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绕口令花和瓜教案8篇
教师撰写一份教案是对学生学习的重要过程,通过教案的内容能够看出教师能力水平的高低,以下是合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绕口令花和瓜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绕口令花和瓜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练习绕口令,练习发准易混淆的字音“关”,“夸”瓜“,感知绕口令的韵味。
2.通过看图文以及轮流接念的方式学习绕口令。
3.乐意参与游戏活动。
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5.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图片:冬瓜、西瓜若干。
2.文字标记:西关队、东关队、夸、关、瓜各若干。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学习绕口令,感知绕口令的韵味。
2、难点:发音易混淆的字音。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
交代规则:老师把“关”字说给一排的第一人听,一直往下传,传到最后一个人时大声念出,若念对那全体幼儿就跟着练习发“关”字的音。
2.学习绕口令
(1)教师朗诵绕口令。
(2)绕口令讲了什么?
(3)教师带领幼儿朗诵绕口令1——2遍。
3.绕口令游戏
(1)分组开展游戏。
将小朋友分成“东关队”“西关队”两队,采用轮流念绕口令的方法,进行游戏活动。
(2)教师和幼儿扮演角色,轮流接说绕口龙,使幼儿进一步了解游戏规则。
师:西关队种冬瓜
幼:东关队种西瓜
师:西关队夸东关队的西瓜大
幼:东关队夸西关队的冬瓜大
(3)分组一对一开展游戏
分别请两队的幼儿,一对对地轮流接说绕口令。教师和其他幼儿评判,教师分别在黑板上添画冬瓜和西瓜。
教师带领幼儿数一数“东关队”的西瓜和“西关队”的冬瓜对“的冬瓜数量,评出胜利者,并给予掌声奖励。
交换生产队,游戏重新进行。
4.小结
你发现这个绕口令中有哪些容易混淆的字?(关、夸、瓜)
教师小结:原来绕口令是由许多读音相近-容易混淆的字词组成的句子,念起来较呦口,念快时容易念错,只要我们平时多多练习就会读得又快又准又好。
附:瓜儿大
西关队种冬瓜,
东关队种西瓜。
西关队夸东关队的西瓜大,
东关队夸西关队的冬瓜大。
冬瓜大,西瓜大,
西瓜大,冬瓜大,
今年的瓜儿个个大。
(注:此活动参考指导用书)
【教学反思】
绕口令最大的特点就是拗口,在学习绕口令《瓜儿大》,儿歌中的“关、瓜、夸”这几个字的发音很容易混淆,难以掌握。活动的开始,教师通过游戏传话筒引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通过图片示范朗读并理解绕口令——练习混淆字的发音——根据图表学习绕口令——通过形式多样朗读。整个活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掌握得也不错。
活动设计符合大班年龄幼儿,活动的选材新颖,来源于生活,以图结合汉字的形式以及分角色接应朗读,看着图普就能很顺口的读出来。让幼儿很快理解了什么是绕口令,也了解了绕口令的意义,让其了解绕口令的特点,感知绕口令的节奏和韵律。幼儿对这样的活动很感兴趣,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多用这样的形式来开展活动。
幼儿绕口令花和瓜教案篇2
活动目标:
练习准确发音,能不间断地快速朗诵绕口令。
活动准备:
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结合图片清楚、正确地为幼儿朗诵2~3遍。
2、请幼儿分析理解绕口令的内容。
3、跟教师朗诵几遍以后幼儿自己记忆朗诵。
4、分组朗诵。
5、个别朗诵。
6、幼儿游戏之中可以相互练习绕口令,还要提高速度。
附绕口令:
大猫和小猫
大猫毛短,小猫毛长,大猫比小猫毛短,小猫比大猫毛长。
一匹布一瓶醋
肩背一匹布,手提一瓶醋,走了一里路,看见一只兔,卸下布,放下醋,去捉兔。跑了兔,丢了布,洒了醋。
娃娃画画
娃娃画画画花花,娃画花花结瓜瓜,花花结瓜给娃娃,娃娃吃瓜画花花。
我和鹅
我是我,鹅是鹅,我不是鹅,鹅不是我。鹅肚饿,我喂鹅。我爱鹅,鹅爱我。
幼儿绕口令花和瓜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绕口令内容,能正确读准骆驼、萝卜、菠萝、陀螺、哆嗦等发音。
2、熟悉绕口令内容,能快速读绕口令,语言流畅,音调准确。
3、初步掌握绕口令的讲述方法,激发学习绕口令的兴趣,体验朗读绕口令的乐趣。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重点:
学会绕口令,语言流畅,激发学习绕口令的兴趣。
活动难点:
能快速朗读绕口令,字词发音准确。
教学方法:
针对儿童的认知特点,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我们考虑设计主要以图画演示、朗读表演、角色竞赛的形式,通过听说结合,动静交替,循序渐进,层层提升的原则达到预设的目标。老师在此时,注重对个别幼儿的发音指导,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认识和情感体验借助动作创造性的开展表演活动。
区域活动及亲子活动:
表演区:提供头饰、图片、铃鼓,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认识和情感体验,借助动作,创造性的开展朗诵表演活动。
建构区:提供纸盒搭建骆驼及沙漠场景。
美劳区:提供纸、笔,可以画、撕贴,制作小书等。
语言区:提供相同或相近发音的图片进行仿编绕口令。(如:毛笔、猫咪、大米、鸭梨等)
亲子活动:幼儿教家长并和家长比赛,看谁说的快,说的准。体会绕口令的乐趣,增加亲情。
幼儿绕口令花和瓜教案篇4
目标:
1、初步学会念绕口令,发音正确。
2、能初步的区别绕口令与儿歌的不同之处。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准备:
1、符合绕口令内容的图标。
2、幼儿已掌握较多的儿歌及绕口令。
3、磁带。
过程:
1、学习绕口令《盆和瓶》,分析绕口令的特点。
(1)快速的念绕口令,引起幼儿的兴趣。
(2)出示图标,引导幼儿边看图标边说绕口令。
(3)分析绕口令的特点。
绕口令容易念吗?为什么绕口令不容易念清楚?
