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找朋友教案6篇

时间:2024-12-15 11:30:05 分类:工作计划

优秀的教案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氛围,好的教案应当具有针对性,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下面是合同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班音乐找朋友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班音乐找朋友教案6篇

小班音乐找朋友教案篇1

一、导入

1.熟悉音乐,引起学习兴趣。

2.打招呼,相互认识。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都是好朋友是吗?现在,给身边的小伙伴互相打个招呼吧!

二、展开

1.出示动物玩偶,引入找朋友活动。

教师:小朋友们看,这是谁?你们喜欢它吗?

你想不想跟它做朋友啊?那怎样做呢?能不能用一个动作来表示一下?

2.启发幼儿自编动作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对玩偶表示喜爱。)

3.播放-找朋友

幼儿初步尝试自编动作表演。

4.教师引导示范,进一步带领幼儿进行音乐游戏的表演

(1)请幼儿做示范

(2)请幼儿相互交流:你用的是什么动作?

(3)教师表演示范,规范音乐游戏的动作

(4)根据提示,幼儿自由表演,教师跟进指导。

(分组和集体进行表演。)

5.教师引导幼儿拉手转一转,一起成为好朋友。

小结: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都是好朋友,不打不闹。

三、结束

教师带领幼儿去院子里做游戏。

小班音乐找朋友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愉快地歌舞游戏中培养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的自律能力。

2、培养幼儿对节奏的认识。

3、在游戏过程中对幼儿进行互助友爱的教育,使幼儿懂得友情,珍惜友情。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准备

为曲调选节奏的四列火车及节奏型卡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赶花会》,引导幼儿在句末大胆创编造型。

教师以游戏的口吻引入,引导幼儿大胆创编b段中花叶花茎的各种造型,活动中注意保持自己与别人之间的空间距离,不挤在一起,不相互碰撞。

二、多声部朗诵《小鸭小鸡做游戏》,培养幼儿相互间的协调性。幼儿一部分扮小鸭,一部分扮小鸡,扮小鸭和小鸡的再分别分成两组,一组念第一声部的语句,另一组念象声词。

小鸭小鸡快过来站队,我们又准备做游戏了。(站成四队),今天,小鸭小鸡比赛朗诵,我们看一看哪队朗诵得又协调又合拍。

三、复习歌曲(拉拉勾)

1、情节引入“有只小鸭子不高兴了,我们去帮帮它吧。”怎么帮助它呢?幼儿讨论。对幼儿进行互助友爱的教育。

2、复习歌曲《拉拉勾》。引导幼儿有表情地表演唱。

四、学舞蹈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1、复习歌曲《我的朋友在哪里》

①教师问1、2、3、4、5、6、7,我的朋友在哪里?启发幼儿答:在这里,在这里,我的朋友就是你。

②幼儿齐唱后,复习这道歌有几个乐句?(4个)。

2、为曲调选节奏,并练习拍打节奏。

①出示四列代表四个乐句的小火车,引起幼儿兴趣。

②出示节奏型卡片,幼儿拍打节奏。

③引导幼儿为歌曲选相应的节奏型贴在车厢上。(合作性、互助性的培养)。

④读节奏。

3、看着节奏谱学习基本动作。

4、学习舞蹈游戏。

①教师唱曲示范一次。

②交待舞蹈游戏的规则。

③组织幼儿舞蹈游戏。

游戏过程中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互助友爱的教育

五、小鸭小鸡律动退场。

活动反思

首先,本课的导入是先让幼儿跟着钢琴有节奏的做拍手律动,目的是稳定幼儿的注意力,然后以‘一只孤独的小鸭’展示给幼儿,让幼儿用语言来表达小鸭因为没有朋友,所以感到孤独,但大多数幼儿不能够说出‘孤独’回答的是:“小鸭在洗澡”在这各方面是我的引导有误,应该让幼儿只观察小鸭的表情,前面出现的引导的话语有些多余,并没有达到想要的结果。然后戴上小鸭头饰以‘孤独小鸭’的身份向幼儿表演找朋友的场景(请三位幼儿事先准备好一段:在这里,在这里,你的朋友在这里)一边表演一边反复唱歌曲3~4遍。目的是:1、为学新歌《我的朋友在哪里》做好一个铺垫作用。2、告诉幼儿找到了朋友的(跟好朋友在一起是最快乐的一件事)。听课的.反馈:“这个环节设计很好,不仅让幼儿直观地看到怎样找朋友,还激起幼儿学习歌曲的积极性。”

其次,我又以朋友的身份向幼儿发起找朋友的,这时幼儿在上一段的表演中已有一些学歌的基础,所以大部分的都能接上我的歌。然后我再通过碟片让幼儿完整地学习歌曲3遍,幼儿跟着老师一边唱一边进行有节奏地打节拍。在此环节中,老师们提出:“教师应该一边弹琴一边教”然而我出于教师背对幼儿、怕幼儿乱的原因,所以我选择了前者。当幼儿熟悉了歌曲之后,我请个别幼儿到前面来玩‘找朋友’的游戏。目的是:1、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歌曲。2、锻炼幼儿大胆地在同伴面前进行表演。然后我再通过平时幼儿快快乐乐在一起的一些课件,勾起幼儿回忆与朋友在一起开心的片段,发起幼儿再次对找朋友的欲望。

