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树教案参考6篇
一份有针对性的教案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编写教案需要教师具备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体现教师的信息素养,下面是合同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种植树教案参考6篇,感谢您的参阅。
种植树教案篇1
设计理念
本课通过生活中的事例,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接触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经历猜想、实验、推理等数学探索过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求新知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引导学生充分体验探究过程,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分析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17页。
学情与教材分析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这个单元的一节内容。和前几册教材一样,主要是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本课主要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教学时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使学生能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并将这种规律应用到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之中。
2、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等方式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发现不封闭线路上,两端都栽时间隔现象的简单规律。
教学难点
运用规律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泡沫条、小树模型、表格等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初步感知植树方法的多样化
师:春天是个植树的好季节,你们知道植树有哪些好处吗?
植树原来有这么多的好处啊。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
(课件出示)兰兰想在门前小路的一侧种上三棵小树苗来美化环境。你们能帮她设计出一种方案吗?
请学生上台用课件演示:鼠标移动书苗介绍设计方案
?学情预设:有的学生在小路两端各栽一棵,中间栽一棵;有的学生把三棵都栽在中间;有的学生从一端栽起,另一端不栽。】
师示范给一种方案命名,其他方案请学生命名。
结论:(1)两端都栽。
(2)只栽一端。
(3)两端都不栽。
(板书)
?设计意图:将生活中常见的植树问题,整体地呈现出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放手让学生设计方案并冠名,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
(1)出示例1:六年级的学生想在全长100米的校园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要准备多少棵小树苗?
读完题目,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猜猜看,一共要准备几棵小树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学生在猜想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几种不同的答案,到底哪种答案对呢?留下悬念,引发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2)学具操作,初步探究
到底谁的答案是对的呢?我们先取100米中的一小段20米来研究。
小组合作,用学具模拟栽树。思考:两端都栽的时候,应该栽多少棵?
学生展示学具,汇报模拟结果。
?学情预设:学生汇报:每隔5米栽一棵,所以在5米,10米,15米,20米的地方各栽一棵。两端都要栽,所以在0米的地方又栽一棵,一共是5棵。】
(3)教学画线段图
我们用一条线段来代表20米长的小路,用几个点来代表小树苗。这就是我们经常要用到的线段图,线段图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思考。(课件展示)
师:这几个点除了可以代表小树苗,还能代表其他的东西吗?引导学生发现点可以表示很多物体。
师:两点间的距离可以用哪个词语来表示呢?(间隔)
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间隔,能举些例子吗?
刚才在植树中,你们发现了几个间隔(数)呢?是怎么知道的?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是数出来的,可能会说是算出来的……每一种方法教师都予以肯定。】
?设计意图:老师呈现解决问题常用的方法:遇到复杂问题想简单的,从简单问题入手去研究。让学生利用学具模拟实际种树去检验,学生兴趣比较大,做到人人动手实践,丰富了学生的感性材料,并自然过渡引出线段图,为学生顺利发现并总结规律打下了基础。】
师:同学们在刚才栽树的过程中,还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使学生发现植树时要准备树苗的问题并不能简单地用除法来解决。】
(4)感知规律
如果让你们来栽树,在这条20米的小路上,要使每棵树之间的距离相等,还可以每隔几米栽一棵树?
?学情预设:学生会提出每隔1米,2米,4米,10米,20米栽一棵。】
出示表格,根据学生的回答将间隔填上。
小组合作:选择一、两种间隔,用喜欢的方法找出间隔数和棵数,填入表格中。
总长
间隔(米)
间隔数(个)
棵数(棵)
20米
(两端都栽)
5米
4个
5棵
1米
2米
4米
10米
20米
填好表格后,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
?学情预设:学生可以用画线段图、算一算、数一数等方法完成。】
?设计意图:学生自由选择方案,并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找出间隔数和棵数,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展示学生不同的探究方法,体现“不同的学生学习数学的水平可以不同”的教育思想。】
谈论交流:两端都栽时,植树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得出结论:两端都栽树时,棵数比间隔数多1.也可以说间隔数比棵数少1.
板书:(两端都栽)间隔数+1=棵数
质疑:为什么两端都栽时,棵数比间隔数多1?
