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园主题教案优质5篇
详细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制定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进度不落后,教案是教师规划课堂互动和学生参与的重要工具,体现教师的引导能力,下面是合同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中班幼儿园主题教案优质5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班幼儿园主题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图示中学习演唱歌曲,掌握xx xx | xx x | xx xx | xx x |
2.运用接唱和分角色唱等多种独唱方式巩固歌曲,并替换式创编歌曲,体验其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买菜》图谱,节奏图,其它菜肴的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师:“你们有没有跟着妈妈去买过菜?买了哪些菜?”(引导幼儿说出菜名)
2.倾听歌曲。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去买菜吧!仔细听。(出示图谱)
(1)师清唱歌曲。唱到“萝卜、西瓜……”时,老师要有节奏地念出来。
师:歌曲里哪一句最有意思?
幼儿尝试演唱,教师示范唱。(带领幼儿一起来学唱)(读歌词)。
(2)出示xx xx | xx x | xx xx | xx x |的节奏图,跟着节奏说一说。
师:这段歌词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这是说唱法,可以让歌曲更有节奏感。(幼儿有节奏地拍手和念歌词一遍)
(3)师:看图谱,把你学会的部分唱出来。
集体尝试演唱(教师指图谱)有哪句不会唱?
3.用不同的语速巩固练习歌曲
(1)师:今天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我们今天去菜场多买些菜吧。
菜这么多,我们慢慢地开始选吧。慢慢唱出来。(慢速)
评价:幼儿边看图谱边唱
时间不早了,我们快点去买菜吧。快快唱出来。(快速)
评价: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唱或有好的坐姿唱。
(2)看图谱,集体演唱
师及时纠正不对的音调或表情,(仔细听,这句怎样唱的更好听?)
“奶奶看见这么多菜很高兴,该怎么唱?(高兴)“哎呀呀,那也拿不了”,又该怎么唱?(吃力)
4.不同形式来演唱。
师:你们都是妈妈能干的小帮手,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合作演唱。
(1)接唱法。(默唱法接唱)
(2)分角色对唱。(男女对唱,几个宝宝念说白,配上响板打节奏)
5.替换式创编歌曲
师:今天我们买了很多菜,你还想买什么菜?请你选一选。(幼儿上台选择图片)。
替换图片,幼儿说唱替换部分。(猪肉、羊肉、大白菜、小鱼、小虾、大甲鱼......)
上台选的幼儿选择一次,带领幼儿集体创编演唱一次。
6.自主选择,跟随音乐结伴表演唱。
师:你们想扮演这么多菜吗?想谁又想扮演小朋友和奶奶去买菜?(老师渗透要求,示范一遍)
请幼儿自己选择一部分人做各种菜,一部分人做小朋友和奶奶,一起去买菜吧!