小班音乐找朋友教案篇3

目标:

1.体验邀请和被邀请的快乐。

2.用可以让同伴愉快的动作有节奏地向朋友打招呼。

3.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准备:

请一个大班的幼儿戴上头饰,扮演小熊。

音乐磁带《一二三四五六七》

指导:

一、小熊做朋友。

1.小熊出场,(一副孤单单、愁眉苦脸地)唱: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

2.幼儿和小熊打招呼,告诉小熊:“我在这里,我在这里!”

3.小熊和幼儿根据歌词对话,小熊念上句,幼儿答下句,并用点头、挥手、拍肩等动作回应小熊。

4.有这么多朋友和小熊打招呼,小熊的心里觉得怎么样?

5.小熊高兴地告诉大家:我找到了许多好朋友。

二、学唱找朋友的歌

1.教师边弹边唱,幼儿倾听全曲。

2.鼓励幼儿带着愉快啊的情绪齐唱两遍。

3.小熊和幼儿一起唱,边唱边做打招呼的动作。

4.启发幼儿运用不同的动作和表情表现“我在这里,我在这里”,要求有节奏,每两拍做一下动作。

三、邀请朋友跳个舞

1.(播放音乐磁带,小熊乐呵呵地邀请一个朋友跳舞)小熊是怎么请朋友跳舞的?

2.请一位幼儿做邀请者,有礼貌地请小熊跳舞,然后再去邀请其他幼儿一起跳舞。

教学反思

首先,本课的导入是先让幼儿跟着钢琴有节奏的做拍手律动,目的是稳定幼儿的注意力,然后以‘一只孤独的小鸭’展示给幼儿,让幼儿用语言来表达小鸭因为没有朋友,所以感到孤独,但大多数幼儿不能够说出‘孤独’回答的是:“小鸭在洗澡”在这各方面是我的引导有误,应该让幼儿只观察小鸭的表情,前面出现的引导的话语有些多余,并没有达到想要的结果。然后戴上小鸭头饰以‘孤独小鸭’的身份向幼儿表演找朋友的场景(请三位幼儿事先准备好一段:在这里,在这里,你的.朋友在这里)一边表演一边反复唱歌曲3~4遍。目的是:1、为学新歌《我的朋友在哪里》做好一个铺垫作用。2、告诉幼儿找到了朋友的(跟好朋友在一起是最快乐的一件事)。听课的反馈:“这个环节设计很好,不仅让幼儿直观地看到怎样找朋友,还激起幼儿学习歌曲的积极性。”

其次,我又以朋友的身份向幼儿发起找朋友的,这时幼儿在上一段的表演中已有一些学歌的基础,所以大部分的都能接上我的歌。然后我再通过碟片让幼儿完整地学习歌曲3遍,幼儿跟着老师一边唱一边进行有节奏地打节拍。在此环节中,老师们提出:“教师应该一边弹琴一边教”然而我出于教师背对幼儿、怕幼儿乱的原因,所以我选择了前者。当幼儿熟悉了歌曲之后,我请个别幼儿到前面来玩‘找朋友’的游戏。目的是:1、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歌曲。2、锻炼幼儿大胆地在同伴面前进行表演。然后我再通过平时幼儿快快乐乐在一起的一些课件,勾起幼儿回忆与朋友在一起开心的片段,发起幼儿再次对找朋友的欲望。

小班音乐找朋友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熟悉音乐旋律,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做相应动作。

2.启发幼儿在前奏声中,创编各种亲热动作。

3.鼓励幼儿结伴舞蹈,体验与同伴相亲相爱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钢琴、组织幼儿玩听信号找朋友的游戏。

活动过程:

1.教师帮助幼儿熟悉曲调,学会唱歌.

2.启发幼儿边唱边按歌词做敬礼,握手,拥抱的动作.

3.学习邀请舞《找朋友》

(1)两位教师扮演同桌幼儿,其中一名当邀请者另一名被邀请者.强调在第四小节末找到朋友,面对面站好.

(2)请幼儿与教师共同表演.

(3)组织幼儿集体练习,提醒幼儿在第四小节结束时,两人应面对面站好,并检查,是否全班幼儿都在第四节结束时,找到朋友.

(4)听前奏曲,创编两人一起的亲热动作.提问:你和好朋友在一起可做那些亲热动作.

(5)集体听前奏曲,做亲热动作,教师及时发现肯定有创新的动作.

(6)在音乐伴奏下,完整的.跳邀请舞.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在其他活动中主动找朋友一起玩.

