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画教案推荐5篇

时间:2024-06-03 16:31:54 分类:工作计划

教案的制定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其实,一份好的教案应当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同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一年级画教案推荐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画教案推荐5篇

小学一年级画教案篇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看电视这一现象,通过讨论交流、辩论、课内采访等活动形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看电视习惯;正确、科学的观看电视。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看待看电视的'好与坏,学会自我选择。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一些学生熟悉的电视明星:月亮姐姐、李咏、毕福剑等。

2、学生谈对他们的了解。

二、课堂调查,揭示课题:

1、内容:我们班喜欢看电视的有多少?喜欢看哪些电视节目?

2、板书课题。

三、“小小辩论台”

1、辩论话题:看电视有好处 看电视有坏

3、辩论规则:a理由要充分

b要认真倾听对方的发言,反驳对方时要注意文明,要有礼貌。

4、学生准备一分钟后展开辩论。

四、出示家长态度统计表。

五、现场采访:学生下座位采访听课的老师,以寻求正确观点。

六、教师总结:科学收看(时间要恰当 内容要选择)

七、学生制定自己的收视指南。(表格略)

学生交流

八、课后实践:策划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

小学一年级画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了解间隔现象、简单搭配、排列现象、简单周期现象和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

2、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推理能力。

3、在探索规律、运用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四、五年级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数学无处不在,在同学们生活的周围,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数学规律,运用这些规律我们又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以前学习过的《找规律》的一些知识。

二、复习整理

1、间隔现象的排列规律。

植树现象:

(1)两端都种,间隔数+1=棵数

(2)两端都不种,间隔数-1=棵数

(3)如果一端种,另一端不种,间隔数=棵数

在首尾相接的封闭排列中,物体的个数与间隔数是相等的。类似的现象还有锯木头、爬楼梯等。

练一练:有一条长800米的公路,在公路的一侧从头到尾每隔20米栽一棵杨树,需要多少棵树苗?

学生读题后独立思考并解答,然后交流。

教师及时小结:要求需要多少棵树苗,先要求出这条公路有多少个20米,即先算出间隔数。因为是在公路一侧从头到尾种树,所以杨树棵数比间隔数多1。

2、简单搭配、排列现象中的规律。

师: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与搭配有关的实际问题,如:服饰选配、饮食搭配、路线选配用符号表示,有顺序地思考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方法。

练一练:从小明家到少年宫有3条路,从少年宫到新华书店有4条路,那么从小明家到新华书店一共有多少条行走路线?

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然后交流想法。

3、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

师:通过观察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计算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一共有多少个。

练一练:小红在家练习硬笔书法时,写北京奥运北京奥运依次写下去,那么第24个应是什么字?第45个呢?

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后交流。

教师及时小结:因为北京奥运这四个字依次重复出现,所以把每4个字看作一组,244=6组,没有余数,说明第24个字是第6组的最后一个字,也就是运字。(同理分析第2个问题。)

4、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

师:可以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发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根据某个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出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从而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在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中,画图、列举、计算都是常用的策略。

练一练:在下表中,每次圈出相邻的3个数,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每次圈出4个相邻的数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解答,再交流想法。

三、巩固练习

1、街心公园一条林荫小路长200米,在林荫小路的两旁从头到尾等距离栽种月季花,共栽了82棵。每两棵月季花相距多少米?

2、六一儿童节时,教室里按2红、1黄、1蓝的顺序挂彩灯,一共要挂38盏。算一算,最后一盏是什么颜色的灯?

3、学校会议室里每排有20个座位,张老师、李老师、王老师打算坐栽第一排三个相邻的座位上,李老师在张老师的右边,王老师在李老师的右边。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

4、丁丁的爸爸、妈妈各自去外地出差了,他们三人每两人通一次电话,一共通了多少次电话?如果他们互相写一封信,一共写了多少封信?