中班幼儿园主题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6、7,知道他们能表示相应数量的物体。
2、能不受物体排列方式的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数量。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数字6、7,知道他们能表示相应数量的物体。
难点:能不受物体排列方式的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数量。
活动准备:
大数字卡1—7各一张,大蔬菜实物卡片6、7各3张(排列方式不同),幼儿每人一份蔬菜接龙卡片,大接龙卡片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复习认读数字1—5。
1、师生一起玩数数拍手游戏
教师出示数卡1—5,请幼儿一边拍手一边数数。
二、基本部分:
1、认识数字“6”,知道“6”可以表示很多的有6个的物体。
(1)出示6个蘑菇的图片
问:这里有几个蘑菇?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有6个),6个蘑菇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数字6)
(2)出示数字“6”。
师:“6”像什么?(像哨子)
师:数字“6”还可以表示什么?(6个西瓜、6颗葡萄、6块巧克力等)
教师小结:只要是6个物体,我们都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
2、改变6个蘑菇的排列方式。
师:看好啦!蘑菇要排队了啊,我们来看看他们排成什么样了。(出示多种排列方式的图片)它们哪里不一样?(排列方式不一样)
教师小结:不管物体是怎么排的,有几个就用数字几表示。
3、认识数字“7”,并尝试对物体进行不同的排列。
(1)出示7个萝卜图片,数数有几个(7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数字7)“7”像什么?(像镰刀)
(2)师:红萝卜说了,我也要像黄瓜那样排队,哪个小朋友愿意来帮帮他(请幼儿用7个萝卜排列)。
师:刚刚用了很多种排列方法,但是萝卜只有几个?(7个)所以,不管物体是怎么排的,有几个就用数字几表示。
三、给数宝宝1—7找相应的好朋友。
1、师:今天我们来给数字宝宝找好朋友,小朋友们愿意帮助它们吗?好,下面老师说一个数字朋友们就要从你们手里的卡片中找出这个数字相对应的好朋友。
2、师生一起玩数字宝宝找好朋友的游戏。
四、蔬菜数字接龙。
1、师:刚才我们小朋友帮数字宝宝都找到了自己对应的好朋友,数字宝宝很开心,可是我们的蔬菜宝宝却很伤心因为他们也找不到自己的好朋友。接下来我们要来玩一个蔬菜数字接龙的游戏,我们来帮助蔬菜宝宝找好朋友。前面是数字后面是蔬菜,第二张卡片的数字要表示前面一张蔬菜的数量。
中班幼儿园主题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基本的消防知识,学习火灾中简单的自救方法;
2、树立防火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看录像,了解火灾的危害性。
1、录像里讲了意见什么事?发生火灾会怎么样?
2、幼儿讨论发言,教师小结。
小结:大火能烧掉一座座房,让人们无家可归,烧掉一片片森林,让动物也没有家园。大火能烧死人和动物;污染空气。
(二)讨论预防火灾发生的`方法。
1、火灾很可怕,那我们小朋友要怎么做才会预防火灾的发生?
(1)小朋友不能随便玩火。
(2)点蜡烛,蚊香时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
(3)不能随便烟花爆竹。
(4)不能玩未熄灭的烟头,见了没熄灭的烟头应即使踩灭。
(5)不能随便完电,插头,插座等。
(三)播放录像,帮助幼儿了解火灾自救的方法。
录像一:垃圾筐着火了,怎么办?(用水泼,用沙子压)
录像而:房子着火了,怎么办?
(四)逃生演习。
听警报拉响起进行第一次逃生演习。
中班幼儿园主题教案篇4
活动内容:
在农场里
活动目标:
1. 倾听音乐,听辩不同的音乐角色,感受乐曲中有趣的动物形象。
2. 体会音乐情节的变化,尝试用简单的表演表达自已对音乐的理解。
活动准备:
音乐、手偶、指偶、布
活动过程:
一、 听音乐《在农场里》
1.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农场逛一逛,听听农场里有谁?公鸡、羊、狗、牛。到底有哪些动物呢,我们再来听一听。
二、 音乐欣赏《农场里的'临时妈妈》
手偶表演故事的前半段。
t:农场里的小动物可真多,它们之间经常发生一些有趣的事,你瞧,说完谁也来了。
t:今天,小鸡的妈妈要出门办事,它请鸭妈妈来帮他照看孩子。鸭妈妈见天气很好,就带着鸭宝宝和小鸡们出去玩。小鸡看到鸭宝宝在水里游来游去快乐极了,也想去学游泳,可是鸭妈妈不同意。于是,小鸡偷偷地往河边走去,鸭妈妈大声喊道:“小鸡,别跑。”说完就大步朝前追来,小鸡一看鸭妈妈来了,连忙向前跑去。接下来,小鸡和鸭妈妈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1. 欣赏音乐,幼儿理解。
a. 完整欣赏
t:刚才这个故事里有谁?听到小鸡和鸭妈妈的声音了吗?
t:小鸡和鸭妈妈发生了什么事?
