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找妈妈教案5篇
教师在教案中应注重评价方式,确保学生学习效果可测,提前准备好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下面是合同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宝宝找妈妈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宝宝找妈妈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欣赏、指点画和游戏活动,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2、学习用多种颜色进行手指点画。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
(1)桌面木偶:未上色的鱼妈妈一只、鱼宝宝若干,海底世界布景;(2)红、黄、蓝颜料、抹布、每组一份;回形针、绳子每人一份;(3)范例若干;(4)录音机一台,歌曲《捉鱼》磁带一盒。
2、知识经验准备:
(1)幼儿已熟悉歌曲《捉鱼》;(2)幼儿已有初步的指点画经验。
3、《捉鱼》音乐磁带一盒,录音机一台。
4、大小、颜色不同的三角形若干。
5、娃娃、餐具
教学过程:
1、观看故事表演并欣赏配乐故事《鱼妈妈和鱼宝宝去旅行》
(1)观看故事表演并欣赏配乐故事(2)根据故事内容进行简单提问。
2、指点画:“鱼妈妈”和“鱼宝宝”
(1)播放背景音乐,幼儿自由欣赏教师的范例。
(2)启发幼儿从颜色和排列方式等方面谈谈鱼妈妈和鱼宝宝穿的衣服。
(3)以鱼妈妈的`口吻请幼儿为鱼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鼓励能力弱的幼儿大胆点画,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尝试点出有规则的“鳞片”来。提醒幼儿使用抹布,注意保持桌面和衣物的清洁。
3、游戏:鱼妈妈和鱼宝宝去旅行。
(1)提供海底世界布景,让先完成作业的幼儿带着鱼宝宝“去旅行”。
(2)听音乐《捉鱼》玩游戏,提醒幼儿跑动时注意不碰撞。
教学延伸:
1、音乐角:启发幼儿在玩《捉鱼》游戏时用上不同的鱼游动作。
2、美工角:引导幼儿用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拼贴《鱼妈妈和鱼宝宝去旅行》并添画泡泡。
3、操作角:提供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让幼儿练习按图形特征排序。
4、娃娃角:提供娃娃、餐具等供幼儿游戏。
宝宝找妈妈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教师引导下愿意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妈妈的明显特征。
2.尝试用语言或行为表达对妈妈的爱,学说短句“妈妈,我爱您”。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知道妈妈最明显的特征。
2.材料准备。
幼儿自备妈妈的照片一张,幼儿学习资源1第11~12页。
活动过程
1.说一说:我的妈妈。
师:今天,宝贝们都带着自己妈妈的照片来了。
师:那谁来说一说你的妈妈都有什么特征?
幼:自由回答。
师:说了这么多,那你们爱妈妈吗?你是如何表达对妈妈的爱的呢?
