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艺术活动教案6篇
没有合理的思考,写出的教案就很难给课堂带来较高的活跃度,教案在书写的过程中,你们一定要考虑与时俱进,合同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班艺术活动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班艺术活动教案篇1
教学内容:
掌握给古诗配画的基本步骤、方法和技巧,学习创作。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文学语言与绘画之间的联系。
2、用单幅水墨画或者彩墨的方法给古诗配画,让学生在初步掌握传统造型方法的同时体会诗的意境。
3、通过对范本的解读与欣赏,培养学生为古诗配画的绘画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及艺术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诗配画这种艺术形式,并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提高审美情感。了解诗配画的特点,激发美感。
教学难点:
如何用学过的技法去表现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课件、绘画工具。学生准备各种绘画的工具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吗?
2、老师今天给大家猜两个与众不同的谜语,谜面是两幅画,大家看,请说出符合画面意思的诗名。(出示咏鹅和游园不值)
3、同学们真聪明,中国的古诗精彩绝伦,每一首古诗都是一幅漂亮的画,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诗配画》。
(板书课题)
二、新授
1、中国的古诗短小精悍,简洁抒情,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的胸怀志向及他们对大自然、生活的热爱,它犹如一杯醇香的老酒,只有耐心品读、背诵,才能品出其中的甘醇。老师这里有一首特别喜欢的诗。(出示《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谁来美美地读一读,我们一起来读,老师教大家一个读好它的方法,一边读一边在自己的脑海里放电影,想想尼仿佛看到了什么?
(老师和同学一起有感情地朗诵)
3、谁来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那些景物?
逐句分析:
泉眼无声惜细流——泉水悄无声息,像是珍惜细细的水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阳光透过树荫在水面上留下斑驳的光芒,闪闪烁烁。小荷才露尖尖角——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有蜻蜓立上头——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这两句诗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这里面最吸引人的是什么?(小荷,蜻蜓)有静有动
4、找得很好,说说你看到的荷花与蜻蜓是什么样子的?
荷花——半开的欲说还羞,全开的雍容典雅,花骨朵含苞欲放,粉的似霞,白的如雪。
蜻蜓——轻盈的身姿,嫩绿的颜色
好花还需绿叶配呢,说说荷叶的样子——近处的,远处的,颜色怎样。
6、师示范并回顾学过的基本工具及笔墨技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出事先准备好的画面材料,在黑板上进行绘画,最后在黑板上形成一幅完整的画)
7、同学们看,在大家的帮助下,老师根据《小池》的后两句创作出了一幅画,似乎少了点什么,看看课题。(在画面的空白处提上诗)。
三、欣赏书上的作品
1、你觉得哪一幅配画你最喜欢。为什么?请从画的色彩、用笔、构图等方面加以讨论。
2、你最喜欢哪一首诗,准备用怎样的水墨技巧给它配画?
三、欣赏
刚才同学们看到的都是用国画的方法表现出的作品,其实诗配画除了用国画的方法表现,还有其它的表现方法,请看:
(课件出示诗配画作品,有国画,儿童画,卡通画,手工制作等)
小结:从这里我们看出诗配画的形式多种多样,要想让你的画面洋溢诗情画意,首先选材要精准,把古诗当中的关键词当做主景,其次构图要恰当,色彩要符合古诗的意境。
三、学生创作
1、同学们看到这么多这么美的诗配画是不是特别想自己亲手做一幅。老师想在我们班搞一个画展叫做《诗情画意作品展》,下面请同学们找一首你喜欢的诗赶快动手吧!
