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诈骗的幼儿园教案6篇

时间:2025-03-30 17:30:26 分类:工作计划

教师们在准备教案时,很多时候会参考同行的优秀案例,为确保教案顺利实施,教师应提前熟悉课堂环境,以下是合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防诈骗的幼儿园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防诈骗的幼儿园教案6篇

防诈骗的幼儿园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发生的被拐骗案例、引起同学们对防拐骗、防盗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骗防盗知识和被拐骗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事例组织学生讨论

时间安排:

一节课

课前准备:

2、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骗防盗知识。

3、了解一些被拐骗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自由发言,陈述所搜集到的被拐骗被诱拐的事例。

2、呈现主题。

(二)被拐骗被诱拐的事例

柴伟是郑州市民,一个月前他16岁的儿子在郑州火车站附近突然走失,经过多方打听,柴伟得知儿子被人贩子卖到了山西黑窑场做了苦工。在寻找孩子的过程中,他结识了另外五家和他一样丢失孩子的家长,几位家长开始联合在山西黑窑场寻找孩子。在将近两个月的寻找过程中,他们只找到了一家丢失的孩子,却解救了另外50多名素不相识的童工。这三个孩子,都是刚从山西被解救出来的。

(三)小组讨论:吸取以上案例的教训,我们应如何防拐骗防诱拐?

(四)防拐骗知识

1、掌握动向。外出一定要跟家长“请假”。

2、防陌生人。告诉孩子,不要听信陌生人的话,不要请陌生人带路,不能搭乘陌生人的车出去,更不可食用陌生人给的饮料、糖果和其他小食品。

(五)上当被拐骗后自我解救方法:

1、沉着冷静,注意观察犯罪分子的人数、交谈内容,从中摸清犯罪分子作案的意图。在摸清对方的意图后,要想方设法,在适当的时候,寻找借口逃跑如上厕所、装病。不要与犯罪分子当面顶撞,以免受皮肉之苦。

2、一旦被软禁,要装作很顺从的样子来麻痹对方,使犯罪分子放松警惕。一有机会就接近窗户、天窗、通气孔等通向外界的地方,想办法向邻居、路人呼救,或者写纸条、扔东西。纸条内容大概是“我被坏人关在xx地方,请报警”,这不仅使自己免遭不幸,而且使犯罪分子很快落网。

3、如果已被人贩子卖掉,要冷静,想办法拖延时间,可以说身体不适,或用温柔的语言哄骗对方。抓住机会向你能够接触到的人求救,如向清洁工人求助。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大声呼救。见到警察、机关单位等要想办法靠近并求助。

(六)小结: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希望这次的班会活动能引起同学们对防拐骗防盗的重视,也希望同学们能从中学到一些基本的防拐骗、防盗知识和被拐骗后的自我解救方法、愿同学们开心地学习,平安地生活。

防诈骗的幼儿园教案篇2

设计意图

小班的幼儿刚刚走进幼儿园的大门,他们在慢慢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但新的环境使幼儿感到不安,有的不喜欢上幼儿园,有的幼儿哭闹着要找妈妈。这首歌曲节奏活泼明快,歌曲旋律简单优美,歌词短小易懂,富有生活气息,便于幼儿理解。通过学唱歌曲,能够使幼儿了解在幼儿园生活是一件很快乐、幸福的事情,从而喜欢来幼儿园。

活动目标

1、能够模仿学唱歌曲,理解歌词的内容。

2、能随音乐进行简单的动作表演。

3、感受音乐的美,逐渐产生对幼儿园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一起玩耍的同伴,熟悉歌曲《找朋友》。

2、物质准备:音乐《我爱我的幼儿园》《找朋友》、幼儿园大门的图片、幼儿在班级中游戏的图片。

歌曲1:我爱我的幼儿园

歌曲2:找朋友

活动重难点

1、重点:能够演唱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

2、难点:在活动中,能大胆的随音乐进行简单的动作表演。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看一看

教师出示幼儿园的图片,幼儿欣赏。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一看这是哪里呀?你都看到了什么?

2、说一说

幼儿与同伴互相说一说,自己在幼儿园里都做了哪些事情?

3、找一找

教师播放音乐《找朋友》,幼儿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抱一抱,一起随音乐做律动。

二、学唱歌曲

1、听一听

教师播放音乐《我爱我的幼儿园》,幼儿聆听欣赏音乐,感知节奏与歌词内容。

提问:你在歌曲里听到了什么?你最喜欢歌曲里的哪一句歌词?

