动。建议每位学生建立家庭“小书架”,与好书交朋友,并开展与父母共读一本书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