2.阅读幼儿学习资源,引导幼儿逐幅观察画面,感知可以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师:今天咱们班来了好几个小动物,他们也很爱自己的妈妈,你们想知道是谁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猪在干什么?妈妈高兴吗?(小猪送给妈妈一张画,妈妈很高兴。)
小猴送给妈妈什么呢?妈妈感觉怎么样?(小猴送给妈妈一朵花,妈妈很开心。)
小熊帮妈妈做什么?妈妈什么表情?(小熊帮妈妈提菜,妈妈在笑。)
小朋友在做什么?妈妈开心吗?(小朋友和妈妈拥抱,妈妈很开心。)
小结:他们都很喜欢自己的妈妈,还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妈妈的爱。你们喜欢自己的妈妈吗?你们能为自己的妈妈做什么呢?(引导幼儿学说“妈妈,我爱您”)
3.交流小结。
师:刚才小动物们都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妈妈的爱,有的送礼物,有的帮妈妈做事情,有的抱抱妈妈。你想怎么表达对妈妈的爱呢?(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小结:请小朋友回到家后,先向妈妈说一句好听的话“妈妈,我爱您”,再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活动反思
在备课时,我发现全文共五个小节,分别选取了“夏夜扇凉”、“雨天送伞”等五个生活场景来表现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细细品味这几件事,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大部分应该在我们孩子的身上发生过,应该很容易引发他们的共鸣。另外,五节诗的结构相同:都是先陈述事情,最后以“妈妈的爱”作结。鉴于以上原因,我设计了仿写的环节,而且对仿写的效果也充满了期待。
然而,实际的教学效果却给我泼了一盆冷水:当我让学生说说妈妈做过的哪些事情让你感受到了她的爱?发言者聊聊。再次启发后,大部分学生依然保持了沉默!说不出来,自然也就写不好。课堂上只有个别学生完成了一个小节的仿写,不得已,课堂练习只能布置成家庭作业。
课后,我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反思,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总结了失败的原因:
先说主观原因。虽然文中的几个事例都是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小事,但在教学中,我没能找到有效方法,将学生带进文本,从而使学生与文本产生强烈共鸣,勾起学生对类似经历的回忆。学生无话可说,也就不足为奇了。
再说客观原因。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已经习惯了“被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被大人爱着、宠着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例如:妈妈洗衣服,爸爸辅导作业之类的事,在孩子们眼中,他们会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没什么特别的,自然就很难将这些小事与爱联系在一起了!一句话:现在的孩子缺乏的不是爱,而是感受爱的能力!
我手写我心。只有心里有了真情实感,才可能写出好的习作出来。“三八”节前夕,我布置了一篇日记:妈妈的一天。希望孩子们能走进妈妈的生活,用心感受妈妈的爱!
小百科:爱是指喜欢达到很深的程度,继而人为之付出的感情。是指人类主动给予的或自觉期待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宝宝找妈妈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游戏,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2、感知 "1"和"许多"。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准备:
1、老师扮鸡妈妈,幼儿扮小鸡。
2、活动场地布置许多树、草(草内有若干鸡蛋和一只鸭蛋)。
3、一幅《母鸡生蛋》图,鸭木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找蛋
1、老师和幼儿一起唱歌曲《母鸡下蛋》。
问:鸡宝宝你们听见了什么?
2、师:哎呀,我生了好多好多的蛋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请你们帮我找一找。
幼儿找蛋:
二、还蛋
1、引导幼儿发现其中有一只不同的蛋。
2、师:这一只蛋怎么不一样的?和你们手里的蛋有什么不同?(颜色、大小)它不是妈妈生的?会是谁生的?
3、鸭妈妈找不到自己的蛋会怎样?
4、请鸡宝宝把鸭蛋还给鸭妈妈。看看鸭窝里有没有鸡妈妈生的蛋。
三、玩蛋
1、玩蛋宝宝。(幼儿随意的在地上摆弄滚动)
2、师:请鸡宝宝把蛋放到篮子里,你给我一个,你也给我一个—————。现在我的篮子里有多少蛋?(许多蛋)。
四、画蛋
1、师:咯咯嗒,咯咯嗒谁在生蛋呀?(出示《母鸡生蛋》图)原来是这只鸡妈妈要生蛋了,看看它生了几只蛋?
2、师:咯咯嗒,咯咯嗒它又要生蛋了,我们一起把它生的蛋画下来。
3、教师和幼儿一起把画贴在墙上,请小朋友以后再来给鸡妈妈画蛋。
活动反思:
整个过程的.设计以“蛋”为主干线,贯穿整个活动过程,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我的教学目标。不足之处,没能对不积极参与游戏的个别幼儿给予鼓励。
宝宝找妈妈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不怕凉的意志,感受在秋风中体育游戏的快乐。
2、锻炼幼儿听口令跑的能力,让幼儿懂得遵守体育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1、音乐:风
2、树叶的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扮演风妈妈,幼儿扮演叶宝宝,一起欣赏儿歌《秋风吹》。
风妈妈请叶宝宝在指定的范围内(圆圈里)学小蝴蝶的样子飞一飞。
二、展??