2、唱一唱

教师采用多种演唱方法激发幼儿的歌唱兴趣。

(1)幼儿小声唱,教师大声唱。

(2)幼儿与教师共同演唱。

(3)教师与幼儿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4)男孩子、女孩子分别演唱歌曲。

三、表演歌曲

1、跳一跳

幼儿伴随歌曲的旋律做律动。

2、想一想

我们还可以在幼儿园里做些什么?

四、延伸活动

1、有趣的幼儿园

教师与幼儿玩开火车的游戏,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

(1)参观幼儿园大门,念念幼儿园的名字,

(2)观察园徽是什么样子的,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园徽所代表的意义。

(3)找找幼儿园最漂亮的地方,自由地在喜爱的地方坐坐、玩玩。

2、将歌曲投放在音乐表演区,鼓励幼儿与好朋友共同歌唱舞蹈。

防诈骗的幼儿园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坏人拐骗小孩子时惯用的手段,从而提高防范意识。

2、让学生提高警惕,万一遇到坏人应该机智自救。

二教学重难点:

识破坏人的阴谋,学会自救。

三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视频:儿歌《不上你的当》(2分钟)

板书课题:亲爱的小孩!

(二)新授:(25分钟)

1.出示校内两例离家出走案例,生反思:他们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后果?生回答。

2.出示全球儿童拐卖数据和图片,令人揪心。

3.面对打拐,怎么办?中国反拐在行动。

4.作为学生的我们,怎么办?怎么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5.常见的拐骗招数及对策。

(1)被花言巧语利诱,你怎么办?

场景一:3岁的宝宝在小区游乐场玩,一个陌生的中年叔叔走过来给了她一颗棒棒糖,还说要带她去动物园玩。(小组讨论)

对策一爸爸妈妈不在身边,只要是陌生人给的东西吃的或玩具,都不要接受,如果陌生人要带你去游乐场、动物园,千万不要跟着走。告诉陌生人爸爸妈妈就在身边,把陌生人吓走,或者大叫引起周围人的注意。请小组上台演一演。

(2)陌生人要求开门,你怎么办?

场景二妈妈出门买菜去了,留你一个人在家,这时有人敲门,你问谁啊,外面的人说:“我是你妈妈的同事,你开开门,我给你带礼物了。”

对策二如果只有一个人在家,只要是陌生人,无论说什么原因要你开门,我们都不应该开。告诉陌生人,只有妈妈爸爸爷爷奶奶回来了才能开门。师和生演一演。

(3)我代你父母接你回家,你怎么办?

场景三你父母今天没空,让我来接你一起去吃饭或者回家。对策三对策:打电话给父母确认。

(4)游乐场找不到父母、老师,你怎么办?

场景四在熙熙攘攘的游乐场,你跟着一个小姐姐从滚筒滑梯到太空舱,又从蹦蹦床到气垫床,等小姐姐走后,你才发现自己找不到父母、老师了。对策四我们应该清楚记得家人的电话和自己的住址,要学会认路和辨别方向,知道距家最近的公交站名。如在游乐场与父母、老师走散,可以在原地稍等一会儿,然后请工作人员帮忙找到广播室求助。

6.(游戏,我是小判官)如何防止被骗?防被骗十条。(5分钟)

(1)外出保证在父母视线内。

(2)不到人员拥挤处。

(3)不轻信陌生人。

(4)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给陌生人。

(5)不要和小伙伴们玩耍或独自在外时,大手大脚,容易让坏人认为你家很有钱,从而起了坏心眼。

(6)一定要和父母或者家庭其他成员按时回家,不要相信陌生人代父母接你。

(7)抵制诱惑,拒绝陌生人的饮料、糖果、礼物和搂抱,不跟陌生人走等。

(8)熟记家庭住址、电话、父母名字。

(9)不要到荒凉偏僻的地方玩耍。

(10)培养自己的防骗意识,了解防骗知识和方法。

7.防拐防骗儿歌(5分钟)

(1)不和陌生人说话的歌谣:小白兔,上学校,见生人,有礼貌。不说话,笑一笑,蹦蹦跳跳快走掉。

(2)不和陌生人走的歌谣:我家有个小花狗,生人接它它不走。摇摇头呀摆摆手,见了妈妈我才走。别人谁接我我也不走,只有我的妈妈来接我我才可以走。

(3)陌生人想搭讪的歌谣:一个人,上学校,问我什么不知道。低下头,快点走,前面追上小朋友。

(五)小结:(3分钟)

1、学生总结: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小组讨论)

2、班主任总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希望节课能引起同学们对防拐骗的重视,也希望同学们能从中学到一些基本的防拐骗方法.愿同学们开心地学习,平安地生活。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防诈骗的幼儿园教案篇4

活动时间:

7月1日下午

活动地点:

滑滑梯

活动准备:

视频、隔壁班级陌生家长2名

活动过程:

一、播放视频

1.在观看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

2.引导幼儿谈论,能不能这样做?这样做会怎么样?那应该怎么做?