小结:绕口令是由许多读音相近的字排在一起的,念的时候要分清楚。
(4)采用多种形式继续念绕口令,集体、分组、个别相结合。
教学反思:
在第一次上绕口令的时候,我认为这首绕口令很简单。学习练习盆、瓶、碰的普通发音,并学会绕口令就行了。我只用了示范朗诵的方法教幼儿,在示范过程中,我用了缓慢的速度进行,一遍幼儿容易理解和听清楚绕口令的含义。接着,我让幼儿进行跟读,可是我发现幼儿的发音不准,总是会记不住,或者是词语混淆了。最后学了好就才学会,有些吃力。
幼儿绕口令花和瓜教案篇5
活动设计背景
这节教学活动设计灵感来源于一次外出学习活动,在优秀教师展示一次绕口令教学活动时,我就被其中有趣的图画运用设计所吸引。整个教学过程轻松自然,使我印象深刻。我作为一名新教师,自身经验尚浅,因此,这次是模仿学习来进行教学活动——绕口令《盆和瓶》。
活动目标
1、了解绕口令内容,尝试正确发音盆、瓶和碰。
2、熟悉绕口令内容,能朗读绕口令。
3、引发幼儿对绕口令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记住绕口令你,并正确朗读。
难点:能快速朗读绕口令,字词发音准确。
活动准备
桌子、盆、玻璃瓶,与绕口令内容的相关图片
活动过程
一、播放歌曲《中国话》中的一段绕口令片段,引起幼儿兴趣。
1、师:你们听过这段念词吗?听到了什么?
2、师:这就是绕口令,由很多很像的词句组成,念起来可以很快、很通顺。
3、师:你们知道哪些绕口令?可以念出来和大家分享。
二、学习绕口令《盆和瓶》。
1、出示盆和瓶,引出今天的绕口令题目,贴上黑板。
2、师把盆放在桌上,引出第一句念词“桌上放个盆”,贴相应图片在黑板上。(注意盆的发音)
3、师把瓶放进盆中,引出第二句念词“盆中放着瓶”,贴相应图片在黑板上。(注意瓶的发音)
4、师分别敲击盆和瓶,学习“乒”和“乓”。
5、师:盆和瓶碰到一起会是什么声音?
学习念词第三句“乒乓一声响”。
6、师:你们知道是瓶碰盆,还是盆碰瓶?