1、教师引出新游戏《风妈妈和叶宝宝》。
今天风妈妈带着叶宝宝们一起来做游戏,名字就叫《风妈妈和叶宝宝》。
(1)教师教授儿歌:“叶宝宝,快站好,叫到谁,谁就跑。”
(2)讲述游戏规则:
风妈妈和叶宝宝一起念儿歌,念完后,风妈妈随意点几个小朋友的名字,叫到谁,谁就听口令按指定的地方跑。如:叫到童童和妞妞,风妈妈说:“童童、妞妞,摸摸大树快回来。”两个小朋友听到后,跑向大树摸一摸,再跑回原来的位置。
2、游戏:《风妈妈和叶宝宝》
(1)提出要求,要遵守游戏规则:叫到谁,谁才按照风妈妈说的'地方跑;没叫到的,要站在原地不能动,否则就是违反游戏的规则。
(2)教师发令:摸摸大树、摸摸小房子、摸摸滑梯、摸摸栅栏等。
3、加大游戏难度,要求幼儿站在圆圈上按同一个方向听口令跑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小朋友站在圆圈上,风妈妈叫到叶宝宝时,叶宝宝就围着圆圈按同一个方向跑。如果他们跑的方向不一样,就会相撞。这两个叶宝宝要按照同一个方向,围着我们站的圆圈跑一圈,然后跑回自己原来的位置,找到你原来的小伙伴。
(2)实际游戏示范:请幼儿站到圆圈上,一臂距离散开,以顺时针的方向,找两名幼儿做示范,熟悉游戏的新规则。
4、反复进行游戏5~6遍,在幼儿熟练的基础上,可增加幼儿跑的数量。
三、结束
秋天可真美,叶宝宝想不想跟着风妈妈去秋游?教师带领幼儿学小蝴蝶的样子轻轻的飞,慢慢的跑回教室。
宝宝找妈妈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体验撕纸活动的乐趣。
2.初步尝试沿线进行撕纸活动。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母鸡3,小鸡孵化1。
2.声音:母鸡
3.鸡蛋操作纸、胶棒若干。
声音
活动过程
一、声音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以好奇的口吻:听,谁来了?
2.图片演示:母鸡
你们猜猜这只母鸡到草地上来干什么呢?
看看它在干什么?
3.图片演示:草窝里的鸡蛋
师:母鸡生了很多蛋宝宝,我们帮鸡妈妈把蛋宝宝送回鸡窝好吗?
二、示范撕蛋、贴蛋
1.教师示范
(1)奥!我来取出一个(一张)。用手捏住纸,慢慢地撕,小手慢慢地移。
沿着这上面的圆线撕。哝!一个蛋宝宝出来了,我们应该把它送回哪里?(鸡窝)
(2)把胶水涂在蛋宝宝身上(蛋宝宝亲亲胶水),然后轻轻地送回鸡窝。
2.示范巩固
(1)我要再帮鸡妈妈送一个蛋。
小手伸出来,先撕开一个口子,然后一手捏住蛋宝宝,慢慢地撕,沿着圆线把蛋宝宝找出来。
(2)把蛋宝宝送回鸡窝。(示贴在鸡窝上)
这样贴对吗?(蛋宝宝会滚下来的)
这样呢?(掉下来,蛋宝宝会碎的)。
应该贴在鸡窝里。(示范正确的方位)
3.还有很多蛋宝宝没有送回鸡窝呢,我们小朋友一起把蛋宝宝送回鸡窝好吗?
三、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1.引导幼儿沿着圆点进行撕纸。
2.提醒幼儿注意卫生,把撕下来的废纸扔在篮子里。
四、欣赏,评价
1.你喜欢哪幅图上的蛋宝宝?为什么?
2.教师介绍一幅撕的光滑,构图到位的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