3.师小结。

二、情景演练

场景一:一个“陌生人”手拿遥控飞机,利用教师指导盲点,对部分幼儿进行诱骗。场景二:一名“拐骗者”拎着旅游包,以去公园玩、家长在外等为借口,把一名幼儿进行拐骗。

三、讲解应对方法

1.如果有陌生人给你糖吃,怎么办?

2.在妈妈与别人说话时,你被其他的东西吸引,走丢了,怎么办?

3.如果有陌生人问你的家在哪,一直跟着你走,怎么办?

4.爸爸妈妈不在家时。有陌生人要你开门,怎么办?

播放关于拐骗的案例视频,提高小朋友们防拐防骗的防范意识,小朋友们看的非常认真并对案例上的被拐卖儿童感到伤心。最后讲解防拐骗的安全知识,并引导孩子们积极表达自己对拐骗的看法和如何防拐防骗。

防诈骗的幼儿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能跟陌生人走,防止上当受骗。

2、提高幼儿对陌生人的辨别能力,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

1、进行装扮用的头巾,手提包,安全帽、巧克力、玩具等。

2、请两位幼儿不认识的家长扮演陌生人,并设置好情境。

活动过程:

一、观看情景表演"陌生人来了"。

情景

(一)请一位家长装扮成陌生人,主动与妈妈不在身边的明明说话,告诉明明:"我是你妈妈的朋友,你妈妈在那边排队买东西,叫我过来带你去找她。"情景

(二)请另一位家长装扮成外婆模样:"小朋友,还认得我吗?我是你们家的邻居,你妈妈突然有急事,让我把你带回家,晚上来我家接你回去。"

二、交流讨论,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

1、明明遇到谁了?

2、什么是陌生人呢?陌生人对他说了什么?

3、明明应该和陌生人去吗?

4、如果明明跟陌生人去会发生什么事情?

5、小朋友能不能相信陌生人的话?

6、为什么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

教师小结:遇到陌生人时,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情景练习,能辨别陌生人一个陌生阿姨敲门进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朋友,她今天没空,让我来接你回家,你跟我走吧……"

1、你认不认识她?

2、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相信她的话?

3、小朋友都来想一想,××应该对这位陌生人说什么?(让幼儿练习)接着表演:"你跟阿姨回家吧,阿姨给你吃巧克力"

4、陌生人给你的东西能不能吃?为什么不能吃?

幼儿在教师的提示下,对陌生人说:"阿姨,我不吃巧克力。"教师小结:陌生人可能有坏人,坏人会用好吃的食物、有趣的玩具,或者说好听的话骗小孩,把小孩骗走,使小孩再也不能回自己的家,所以我们不能随便相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四、活动延伸如果小朋友一个人在家遇到有人敲门又应该怎么办?

教师小结:如果在家里不能随便开门让门外的人进来。

教学反思

在此次活动中,我设置了两个与实际生活非常贴近的情境,激发儿童的兴趣。特别是有些小朋友,在我没有提示的情况下马上就能认识到不能和陌生人说话,不能要陌生人的东西吃等。从中可以看出此活动帮助儿童认识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冲突,通过分析判断,懂得在生活中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要跟陌生人走的道理。让儿童有初步自我保护意识的能力!

防诈骗的幼儿园教案篇6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增强自护意识。

2、教会幼儿一些必要的自护方法,并能进行必要的自我保护。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通过活动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活动难点:使幼儿掌握一些自护方法进行自我保护。

三、活动准备:

1、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图片、影碟片等相关资料;

2、影碟机;

3、奖品;

四、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生活中的危险真不少”引入课题,,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组织幼儿观看四个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前半段:

1、小孩独自在家时,突然发现小偷进屋偷东西;

2、小孩独自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

3、小孩独自在家时,家里突然着火了;

4、小孩独自在家时,突然发生了食物中毒、受伤、生病的事件;

(三)组织幼儿自由讨论:遇到上述的四种危险时,怎么办?

