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船的教案最新7篇
写教案是每个老师都应该掌握的技能之一,它是教学的基石和保障,教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背景和经验,合同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美术船的教案最新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美术船的教案篇1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中国民间泥玩具,了解和接触一些民间泥玩具的知识。(了解)
2、在欣赏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祖国民间艺术、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接受)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民间泥玩具的'特点。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认识、感受中国民间泥玩具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三、教学准备:
1、教具:计算机、cai课件、大屏幕投影、实物展示台、
部分民间玩具实物。
2、学具:各种民间玩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民间玩具实物,引入课题。
2、出示课题
二、欣赏泥玩具
(注:所有图片欣赏的玩具都通过电脑及大屏幕进行展示,部分比较小的实物玩具通过视频展示台欣赏。)
1、导言:中国的民间玩具,历史悠久。泥土是我们周围最不起眼的东西,但千百年来,我们的民间艺术家却用它雕塑出许许多多造型优美、形象可爱的艺术品。
2、欣赏《彩色羊》《大鸡》《花小狗》《娃娃鱼》《麒麟送子》
小组讨论:
①问:这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②问:这些是用来做什么的? 有什么特点?
(玩具,样子很可爱)
③问:它们主要用了哪些颜色?
(红、黑、黄、绿、蓝)
三、艺术实践
模仿民间泥玩具的造型特点和色彩,创作一个可爱的泥玩具。
教师指导创作。
四、小结:
同学们,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的手创造了这么多好看又有趣的民间玩具,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美的享受和欢乐。我们该怎么做呢?
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船的教案篇2
教学目的
1、握棋盘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通过棋盘的整体布局渗透浅显的设计意识。
3、相互交流合作,体验学习与游戏活动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游戏体验
利用简单的道具玩大型的.探险游戏。
二、观察了解
1、结合游戏,引导学生思考棋盘设计的基本规律。
2、教师示范,体现棋盘设计的步骤、方法。
三、分析认识
1、引导学生继续思考探险棋盘中遇到的关卡。
2、总结关卡的表现内容:人物、动物、植物等。
3、对比欣赏学生作业。
四、学习获得
1、提出作业要求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一个想法独到、线路清楚、关卡有趣的游戏棋盘。
2、开展交流与讨论:
(1)你们的棋盘将围绕一个怎样的主题进行设计。
(2)你们在集体创作中会怎样分工呢。
3、学生合作表现,教师指导。
五、游戏体验
1、作业评价
2、在自己设计的棋盘中玩游戏。
小学美术船的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制作“会动的小纸人”培养学生设计意识和动手能力,以及主动观察探究学习意识和能力。
2、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并强化学生与同学交流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学会设计制作小纸人。
教学难点:
纸弹簧的制作方法。
教学内容:
一、导入
出示小纸人范例,引入课题
二、新课
1、观察纸弹簧,尝试折纸、探究(发白色纸弹簧范例供研究)
2、折彩色纸弹簧,请学生演示,小组互学
3、对比、发现(纸弹簧大头在上和小头在上晃动的不同)
4、学会看工作图,说一说制作过程
三、学生制作
巡视,指导
四、展评、拓展
1、展示学生作品评价,自评、互评,展示有特色的作品
2、展示加了腿的双面纸人,小纸人小丑,激发想象创作。
五、小结
表扬学生表现,整理物品
小学美术船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
2、用邻近色进行涂色练习。
3、感受色彩的魅力。
教学重点:
认识邻近色并掌握其调色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画面效果。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水粉颜料和绘画工具。
学生: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报纸,抹布。
教学思路:
本课首先通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使他们感受到邻近色的和谐美;接着通过观察色轮表,明白邻近色之间的色彩关系和变化规律,并在多媒体的演示下理解邻近色的调配方法;最后最后通过动手实践达到本课的学习目的。
教学过程:
1、引导欣赏:
(1)播放录象,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画面
(2)出示课题——“色彩的和谐”。
(3)复习对比色,比较邻近色与对比色的区别。
2、目标发展:
(1)什么是邻近色?(出示色轮)
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
黄——黄绿——绿
红紫——紫——蓝紫
黄橙——橙——红橙
(2)寻找邻近色(师生互动)
a、家居图片
b、生活图片
c、建筑图片
(3)欣赏画家作品,找出邻近色,并说说邻近色在画面中产生的效果:和谐
(4)师示范邻近色的调配方法
3、实践活动:
(1)作业:用邻近色组织一幅画面。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作业展评。
5.课后拓展
教后反思:教学设计流程主要采用图片导入,合作探究,欣赏感悟,实践创作,展示评议和课后拓展。教学中我首先通过图片让学生感受色彩和谐统一的.美感,引起学生的注意,顺利导入新课。接着通过课件观察色相环直观认识邻近色,紧接着继续展示课件,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界中、生活中的邻近色,在最后的展评作业时的效果很好。
小学美术船的教案篇5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本册教材中的三课陶艺是属于“造型表现”课,是向学生简要介绍陶艺知识,通过作品欣赏、动手实践让学生感受泥性、了解陶艺作品的艺术特点和基本成型方法,
柔软的泥土经过火的洗礼,变成了坚硬的陶器。面对着自己捏制的陶器,孩子们个个欢呼雀跃。玩泥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做陶并不是为了追求成人的承认,而是在与火、土、水的不断交往中,表露自己的感情,获得愉悦的情绪。陶艺创造是一种主观的、动态的、扩展的、想像的、自由的和多向的模式,它的造型有平面的、立体的;有具象的、意象化的、抽象化的;也有综合的、多元材质合成的。
(二)教学目标
情感领域:热爱祖国历史悠久的陶艺文化,激发无穷的创造力。
认知领域:了解陶艺作品艺术特点和基本成型方法。
操作领域:感受泥性,并用三种基本的陶艺成型方法塑造自己喜欢的形体,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具:陶艺作品成品若干。
学具:每小组黏土10—20斤,制陶工具。
课时:3课时。
(二)设计
●教学导入:(第一课时)
通过用手或用膝盖等部位来触摸泥土、感受泥性,并导入新课。
●教学新授: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陶艺作坊,通过观察民间陶艺人制陶过程和同民间陶艺人的交谈,让学生初步了解制陶方法。
①练泥。②制胚,方法有两大种:手工成型、轮制成型。③施釉。给阴干的胚体上釉水(视作品情况而定,此步也可省略。)④烧制。分为装窑、烧窑和出窑三步。
●作业形式:小组合作。要求:用自己喜欢的陶艺成型制作方法制作比较大型的陶艺作品,作品题材可以是人物、动物、植物或器物特,同一小组制作的作品最好是一个系列的。
●作业展示:说说做陶的感受;谈谈自己作品的创意;评评别人作品的可取之处。
制陶工具:
手动转台:
将塑制作品放置转台,可多角度修正或观赏。
木拍子:
可将泥块拍打成泥板。
修刀;
裁切泥块、刻画形体的工具。
刮刀:
用于刮去形体内或外多余的泥,使形体器壁较薄,便于烧制。
泥塑刀:
用于粘贴泥块或修正形体用。
水壶:
可调节泥块的水份。
其他工具:
擦布、毛笔等,用于清洁桌面和上釉等用。
三、学习建议:
●是否初步掌握了泥条盘制法、泥板成型法等制陶基本方法?
●能否尝试运用泥塑的方法进行造型表现?
●能否用语言或文字对自己或别人的作品进行合理评述?
四、教师教学随笔:
小学美术船的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能用绘画和剪贴的方法表现鱼。
2、用自己喜欢的材料装饰鱼,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过程:
1、情境导课
以“美人鱼”形象导入本课学习的内容,看录像,让学生了解各种形态的鱼,激发兴趣,并提示课题。
2、教师引导
通过谈话、小组讨论、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怎样用绘画与剪贴结合的方法制作鱼。
3、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作业。
4、作业讲评
先让学生说一说,评一评,教师再作总评。
5、课后小结,整理用具。
小学美术船的教案篇7
教学目的:
1、培养观察、创造力
2、学习街头标识物的设计
教学重点及难点:色彩新奇强烈,引人注目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街头标识物(二)
二、欣赏一组街头标识物图片
1、讨论、发表自已觉得成功之处。
2、不足或自已觉得可改进之处。
三、谈一谈家乡的商店、宾馆和饮食娱乐业的标识物。
师:它们的设计有些什么问题和不足吗?
1、小组讨论
2、交流意见和建议
四、构思、想象心中的标识物
1、继续欣赏图片
师:这些设计简洁明确、新奇强烈的标识物是现代城市繁荣的标志,也给商业注入了艺术气息。
(1)家具店标识物
(2)汽车配件商店标识物
(3)鞋店标识物
2、学生构思
从色彩、形状上考虑,大胆创新
五、学生创作:为商店设计一个街头标识物。
要求:注意标识物的实际大小和放置位置。
色彩新奇强烈、引人注目
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作业观摩
观摩、交流大家的设计,看谁的最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也较有趣,同时能符合特定的商业服务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