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评讲。
1、学生将作品贴到黑板上的《诗情画意作品展》中。
2、老师设立了几个奖项:最佳创意奖,最佳色彩奖,最佳构图奖……大家来做小评委,看看应该评给谁。
五、总结
同学们的表现真棒,绘画作品更棒。今天我们把古诗的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语言美融为一体,创作出了漂亮的诗配画。同学们课后可以尝试用今天学到的方法为自己喜欢的文章、歌词配画。
中班艺术活动教案篇2
教学目的:
1.学习用手指点画梅花,体验点画的快乐。
2.培养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梅花,范画,颜料,白纸。
教学过程:
1.小朋友最喜欢花了,因为每一朵花都是那么漂亮,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美丽的梅花。(出示梅花图)小朋友,看看梅花什么样子的?(红色的,五个花瓣,树枝是弯弯曲曲的,枝上还有没有完全开放的花骨朵。)
2.老师想把这美丽的梅花保存下来,可我不想画,那可怎么办呢?老师啊,用手指点画了一幅梅花图。小朋友想不想看?(看点画图,幼儿说一说老师是怎么做的?)小朋友们是不是也想做啊?(幼儿:“是。”)那我们今天一起做一幅美丽的梅花图!
3.看好老师是怎么做的(教师示范做一朵梅花)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吧!
4.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成果展示。
中班艺术活动教案篇3
教材分析:
飞机起飞、升空、降落的过程是幼儿十分感兴趣的,每当看到视频中飞机起飞的瞬间都让他们惊叫连连,本次教学活动,通过用身体表现飞机的动作,用游戏“飞机变身”学习集体舞的舞蹈形式,感受和小朋友们一起舞蹈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模仿飞机飞行的动作,并与同伴合作表演集体舞。
2、喜欢表演集体舞,感受参与集体舞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天空中的飞机或电视中关于飞机的画面。
2、《小飞机》音乐 cd(盒带)。
活动建议:
1、尝试模仿飞机飞行时滑翔、拉起、俯冲、翻身等动作。
2、游戏“飞机变身”,练习碎步走、邀请和转身的动作。
玩法:请一名幼儿双臂伸平扮演邀请者,随音乐做碎步飞行动作,飞到另一名幼儿面前,两人面对面共同说:“飞机变身!”邀请者立刻轻跳转身双臂伸平背向被邀请的幼儿,被邀请者双手搭在邀请者肩上,两人继续做碎步飞行动作。当两人飞到第三名幼儿面前时,说完“飞机变身”后,两人同时转身,此时第二名幼儿伸开双臂变为飞机头部,依次类推。游戏熟练后,可请几名幼儿同时扮演邀请者开始,组成多架飞机。
3、学习表演集体舞。
(1)幼儿围成一个大圆圈,跟随音乐一起拍手(两拍一下)。
(2)指导幼儿听辨旋律,学习内圈动作。
4、请 2~3 名幼儿和老师扮邀请者在里圈,其余幼儿在外圈听音乐完整进行集体舞表演。
中班艺术活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欢快的情感演唱歌曲,接好前奏,并能用动作表现歌曲。
2.感受音的厚与薄,发展听音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节奏乐器、磁带、手偶燕子。
活动过程:
1.幼儿听音乐《小声轻步》,用前脚掌练习轻步走,愉快地进入教室。
2.听音练习:要求幼儿注意力集中,反应准确。
(1)教师在钢琴上弹单音、合弦让幼儿听,比较哪个音薄,哪个音厚,感知单音与合弦的不同,反复听练习。
(2)用动作表现单音:轻拍(弱),合弦音厚强。
3.歌曲:鲜花??
花园里的花开的可漂亮了,一朵朵,特别的可爱,像我们小朋友漂亮的脸蛋,咱们快来用最好听的歌声来唱鲜花开吧!