(四)师生谈话活动,教师引导幼儿想出各种正确有效的办法。

(五)组织幼儿观看四个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后半段:

1、发现有小偷时,可悄悄的溜出门去报警或找邻居帮忙等;

2、有陌生人敲门时,不可随便打开门,可打电话告诉大人等;

3、家里着火了,先打开门逃生再求助,无法逃生时要先打电话告诉大人、打电话报警等;

4、发生食物中毒等事件时赶紧打电话告诉大人等;

(六)师生共同小结影蝶片中传授的办法和小朋友及教师想到的办法,教师要一边小结一边出示相应的图片或资料强化幼儿的记忆。

(七)活动小结:

1、教师再列举一些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并介绍其应变与防护的办法;

2、教育幼儿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可能发生危险,只有不去做危险的事,并在面对危险时能够保护自己才能避免灾难的发生;

(八)活动延伸:

激励幼儿在平日生活中多注意观察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在自主寻求自护办法后,与大人共同商讨自护的办法。

五、活动反思:

活动能围绕幼儿们需要的、感兴趣的、急于想知道或解决的,且在生活中随时都可能发生的安全自护问题来有目的的开展活动,使幼儿能充份调动所有的智慧去滩索、去发现,并有效的去建构新的认知结构。且活动取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具有很强的真实性与实用性。

整个活动不是停留在简单的说教上,而是帮幼儿设计情景,进行角色换位,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授之于渔,使幼儿能真切的体察真情实境,有效的提高自护意识。

在活动中教师能给予幼儿充足的、自由的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并创设有利于并能推进活动开展的教育氛围。从活动的效果来看,活动完成了预期的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取得了预期的成效,是一次成功的安全教育活动。

安全课《安全的玩》

1、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2、培养幼儿识别游戏时识别安全和危险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图片两张

2、安全卡片和不安全卡片若干

操作要点

一、导入活动,引出话题

1、小朋友都喜欢玩球,而且有许多玩球的方法,但是小朋友应该在哪里玩球呢?

2、出示图片

有两张图片,请大家仔细观察,然后讲讲在哪里玩球好

3、一张图片里有车道,旁边有小河,另一张是有围栏的空地

4、我们应该在第二张图片所表示的地方玩,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第一幅图片中的不安全的因素,只有在没有障碍的空地玩球才是安全的。

二、故事受伤的皮皮

1、故事里有谁,讲了什么

2、皮皮为什么三次受伤

3、我们从故事里受到什么教育

三、游戏:传球

玩法:教师准备有安全内容和不安全内容的卡片,幼儿围坐在一起听铃声传球,当铃声停下时,手拿球的幼儿从盒子里取出一张卡片面向全体幼儿问;这样玩可以吗,幼儿根据卡片内容边拍手边讲对,对,对对可以这样玩,或错,错,错不能这样玩。游戏可以反复进行。

四、集体讲评:

今后在生活,游戏中如何学会自我保护,注意安全。

安全课《怎样过马路》

活动目标:

1、知道红绿灯的用处,能自觉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2、懂得过马路时应注意安全,一定要走斑马线。

3、对交通标志感兴趣,增强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红绿灯、斑马线、课件《三颗星星》录音、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听录音,谈感受

录音内容:街道上各种车辆来来往往的喧闹声,喇叭声,汽车快速行驶的声音……突然,传来了长长的急刹车的声音。

师:请问刚才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想到了什么?(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进行讨论:为什么会有这种声音)

二、倾听故事《三颗星星》认识斑马线标志。

1、播放课件《三颗星星》,使幼儿知道红、黄、绿灯代表的意思。

2、出示斑马线标志,共同讨论斑马线的用处。

3、幼儿学习安全儿歌,帮助理解红绿灯和斑马线的用处。

嘀嘀嘀,汽车叫.

车来了我让道,

过马路,左右瞧,

走路要走人行道,

不玩耍,不乱跑,

安全第一我知道,

红灯停、绿灯行,

遵守规则别忘掉。

三、交通游戏。

1、谁对谁错

教师依次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判断图中行为的对错,并说出理由。

2、红绿灯、斑马线游戏

玩法:教师出示红绿灯的变化图,请幼儿按照红绿灯的指令前进或停止。

遵守交通规则的幼儿可获得安全宝宝奖,小组中遵守交通规则多者为胜。

《防诈骗的幼儿园教案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