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心理活动的教案精选6篇
教案分享可以激励教师们不断追求更高的教学质量,教案中的小组活动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集体意识,下面是合同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中班心理活动的教案精选6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班心理活动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欣赏、感知、理解故事情节的过程中,体验爱的情感,感受关爱别人和得到关爱的快乐。
2、注意倾听角色对话,尝试用角色的语气语调来表现角色的情感体验。
3、仔细观察图意,积极想象和讲述在爱心小兔熏染下感情的'转变。
活动准备:
根据故事情节,事先排练好情境演出;图片三幅;绒毛小兔一只(脖子上挂“爱心小兔”);礼盒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师:小朋友,你们听——什么声音?
2、听了大灰狼的话,森林里闹开了,小动物们有的急,有的愁。小动物们为什么发愁啊?
3、大灰狼可凶了,送什么礼物好呢?请你们商量一下,给小动物们出个主意!
4、原来你们想的办法都是借送礼物来惩罚大灰狼,那小动物们会送什么礼物呢?
5、小动物们不同意,为什么呢?小猴子笑着说:我自有办法!什么办法呢?请听故事《爱心小兔》。
二、边讲述边表演故事。
1、师讲述至“小猴说:别着急,我自有办法。”到底什么办法呢?你们看——(接下去的情节用表演的形式进行)表演至“从此以后,大灰狼天天和爱心小兔生活在一起。”
2、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觉?(很感动)哪一句话让你很感动?大灰狼以前听过这样的话吗?爱心小兔怎么叫“大灰狼哥哥”(甜甜的),谁来试一试?(个别幼儿表演)
3、谁愿意上来表演爱心小兔和大灰狼?(个别幼儿表演一次)
三、请幼儿观看图片,想象、创编和表达
1、大灰狼到底有没有变好?(指导语:看见什么,小兔会关心地说什么?狼听了又是怎么做的呢?)
2、谁愿意来说说?(大灰狼听见了赶快帮山羊公公把青草送回家;大灰狼把小猫从河里救起来;救回被狐狸抓走的小鸡)
3、小猴为什么送爱心小兔给大灰狼?
原来大灰狼在爱心小兔的提醒帮助下,变好了。
四、结束
1、一年过去了,大灰狼的生日又到了。大灰狼变得这么有爱心,我们送什么给大灰狼呢?
2、一起为大灰狼庆祝生日。
中班心理活动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练习侧面钻动作。
2、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控制力。
3、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和合作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拱形门,长条凳,呼啦圈,《羊羊顶呱呱》音乐,胸牌,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小羊们,我们青青草原上一年一度的“羊羊运动会”马上就要开始了,今天我就是来挑选运动员的,待会儿我就和你们一起做一些训练,看谁反应快,能大胆做动作,我就选它参加今年的羊羊运动会,准备好了吗?好,训练马上开始。
2、做热身运动。(放音乐)
二、学习侧身钻,请幼儿自由探索钻圈的方法。
村长: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身体不但要棒,而且要很协调灵活,现在我们就来练习一下。
1、幼儿自由探索,教师观察、指导,提醒小羊们注意安全。
2、请个别小羊示范钻圈的方法。
小结:身体对圈侧站,下蹲,一只脚伸过圈,低头缩身钻过去,将另一只脚跨过去圈。
3、小羊们分组进行侧身钻练习。
村长:小羊们刚才练习的不错,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放松一下,游戏的名字叫《捕鱼》(一网不打鱼,二网晒晒网,三网打上个大鲤鱼)
三、游戏:捕鱼
1、第一次钻时,渔网与幼儿的.头顶等高,幼儿低头便可钻过。
2、第二次钻时,渔网与幼儿肩膀等高,幼儿需弯腰钻过。
四、游戏巩固:闯关
村长:小羊们表现的都很好,我决定把参加羊羊运动会的.参赛卡,发给你们,不过这些参赛卡被灰太狼藏在了大树下面的箱子里,要到达那个大箱子得钻过好多洞,只有勇敢地钻过洞的小羊才能得到。
五、放松活动
村长:小羊们,拿到参赛卡高兴吗?这说明你们都是最棒的小运动员,咱们一起来庆祝一下吧!
