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鸟飞幼儿教案5篇
经过精心设计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主动地探索知识,通过事先编写教案,教师能够清晰地规划每个环节,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以下是合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鸟飞幼儿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小鸟飞幼儿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相亲相爱,并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表现;
2、在游戏中体验与朋友一起玩耍的乐趣。
3、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用自然、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活动准备:
1、课件一套;
2、小鸟的教具各一个(黄色和蓝色);
3、音乐。
三、活动过程:
1、发声练习。
2、出示课件,树叶飘落,秋天到了。听听谁来了?
3、认识图上的两只小鸟,知道它们的名字。
师:这两只小鸟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师:黄色的小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丁丁,给丁丁打个招呼。
师:蓝色的小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东东,给东东打个招呼。
3、幼儿感知歌曲《两只小鸟》,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完整朗诵歌词,并提问丁丁和东东发生什么事?为什么飞走了?(幼儿可以自由发挥想象)
(2)教师引导:两只小鸟飞走后,就剩下小树了,小树会怎么样?
(3)小树没有朋友很孤单,怎么办呢?小朋友帮它想想。(叫丁丁和东东回来)
(4)教师:两只小鸟又回到了树上,跳舞给小树看,和小树捉迷藏,它们相亲相爱的在一起,可开心了!(初步理解什么是相亲相爱,可以用哪些动作表示。)
(5)师幼完整朗诵歌词。
4、幼儿学唱歌曲《两只小鸟》
(1)教师带领幼儿慢速演唱,借助手势表演让幼儿记忆歌词。
(2)教师带动作表演歌曲,引发幼儿参与表演的兴趣。
5、幼儿表演《两只小鸟》
(1)幼儿尝试自己表演。
(2)教师示范。
(3)幼儿每人两只小鸟,一起表演歌曲。可游戏2—3遍。
6、教师结语:小朋友们表演的真好,你们喜欢这两只小鸟吗?老师也喜欢,因为它们非常懂事,听见小树的呼唤就马上飞回来了陪小树,而小树也会在下雨的时候为小鸟挡风挡雨,它们你关心我,我关心你,相亲相爱在一起,以后我们小朋友也要像两只小鸟一样和我们身边的人相亲相爱。
四、活动结束:
我们一起把这首歌唱给大哥哥、大姐姐们听吧!
小鸟飞幼儿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变化,通过动作表现角色的特征。
2.能倾听音乐进行表演,遵守游戏规则。
3.通过游戏,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
活动准备:
音乐《小鸟和大象》小鸟和大象的头饰若干森林场景
活动过程:
一、用手的舞蹈,讲述故事《小鸟和大象》
森林场景,教师用手的舞蹈来表演故事。
教师:你看到了森林里面有什么?
二、教师跟着音乐讲述故事,引出游戏主题。
1.在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我们听一听是哪个小动物来了?播放音乐,你听到了什么的声音?(小鸟)
2.请幼儿来说一说并学一学小鸟是怎么飞的?跟着音乐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鸟飞。
3.再听听哪个动物又来了?(大象)大象是怎么走路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4.大象走着走着走到了森林里,小鸟听到了大象的“咚咚咚”的声音,吓得全都躲在了大树后面,大象走啊走啊走的累了,就躺下休息,忽然它觉得身上好痒,身上都是小虫子,小鸟看到了,该怎么办?
5.大象得到了小鸟的帮助,对小鸟说“谢谢”,然后它们一起开心的玩。
三、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当大象出来的时候小鸟全部都躲在大树后面,当音乐变化时大象觉得痒的时候,小鸟出来帮助大象。和幼儿一起来玩游戏,随着音乐的变化,一起来表演《小鸟和大象》。
四、带上头饰,分角色进行表演。
五、角色进行互换。
教学反思:
通过音乐的变化让幼儿明白了“倾听”的重要性,并初步学会了应如何“倾听”,同时培养了幼儿的注意力。但在这次的活动中我有几点不足之处:1.幼儿人数太多,在听音乐学小鸟飞的过程中太过于集中。2.教师在引导过程中给出的提示比较多,为了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提示应当少点。
在这次的活动中,我首先通过一个故事让幼儿很容易就明白了“倾听”的重要性,并有了倾听的愿望,因此,在第二环节中让幼儿带着这一愿望进行第一步“听”的活动,接下来的第三个环节中更进一步地让幼儿在听的基础上表现出所听到的指令,我在这时发现幼儿对“听”己产生了较大的兴趣,便发出了较有趣味性的指令,更激起幼儿的兴趣,如:在音乐的变化中学习不同的动物的动作。以后将总结经验更好地引导幼儿学习提高倾听能力。
小鸟飞幼儿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熟悉三拍节奏,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2、学习休止符的停顿以及旋律的连贯性。
3、爱护鸟类和爱大自然的情感。
4、借助已有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理解并记忆歌词。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图谱、小鸟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发声练习:12345-54321-(啊、叽……)
2、你们喜欢小鸟吗?出示图片,小鸟在树上做什么,它为什么喜欢这里?