(1)为了帮助幼儿记住歌词,按内容画一幅《鲜花开》的图片。
(2)集体听前奏演唱歌曲,提示幼儿要接好前奏、间奏。分清蜜蜂采花蜜、蝴蝶采花粉。
(3)教师用清唱的方法辅导幼儿唱准音调和吐字。
4.复习歌曲《小燕子》
(1)歌曲中的前两句请一名幼儿领唱,后两句集体接唱,接唱要衔接紧凑,唱准,唱齐。一字两音要唱清歌词。
(2)幼儿利用手偶边唱边表演,还可以自编动作来表现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5.节奏故事:小老鼠和大狮子
(1)老师编故事,幼儿用乐器打节奏,讲到狮子得意的时候停下,让幼儿继续编故事,打节奏。
辅导幼儿选择乐器要符合模拟的声音。
如:大鼓(雷声)xx─∣
或沙球xxxxxxxx∣
沙球(雨声)xxxxxxxx∣
木鱼(老鼠)xxxx∣
双响桶(马跑)xxxxxx∣xxxxxx∣
响板(鸭子)xxxx∣xxxx∣
木鱼(兔子)xoxo∣xox0∣
小动物们一起唱歌跳舞用铝板琴或木琴敲击,
∣:1356∣531:∣
(2)幼儿自由结伴分成3个组,每组选一名幼儿讲故事,其他幼儿用乐器伴奏模拟自然界的声音和节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6.结束部分:一人用乐器敲击,幼儿按自己的想法用动作表现出来,自然地离开教室。
中班艺术活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会演唱及表演歌曲。
2.享受与同伴共同表演的乐趣。
重点难点:
学会演唱及表演歌曲。
活动准备:
歌曲:《小蜜蜂》。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自由的模仿小蜜蜂飞行的动作和声音。
1.小蜜蜂是怎么飞的?在飞行的时候是怎样拍打翅膀的?我们都来学学小蜜蜂飞。
2.小蜜蜂在飞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
3.为什么小蜜蜂会在花丛间穿梭?
二、教师弹奏并演唱歌曲《小蜜蜂》,请幼儿倾听。并在演唱后和幼儿讨论歌词内容,让幼儿熟悉歌曲。
1.你在歌曲里听到了什么?
2.小蜜蜂们为什么“做工兴味浓”?
3.歌曲的最后让小蜜蜂别学什么?
三、请幼儿跟随教师演唱歌曲,边唱歌边模仿小蜜蜂的'动作,教师鼓励幼儿在中间两句创编相应的动作。
四、让幼儿边唱歌边进行扮演游戏:先由一半幼儿扮演蜜蜂,另一半幼儿扮演花朵,花朵随意摆动,也可摆出吸引蜜蜂的造型,扮演蜜蜂的幼儿边唱歌边寻找花朵的朋友,在歌曲结束时找到一朵花成为朋友。然后再交换角色继续扮演。
中班艺术活动教案篇6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的艺术情感。
2.初步了解文学与美术两种艺术形式的联系。
3.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作业要求:着色完成一幅诗配画的作业,要求能以美术形象初步表达自己对诗的理解。
(三)课业类别:绘画创作课
(四)教学重点:学习诗配画的方法,和这种艺术形式的知识。
(五)教学难点:学习诗配画的方法。
(六)用具准备:
1.教师:范画、教材、课件。
2.学生:书、彩笔、诗、扇子。
(七)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检查用具准备情况及摆放。
二.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诗配画
三.讲授新课:
1.分析诗配画的形式特点:
我们看到这种形式时,首先看到的是画面,其次是诗。因为版面上画面占了主要位置,再加上画面的色彩,使人最先受到感染的是画面。所以诗配画中画面很重要,它比文字更形象更直观。
2.诗配画的方法:
首先要注意反复读,并要弄清诗的原意、含意,在着手构思构图。
3.诗配画的表现形式:
诗配画的表现方法要考虑画的形式与诗的内容统一。
(1)古诗:国画手法,体现民族民间特色。
(2)新诗:较新、较现代的表现手法,是其格调一致。
(3)儿歌:儿童画,大胆、夸张。
4.作业步骤:
(1)选诗:自己熟悉并喜爱的。
(2)构思:反复熟读,领会之后进行构思。
(3)构图:按照诗的主要含义,将主要内容置于画面主要位置,并设计文字的位置。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学生构思、构图。
第二节
一、组织教学:
检查用具的准备及摆放
二、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诗配画
三、讲授新课:
1.描绘画面:
(1)根据诗的内容,去选择与诗相统一的手法。
(2)儿童诗、浪漫诗可选择多种表现手法,如工艺。
2.着色:
色彩要与诗的内容、表现手法结合起来,以求得与诗的和谐统一。
3.文字:
文字与画面内容结合为一体,字体也要相当。(出示范画讲解)
四、布置作业,提出要求:
修改稿子,描绘着色完成画面。
五.课堂小结:
1.作业展示,讲评、欣赏。
2.收拾用具,注意卫生保洁。
3.下节用具:水粉用具、书。
4.下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