配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透过现象发现规律,也就是在两端都栽时,棵数比间隔数多一。】
(5)练习
老师有几个问题想请你们用刚才所学的规律以抢答的形式来帮忙解决。
两端都栽时,7棵树有几个间隔呢?9个间隔有几棵树?12棵树有几个间隔呢?20个间隔有几棵树?……
?设计意图:全体学生一起抢答,知识得到了巩固,同时也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6)验证
我们利用这个规律来算一算,两端都栽时,100米到底应该种多少棵树?看看前面哪些同学猜对了。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同时利用所学的规律加以验证。从中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丰富了学生的解题策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应用规律
(1)任意一纵队的学生起立
师:谁能应用刚才所学的知识提几个数学问题?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提:有几个间隔?头尾两个同学相距多少米?每相邻两个同学间隔有多少米?】
(2)学校小路一侧插上12面彩旗,两头各插一面,每两面彩旗之间相隔6米,这条小路长多少米?
(3)工人架设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的电线长100米,从第1根到第9根之间要拉多长的电线?
(4)学校组织40名同学参加车鼓队排练,请你设计一下队形?可能会排成几排?
?学情预设:1排、2排、4排、5排、8排……】
师:如果老师想排成一排,每两个同学的间隔是2米,想想,这个车鼓队伍头尾相距多少米?
如果老师想排成两排呢?
(5)我们的城市建设正在火热进行中,市里决定在一条长20xx米的街道两侧安装节能路灯,(两端都要安装),每隔50米安一座,算算看一共要安装多少座路灯?
?设计意图:应用知识解决孩子们身边的问题,解决学校的问题,解决社会公益问题,提高了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的理念。】
四、全课总结
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想对老师或者同学们说的呢?
五、课外思考
为了进一步美化我们的校园,学校准备沿着宣传廊一旁摆上漂亮的花。宣传廊全长约60米,如果每隔6米摆一盆花,你想怎么摆?一共需要购买多少盆花?
?设计意图:把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
设计思路: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新增的一个内容,其目的是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教材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上课伊始,对学生们进行环境保护教育,让学生意识到植树和生活有紧密的联系,而且植树中还藏着有趣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导入新课后,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经历了猜猜,试试,画画,填填等多种学习形式,自主探究出规律。整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小组合作交流能力。学生自由选择方案,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地发现了规律,并构建起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练习巩固环节,让学生运用新获得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本课设计的立足点在于学生的发展,把学生探索规律的过程作为课堂的中心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展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种植树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植树节。
2、幼儿乐于自己动手操作。
3、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小动物关爱的情感。
4、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5、参与节日游戏。
活动准备:
1、纸盒装的土壤
2、树枝若干
3、卡纸制作的树叶
4、小动物的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小朋友看一看,今天我们的幼儿园里来了哪些好朋友?
(教师出示小狗、小蝴蝶、小鱼儿、小鸟等动物)
2、呀,来了那么多的好朋友,我们和伙伴儿们跳起来吧!
(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和小动物一起游戏)
3、教师做打“哈欠”动作。太阳下坡了,可真累啊,我们把小动物送回家吧!
(把小动物送回相对应的家。)
(1)大海是小鱼儿的家。
(2)花朵是蜜蜂的'家。
(3)小房子是狗狗的家。
(4)咦?小鸟怎么没有家呀?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
二、观察光秃秃的土壤,深入主题
1、原来呀,小鸟的家在大树上,可是光秃秃的土壤上没有大树,我们怎么办呢?
(小朋友举手回答,教师引出我们大家一起植树、送小鸟回家)
2、大树应该什么时候种?为什么要种树?
(教师引出植树节的时间和植树节的意义:每年的3月12是植树节,我们可以一起去种树,为小鸟造一个温暖的家,你们想不想去为小鸟造房子?那我们一起去种树吧!)
三、老师讲解,把树叶粘贴在树枝上,制作大树!
1、把幼儿分成五个组,教师仔细讲解粘贴要点
(1)教师指导幼儿学习粘贴、撕下双面胶。
(2)指导幼儿把树叶的叶尖朝上贴在树干上。
(3)还可以为小树戴上美丽的花朵。大家一起动起来吧!
2、给每个组的幼儿发材料,树叶、树枝、双面胶等
3、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大树
(1)引导幼儿轻轻的的,不要把我们的小树苗弄伤了。
(2)大树光秃秃的,我们一起给大树穿上绿油油的衣服,戴上红红的花吧!