围圆圈侧身走,做放松动作。
中班心理活动的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初步认识新肺炎。
2、提高幼儿对新疫情防范意识。
3、加强幼儿对疫情防范方法的了解和使用。
4、提高幼儿对医务人员的敬畏。
二、活动难点
1、如何控制课程力度,避免造成幼儿恐慌。
2、如何制造轻松课堂氛围。
三、活动准备
香皂,洗手液,水龙头,消毒水,75%酒精,抹布,盆,拖把,手套。口罩(学生自带),冠状病毒图样头饰,护士帽,医生胸贴。贴有 120 标签的游戏车。
四、活动过程
1、引入
师:小朋友们春节过的怎么样?去亲戚家还是在家?
师:有些小朋友在家,有些小朋友出门了,出门的小朋友有没有戴口罩啊?
师:戴口罩的小朋友棒棒的,懂得保护自己。这个春节我们迎来了一个不一样的怪兽,他的名字叫冠太郎,是和灰太狼一样“我可能还会回来”的冠太郎,你们想不想看一下这个怪兽。
幼:不想。(这时候就要激发孩子的英雄主义了,小朋友都有保护父母或者同伴的英雄主义); 2、故事讲诉:
师:好的,那我们一起来看这个怪兽长什么样(放病毒图片)。
(故事按照“中国疾控中心防护宣传儿童版”讲诉)
师:一只叫冠太郎的怪兽本来住在一些生长在野外的可爱小动物身上,2019 年 12 月,有一群人突然来到他的家,抓走了可爱的小动物,把他们做成食物。子民们无家可归,作为国王的冠太郎必须带领他们的子民找到新的家园。谁呢?找哪只动物好呢?小朋友觉得找谁好?
幼:小猫,小狗,人。师:我们一起看怪兽冠太郎会怎么办,(放病毒接近人图片),冠太郎召集他的子民一起出发,他们来到一座大山前,山上有几个洞口,这座山是谁?是正在杀小动物的人,还有吃动物的'人,山的入口原来是人的嘴巴和鼻子。于是啊,冠太郎派出了他的先锋部队从鼻子和嘴巴进入人的体内,先锋部队在人的口水和肺部安家了。
“报告国王,我们已经做好新家园的一切准备,可以让我们的子民进来了。” “好的”这时候冠太郎带着他的子民住进了人的身体里。于是冠太郎的子民在人的身体里生了很多的小宝宝,人的肺部被攻占了。
“阿嚏”有人感冒了。
“哎呀,你怎么这么烫,你发烧了”有人发烧了。
“快去医院看看”有人赶紧去找医生帮忙。
这边,人的身体粮草很多,冠太郎子民吃饱了后,宝宝越来越多,住不下了怎么办? 怪兽冠太郎再一次召集他的子民, “这个人已经发烧了,我们需要找新的家园,国王我们进攻别的人吧”子民提议。
“好的” “冠太郎国王,我们进攻谁会成功呢?” (放不锻炼挑食的人图片) “当然是不锻炼抵抗力不强的人了” “还有不爱洗手的,脏脏的” “还有” “我最爱扎堆在一起玩的,我可以带我的家人从一个人身上跳到另一个身上” “我喜欢门窗关的紧紧的,我最怕通风了” 子民们提议。
中班心理活动的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生气”对人的影响,获得消除这一消极情绪的办法。 2、能关注自己的情绪,有积极调整自己情绪的.愿望。
二、活动准备:
1、图片,ppt;2、木偶;3、关于各种消气方法的卡片
三、活动过程
(一)观察表情:
意图:导入主题,了解生气是一种不良情绪。 1、小兔怎么了?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生气会让人怎么样?
3、小兔可能为了什么事生气呢?(联系生活经验) 4、看一看、听一听,小兔到底怎么了?