四、全课总结

课前思考:

现在进入到复习阶段,在和学生一起学习的同时,也越来越感受到自己本身知识的缺乏,就拿孙老师所说的间隔问题。这是学生之前学过的知识,而且也有一定的规律,很多学生都没有掌握好。作为一个新老师,我也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但由于在练习中遇到这类题型,知道是间隔问题,所以我去请教了任教四年级的数学老师。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作为一名毕业班的教师,我一直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中,一直要发现问题才想去解决问题。在讲解练习的过程中,我和学生一起学习了有关间隔问题的.求法,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大部分学生是一脸茫然。孙老师本节课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再次巩固一下。

课前思考:

在6月3日与5日的会议上,朱红伟老师与苏主任都谈到了在检测中要对《找规律》与《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两个内容需要检测,检测的难度限于例题与试一试,我想要进行系统的复习可能化时比较多。看了四~六年级的教材,其中替换、倒推是解决问题策略中学生比较难理解的内容,图形的平移规律是找规律中不太用,学生可能已经遗忘的知识点,否可以补充一些五六年级这两方面内容的例题,在讲解分析例题的同时帮助学生复习整理。建议将这两个内容花一课时时间复习。

课后反思:

有关植树问题较之前相比,很多学生都能掌握,但在做巩固练习第一题时有一小部分学生都没有做对,究其原因主要是这题求的是间隔数而不是通常求的棵数再加上在公路的两边都种月季花,所以一部分学生没能转过弯来。

在巩固练习第3题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思考:如果把李老师在张老师的右边,王老师在李老师的右边这一条件去掉,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学生完成得也不错,从这节课的复习情况来看,找规律的知识学生基本都能掌握。

小学一年级画教案篇3

课堂上,我和学生一起回想自己家中有哪些东西需要充电,学生眼睛一亮:“妈妈的手机、电动车没有电了,就要用充电器充电了。”

“那文中的爸爸是不是也缺电呢?”

幽默的话语惹得孩子哄堂大笑。

“那爸爸是缺什么?到课文里去找找。”

“爸爸只会电脑打字,还不会上网、制图……”

“爸爸电脑知识很少”

“爸爸需要更多的电脑知识。”

“爸爸在充电,就是再学习,再学习电脑上的上网、制图、计算……”

“爸爸充电就是充知识,充智慧呀!”

学生的答案真是精彩纷呈,有谁比孩子更聪明,能想到这么丰富的答案呀!看来对学生的认识也需要充电的呀!

突然想到朱永新教授在诠释如何做新教育时关于一锅石头汤的`描述,好像也是基于对人性的正确认识。石头汤的美味到底来自哪里——是来自佐料,更是来自参与者投身者的自我奉献,我想。你找一盒火柴,我拾一点柴火,你找一口锅,我取一瓢水,你投颗石头,我洒粒盐巴,你添丝味精,我放数根葱,最终熬成的美味源于石头汤固有的美味,但更多的一定是来自每一位参与者最自我投入的精神自足。

小学一年级画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并熟练的演唱。

2.通过歌曲内容,让幼儿大胆的表演。

3.培养幼儿大方主动的个性,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

学习歌曲,并熟练的演唱。

活动难点:

通过歌曲内容,让幼儿大胆的表演。

活动准备:

?找朋友》电子音乐、小猫头饰、小朋友礼仪图片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师: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动物朋友,听,是谁呀?

教师扮演小猫:“喵 喵 喵 ~ 哇!这里有好多的小朋友,可是~呜呜呜~我没有朋友,我好伤心啊,我想去找朋友一起玩耍,你们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师:出发啦(清唱歌曲)找朋友。

教师提问:刚才都做了哪些动作?引导幼儿回答并出示图片。

师:小朋友们,你们见到自己的好朋友是怎么做的?请你们仔细想想并且展示。

教师小结:见到好朋友的时候我们应该相互敬礼,握手,抱一抱,才是有礼貌的好孩子。

2.带领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

师:刚才小猫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它特别的开心。那你们有没有自己的好朋友?他在不在这里?。

师:现在请所有的小朋友跟我一起玩《找朋友》的游戏。

师: 请小朋友们围成一个又大又漂亮的的园圈。跟着音乐(钢琴)做游戏,我们一边拍手一边找朋友,找到朋友后用你喜欢的方式跟他打招呼,我会很仔细的观察哪位小朋友唱的最好听,表演的最好,就请她做我的好朋友。

师:下面我们跟着(电子)音乐再做一遍游戏,看看这次哪位小朋友表演的最棒。

3.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们你们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吗?那你们开心吗?你们想不想找更多的好朋友一起玩游戏?

