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米饭教案7篇

时间:2024-05-12 12:30:37 分类:工作计划

通过提前写好教案,我们可以调整和优化教学过程,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事先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以便及时应对和解决,以下是合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煮米饭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煮米饭教案7篇

煮米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揉团和粘贴的基本方法。

2、愿意用白色皱纹纸揉成团,粘贴成一碗白米饭。

【活动准备】

1、每组两筐白色皱纹纸,两盘浆糊和两块抹布;

2、宝宝用书人手一册;

3、范例大碗一个。

【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宝宝吃饭》,引出主题。

教师(边翻书边讲故事):吃饭了,宝宝跑来跑去。他一会儿……奶奶来了,对宝宝说:“都怪你自己不好”。后来,宝宝愿意变好了,我们给他做一碗白白的米饭好吗?

2、出示范例,了解制作的基本方法和过程。

师:这是一个大碗,这里有许多白纸,怎样变出一粒粒的白米饭呢?让宝宝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师示范揉团一用纸团沾浆糊——将纸团贴在碗里。

3、宝宝操作活动《一碗白米饭》。

宝宝搓纸团,贴在宝宝用书的大碗上,教师巡回观察,提醒宝宝在大碗里贴许多米饭,让碗装得满满的。

4、展示宝宝的操作材料,增强宝宝的自信心。

5、师:宝宝说:“谢谢宝宝给我做这么多香喷喷的白米饭”,宝宝还说“我们一起来吃饭吧!”

6、教师带领宝宝一起念儿歌《白米饭》。今天这一活动我分两次进行。

第一个活动是让宝宝学习揉纸团。在学习过程中宝宝基本能运用老师教的技能练习,只是宝宝手部小肌肉发展不完善,多数宝宝不肯自己动手搓,要老师不断提醒和鼓励才动一动。

第二个活动重点学习粘贴,宝宝第一次接触胶水,我重点示范了蘸胶水的方法。可是在活动中许多宝宝根本不按老师的方法,拿着纸团直接按在胶水里。

煮米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 知道米煮熟了,就是我们吃的饭。

2. 学习将泡沫屑粘贴在“小碗”里。

3. 知道不能浪费米饭,要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

ppt图片、白色泡沫屑、画好碗的画纸若干。

活动过程:

1. 导入:拿出准备好的米,请小朋友来说一说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如:颜色、味道、大小)

2.以ppt图片加入故事情节的形式将大米展示给幼儿欣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个不一样的小朋友,他给我们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我们来听一听故事里发生了什么… …

出示图片,教师开始讲故事

3.师:我请我们班的小朋友也来亲手做一碗白米饭。

教师演示做“米饭”的过程:事先在纸上画好小碗,用固体胶涂在“碗”上,把大米(白色泡沫屑)撒在涂过胶的部分。

师:米饭应该是在碗里的,不能粘贴到碗外面去,注意先在碗里涂上胶水,再把“米饭”粘贴到碗里。

4.请幼儿回到桌上开始操作。

教师始终在旁指导幼儿,反复提醒幼儿不能将“饭”弄到碗外面。

5.教师总结评价。

煮米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画面理解儿歌内容,并有节奏地念唱儿歌。

2、引导幼儿了解井冈山革命传统的由来,鼓励幼儿了解家乡历史,激发爱国情感

3、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图片:红米饭、南瓜粥、炒茄子、炒野菜。

2、教学挂图。

3、 幼儿用书、磁带。

活动过程:

1、出示红米饭、南瓜烫、炒茄子、炒野菜的图片,请幼儿欣赏、辨认。

(1)逐一出示图片,请幼儿说说菜名。

教师:图片上的是什么菜呀?用什么做的?你吃过吗?

(2)由四样菜引出儿歌。

教师:娃娃特别喜欢吃这四样菜,每次都吃得精光,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

2、引导幼儿欣赏儿歌。

(1)教师朗诵儿歌,幼儿倾听。

(2)请幼儿自由讲述自己听到的儿歌中的内容。

教师:你听到了什么?

(3)教师边朗诵边指出相应的图片,帮助幼儿加深对儿歌的理解。

请幼儿跟着教师边看图片边朗诵儿歌。

教师:我们再来听听儿歌,看看你记住了什么。

3、理解儿歌、学习儿歌。

(1)请幼儿讨论井冈山革命传统的由来。

①、教师:你吃过儿歌中说的东西吗?味道怎么样?你知道他们是怎么来的吗?

②、引导幼儿展开讨论,帮助幼儿了解井冈山革命传统饭的由来,培养爱国情感。

(2)根据图片学习、记忆儿歌。

①、教师:现在老师做大喇叭,小朋友们做小喇叭,看着图片一块来学这首儿歌。

②、引导幼儿边看儿歌边看图片边小声跟着老师学习儿歌。

③、引导幼儿大声朗诵儿歌。

教师:现在老师做小喇叭,你们做大喇叭,我们一起来朗诵这首儿歌。

(3)教师将已经记住的儿歌内容图片藏起来,幼儿朗诵儿歌,检验学习效果。

教师:你哪句儿歌不用看图片就会说了?我把图片藏起来,看看大家会不会说儿歌了。逐步将图片收起,直到图片全收起来幼儿也能独立朗诵儿歌。

煮米饭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尝试将碎纸屑均匀的洒在涂有浆糊的地方。

2.能够大胆操作,体会手工制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碎纸屑,胶棒、彩色卡纸、a4纸