t:后来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再来听一听。
2. 分段欣赏
(1)欣赏a段,幼儿尝试自由表演动作,感受互相追逐的
形态。
t:猜猜发生了什么事?小鸡是怎么跑的?(做)鸭妈妈怎么追的?谁来学一学。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表演。
(2)欣赏b段
t:小鸡掉进水里,会发生什么事?小鸡喊救命时,声音会怎么样?(很大)可是小鸡在喊救命时,声音一直很大吗
t:听出来了吗?谁会用动作来表现声音一会高一会低
(3)欣赏c段,猜想角色对话。
t:小鸡的求救声被鸭妈妈听见了,它大步大步地朝前走来。小鸡有没有被救上来,它会对鸭妈妈说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听音乐当中,小鸡是怎么对鸭妈妈说话的
三、完整欣赏。
1. 教师手偶表演,幼儿欣赏。
2. 邀请一名幼儿尝试和老师同台手偶表演。
t:谁愿意和我一起合作表演。
3. 幼儿尝试用指偶进行音乐表演。
中班幼儿园主题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让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
2、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
3、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得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二、学情分析:
学生们对《品德与生活》的兴趣浓厚,他们喜欢和同伴进行交流,喜欢游戏活动,喜欢在活动中展示自己。
三、指导策略:
1、以活动贯穿全课。
2、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和感悟。
3、将交警请到课堂,实现课堂的开放性 。
4、在交流合作中实现活动的有效互动。
四、活动准备:
1、学生准备游戏活动所需的各种玩具车辆(自行车、汽车)。
2、精心布置活动场景。
3、学生收集各种交通标志(照片或图片)。
4、活动涉及的相关课件。
五、课堂活动实录:
(一)展开联想,揭示活动主题
1、师:孩子们,今天我们要开展一次有意思的活动。我们将全班分为8个组进行比赛,你们有信心吗?
生:有信心!
2、师:很好!在活动之前,请孩子们先看大屏幕。
课件出现:各种车辆的喧闹声,接着是紧急刹车的声音,然后是人们的尖叫声,屏幕由黑色逐渐变成鲜红色。
学生认真地听着,仔细地看着……
师:孩子们,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1:我听到了汽车的嗽叭声,还听到了刹车的声音。
生2:我还听见了一个人的尖叫声,我看见了血流出来了。
生3:我好像看到了一场车祸,人被压死在汽车下面。
3、师:是啊!多么可怕的车祸,为了不让这样的事情再发生,我们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板书活动主题)
(二)、游戏活动??在活动中体会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1、师:孩子们,看看我们坐的队形像什么?
生:我们坐的队形像十字路口。
师:十字路口的学问可多了,现在我们就在十字路口做个游戏。老师们要请出三个司机,三个骑车的以及五个行人。(学生到位)参加游 戏活动的孩子听到老师说完“开始”之后,立即向自己的对面出发。其他孩子仔细观察,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
(学生开始活动,车辆和行人任意穿梭)
2、师:孩子们,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想说什么?
生1:我看见走路的人和自行车撞在了一起,我想说:“你们如果慢一点就好了!”
师:你的建议挺不错!
生2:我看见自行车撞到了汽车,我想一定把他们碰疼了。
师:我想也是。
生3:我看见车子和行人挤在一起,谁也走不了,那样一定很耽误时间。
3、师:是啊!如果生活中也是这样可不行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
生1:我觉得是他们不懂规矩。
生2:我认为是因为没有人指挥他们,如果有人指挥他们怎么走,一定不会发生赌车的事情。
师:对啊!要是有人指挥就好了!
生:老师,我认为可以做一个标志来指挥人们什么时候可以走,什么时候不能走?
师:你们建议真棒!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生:老师,我知道这种标志,就是红绿灯。红灯亮了,车辆和行人就得停下来,绿灯亮了,人们就可以走了。
教师拿出信号灯标志:是这个吗?谁能编句儿歌来说说信号灯的作用。(将标志贴在黑板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