师:那现在请小朋友们站起来,一个接着一个往出走,去操场上找更多的`好朋友吧。

活动延伸:

将小猫头饰投放入语言区,幼儿可以在区域活动时间玩游戏。

活动反思:

本节小班音乐活动主要是学习歌曲,并熟练的演唱,通过歌曲内容,让幼儿大胆的表演,以及养幼儿大方主动的个性,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针对这次活动,我采用了情景导入法、示范法、图片法、游戏法的教学方法。

活动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以情景表演小猫找朋友导入,让幼儿在游戏中初步学习歌词,学会见面礼仪的方式,第二部分让幼儿通过游戏来学习这首歌曲,第三部分以找更多的好朋友为由来结束。这节活动第一部分做的比较好,利用情境导入激起孩子的兴趣,但是在第二部分是游戏,由于我未能将游戏规则交待清楚,再加上幼儿年龄特点,于是出现了一些突发状况。第三部分以找更多的好朋友结束。这节活动在组织方面不够严谨,今后在教学组织这块我需要下功夫,好好钻研,争取在最短的时间提高自己的能力。

小学一年级画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加法+和等号= ,学习列加法算式。

2、让学生体验数运算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

1、教师演示材料:实物玩具娃娃 3 个,贴绒教具梨 5 个, 2+1=3卡片 和+ 、 -的图片、操作纸,教育挂图。

2、分组活动材料:写有 5 以内加法算式苹果卡片若干、树卡片若干 。

教学过程:

一、教师用实物口述应用题,引导学生理解5以内的加法含义。

1、师:今天老师买了几个玩具娃娃,老师先买了 2 个玩具娃娃,又买了一个玩具娃娃,老师一共买了几个玩具娃娃?

2、引导认识符号+ 、 =

师:哦,是的小朋友们真棒,是的 2 个玩具娃娃加上 1 个玩具娃娃,一共有 3 个玩具娃娃。 (教师边说边列出2+1=3的算式。 )

师:小朋友们看这里除了数 字之外有两个特别的符号你们认识吗?师出示+这个是什么符号,你们认识它吗?你们觉得这个是什么意思?师出示 =这个是什么符号, 你们认识它吗? 你们觉得这个是什么意思?

师小结:告诉学生: +叫加号 ,读作加上 。 +表示把东西合并起来,东西变多了。 =叫等于 , =是表示左边的两个数加起来是右边 的这个数。引导学生正确地读算式2+1=3这个有数字和这+ 、 =加起来 的叫做算式。

二、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口述应用题列式计算。

1、教师边演示贴绒教具边口述应用题。

师:老师又买了几个梨,分别在红盘子里放了 2 个梨,黄盘子里放了 3 个梨,两个盘子里一共有几个梨呀?

师:今天老师要交给小朋友一个任务,看着这个图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出 来,这个任务你们能不能完成呢?(请小朋友拿出操作纸)

交流分享:说一说你列的式子。两个盘子里一共有几个梨?

师:小朋友们你们的'任务都完成了吗?小手举高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你们完成任务的情况。

三、出示教育挂图《学习5以内数的加法》 ,引导学生根据图片内容列式你计算。

师:小朋友完成任务的情况可真好啊!老师摆好水果后,就去花园散散步, 那你们看, (出示图)这里的花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请学生回答) 那你们能不能用这些花列一个加法算式题呢?请小朋友们开动你们的脑筋看 谁最快列出算式题(请学生列算式,回答)

四、学生分组活动,巩固 5 以内数的加法知识。

师介绍分组材料。

(1)师:老师去了花园后,走着走着就来到了果园,可是果园的伯伯说: 要进果园要算出果子上的算式把果子送到果子树上,都算对了才让老师进去,可是果子太多了,请小朋友来帮老师算一算好吗?

(2)学生操作练习,教师观察学生列式及运算情况。

(3)师集中同学看学生挂果子情况。

(4)师:谢谢你们哟,帮了老师一个大忙了。

五、教学结束。

《小学一年级画教案推荐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