三、活动过程

1.观看制作大米饭的视频,让幼儿了解大米饭的制作过程。

2.我们也来做米饭。

(1)教师出示贴有大嘴娃娃头像的圆形彩色卡纸,这些娃娃也饿了,我们一起给他们做一点米饭吧。

(2)教师与幼儿讨论怎么样才能做出一大碗满满的米饭。引导幼儿将白色a4纸撕成一片一片的,撕的越碎越好。

(3)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撕出和别人不同的米饭轮廓(有的高高的、有的平平的、有的是被吃了一大口的)。

(4)提醒幼儿尽量不要将碎纸屑和材料弄到身上和地上,做好大米饭之后,将桌上的纸屑和其他材料放到操作盘中。

3.吃米饭咯

教师引导幼儿将做好的米饭贴到展示墙上,边看边讨论制作方法,让幼儿体验动手制作的快乐和成功的自豪感。

煮米饭教案篇5

目标:

1、介绍自己吃过的中西餐,了解中西餐的各自特色。

2、尝试用辩论的方式发展自己的见解,愿意倾听并接纳他人的意见。

3、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工具材料:

课前幼儿调查了解中西餐的特点。

活动设计:

一、引出课题

你吃过西餐吗?味道怎么样?,你觉得中餐好还是西餐好?

二、两组自由讨论

1、中西餐有什么特点?(味道、营养、种类、餐具、其他)

2、中西餐的不足是什么?

三、小小辩论会

1、了解辩论规则。

2、幼儿分两组展开自由辩论。

四、帮助小结

1、中西餐对比,得出各自的优缺点。

2、我们的饮食。(中餐为主,西餐为辅)

活动反思:

本活动是系列活动,突出体现了教育的渐进性、发展性与整体性。每个活动之后幼儿都有不同的新体验,对自我的认知也更为清晰、全面与深入。在活动中幼儿进行了充分的探讨,从他人那里获得了不同的评价及建议,开阔了他们的思路,幼儿学会了发现别人的长处和学习别人的长处,学会了与他人合作,更理解了在自己成长过程中为此付出辛勤劳动的家长、老师、社会各行各业的人们。活动中适时地给予幼儿引导和鼓励,使他们能在支持性环境中自主地探讨和发挥。作为一个引导者,能从不同的角度激发幼儿的积极性,扩展他们的思维,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表现自己。活动设计新颖,具有创新特点。

煮米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参加粘贴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2、用胶水来粘贴米饭,感受活动中的快乐。

3、学说短句:“白白的,香喷喷的大米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重难点:

1、体验粘贴活动的乐趣。

2、将胶水涂抹在一次性盘中,然后将米饭粘贴到碗里。

活动准备:与幼儿人数相等的一次性盘子胶水音乐抹布用餐巾纸做的米饭拿盆装好。

活动过程:

1、情感感知:激发幼儿产生帮助他人的愿望情景表演:以哭声吸引幼儿的注意,教师指导语:“谁在哭呀?哦!原来是娃娃。那么我们来问问娃娃为什么哭呀?”

对话:“娃娃你怎么哭了?”娃娃说:“我饿,我要吃饭。”

老师:“哦,原来娃娃是肚子饿了,要吃饭,让我们小朋友来帮助她吧!”

2、老师示范:出示一个一次性盘和小球(用餐巾纸做的米饭)

师:“这只盘里有米饭吗?”

幼儿:“没有!”师:“那我们就来烧米饭好吗?要烧饭呢要先放水(在盘里涂抹胶水),然后再把米宝宝粘到盘里。——烧米饭,烧米饭,烧好米饭香喷喷。”一边念一边粘。

3、幼儿开始粘贴:

“下面我们小朋友也来学学烧米饭!”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并给予适当的指导,贴好后请小朋友用抹布擦手。

师:“米饭烧好了,请小朋友闻闻米饭香不香?”(老师做闻的样子——真香!)

4、学说短句

师:“看我们小朋友多能干啊,一碗碗白白的,香喷喷的米饭都做好了!”

指导幼儿说“白白的,香喷喷的米饭。”

活动评价:小朋友真棒,小朋友真能干!

5、给娃娃送米饭。

师:“娃娃吃饱了,不哭了,真高兴啊!让我们和娃娃一起跳个舞吧!”

活动结束:小朋友一起回教室吃点心。

煮米饭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练习将白色皱纹纸撕下来、搓圆、粘贴在饭碗上。

2.通过讨论、示范和实践,练习搓圆技能。

3.能够大胆操作,体会手工活动的乐趣。

4.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画好碗状图形的有色纸人手一张。

2.每组一份白色皱纹纸、两份浆糊、抹布。

3.两个范例(空和满)。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创设情境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学习制作:香喷喷的白米饭

1.教师示范操作方法(出示空碗范例)先拿一张白纸,撕一撕、捏一捏、蘸一蘸、贴一贴就行了,谁愿意来试一试啊?碗里要装满香喷喷的白米饭哦。

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指导。

教师引导幼儿在轮廓线内制作,尽量不要把浆糊抹在桌子上和身上。

(三)展示作品,教师小结

1.作品展览,幼儿相互参观,比一比谁做的大米饭最好。

2.幼儿拿着自己做的白米饭喂给爸爸妈妈吃,并练习说:爸爸,妈妈,我请你吃大米饭。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煮米饭教案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