四、小朋友的大树可真漂亮啊,我们一起把它种在土壤里吧!
(教师带领幼儿将“大树”种在土壤里)
五、带动周围的老师一起参加,送小鸟回家
1、小朋友们,我们牵着来看我们种树的老师一起把小鸟送回家吧!
(带动听课的老师一起把小鸟送回“家”)
2、播放舒缓音乐,念《我是一只小小鸟》
六、结束
附、《我是一只小小鸟》
我是一只唧唧喳喳的小小鸟
就这样随风飘摇
我是多想做只快乐地小鸟
享受阳光的照?
可是大树的臂膀,田野的美好渐渐的不见了
谁能给我一颗大树
让我可以在那里筑我温暖的巢
谁能给我一颗大树
让我可以在那里筑我温暖的巢
我是那只想家的小小鸟
种植树教案篇3
一、设计意图:
我园幼儿大多数来自农村,树在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见,树和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植树造林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有很大的益处。但幼儿对树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很少有幼儿进一步去理解.3月12日是植树节,我们决定乘此机会带领中班年级组的幼儿开展一次植树活动,让幼儿通过自己参观花木市场、选购小树苗、植树和为小树画张像等一系列活动对树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二、活动目标:
1、认识一些常见的树木,知道树木是人类、动物的好朋友,了解绿化的好处,初步产生环保意识。
2、了解植树的方法步骤,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
3、激发幼儿热爱和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1、植树工具、浇水工具、绘画工具
2、事先与花木市场联系好参观事宜
四、活动过程
(一)、欢乐三月行:参观花木市场
1、向幼儿介绍植树节,让幼儿知道树木是人类、动物的好朋友,了解绿化的好处。
2、介绍参观花木市场的路线以及注意事项
3、带领幼儿去花木市场,在途中向幼儿介绍沿途所见树木的名称、用途等。
4、请花木市场的工作人员向幼儿介绍一些树木。
(二)、今天我做主:选购小树苗
1、幼儿自选想要购买的小树苗
2、询问价格,付款。
(三)、劳动最光荣:我们来植树
1、向幼儿介绍植树的方法、步骤(将小树苗放进事先挖好的坑中、填土、浇水)
2、教师带领幼儿植树,在植树的过程中交给幼儿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如树苗放入坑中时要放正,土先填一半要脚踩实后再填另一半以及正确的拿铁锹的方法。)
3、浇水。提醒幼儿在浇水的过程中不能弄湿衣服和鞋子。
(四)、美丽风景线:我为小树画张像
(五)、谈话活动:怎样保护小树苗
(六)、延伸活动:我与小树比高矮,带领幼儿去照顾小树苗,给小树苗浇水、锄草。比一比我与小树谁长的快,并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种植树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种植植物的情感,培养环保意识。
2、给予幼儿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培养幼儿劳动技能。
3、鼓励幼儿在集体劳动中学习与他人配合、协作,增强团队意识。
活动准备
1、讲解关于植物与环境关系以及春天特征的活动。
2、种植工具。
3、蒜头。
4、有关植树节的cd。
活动内容
一、了解植树节的意义。
教师:小朋友知道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吗?
教师:你们知道植树节的意义是什么吗?