学习念词第四句“不知是瓶碰盆,还是盆碰瓶”。
7、师:绕口令里面有些字的发音是很容易念不清楚,小朋友要认真的学,注意正确发音。
三、教师完整朗诵绕口令,幼儿跟读,师认真听,纠正不正确的发音。
四、幼儿分组巩固练习,并展示成果。
1、把幼儿分成几个组,每组发一张绕口令完整图画,幼儿进行练习、巩固,教师巡视。
2、请幼儿展示自己练习后的成果。
3、全体幼儿念绕口令。
五、活动结束
回家后可以把图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并且将自己所学的绕口令教给爸爸妈妈,和他们一起分享快乐。
附:
?盆和瓶》
桌上放个盆,
盆中放着瓶,
乒乓一声响,
不知瓶碰盆,还是盆碰瓶。
延伸活动:
教师可组织班级开展一次绕口令比赛,幼儿既可以巩固已学知识,也可以从他人那儿获得新知,还可以培养良性竞争意识。
教学反思
在这次教学过程中,我也确实发现要在一个课堂教学的时间内,让大部分幼儿都能口齿清楚地念出这个绕口令也已经很不容易了。特别是最后“不知瓶碰盆,还是盆碰瓶”这两句,幼儿特别容易搞混。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绕口令的内容用图片按顺序摆放在黑板上,帮助幼儿分辨绕口令中的内容,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按图片的指示念绕口令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思维跟不上眼睛、嘴巴的情况。而且有很多小朋友会说错“有个盆”和“放着瓶”这两个短语,这可能是因为幼儿思维总是不像成人那样清晰的原因。所以,我想,在以后执教时是不是也应该把这两个短语写在黑板上,虽然幼儿不认识字,但至少摆在那里,幼儿就知道那儿该注意。
幼儿绕口令花和瓜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内容,能区分绕口令中“六、漏、右”的字音,认真倾听同伴的发音。
2、体验念绕口令“绕口”“快速”的乐趣。
?活动准备】
“翻跟斗”图文结合的文字图片、音乐节奏、肚兜、绕口令。
?活动过程】
一、讨论“绕口令”。
师:你知道什么是“绕口令”吗?你会念绕口令吗?
二、玩玩“绕口令”。
(一)教师展示“翻跟斗”。
1、师:我念的怎么样?你听清楚我说的吗?它说了一件什么事情?
2、教师出示图示:小妞妞围兜兜,兜兜是什么?你围过兜兜吗?(教师出示肚兜,介绍肚兜是中国特有的)
师:左边翻个六,漏了九颗豆,右边翻个九,漏了六颗豆,是什么意思?
(二)幼儿初步尝试念“翻跟斗”——相近字音的练习。
1、大家已经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那我们试着念一念?
2、相近字音反复念:这个绕口令中,哪些字音比较容易说错?(鼓励幼儿找出“妞妞、兜兜和豆豆”、“漏、六、右”的字音)
三、赛赛“绕口令”(小组挑战)
1、教师幼儿分组朗诵,幼儿互评。
2、加上节奏,让幼儿集(生育健康网 )体挑战。
师:(教师敲打节奏)我们和这个音乐节奏,也能说清楚吗?(集体朗诵)
3、分组进行比赛。
4、个人挑战赛。
师:有没有小朋友觉得不服气的,你觉得如果你自己一个人念这个绕口令速度还要快,可以上来挑战一下的。
四、活动延伸。
师:有小朋友还要挑战的吗?一会回教室后,可以找你的朋友挑战一下。
绕口令《翻跟斗》
小妞妞,围兜兜,
兜兜里头装豆豆。
吃了豆豆翻跟头,
左边翻个六,
漏了九颗豆;
右边翻个九,
漏了六颗豆。
问你翻了几个大跟头,
漏了几颗小豆豆
幼儿绕口令花和瓜教案篇7
目标:
1、练习发清“鼓、”“虎、”“补”等音。
2、丰富幼儿的词汇,发展幼儿的语言。
3、在游戏中使幼儿学习了解绕口令。
准备:
鼓一面、老虎图片一张、鼓锤一副、“妈妈”面具一副
过程:
1、出示“鼓”引起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说说鼓是什么样。引出:“一面小花鼓。”
2、出示老虎图片,请幼儿贴在鼓上。使幼儿说出:“鼓上画老虎。”
3、请幼儿敲鼓,可反复几次。(教师悄悄把鼓上的老虎撕破。)以引出“宝宝敲破鼓。”
4、教师扮妈妈来补鼓。边补边说“妈妈拿布补。不知是布补鼓,还是布补虎。”
5、完整边示范边朗诵绕口令。根据幼儿兴趣反复学习。
6、游戏“幼儿以小椅子为道具‘小鼓,’边玩边朗诵绕口令。”
幼儿绕口令花和瓜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的活动中理解绕口令所表述的内容,能初步学念绕口令“狗和猴”,进一步激发幼儿对绕口令的兴趣;
2、懂得同伴间要相互谦让。
活动准备:
课件制作、手指偶(狗和猴)、圆舞板等。
重点难点:
初步学念绕口令,分清字音“狗”“猴”“头”。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理解内容
1、引发话题: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小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播放课件,幼儿观看、想象
3、幼儿交流:
(1)故事里有谁?
(2)狗和猴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4、小结:原来狗和猴都想让对方先过桥,他们互相谦让,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二、感知体验
1、欣赏绕口令
(1)说绕口令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
(2)老师说绕口令
(3)你听到了什么?
2、老师戴上指偶,再次绕口令
2、在纸偶的提示下幼儿学念,帮助幼儿纠正字音
3、幼儿戴上纸偶练习绕口令
三、演演练练,快乐体验
1、幼儿表演(自主选择纸偶表演或圆舞板)
借助于圆舞板打出节奏,引导幼儿逐步加快速度。
2、结伴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