(二)故事讨论
意图:梳理经验,积累消除生气情绪的方法。 1、小兔生气的时候做了些什么?这样做有用吗? 2、怎样才能让小兔消气呢?(与木偶互动)
3、看一看,小兔用了哪些办法消气?(幼儿分散观察图片,教师巡回指导)
小结:深呼吸能使人冷静、放松;向关心自己的人说出生气的原因能得到安慰和帮助;想想别人的好,会很快忘记不高兴的事...小兔用了这些好办法,心里的气全消了。
(三)游戏分享
意图:迁移生活,知道要保持愉快的情绪。 跟着音乐玩游戏:如果生气你会怎么做――
小结:每个人都会有生气的时候,这很正常,重要的是你必须记住生气时该怎样做。 希望大家快乐越来越多,烦恼越来越少,每天都有一份好心情。
活动反思:幼儿初步了解了“生气”对人的影响,也知道了消除这一消极情绪的办法。会关注自己的情绪,有积极调整自己情绪的愿望,也会调整他人情绪,知道妈妈生气了要哄妈妈开心。
中班心理活动的教案篇5
设计思路:
中班的孩子认知事物的具体形象性和行为的有意性明显发展,能依靠表象进行思维,认知活动的概括性使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增强,但是仍显表面化、肤浅化。因此本次活动选择的内容:10以内数的守恒。旨在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感知数的守恒,通过自身的操作,初步感知物体大小、排列方式、疏密程度发生变化,总数不变的数现象,整个活动是以故事《爱心礼物》为线索,将数元素融入其中,让幼儿在看一看、说一说、贴一贴过程中初步感知数的守恒。两次为妈妈选衣服的的环节,是为了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了解判定物体总数的时候可以用数数的方法来确定而不只是单凭眼睛看。整个活动将数经验与情感线紧紧地串在一起、,让幼儿倾听故事的过程中感受孩子和母亲之间甜甜蜜蜜的情感。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的数经验进行10以内的数数,初步感知数的守恒。
2、通过倾听故事,体会孩子对母亲的爱。
活动准备:课件《爱心礼物》、黑板两块、操作表格数份、红五星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大大和小小》导入
二、大大选裙子(在贴一贴的游戏中初步感知物体不受大小、排列方式、疏密程度影响的守恒关系。)
1、观察裙子(裙子有什么不一样?裙子上的数字是什么意思?)
小结:这些数字是裙子上的编号,上面有数字1的说明是1号裙子。
2、帮助大大选花最多的裙子送给妈妈,让孩子思考选择。
3、贴一贴:你认为花最多的'是哪条裙子?为什么?
(孩子观察表格后再贴)
4、讨论验证:(活动的关键,引发幼儿争论通过验证来解决问题)
(1)到底是哪一条呢?你是怎么知道这条裙子上的小花是最多的?
(2)产生解决办法(运用已有的数数经验)
(3)小结:原来,裙子上的花是一样多的,你们用数一数的办法找到了正确答案,所以我们不能只看花的大小、排列方式来决定花朵的多少而是要用数数的方法。
三、小小选裙子(迁移运用,继续感知物体数量的守恒)
1、帮助小小选花最少的裙子送给妈妈。(把五角星贴在相应的框里)
2、填表格最后一格:裙子上花有几朵?
3、验证小结:原来,裙子上的花是一样多的,所以我们不能只用眼睛看的办法,有时
候我们的眼睛也会欺骗自己,我们就需要用数一数的办法才能知道正确的答案。
四、为自己的妈妈选一条裙子,说说理由(情感延伸)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来源于我们班级孩子在玩自带玩具时候我所观察到的元素:选出三排花中最多的一排。三排花分别是有小和大的区别,排列有疏密的区别,而孩子们基本都选错了,选了一排排得最长的花,而其实这一排只有6朵花,另外两排虽然小但是有7朵和8朵,而且排得紧密,所以给了孩子错觉,都选择了排得最长的6朵。由此我想到了应该让孩子感知数的守恒,而数的守恒有好几种情况。这个活动是根据孩子的已有的数数经验和主题内容设计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的兴趣教高。
1、从活动设计角度考虑,还可以有分组帮助大大和小小为妈妈选礼物,那么在教学节奏上可以更紧凑一点,孩子在小组活动时候可以有向同伴学习的机会。