二、观看cd。
教师:老师这里有一段关于植树节的视频片段,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看完之后回答老师刚才问的问题。
教师请幼儿回答植树节的意义幼儿园中班植树节方案活动方案。
教师总结:指数造林,不仅可以绿化和美家园,同时还可以起到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是一项利于当代、造福子孙的宏伟工程。
三、丰富植物园。
教师:我们的小朋友还小,还不能够去植树,但我们可以去保护小树,爱护小树。周末的时间也可以和父母一起去植树。
教师:虽然我们不能够植树,但是我们可以去我们的植物园去种植其他的小植物,植树节的'意义是使我们大家更加的关注绿化、环保问题。我们可以从一点一滴做起,我们可以去种植园大蒜。
教师讲述种植的要求
教师带领小朋友去种植园种植大蒜。
四、总结,结束活动。
教师再一次总结植树节的意义,同时总结种大蒜活动。
五、活动延伸。
可以在周末的时候。在父母的帮助下去真正的植树。
种植树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3月12日是中国的植树节,大班年级植树节活动方案快乐活动--我爱地球,绿色家园。绿化孕育了文明,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必须不遗余力地进行生态建设,关心爱护绿色生命,保护身边的绿化成果,广泛开展"植绿、护绿、爱绿、兴绿"文明活动,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为使孩子们能够积极与社区环境"对话",主动参与植树节的相关活动,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美化环境的意义,激发爱幼儿园、爱社区的情感,我大班年级将组织孩子开展"为地球种上爱的种子,为大家建造美的家园"的植树节爱树、护树活动。通过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植树节的来历"、"植树与环保"、 "有关植树节的.活动"等资料,向大自然学习,并去社区、街道向居民和行人宣传。用自己的双手照顾自己身边的绿化,从身边的绿色开始,争做绿色文明小使者,为我们的城市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二、活动准备:
1.小分队的护绿口号,园提供制作好的宣标志的材料
2.有关植树节的相关知识。
3.幼儿自制宣传旗、小树头饰、水桶、杯子等。
>三、活动时间:
3月11日上午
>四、参加人员:
大班全体老师、阿姨、实习生、保安一名
>五、活动内容:
1.介绍植树节来历、知识,宣传植树节意义。
2.对人员进行分组。(集中操场)
a由老师担任小分队队长接队旗。
添绿小分队(诸、金)
护绿小分队(张、姜)
环保小分队(陈、姚)
文明小分队(小张、周)
关爱小分队(李、俞、王)
b队长宣读分队的宣传口号,让孩子们了解知晓。
(先在操场一隔一的站好队拿好牌,听老师宣读倡议书,再分别请六人一组三十人到校外宣传。)
3.宣读植树节倡议书。
4.小分队各队带上自己队的物品出发。
(水桶、水壶、杯子、宣传板、宣传旗等)
5.回园后不同分队可以互相介绍下自已队的活动情况。
style='font-size: 14px'
种植树教案篇6
目标:
1.通过讲讲、看看、玩玩、种种等活动,让幼儿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加深幼儿对常见树的认识,了解树木与人类的关系。
2.鼓励幼儿与同伴互相合作、激发他们爱护树木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准备:
1.制作好树木与人类关系以及春天特征的多媒体课件
2.自制常见树小纸牌人手3—4张
3.植树的工具,在幼儿园内开辟种植角,备好柳树枝段。
设计思路:
从小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是现代幼儿教育更新的具体体现,活动设计拟在让孩子认识自然物,了解自然与人类的关系,颂扬人类改造自然、保护自然,通过观看树木与人类关系以及春天特征的多媒体课件,把幼儿认知、情感、行为贯穿于各种活动中,让幼儿采用不同的认知思路、多层次去认识周围世界,运用观察、谈话、种植、游戏等多种方法,使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过程:
一、讲树
1.观看“风沙的危害”多媒体课件,配以音乐解说,制造略显紧张的气氛。让孩子通过听讲解、观看“风沙的危害”,多媒体课件,了解风沙对人类的危害。
2.引导幼儿重点讨论:如何来避免风沙带来的灾难呢?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孩子得出树木能阻挡风沙,避免及或减少风沙造成的灾害。
3.观看春天季节特征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了解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二、夸树(植树对人类的益处)
观看树木与人类关系并结合多媒体课件讨论,植树对人类的益处:净化空气、调节气温、防风遮雨、防止火灾等功用。
三、玩树牌
孩子每人3——4张小纸牌,上面绘有各种已认识的常见树木。幼儿自由结伴,两人一组玩树牌。
玩法:
双方同时出一张树牌,先拍桌者先讲:一要讲出这两种树的树名,二要讲出每种树的一二个主要特征。三要讲出其是常绿树还是落叶树。都讲对了,两张数牌就归讲者所有;讲错了,就有对方讲。如双方均未讲对,就把这两张牌搁一边,双方重新出牌。最后以牌多者为胜。
四、种树
1.激发孩子参与种树的兴趣
带领孩子去园内的种植角,让孩子说说如何种植“柳树”
(1)种植工具
(2)种植方法
2.幼儿种植,老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每棵树枝的间距。
3.插上小标志,便于日后负责照看和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