3、 一起听歌曲。
(二)基本部分:小鸟落落
1、从歌曲中听到了什么?自由发表言论。
这里有山有树有河,有爱护它们的人, 难怪小鸟不愿走。
2、出示图谱,练习节奏。这首乐曲是几拍子的?听乐曲有什么感觉?
拍一拍音乐的节拍,感知3/4拍特点。
3、着重唱好休止符的停顿和连音的流畅。
4、根据音乐内容重点表现小鸟快乐的情绪。
a、边学小鸟飞飞落落的动作边演唱
b、小椅子当大树学绕树飞
c、边绕树飞边演唱,也可结伴表演
5、为歌取名。《小鸟落落》
(三)结束部分:我是快乐鸟
1、分段演唱、合唱。
2、鼓励、表扬积极参与的幼儿。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很抒情的歌曲,歌曲中的.休止和;连音是学习的重点,通过几次欣赏旋律,幼儿对这首乐曲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孩子们一起用动作表演歌曲,即带着孩子们一起演唱,一边用动作来表达歌曲的内容。体验爱护鸟类的情感,幼儿在歌表演中,大胆尝试很多不同的动作、神态与表情,在气氛活跃的课堂中再一次巩固歌曲的内容,体验了快乐音乐的情感。活动中基本上每一个幼儿都参与了,动作也非常漂亮。
不足之处:
整个活动的把握上虽然比较完整,但是每一个环节时间安排不充分。
小鸟飞幼儿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学习用自然,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够主动和同伴拥抱,体验相亲相爱的快乐。
3.借助小图谱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4.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活动准备:
1.两种颜色的小鸟各一个,两种颜色的小鸟头饰卡两张。
2.《两只小鸟》音乐。
3.多媒体。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树和小鸟导入。
1.认识两只小鸟,知道他们的名字。
2.和小鸟一起做律动。
一、出示手偶,激发幼儿兴趣,学习歌词。
1.教师将两只小鸟的手偶套好藏在背后,分别出示两只手偶,像小朋友介绍红色的是"丁丁"和蓝色的"冬冬",他们是相亲相爱的好朋友。
2.教师有节奏的朗读歌词一遍。
二、听音乐,会用自然、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1.教师把自己当成大树,两只手带着手偶,边唱歌边用手偶做动作,引导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唱。
2.询问幼儿它们在玩什么游戏?什么游戏要多起来呢?(捉迷藏)
三、集体玩捉迷藏的游戏。
1.分组女孩扮演丁丁,男孩扮演冬冬,教师来当大树,手上戴着手偶,给幼儿以指示。
2.幼儿自由选择扮演丁丁,冬冬,并带上头饰,游戏再次进行,提醒幼儿主动和同伴拥抱,体验相亲相爱的快乐。
教学反思:
?两只小鸟》是一个韵律比较欢快的音乐。以幼儿感兴趣的故事情节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通过图谱帮助幼儿理解歌词。总的来说本次活动思路清晰,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但在环节的衔接上还有所欠缺,教师的音乐基本功和应变能力还有待提高,形式显得有些单调。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吸取经验,改进缺点,将教学活动组织得更好。
小鸟飞幼儿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学习部首“双耳旁(左耳旁)、女字旁、走之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中“我”为雨中的小鸟担心的真挚情感,学会关心弱小。
4、培养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教学难点】
学会关心弱小。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你喜欢哪些小动物?为什么?
2、板书课题:
阳台上的'小鸟
二、释题
1、你知道什么是“阳台”吗?(板书简笔画)
2、认识“阳、台”两字。
3、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些什么?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学生互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3、同桌相互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4、指名分段读文,相机指导。
四、细读熟思,深入领悟
(一)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
1、边读边数:这一段共有几句话?
2、再读细思:小鸟是什么样子的?
3、三读激情:
(1)小鸟为什么会来到“我”家的阳台上?
(2)你看到这幅场景,心中会怎么想?
(二)指导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读文及己:
(1)文中的“我”有什么感受?
(2)“我”为什么“悄悄地看着它”?
2、再读细品。
(三)指导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妈妈”要去阳台上干什么?
2、“我”为什么要拉住“妈妈”?你还能从哪些词语看出“我”关心小鸟?
3、你喜欢文章中的小朋友吗?为什么?
(四)自学第五自然段
先读后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五、重读课文,重新感悟
六、小结
学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收获?
七、指导书写生字
先自己观察,再和同桌交流:每个生字怎样写才好看?
八、练习:读一读,再给句子加上标点。
(课后第三题)
附板书:
阳台上的小鸟“我”
湿漉漉的(迷了路)可怜(有同情心)
别吓着它(关心弱小)
欢快地叫
和谐,需要心与心的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