2、在“帮助大大”这个环节教学过程中,老师有点操之过急,让可以让孩子有充分的时间来讨论和验证到底哪条裙子上的花是最多的?然后孩子对每一条裙子上的花才会一一关注,去认真地数一数。
3、在最后的延伸活动我做了调整:请孩子们给大大和小小的妈妈想办法最多和最少的花的裙子,孩子们开动脑筋想办法用“添上1“和“去掉1”最后帮了大大和小小的忙,使得这个故事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故事有了完整性,故事的教育性也就体现了。
4、这个活动我教学的对象基本上在数方面经验不够好的一个群体,在活动中与老师的互动不够,孩子的思维较好,但把自己考虑问题的过程(思维)借助语言表达出来就有一定的困难,这个问题也是我们老师一直长期需要思考的:在积累孩子数经验的同时怎么让孩子自己提升、梳理已经习得的经验,使得孩子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
中班心理活动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和讲述婴儿生活图片,知道自己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照顾和爱护,加深热爱父母的感情。
2、活动中培养孩子会关心他人。
活动准备:
1、婴儿生活图片一套,第一张图片是妈妈喂宝宝吃奶,第二张图片是妈妈替宝宝换尿布,第三张图片是妈妈哄宝宝睡觉。
2、每一个幼儿带一张自己小时候的照片。邀请一位怀抱婴儿的妈妈。
活动过程:
一、老师出示婴儿生活图片,讲述父母怎样照料小宝宝的。
1、先放婴儿啼哭的录音,引起幼儿注意,然后看图片。幼儿观看,老师提问:宝宝为什么哭?妈妈是怎样喂妈的?你小时候吃的是妈妈的奶还是牛奶?妈妈为什么不怕脏不怕臭给宝宝换尿布?让幼思考,议论,回答问题,然后给每张图片作小结。
2、老师总结:你们小时候,也像这个小宝宝一样,不会说话,不舒服时只会哭。是姐姐给你喂奶,给你换上干净的`尿布。妈妈又抱着你,轻轻地拍着你,让你舒舒服服地睡觉。你们在爸爸妈妈的关怀照顾下,慢慢地长大了。
二、请抱婴儿的妈妈来到幼儿中间,让幼儿看妈妈是如何照顾小宝宝的。
1、引导幼儿招呼小宝宝。(小宝宝不会应答)小宝宝的妈妈介绍说:小宝宝虽然已经长大一些了,但是还不会说话,要妈妈慢慢教他才行。
2、让幼儿和小宝宝比比谁高谁矮,谁的手大,谁的手小;看看小宝贝嘴里有几颗牙齿,比比谁的牙齿多。
3、看看小宝宝如何学走路。
① 妈妈扶着小宝宝走到幼儿面前,与幼儿一一握手。
②妈妈弯腰教小宝宝走路。老师与妈妈一问一答,问答中突出妈妈关心宝宝,使幼儿懂得妈妈为了小宝宝不跌交,学会走路,虽然弯着腰很酸,很累,她都不顾。
③老师小结:你们小时候,爸爸妈妈也是这样教你们学走路的。现在你们不仅会走,还会跑、会跳,你们都要谢谢爸爸妈妈。
4、看小妈妈给小宝宝吃东西。
①让幼儿给小宝宝吃点心。(小宝宝不会自己吃,要妈妈喂)妈妈喂小宝宝吃鸡蛋羹,先将手帕围在小宝宝的脖子上,用汤匙舀起鸡蛋羹,在嘴边轻轻地吹一吹,喂给宝宝吃。
②让幼儿观察妈妈关心小宝宝的具体细节。老师插问:为什么要给小宝宝围上手帕?为什么还要吹一吹?
③老师小结:你们小时候和小宝宝一样,不会自己吃饭,也是妈妈一口一口地喂你吃的。
5、妈妈给小宝宝把尿,把好后让小宝宝坐在小车里,推着小宝宝出去玩,全班幼儿向小宝宝告别。
三、幼儿观看自己小时候的照片。
1、老师说:爸爸妈妈把你们小时候的生活也拍下来了。现在请大家拿出来看看,给旁边的小朋友讲讲,你小时候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照顾你的。
2、每个幼儿将小时候的照片贴在磁性板上。
3、老师选择几张照片,请几个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
四、游戏:学做爸爸妈妈。
让幼儿互找同伴(男女结对子),将两张椅子拼成小床,商量怎样照顾好小宝宝。然后到老师那里领取娃娃、奶瓶、尿布、小碗、小汤匙等玩具,玩“娃娃家”游戏,学做爸爸妈妈。
活动延伸:绘画---小时候的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