课后反思:

本节活动总的来说比较成功,思路清晰,环节流畅,基本达到的教学目的。这首歌词本身很好理解,孩子一听就知道唱什么,懂什么意思,如:敬个领、握握手等歌词。对小班孩子来说是有经验的,所以孩子乐意去说、去唱。但是动作方面,小班的孩子只会简单的拍手、走步、握手。在这里没有给孩子过多的要求,而是找好朋友拥抱一下,孩子们也很给你兴趣。

通过这节活动我吸取了一些经验,但在活动中也有不足的地方。例如:在幼儿学唱歌的这个环节,老师说的太多了应放在身体上的节奏更多一些,这样对有儿童来说可能会更容易些。幼儿在运用体态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可能还不够,导致在找朋友的时候动作有点僵硬,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应引导幼儿注意动作与音乐之间的联系,并且鼓励幼儿大胆与同伴交往,让幼儿能够体验到上幼儿园的快乐。

小班音乐找朋友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运用令同伴愉快、接纳的动作有节奏地向朋友打招呼。

2、体验邀请和被邀请的快乐。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请一个中大班幼儿戴上头饰,扮演小熊。

2、音乐磁带《一二三四五六七》。

活动过程:

(一)与小熊做朋友。

1、小熊出场,一副孤单单的样子,他愁眉哭脸的唱着: 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

2、和小熊打招呼,告诉小熊:“我在这里,我在这里。”

3.小熊和幼儿根据歌词对话,小熊念上句,幼儿答下句,并用点头,挥手、拍肩、敬礼、鞠躬等动作回应小熊。

4.有这么多朋友和小熊打招呼,小熊的心理觉得怎么样?

5.小熊高兴地告诉大家:我找到了许多朋友。

(二)学学找朋友的歌。

1.教师边弹边唱,幼儿倾听全曲。

2.鼓励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齐唱两遍。

3.小熊和幼儿一起唱,边唱边做打招呼的动作。

4.启发幼儿运用不同的动作和表情表现“我在这里,我在这里,”要求有节奏,每两拍做一下动作。

(三)邀请朋友跳个舞。

1.播放音乐磁带。小熊乐呵呵地邀请一个朋友跳舞。请幼儿说一说小熊是怎样邀请朋友跳舞的。

2.请一个幼儿做邀请者,有礼貌地请小熊跳舞,然后再去邀请其他幼儿一起跳舞,直至全体幼儿都成为邀请者为止。

结束延伸:

此活动可以用于音乐游戏中。

活动反思

“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朋友在这里”。短短的'的五句歌词,简单明了,却蕴含了数数,找朋友游戏、一问一答等多种教育内容。

活动开始,以孤单的小猫要找朋友来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孩子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了活动中,“我在这里,我在这里”那种迫切想与小猫交朋友的心情充满了感动,可当我说小猫可能听不明白,我们再加一些动作时,孩子们更是想出了很多种方法与小猫打招呼,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本次活动,幼儿边唱歌,边做游戏,都非常的投入。在游戏的过程中,一个幼儿找到一个好朋友,两个好朋友又找到两个好朋友,四个好朋友又找到四个好朋友,依次循环下去,全班幼儿都是好朋友。孩子们之间拉近了距离,感受到了好朋友游戏的快乐。

通过这次活动,我也感受到一定要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孩子们充分表现自己,只有孩子们动起来了,也就说明孩子们在真正的学起来了。这次课打破了以往老师示范唱,幼儿跟唱的教学方法,而是采用了老师和幼儿一起游戏,边游戏边唱歌的游戏式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游戏中感受到了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

小班音乐找朋友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节奏感,激发幼儿学习打击乐的兴趣。

2、尝试使用乐器,学习看节奏图谱进行演奏。

3、通过演唱歌曲,培养幼儿懂得分享,并学习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尝试使用乐器,学习看节奏图谱进行演奏。

2、难点:学会分乐器种类演奏。

活动准备:

1、三角铁、双响筒、铃鼓等乐器若干。

2、歌曲音乐

3、ppt幻灯片演示。

活动过程:

一、音乐活动导入,谈话揭题

1、在《我们都是好朋友》音乐声中师幼一起用身体各个部位打拍子进入活动室。

2、师引导幼儿与客人老师问好。

二、出示节奏型ppt,复习节奏型

以两个小节为例,分别请个人、小组和集体的方式来进行。

三、认识乐器,了解其演奏方法。

出示三角铁、双响筒和铃鼓。提问:这些乐器叫什么?它们是怎么来进行演奏的?

请个别幼儿来进行展示,教师纠正幼儿不正确的拿握姿势。

四、为歌曲伴奏。

1、幼儿自己探索尝试给歌曲伴奏。

2、出示节奏图谱的幻灯片,分别学习铃鼓、双响筒和三角铁的演奏方法。

3、幼儿随音乐进行合奏。

五、延伸活动

幼儿看指挥进行演奏。

《小班音乐找朋友教案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